本文目录
杭州一日游攻略
杭州是一个充满了梦幻的城市,自古就有天堂的美誉,成为诸多游客心之向往的旅游胜地,这里有魅力十足的西湖,有各种令人惊叹的美食和江南水文化,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攻略。
一日游最佳路线安排
老桥头面馆—小河直街—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南派三书—文促堂—中国水文水资源科普展厅—老开心茶馆—中国扇博物馆(暂时闭馆)—
手工艺活态馆—喜豚—拱宸桥—运河文化广场—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荣华茶园遗址—丝联99创意中心—铁路遗址公园—蜜桃咖啡
这次探路先从早饭开始。
我点了骨头汤面,料挺足的,味道还好,小伙伴点了一份拌川(会送一碗紫菜汤)+豆奶,表示拌川没有经常去吃的"老面馆"的好吃,最后都没有吃完(太多了摊手)
骨头汤面
Tips:
在街对面看到还有一家吴家面馆,评价也不错,下次有机会再去。
小河直街
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的三河交汇处。南宋开始便为河陆转运、船工歇脚、物资集散的重要枢纽,至清末民初发展兴盛。目前,街区仍保留着作坊,店铺、河埠等历史遗存。街道两侧小楼枕水而居,粉墙黛瓦,极具近代江南水乡特色。街区保留了一半以上的原住民,有效延续了运河民居传统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被称为杭州"最后的运河人家"。
街的两边部分是有人住着的老宅,有些已经改头换面,变成一些小生意的经营场所,咖啡、酒吧、麻将馆、手工店、古筝培训班
【方增昌酱园】
这里还隐藏着一个富有年代感的酱园-方增昌酱园,有点泛绿色、斑驳的墙壁、门口老式黄包车、墙上大大的酱字,似乎在诉说着这条街道悠长的历史据说白天的时候酱园开放参观,但是我们去的有点早还没有开门。
小河直街
【姚宅】
20世纪40年代,二层砖木结构住宅建筑,为传统建住宅向现代城市住宅转型的代表。
小河直街
坐落在在东侧小河直街的尽头,现在挂着古玩的招牌,门口有几个板凳圆桌,老人们会在这里下棋聊天喝茶,很惬意的生活。
小河直街
继续往前走,就到了桥西直街,这里有几家餐厅,云水谣、新腾飞(小小的巷子里面居然有两家店)沿河走过这段巷子后,就能来到三河(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交汇的地方了。
小河直街
沿着运河岸边可以继续向上游走一段,运河上依然可以看到来回繁忙的货船,旁边的几尊雕塑作品和老旧起重机,试图还原当年运河码头繁忙的船运景象。
小河直街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一层进去就有各种展览信息,周末的时候会有免费的讲解,正对大门的是韩美林大师的作品如来佛铜像。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主要的展区是在二、三层。二层的三面都是由一个个传统手工艺术的展示室组成,每个里面都对手工艺的历史、制作流程、以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人的作品进行介绍和展示,并且每个里面都有相对应的手工体验项目,让人们可以切身体会到亲手制作的乐趣。都是收费的体验,不是很贵,如果有时间可以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体验。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参观完二楼,三楼是常设展览《杭州工艺美术的历史足迹》,对石雕、木雕、根雕、陶瓷、织绣等等工艺美术进行介绍与作品展示。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与中国伞博物馆在同一栋建筑,进门后左转,有电扶梯可以到达二楼,开始刀剪剑博物馆的游览。二楼展馆展示介绍了刀剑的历史、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以及刀剑的铸造工艺,还介绍了世界刀剑的艺术文化。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看完后,下到一楼,开始了剪刀的介绍,布展还原了当时王麻子、张小泉等剪刀铺或街道的原貌,有一种穿越到那个年代的感觉。大部分的剪刀由张小泉公司捐赠,有一种张小泉独家赞助的感觉,毕竟算是这个行业的老字号的企业了,通过这家企业的发展史,人们也可以了解到整个行业的变迁与发展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张小泉剪刀】
张小泉剪刀起源于明清之际的杭州。张氏父子改变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选用浙江龙泉、云和一代的良钢镶嵌在热铁中,经千锤百炼,制作成剪刀刃口;再采用镇江特产之地极细的泥砖精心磨制,使剪刀光亮照人。张小泉见到以选料讲究,镶钢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式样精美,经久耐用著称,并在乾隆年间列为贡品。"张小泉近记"的民用剪曾获北洋政府农商部六八号褒奖、国货展览会二等奖、1910年第一节南洋劝业会二等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四等奖,名扬海内外。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伞博物馆
中国伞博物馆
穿过门口由红伞布置的幽暗长廊让人有种一下子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感觉。展馆介绍了油纸伞、油布伞、西湖绸伞的历史和制作、介绍了很多中国的伞文化,像等级与仪仗、爱情与婚姻、喜庆与祈愿等等,最后是介绍各国伞的发展和介绍。
中国伞博物馆
Tips:
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这三个馆是在一起可以几乎无缝衔接,开放时间是周二-周日
9:00-16:30(16:00停止进入)。
南派三书
从伞博物馆出来后,准备出发去往扇博物馆于是顺着指引,沿着运河边桥西直街,向扇博物馆走去,桥西直街上也有些沿街房在重新装修改造,似乎要打造成下一个小河直街的样子。南派三叔开的一个小书店—南派三书就在这里,据说很多盗墓迷会来这里打卡,本来以为里面会有很多盗墓主题的布置,但是好像和其他书店没有什么特别的布置,只是有一个架子都是三叔的书。
南派三书
文促堂
文促堂
往前几步,左手边有间文促堂,新开的样子就进去看了一下。原来是不远胡同里的老开心茶馆开的文创店,做一些新的尝试,有一些手工制做糕点、开设古琴课等等希望可以越办越好吧
