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冬天的怒江水作文650
寒冷的冬天来了,一场大雪过后,整个东方红都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柳树上挂满了银条,草坪也披上了银装。寒冷的冬天来了,一场大雪过后,整个东方红都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柳树上挂满了银条,草坪也披上了银装。
早上起来,冬雾弥漫。雾散之后,立即出现了一幅美景。那松树的针叶上凝着一层厚厚的白霜,像是一树洁白的秋菊。微几拂过,那黄黄的叶子纷纷落下。
在雪后的早上,我看到那洁白的雪花,真的不忍心去踩它。我走在北山的石路时,我听到了咯吱咯吱的响声。
我的小脸被冻的有一些发紧,还有一些痒,,虽然很冷,可是这种寒冷也被我那快乐的心情覆盖了。
冬天是我的最爱。
白天雪在天空上飞飞扬扬,慢慢撒落,大地披上雪白的银装,好美啊!
山上盖满了雪花,房子上盖满了雪,田里装上了又滑又冷的冰,有的人在打雪仗、溜冰、堆雪人。我一不留神摔了一跤,我摔在一个下坡道,我溜了下来,感觉到好凉好冰,但心里很快乐很高兴啊!
街上满地都是雪,有的人摔了一跤,小伙伴都打起精神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有赛跑的,打雪仗的,堆雪人的,溜冰的比赛等等……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冬天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啊!还带来那么多的欢乐呢!
写云南怒江的作文
行,一直以来,我都只愿意记下一些美好的经历。所幸的是,每次出行,总能碰上许许多多淳朴善良的人儿,他们是旅途中最美丽的风景。唯一一次,是2002年夏天,走完三峡后,我们去了奉节的天坑地缝,回县城时,遭遇刁民,同伴被殴,后来逃命似的离了那座即将被淹的古城。现在,偶尔记起还有些后怕。也使我曾想写一篇“奉节县里无好人”,但最终放弃。这并不好,我知道。但很难改的了。
2005年春,我去了高黎贡山、怒江。终于见到了那条百转千回、碧玉一般的大江,和生活在江边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象天山的星辰,不经意从我头顶的天空掠过。
1.匹河深半歌声
因为想上废城知子罗,我们决定中途在匹河下车。时近黄昏,天空飘起了微小雨,我不自觉地裹紧衣服。车站对面有间简易的旅舍,放下行李,走过冷清的街道去寻吃食,然后回到旅舍歇息。
拥挤简陋的三人房,室内光线阴暗,被褥又湿又重,幸好我们都带了睡袋。没有其他旅行者,整个二楼就我们三人。因为放假,老板娘的孙女外孙女也来外婆家玩。十来岁的年纪,快乐美丽得象两只蝴蝶,不停地在两层楼间楼间窜上窜下。
“我们今晚做服务员,有什么事叫我们好了”两位小姑娘脆生生地说。
于是便和她们聊天,在哪上学,学习好不好,会唱歌跳舞不,有没有漂亮的民族服饰等等。一个说,怒族服饰没有,但有藏族的。刚说完,蹦蹦跳跳下楼拿了藏族头饰上来。同伴戴在头上一试,果然美丽生色了不少。
不久老板娘也上来了。她是一个黝黑壮实的妇人。话极多,我们刚放下行李她就絮絮叨叨叙说她很惨,男人早死、小儿子也不在了什么的。初听我们有些戚戚,听多了就有些不对滋味。萍水相逢,我还是愿意告诉你或听你讲一些美丽高兴的故事。
听说怒江边有温泉,便向老板娘打听车讯,她说全镇只她儿子有车,三十元来回,一分不少。找到她儿子,一个黝黑壮实的三十多岁男人,少言寡语,外形有些蛮横慑人。我们后来放弃去泡温泉。
没有冲凉房,一个同伴想泡泡脚,便对老板娘说:“请帮我拿个面盆好吗?”
