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日游 日记 厦门游玩日记

本文目录

  1. 厦门游玩日记
  2. 厦门鼓浪屿一日游必带物品
  3. 林语堂厦门鼓浪屿旅游日记
  4. 游厦门老院子日记

厦门游玩日记

厦门日记篇一:一天游行在厦门的日记

“我们此次'厦门'之旅,途径沈阳桃仙机场,无锡机场抵达厦门高崎机场。”听着表妹熟练又甜美的声音,想必练了许久,看着长相同样甜美的表妹,望着一架架起飞的飞机,心中对此趟旅行充满期冀。

下午2是01分,在飞机上向下遥望,在一个半岛上布满着集装箱,等待着运送出港......一条超长的跨海大桥以及一辆辆小汽车,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耀眼的银光......

下午2时10分,我站在高崎机场的传送带上,透过明亮的玻璃,一颗颗高大的椰子树屹立在机场外围,漂亮且自信。随即打车去酒店,感受着迎面吹来的海风,心中不觉凉爽,反而有些许兴奋。

下午3是10分,我们轻装上阵,想着厦门的佛教圣地——南普陀走去。它建于山间,故十分清凉,引无数游人竞折腰,缓缓前进到山腰,远眺远方,天空和大海连成一片,勾勒出天边是海,海边是天的美景。满心欢喜地爬上最后一级台阶,被树枝遮住的四周,使我们垂头丧气,买着沉重加疲惫的脚步,踏上了归途。在下山途中,偶遇一个清新淡雅的小亭子,为我们被绿所覆盖的视野,加上了一抹鲜艳的色彩。

下午4时19分,漫步在厦大中,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鸳鸯在水中自由地嬉戏,小鸟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时不时的自行车的车铃,清脆而婉转地告诉您,这不是美丽的风景区,是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上飞机前人们都戏称,自己要去“吓大”,到了这里,我真得被吓到了。当被告知,厦大还有自己专属的一片海时,我又被吓到了,厦门大学不愧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我立即下定决心,要上厦门来念大学!。海浪声把我们引到海边,那美景真令人折服:即将落入海中的太阳,将远处的云染成红色,并把光辉一如既往地撒向大海,在波光粼粼的大海的映衬下,更加美丽,更加妖娆......

在美景的陪伴下,时间走得很快。不一会儿,太阳就落入水中,不见了。

厦门日记篇二:国庆厦门之旅

厦门一日游 日记 厦门游玩日记

很多人想要去厦门旅游。原因各色各样,因为那应接不暇的海鲜,亦或是因为鼓浪屿的特色小店,还是仰慕厦大的优美风景。我倒是纯粹为了去看海,愿望只是一点点,勾起来的时候却变得愈发强烈。

我知道人一多了选择就会犹豫不定错过许多。于是就说走就走了。直接买的车票不让自己有任何退路。

来的路艰辛而波折,折腾到第二天的晚上才安定下来。才进集美大学就有些许震惊。或许是我太乡,看到学校里面的建筑像节日一样挂着霓虹灯,总觉得好美好喜欢。从偏门进的学校,看到的建筑大多是比较现代偏欧美风的古堡感。蛮阔绰的。后来坐BRT(快速公交)从桥上看到学校的夜景才发现正门那块却是古寺感的古典建筑,同样也挂满了霓虹灯,到了夜晚也熠熠生辉。发现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厦门的建筑主打风就是中西结合两不误==。第一天就去了大部分人都心心念着的鼓浪屿。由于是国庆,人多到不能忍啊!进岛人数4万多,出岛人数才几千,还有4万多游客留在那个小小的岛上。鼓浪屿为何那么讨喜,不仅仅是因为它上面有各色小吃,各种新颖的小店。最吸引人的主要是那的店面的风格吧。用三个最合适的字来形容就是小清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因为这个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所以有了“万国建筑博览”之称。这儿许多的商铺和旅馆都是大使馆的原址,咖啡桌,小秋千,阳台上溢出来的花儿,每个元素都一点点透露出吸引人的气息。

第二天绕着厦门大学外圈逛了一周,进去游玩的人实在太多,排队进校一直排到路边的人行道还不够,陆陆续续还有人耐心的加在队伍最后缓慢的移动。厦门大学的美是出了名的。站在校外入眼帘的就是很有海浪感的波浪形屋顶,看到这个总是会让人联想到海边的帐篷和阳光,带着浓重的热带风。厦大的绿化做的很足,仅仅绕着学校外围走都有种到处都是它的后花园的感觉。如你所想,厦大里面少不了欧式的教堂城堡式建筑,上边爬满了青绿的爬山虎,给人以扑面的`亲切感,但是让人意料之外也是想象之中的是里面也有不少的寺庙古典建筑。突然之间也多了些欣慰的微笑。

第三天终于满足了我的愿望,我看到了大海。并非一望无际,却也宽阔无比。踩在细软的沙滩上,感受着没有想象中带着腥味的海风一遍遍托起我的裙摆。把脚埋进沙里,让揉进了阳光的海浪一阵阵拍打我的小腿。好舒服,好惬意。想起了《城南旧事》里的一首童谣: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

扬着白色的帆。

金红的太阳,

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照到船头。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我没有看到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但是我目睹了橘红的夕阳缓缓的沉入海底去。整个海水都是橘红的。海天呼应的那种壮阔美,简直让人惊叹。

晚上在车里看到了整个厦门的夜景,远远的看着,灯火辉煌。有高楼大厦,也有低矮洋房。总之它走出了它自己的特色,并没有走城市模板化单一化的道路,美哉。这也是我们现在城市规划和发展需要学习的,不要丢掉历史,要在历史上走出自己独特的美,走出自己的城市特色。

厦门日记篇三:厦门6天5夜超级实用旅行日记

我在去厦门之前看了这篇目游记,瞧瞧人家把厦门游玩写的多热闹,看的真令人惭愧啊!所以特别转来空间,有想去厦门体验生活的,请看下篇!!此攻略非常完善!!