老开心茶馆
我们根据文促堂小姐姐的描述,找到了藏在胡同里面的老开心茶馆,这家茶馆好像是中国一级演员周志华老师牵头在运作,这里依然保留了老戏台的布置,周末时候也会有曲艺表演,在这里我第一次听说了杭州小热昏这种表演,回头有机会一定过来听一场。
老开心茶馆
【小热昏】
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一种吴语说唱艺术,它采用杭州方言,曲调诙谐,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来编排故事,深受杭州一带民众的喜爱。始于清光绪年间,盛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回春堂
回春堂
桥西直街这边连着好几家医馆,尽头就是比较有名方回春堂,小伙伴听说里面的酸梅汤的配方好像不错,就进去想买一些带回家自己煮,进店发现,原来这边是会给你真的原材料,乌梅、山楂之类的,然后具体的比例,你买回去自己看心情熬制。所以小伙伴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店里也有一种叫酸梅膏的东西,是调配好的回去化开就可以了,店员也很推荐说比较方便,但是也还是没买,主要看上面保质期很长,怕有防腐剂什么的。回头小伙伴们如果对调制出不同味道的酸梅汁感兴趣,可以来这里采购些原材料回去自己试着制作属于自己的夏日特饮!
回春堂
手工艺活态馆
手工艺活态馆
转过角去走几步就是中国扇博物馆了,结果发现装修闭馆了,所以我们就去了隔壁的手工艺活态馆,这里面感觉是一个装修比工艺美术博物馆更精致的手工艺体验馆,还是挺大的,也可以接待团队过来体验手工艺制作,好像可以是个团建的好选择。
手工艺活态馆
喜豚
喜豚
本来想在附近找一家有特色的本地小馆子,后来发现好像都还挺远的,也走得比较累了,所以就在隔壁吃了喜豚。
拱宸桥
拱宸桥
吃完饭,休息了一下就继续踩点了,出了喜豚左边就是拱宸桥了,桥下面有四只"趴蝮(bāxià)"保护着桥体不受来往船只碰撞。
拱宸桥
拱宸桥
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宸"指帝王所居之处,"拱"即为拱手相迎,所以拱宸桥象征着对古代帝王南巡杭州时的相迎与敬意。拱宸桥横跨运河东西两岸,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桥身长约92米,高约16米,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
拱宸桥
拱宸桥
过了拱宸桥就到了运河文化广场,耸立着利泽千秋的牌坊。拱墅区政府与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遥相呼应,可见政府对于运河保护和文化挖掘的重视程度。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开馆时间和其他博物馆一样,周一闭馆,其他时间、节假日是9:00-16:30,16:00停止进馆。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分别讲述了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浙江段的专题陈列、大运河的文化,对于想了解大运河的人来说,这里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沿途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八个省级行政区,沟通了还和、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中国大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五世纪,七世纪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十三世纪完成第二次打沟通,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漕运")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
它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以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展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工运河发展的悠久历史阶段,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
它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大运河由于其广阔的时空跨度、巨大的成就、深远的影响而成为文明的摇篮,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荣华茶园遗址
荣华茶园
荣华茶园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1925年,改为荣华大戏院兼放电影,成为杭州首家电影路。1949年,更名为国益戏院。1952年,在原址翻建改名为大众电影院。2005年,该园旧址被运河广场选用。清末,拱宸桥一带出现杭城最早的戏院,因戏院卖茶,故称"茶园"。天仙、荣华和阳春市清末民初杭城有名的三大茶园,与运河拱宸桥段两岸的戏院成为杭州电影史的发源地和戏剧、曲艺的发展繁荣之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阳春茶园放映了杭州的第一部电影。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以七龄童的艺名曾在天仙茶园演出。张英杰14岁时在天仙茶园以"盖叫天"艺名演出。
荣华茶园
丝联166
丝联166
沿着马路骑个小单车(真的是单车改变城市旅行),大概10分钟左右就到了。网上一直传的是这里是杭州798,之前在北京的时候就很喜欢798的氛围,里面的展览也非常的多,于是我一直对这个166保有很大的期望。俗话说的好,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这里并不是所谓的798,只是用了一个厂房,改造了一下,一些婚庆、淘宝、摄影艺术公司,租赁了这里作为办公场地罢了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就转了一下出来了。
在此,小哥强烈、强烈不推荐来杭州游玩的客人将宝贵的旅行时间浪费在这里!