盆子拿上来了,还未放好,一个小姑娘:“这是尿盆呢”
老板娘赶紧喝斥,连说不是,又说洗干净了。同事花容失色,待她转身,马上将其弃置在门外。
后来老板娘又来向我们兜售几样粗制的怒族工艺品,我们委婉地推辞,她耐心极好,大清早又上来,我们只有苦笑。
夜深,怒江水在窗外潺潺地流淌,我蜷缩在匹河镇一间简陋的旅馆里,辗转反侧,不知几时睡去了。
清早,被窗外几声尖历粗壮的歌声惊醒。同伴更是一夜未眠,说天没亮,老板娘就在窗外高声唱歌,歌辞她一句听不懂,整夜骇怕不止。
这个奇怪的老板娘,她的遭遇也许叫人同情,她在夜半歌声中叙说什么呢?我猜不出。我情愿她抛开以往阴郁的往事,把自己和旅舍打理得干净舒服一些,让过往旅客感到温暖。
2.丙中洛丁大妈的笑
当我们风尘仆仆来到丙中洛,又马不停蹄赶到重丁村,终于看到了大妈的家。之后,这个精明瘦弱的老太太颇让我们郁闷。
丁大妈家有一个大大的院落,中间有一个花坛,种着一些玫瑰之类的花草。院子里还有两条狗,大的叫花花,一个是花花的儿子。
花花和儿子先在门口迎接我们,一个老太太跟了过来。她就是丁大妈了。大妈约摸六十多岁,精明瘦弱,能耐利索。问过丁大妈房价,楼上双人间60元,楼上三人间45元。我们要一间双人间,因为三人间不带洗手间,晚上上厕所要穿过院院去到五十米外,还有狗。丁大妈死活不松口,一直磨了半个多小时,在她外孙的说合下,才勉强同意我们住楼上。
谁知这样一来,丁大妈就对我们没好脸色了。晚餐时,同伴想吃鸡,去厨房点菜,想问一下鸡的价格,丁大妈很直爽,毫不客气地说:鸡你们是吃不起的。我们只笑笑,不说什么。
饭后和丁大妈的外孙聊天,他十七岁,他在昆明读大专,假期回丙中洛帮外婆打理生意。我们问起明天去秋那桶的事宜,又说起请向导,丁大妈在一旁说:请向导是要钱的。
次日早餐,我们决定试试丁大妈家有名的石板粑粑,一种在石板上烙的食品,类似烧饼,粑粑有5元和8元两种规格。未开口,大妈说,你们要5元的,八元你们是吃不起的。
后来,丁大妈的外孙带我们去了秋那桶,一路风光无限,翠玉般的溪水,洁白的雪山,碧绿的田地,美丽的村庄,还有热情友好的山民。中午时,我们在秋那桶男孩的舅父家花五十元点了一只鸡,开餐前有同伴就猜鸡会不会缺胳膊少腿呢。等鸡上来,果然少了一只翅膀一只腿,呵呵。
天黑时返回丁大妈家,有贵客临门。原来是某军分区的领导。因为是老乡,被邀与他们一起吃饭喝酒,菜肴很丰盛。饭后燃起了篝火,还请了当地文工团的人来唱歌跳舞,丁大妈也热情地加入队伍,大声地歌唱,手舞足蹈。她是真的高兴,笑意荡漾在脸上。连花花母子兴奋得不停地转圈。
次日,我们在薄明的晨曦中离开丁大妈的家,付房租时,丁大妈表情淡漠,脸上带着疲惫,她已早起忙活半天了。这个瘦弱的老太太也是不易,六七十岁年纪,还和老伴打理那么大一摊生意。如果她不那么利势,给普通旅行者多一些笑容,会更可爱一些。
3.贡山,最可爱的人
从秋那桶回到丁大妈家时,有贵客临门。饭后燃起了篝火。军分区首长高兴起吹起葫芦丝,言谈中流露出对家乡无比的自豪和热爱。他一身普通的旅行服,举止温和,亲切有礼,一点没有高官的架势。后来我们还欣赏了他拍摄人物风光图片,怎一个精彩了得!