再用心感受一次厦门,让自己慢慢习惯厦门的生活。

只是在心里想去厦门,没有真正离开过,真的离开熟悉的城市会有种不安全感。

第一次看到这么有趣的手绘旅行日记,不由得惊叹万分:游得这么细心,写得这么有创意,不得不说,原作者灯泡童鞋真是很用心,为广大背包客指明了道路,点亮了明灯。

厦门鼓浪屿一日游必带物品

1.出门前要关注厦门的天气,是否下雨,是否台风,如果是台风的话,建议你推迟玩,你懂的··

2.一双舒适的运动鞋是最佳选择

3.雨伞,8月份厦门比较多雨

4.相机,旅游必备

5.现金,不要带太多,最好带上你的银行卡,记得带上零钱,因为厦门岛内的公交车都是1块钱,而且车上不能找钱,必须自备

林语堂厦门鼓浪屿旅游日记

拿去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给予采纳,谢谢!

旅游日志:

夏日的午后,我踏上了寻访故居的旅程。目的地是老厦门和鼓浪屿,那里曾经是京华烟云下的林语堂故居所在地。心中充满了对这位伟大文化名人的向往。

首先,我来到了老厦门,一座承载着厦门历史与文化的城市。漫步在老城区的街道上,我仿佛穿越回了过去。街道两旁是老式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闽南特色。我忍不住驻足观赏这些老厦门的精美建筑,它们仿佛是时光的见证者,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沧桑和韵味。

接着,我乘船前往了鼓浪屿,这片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的小岛。一踏上鼓浪屿的土地,我便被它迷人的景色深深吸引。岛上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保存完好,其中不乏一些历史名人的故居。来到林语堂先生的故居,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文化宝库。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展示了他对于文化交融的追求和独特眼光。在故居中,我可以感受到这位思想家的智慧与豪情,被他的文字和书籍所感染。

夜晚降临,我再次回到老厦门的街头,与同伴一同品尝当地美食,感受厦门的夜色。街灯下,老房子投下斑驳的光影,沿街的小吃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尝试了当地的海鲜、土笋冻和沙茶面,每一口都令人陶醉。还有鼓浪屿的夜晚,岛上的音乐喷泉灿烂绚丽,营造出了浪漫的氛围。

回忆起这次故居之旅,心中充满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老厦门和鼓浪屿是如此独特而美丽的地方,它们不仅是林语堂先生的故乡,更是见证了厦门的历史和文明。在故居游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还感悟到了文化的传承与力量。

这次旅行让我更加了解了老厦门和鼓浪屿的魅力,也更加崇敬林语堂先生的智慧。我将这次旅程深深珍藏在心底,并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再次踏足这片烟云之地。

游厦门老院子日记

我爱阵阵凉风的吹拂,更爱海像少女般呢喃着的轻吟声。轻拥上来的是海水,退下去的是我来与依靠与寻心的地方。看,哪儿就是我心灵抵达的归宿——鼓浪屿。海胜蓝,蓝中透着大山墨绿色的气息。纵使是国画高手也临摹渲染不出她独特的颜色:海胜情,它随着风的缠绵音调,行云流水般潮起潮退。有时又随着台风暴雨的节奏,高亢雄起大波大波海浪似龙啸在上汹涌:海似澈,捧起一泼海水,水澈得映出了我的人影,像是被剪碎的碎银。我穿着救生衣,在酥软滩平的银白色的沙滩上一步一个脚印奔跑起来,沙与浪有一条莹白色的线,搁浅在沙滩上,浪花碎玉般地乱溅开来,有几滴滴在了脸上。我一跳,一蹦,一扑,我似一条回归海洋的鱼儿,怀揣着对故海的思念之情。我拥抱了海洋,她的身体柔柔的,水划过皮肤,真惬意!我浮在了水上,像滑行在水中一般,不过是静静的,静静的••••••玩完水,肚子便饿了。我躺在了沙滩上的沙滩椅,吮吸着大自然的慷慨——特产圆椰子。那个汁水甘甜可口,透彻心扉。仿佛是大海孕育着的另一个孩子。它的形状圆圆的,裹着黑棕色的绒毛,沉甸甸的,里边的还有果肉紧紧附和在内壁上。抱着椰子,置身于沙滩之中。仰天长望,天很蓝,蓝得像是被海鸥洗涤过。我轻轻合眼,以手托颊,凝听心中一直属于自己的海。我以海为被,沙为床,揣着椰子,留恋与海的世界,那个我爱的城市——厦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