江墅铁路公园遗址
江墅铁路公园遗址
从丝联166的东门出来后,过一条马路,就能到江墅铁路公园遗址。在江墅铁路陈列馆后面有一段铁轨和老式的火车机头,供人们参观。去的有点晚了,没赶上。开馆时间是9:-11:45
14:00-16:30,周一周二以及特殊时间闭关。
江墅铁路公园遗址
江墅铁路公园遗址
历史上的江墅铁路其实在1944年已经被侵华日军拆除,改成了现在的绍兴路,这个遗址公园是为了重现这一历史碎片,政府重建的,公园面积很小,基本上一眼就可以望到头了。如果不在附近或者对铁路有特殊的情结,也不太推荐专门跑过来一趟。
蜜桃咖啡
到此,基本上今天该逛的就都逛完了,我们打算找个地方坐坐休息一下。于是,就去了附近的一家网红店,蜜桃咖啡(metoocoffee)。
蜜桃咖啡
关于里面的食物,可能是我们没有点到精华吧,觉得一般,没有咖啡馆的装修的好。但来这里的感觉大部分都是来聊天谈事情、约会的,真正过来吃东西的好像也比较少。
杭州西湖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 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当地部族自号“勾吴”,苏州称“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建都于此,其规模位置迄今未变,为世界少有。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以园林见长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000年增补沧浪亭
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编辑本段]园林文化
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雨惊诗梦留蕉叶”,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裁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摩。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岁月之门,引领着我们走进“苏州园林”。
[编辑本段]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英文名称: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于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Ⅲ)(Ⅳ)(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遗产登录过程】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遗产登录标准】
因为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下列评定标准而登录:
(i)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人类历史发展中某—建筑风格的杰出范例;
(v)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列入世界遗产的园林
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修建。现存园貌多为清末时(公元20世纪初)所形成,占地面积达62亩。拙政园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主要建筑有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等。拙政园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
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
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留园
留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园中分四个风景区,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
网师园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部。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当时称为“渔隐”。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渔隐”旧意,改名为“网师园”。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
艺圃
艺圃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名园。最初为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初名“醉颖堂”,后归文征明的曾孙、明末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相当于副宰相)文震孟,改名“药圃”。明亡后,在清初为明崇祯进士姜埰(号敬亭)所有,改称“敬亭山房”,后其子姜实节更名“艺圃”。至道光年间为绸缎业七襄公所所在地。