陪同人员中有位怒江州武装部的参谋,四川达州人,三十来岁,威武英俊。他当时坐在我旁边,和他聊起当地的风土人情。聊到高黎贡山,独龙江,后来说到巡边的战士:
原来高黎贡山的另一侧就是缅甸,在几百公里的中缅边境上,高山深谷间,立着几座国界碑,这是国土的重要标志。我一下想起三年前,在帕米尔高原的红其拉普口岸,看到边防战士身着单薄的衣裳挺立在风雪中的场景。这些年,身边老乡经常带着年青的战士顶风冒雨,攀山越岭去巡查界碑。在雄伟陡峭、峰峦起伏的高黎贡山上,道路险阻,崎岖漫长,战士们忍受着高寒和虫蛇的侵袭,常常徒步几天都难得遇见一人,“老乡,战士们苦啊,许多才十八九岁的年纪”他动情地说。
我深深地理解。
夜色中,我抬头望向远山,虽看不见高黎贡山的剪影,但我知道,她一直在那里,沉默、圣洁、美丽。我的眼前慢慢现出一幅图画:在深深的怒江大峡谷,高黎贡高高的山崖上,一队年青的战士,在风雪中艰难地跋涉,云雾深处,是巍峨挺立的国界碑……
当城市的青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的时候,年轻的边防战士把热血和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西部边陲。他们是当今世界最可爱的人。
4.独龙江,最后一个纹面人
想去怒江,最想的是去独龙江寻纹面人。但到贡山才知,独龙江早在十月就大雪封山禁入了。好在身边的老乡告诉我,现在丙中洛和县农业局还可找到纹面人。
老乡又说,独龙族居住在独龙江两岸河谷中,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一些家庭全部财产加在一起不足五十元,全家人只有一条裤子,出门只好换着穿,他说:“看得你想哭呀……”
独龙江族人口较少,目前约有5500人。其纹面习俗由来已久,一种说法是:从前,藏族、傈僳男青年常到独龙山寨抢亲,为了自卫,女孩不得不纹面毁容防止被抢。纹面的年龄最小6岁,最大31岁,通常为12岁。图案一般为蝴蝶形。
丁大妈特意煮了药酒,老乡劝我们一定要喝一杯。他说,当地傈僳族、独龙族女人生了小孩都要喝这酒,三天后就可以下地干活了,还从来不会得风湿。我用舌头舔舔,一股极辛辣酒味,微苦。为了不拂老乡好意,憋着气慢慢喝完了。心想当地女人也够苦的。
第二天天未明,搭了顺风车回县城去寻纹面人。最后望一眼晨雾袅袅中的丙中洛,恍如在梦幻中一样。汽车在县农业局门口停下,司机帮我们卸下行李,问到纹面人的家,才告别离开。
我们敲开的一间小小平房的门,入内,好一阵才看到了火光中她的脸。典型的蝴蝶图案。她当时正在屋中烤火,房子简陋破旧,墙壁很黑,壁上挂着几只鸡鸭类的干制品。我们说明来意,拍了几张照片,她问我们要50元钱,后来讲到15元,我们说会把照片寄给她,她有些怀疑,小声说以前也有人说寄回给她,但没收到。我请她放心,并认真把她的姓名记了下来。
她叫董翠莲,是独龙族最后一个纹面人。生于是1953年,丈夫是县农业局职工。她曾作为独龙族形象大使、最年轻的纹面女,参加过2000年台湾少数民族博览会,还去过日本。尽管这样,同大多数独龙人一样,她的生活条件还是很艰苦。
独龙江纹面女目前只剩下十余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当某一天,那些刻着蝴蝶图案的面孔再已寻不着时,我们会不会怅然如失呢?