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吴江同里镇东溪街,为古镇的主要风景点,由清任兰先罢官归乡所建,含“退则思过”之意,故名退思园。退思园总面积为九亩八分。此园一改以往园林的纵向结构,而变为横向建造,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全园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点缀,呈现出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朗、幽静之感。退思园简朴淡雅,水面过半,建筑皆紧贴水面,园如浮于水上,是全国唯一的贴水园建筑。
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城中景德路262号,今苏州刺绣博物馆内。此园本是五代吴越钱氏金谷园旧址,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现占地面积217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54平方米。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
耦园
在江苏省苏州市内小新港巷,因有东、西二园,故名。东园始建于清初,原名涉园,后扩建而成目前局面。住宅大门在南,经门厅、轿厅,至大厅前西墙小门,即可进入西园。园中主厅为织帘老屋,南北各有庭院,都置假山。北院东北隅有藏书楼,与住宅相通,是书室与庭院结合较好的范例。自住宅大厅往东,经小院二重和小客厅,即达东园。东园面积较西园约大一倍,西北置石假山,东南为水池。北端主厅城曲草堂,为一重檐楼屋,下有主厅三间,上为重楼复道,与住宅毗连,为苏州园林的罕例。堂前的黄石假山堆叠手艺高超。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较大,有石级可登临池石壁,气势峭伟;西部较小,逐渐下降,两山间为“邃谷”,宽仅一米余。
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园林
曲园/怡园/听枫园/南半园/北半园/可园/残粒园/韬园/五峰园/古松园/灵岩山馆/柴园/植园/慕园/乐荫园/鹤园/塔影园/笑园/朴园/万氏庭园/蕙荫园/顾氏花园/启园(席家花园)/紫兰小筑(默园)/翕圃(张家花园)/向庐
借景的造园手法
花窗借景游苏州园林,最大的看点便是借景与对景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设计,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就技法来说,借景或把园外的美景,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这称为远借;或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等等。这样不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远的层次,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在拙政园“倚虹亭”中能看到园外的北寺塔;沧浪亭的花窗中,能欣赏到屋外的竹林,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可在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一文中,领略园林的魅力。
[编辑本段]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
[编辑本段]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是伟大的历史建筑物!
[编辑本段]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推荐行程
(苏州园林一日游)早上6:40杭州旅游集散(黄龙)中心出发,经浙江展览馆散客拼团后乘旅游班车至苏州,跟随当地导游游览狮子林30元、盘门景区48元,中餐后游览藕园35元、姑苏水上游45元、寒山寺20元、虎丘(自理)60元,观看江南丝绸表演、紫砂陶艺制作,结束愉快苏州之旅,晚上乘车返回杭州。
[编辑本段]同名文章《苏州园林》
原文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杭州一日游介绍
杭州是一座充满梦想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有世外桃源之称,成为很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这里有迷人的西湖,有各种惊艳的美食,有江南的水文化。下面给你一个详细的策略。
一日游最佳路线安排
老桥头面馆-小河直街-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刀剑博物馆-中国雨伞博物馆-南派三本-文初堂-中国水文水资源科学展览馆-老开心茶馆-中国扇子博物馆(暂时关闭)-手工艺生活馆-快乐海豚-陈宫大桥-运河文化广场-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荣华茶园遗址-四联99创意中心-铁路遗址公园
这个探索从早餐开始。
点了骨汤面,挺饱的,味道也不错。小伙伴点了一份板川的豆浆(会送一碗紫菜汤),意思是板川没有我常去吃的'老面馆'好吃,最后也没吃完(太多了.摊手)
骨汤面
小贴士:
看到对面又有一家吴面馆,评价不错。我下次再去。
小河街
它位于京杭大运河、小河和唐宇航河的交汇处。南宋初是江陆交通、船工休息、物资集散的重要枢纽,清末民初兴盛。目前,街区内仍有作坊、商店、河港等历史遗迹。街道两旁的小楼被水环绕,白墙黛瓦,是现代江南水乡的特色。该街区保留了一半以上的土著居民,有效地延续了运河民居的传统民俗和生活方式,被称为杭州的“最后一个运河家族”。
街道两旁是人们居住的老房子,其中一些已经变成了小企业的场所,如咖啡店,酒吧,麻将室,工艺品店,古筝培训班.