5.从贡山到福贡,那个不知名的TAXI司机
从贡山到福贡,一过十二点就没有班车。于是我们走到街口拦的士。
一辆夏利停下来,车主是一个年青的男子,三十来岁,五官端正,看起来蛮老实的样子。一问价格,只比坐班车多二十来块,二话不讲,我们把行李转了车的后背箱里。
车子启到,沿江而行。公路多弯,我们的身子不时随着车身左偏右倒。有些紧张。司机叫我们不要怕,又问:“你们赶时间吗?”
“不赶”
“那我慢慢开,安全第一。”
窗外是碧玉般的江水,江岸上散落着傈僳族的民居。凡是民居集中的地方往往可以看到一座桥,有的铁架桥,多数是悬索桥,正午的阳光把桥的影子投在江面上,一个妇人正牵了幼小的孩子走过晃悠悠的桥面。若只有零落几户人家,一定会在附近看到两根溜索,一头高一头低,过江的人随身带一只滑轮,上面有长长的铁钩,身子用绳索捆了挂在铁钩上,一松手,人便如脱弦的箭飞了出去。千百年来,两岸居民全靠这条铁索往来。每看到江对面出现零落的房舍,我常常会把眼睛睁大一些,期望可以看到有人正飞驰而过,而我的愿望常不会落空。有一次,两个大男孩刚飞过江,看到我们惊异的目光,对我们露出自豪的笑。
司机一路和我们闲聊。他是四川人,三十多岁,二千年来怒江,先做些小生意,后来买了的士开。他说起老家年迈的双亲,不自觉地露出对家乡的思念。问他想回去吗?暂时不想。他说,这边人好呀,非常好,虽然穷,但会拿家里最好东西招待你。水也特别好,清甜甘美,一点杂质都没有,家里煮开水的壶用了几年,一只水垢都没有。
他问我们去迪麻洛了吗?答没有,因为没有翻越碧罗雪山的准备。司机表示遗憾,说迪麻洛的藏族少女特别漂亮,特别有两位简直如天仙一样。还说最美的那个少女与一外来的人相恋,后来才发现那人竟是有家室的,女孩很痛苦,终于精神失常。唉。
车过迪巴底,看到路边卧着一男子,背兜斜放在一侧,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依在一边,不住地用手拉大人的衣服。我有些不解,问司机,他说,快过年了,准父亲出门喝醉了,倒在路边。我说,睡在路边好危险呀!不睡在路当中就好了!司机说,他还说怒江人普遍SHE酒如命。以前政府发了扶贫款,一定要看着他们去买回生产物资,否则就会被他们偷偷去买酒了。
不知过了多久,司机突然慢了车速。我猛抬头,看到前方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突然从路边平房中冲出,叉着手挡在公路正中。他是那么小,直到车子在他前面一米处缓缓停下,我才看清他连走路都不稳,却一幅无知无畏的神情。旁边的奶奶慌忙过来把孙子拉到一边,又对司机歉意的笑,司机也不恼,只笑:这小子!