【方增昌酱园】
还有一个很有时间感的酱油花园——方增昌酱油花园就藏在这里。有点绿,斑驳的墙壁,门口的旧黄包车,墙上大大的酱油字,似乎在诉说着这条街的悠久历史.据说酱油园白天开放参观,但是我们去的有点早,还没开门。
小河街
【瑶寨】
20世纪40年代,两层砖木结构住宅代表了传统住宅向现代城市住宅的转变。
小河街
位于东侧小河街的尽头,现在有古色古香的招牌,门口有几张板凳圆桌。老人们会在这里下棋、聊天、喝茶,生活非常惬意。
小河街
继续走,你就会到达桥西大街。这里有几家餐馆,比如“云谣”和“新腾飞”(实际上在一个小巷子里有两家店).沿着这条胡同走下去,你就可以来到三江(京杭大运河、小河和唐宇航河)交汇的地方。
小河街
你可以沿着运河岸边继续游上一会儿,还能看到旁边繁忙的货船、几座雕塑和老旧的吊车,试图还原当年运河码头繁忙的航运景象。
小河街
杭州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
杭州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
一楼有各种展会信息,周末会有免费讲解。大门正前方是韩美林大师的作品如来铜像。
杭州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
主展区在二楼和三楼。二楼三面由传统手工艺展室组成,每个展室介绍和展示手工艺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最具代表性的工匠的作品,每个房间都有相应的手工艺体验项目,让人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是付费体验,不是很贵。如果有时间,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去体验。
杭州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
杭州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
参观完二楼,三楼是永久展览《杭州工艺美术的历史足迹》,介绍和展示石雕、木雕、根雕、陶瓷、编织、刺绣等工艺美术作品
它和中国雨伞博物馆在同一栋楼里。进门后左转。有扶梯到二楼,可以开始刀剑博物馆之旅。二楼展厅介绍了刀剑的历史,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刀剑的铸造技术,世界刀剑艺术文化。
中国刀简佩筠博物馆
中国刀简佩筠博物馆
看完之后,我下到一楼,开始介绍剪刀。展览还原了当时王麻子、张小泉等剪刀店或街道的原貌,有种穿越到那个时代的感觉。大部分剪刀都是张小泉公司捐赠的,有一种张小泉独家赞助的感觉。毕竟是这个行业的老字号企业。通过这个企业的发展历史,人们也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刀简佩筠博物馆
[张小泉剪刀]
张小泉剪刀起源于明清时期的杭州。张父子一改用生铁锻造剪刀的套路,选用浙江龙泉、云和一代好钢镶嵌在热铁中,经过千锤百炼制成剪刀刃口;然后把镇江特产的极细泥砖细细打磨,让剪刀闪闪发光。张小泉以其选料考究、镶钢均匀、打磨精细、异常锋利、设计精美、经久耐用而闻名,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张小泉的回忆》民用剪刀获北洋政府农工商部第68号奖、国货展二等奖、1910年第一节南洋劝业会二等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四等奖,享誉海内外。
中国刀简佩筠博物馆
中国雨伞博物馆
中国雨伞博物馆
穿过门口红伞布置的黑暗走廊,给人一种突然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展厅介绍了西湖油纸伞、油布伞和丝绸伞的历史和制作,并介绍了中国的许多伞文化,如等级和礼仪仪式、爱情和婚姻、节日和祈祷等。最后介绍了伞在各国的发展和引进情况。
中国雨伞博物馆
小贴士:
几乎可以无缝连接在一起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开放(16:00停止入场)。
南派三叔
从雨伞博物馆出来后,准备去粉丝博物馆.所以我按照指示沿着桥西街走到了粉丝博物馆,离运河很近。桥西街沿线的一些房子正在装修改造,好像是下一条河街。南派三叔开的小书店南派三叔就在这里。据说很多盗墓爱好者都会在这里打卡。我原以为里面会有很多盗墓题材,但它似乎和其他书店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除了有一个书架放满了他叔叔的书。
南派三叔
温楚堂
温楚堂
往前走几步,左边有个文学推广馆,我就进去看看新开的。原来是不远处一条巷子里的老开心茶馆开的文创店。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比如手工做蛋糕,开设古琴课等.希望能做得越来越好。
老开心茶馆
根据我们文素堂姐姐的描述,我们找到了藏在胡同里的老开心茶馆。这家茶馆似乎是由中国一级演员周志华老师领衔的。旧舞台的布置还在这里,周末会有一场曲艺表演。在这里,我第一次听说杭州小若幽幽的演出,以后有机会一定会来听一场。
老开心茶馆
[微热昏厥]
热昏是江浙沪一带的传统戏谑形式,又称‘小龙书’,俗称‘卖梨凉粉’。它是一种吴语说唱艺术,采用杭州方言,曲调幽默,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安排故事,深受杭州人民的喜爱。始于清朝光绪年间,盛行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回春堂
回春堂
乔治街这边有几个义光,尽头就是著名的回春堂。小伙伴听说里面的酸梅汤配方好像不错,就进去买了一些带回家自己做。他进店后发现有真正的原料,比如乌梅,山楂,会给你。然后,具体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定。于是小伙伴想了想,放弃了。店里还有一种叫酸梅糊的东西,是调制好的,可以融化掉。店员也推荐比较方便,但还是没买,主要是保质期长,怕防腐剂什么的。如果你对调制不同口味的酸梅汁感兴趣,你可以来这里采购一些原料,尝试制作你自己的特别夏日饮品!
回春堂
手工艺活态馆
手工艺活态馆
拐角处几步就是中国球迷博物馆。结果发现装修关门了,就去了隔壁的手工艺生活馆。感觉像是一个比工艺美术博物馆装修更精致的手工艺体验馆,挺大的,还能接待一个团队体验手工艺制作。这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团体建设的选择。
手工艺活态馆
西屯
西屯
本来想在附近找一家有特色的当地小餐馆。后来发现好像挺远的,走累了,就吃了隔壁的一只海豚。
陈宫大桥
陈宫大桥
吃完饭,我休息了一下,然后继续踩点。在海豚的左边,是陈宫桥。桥下有四个‘b西安’,保护桥免受过往船只的碰撞。
陈宫大桥
陈宫大桥
陈宫桥建于明朝崇祯四年(1631年)。“陈”是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拱”是指手拉手的问候。因此,陈宫桥象征着古代皇帝南巡杭州时的问候和敬意。陈宫大桥横跨运河的东西两岸,其造型高大宏伟。这座桥长约92米,高16米。它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
陈宫大桥
陈宫大桥
过了陈宫大桥,就到了运河文化广场,那里矗立着李泽钱球的牌坊。拱墅区政府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遥相呼应,可见政府对运河保护和文化挖掘的高度重视。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开放时间和其他博物馆一样。周一闭馆,其他日子及节假日9:00-16:30,16:00闭馆。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分别讲述了大运河的发掘与变迁、大运河的用途、浙江段专题展览、大运河文化。对于想了解大运河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地方。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流经京、津、冀、鲁、皖、豫、苏、浙八个省级行政区,连接何欢、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中国的大运河始于公元前5世纪,7世纪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13世纪完成第二次沟通。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发展演变,直到今天仍在交通、水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的庞大工程系统,由国家投资挖掘管理,以保证漕运(“水运”)安全,达到稳定政权、维护帝国统一的目的。
这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以世界罕见的时空尺度,展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工运河发展的漫长历史阶段,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
它实现了南北之间在广阔的领土上的资源和产品的大跨度配置,沟通了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荣华茶园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1925年改为有电影的荣华大戏院,成为杭州第一条电影路。1949年,它改名为郭毅剧院。1952年在原址重建,改名为大众电影院。2005年,公园旧址被运河广场选中。清末,杭城最早的戏院出现在陈宫桥附近,因卖茶叶而被称为“茶园”。天仙、荣华、杨春城,清末民初杭城三大著名茶园,运河陈宫桥段两岸的影剧院,成为杭城电影史的发源地和戏剧、曲艺发展繁荣的地方。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阳春茶园放映杭州第一部电影。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七派艺术创始人周曾以“七岁男孩”为艺名在天仙茶园演出。14岁时,张英杰以“盖叫天”的艺名在天仙茶园演出。
荣华茶园
四联166
四联166
沿路骑一辆小自行车(真的是城市出行换自行车),1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了。网上已经有人说这是杭州798。之前在北京的时候就喜欢798的氛围,里面有很多展览,所以一直对这个166抱有很大的期待。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不是所谓的798,而是一个厂房,已经使用过,重新装修过。一些婚庆、淘宝、摄影艺术公司都租了这个地方作为办公场所.没什么可看的,于是他们转身走了出来。
在此,强哥强烈不建议来杭州的客人把宝贵的旅游时间浪费在这里!
江铁路公园遗址
江铁路公园遗址
从四联166东门出来后,穿过一条街,就能看到蒋墅铁路公园遗址。在江苏铁路展览馆的后面,有一段铁轨和老式火车车头供人们参观。我去的有点晚,没赶上。开放时间为9:-11:4514:00-16:30,周一周二及特殊时段闭馆。
江铁路公园遗址
江铁路公园遗址
事实上,历史上的江蜀铁路在1944年被侵华日军拆毁,改成了现在的绍兴路。这个遗产公园由政府重建,以再现这一历史片段。公园面积很小,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到尽头。如果你不在附近或者对铁路有特别的情结,不建议特意来这里。
桃子咖啡
至此,基本上我们今天已经逛完了。我们打算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下。所以我去了附近的网上名人店metoocoffee。
桃子咖啡
关于里面的食物,可能我们没点精华。我觉得一般般,还不如咖啡馆的装修。但是来这里的感觉大多是聊事情,约会,好像很少有人真的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