车到石月亮观赏点,司机停车让我们拍照。路边有个售卖小工艺品的小摊,一个年青的傈僳族姑娘立在一边,旁边还有两个买煮鸡蛋和土豆的老妇,阳光下风霜的面孔。不远处摆着一株盛开的兰花,早听说怒江出产名贵兰花,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回到车上,司机说:你们帮老乡买些鸡蛋和小工艺品吧,她们太不容易。又说,我们是老实人,也不劝你买名贵兰花什么的。买些零食小工艺品,也算支持贫困山区。我觉得他说的很是,有些羞愧,赶忙下车,买了一些鸡蛋和竹制的茶杯。
继续行,阳光不时照在怒江两岸的山上,照在山坡上的屋瓦上,照在翠玉般的江面上。当巴吉古村灰色的屋瓦和金黄的油菜花映入眼帘后不久,福贡县城就越来越近了。终于,这位善良的士司机卸下我们,调转方向,我们甚至来不及问他的名字,他已经消失在黄昏的福贡街头。
6.巴吉古,溜索
洗去一天的征尘,一身清爽出了宾馆房门,天已经不早了。向前台服务员问明巴吉古的方位,叫了一辆三轮摩托,急急跳了上去。
车夫是个年青的傈僳族男子,三十来岁,同大多数怒江峡谷的男子一样,已不能从服饰上分辨出了。摩托转回去载客,又中途停下来加油,眼看太阳已落在对面的山坡上,我有些急了,连声催促,司机却只是嘿嘿笑。
十多分钟后,巴吉古村的屋瓦和油菜花映入眼帘。车还未停,看到前面小路上有人正向江边走去。跳下车,跑上前,“请问你们要过江吗?”年轻的小夫妻转过身,微笑点头。“可以带我过去吗?”“好的!”于是我回头付了车费,乐颠颠地跟了下去。
走近江边,便看到两根长长的溜索,高悬于碧玉般的江面上。年轻的男子走向我,他个子不高,但面容英俊,眼神明亮。他先帮我系好绳索,在腰间打了一个结,我看那个结并不怎样牢靠,仿佛随时可以脱开的样子,心有些慌。“这样行吗?”“行的!”他说着很快帮自己系好了。接着把滑轮放在溜索上,叫我过去。我走过去时,双腿有些打颤。
滑轮的下端有条长长的铁钩,男子先帮我把腰间的绳结挂在铁钩上,又把自己的结也挂上去。然后指导我调整身体重心向下。大概看我有些紧张,年青的傈僳族男子说“不怕,看着我就不怕了”他说过完,腿一蹬,我们就飞出去了,只听到耳边刺耳的摩擦声。
开头有些怕,于是抬眼看他,江风吹起了他的头发,英俊刚毅的脸庞。他对我微笑,是那种从容纯净、让人心安的的笑容。我的心一下了踏实下来。于是放开眼,只见两岸青山一江碧水飞快地掠过。
快近对岸时,因为溜索有些平,要靠人力爬过去。当男子用力攀爬时,我只能悠闲地看着脚下百转千回的江水。
抵对岸,男子要再过去接行李,我停下来拍照。有村民带着柴禾在两条溜索间来来回回,小小的身子下面悬着大捆长长的竹枝,夸张地像蚂蚁搬家,让我不由地笑了。
又一阵摩擦声响,我赶紧连按几下快门,对面年青的妻子带着才几个月大的小孩飞过来了。近对岸时,小孩哭了,我赶过去。抱起他,给他糖吃,小孩笑了,眼睛黑亮亮的。很快男人也过来了。我给他们拍全家福,照片上的一家三口,朴素英俊、美丽大方。他们邀请我去家里坐坐,我真想跟他们去呀,但夜幕已降,不得不忍痛放弃。他们又从背兜里取了两块大大的粑粑,坚持要送给我。
在风清水冷的怒江边,我看着两块大大洁白的过年粑粑,感受到怒江峡谷人民的热情友善,有一阵说不出话。等我回过神时,我记下了他的名字:云南福贡县上帕镇施底村此战福。
返程的溜索很陡,此大哥送我过江。这时我已一点都不怕。还没过足隐,就已飞了过去。
摩托司机还在对岸等我。过油菜田时,回头望向江边,惊见此大哥正在凌空飞驰的溜索上远远向我挥手。于是,我在暮色四合的怒江峡谷,在返程摩托的突突声里,脑中不停地浮现这幅图画。时至今天,也不时会想起来。
7.废城知子罗
为了上废城知子罗,一早我们从福贡出发,中途又在匹河下车。
清晨,阳光温暖地照着地面上的风景。一条狗懒洋洋地卧在墙边,墙壁上有“怒河族乡你”的宣传画。走过行人廖落的街头,见人就打听有无上知子罗的车。答复是:有辆农用车,早上七点从山上下来,下午三点才返回。逛到汽车站附近,远远看见夜半歌声中那个壮实的妇人,煞有介事坐在旅社门口,等着过往的旅客上厕所时收费。
有辆双排小货车刚好有空,年轻的司机答应一百元载我们去知子罗。象怒江峡谷的大多数山民一样,他个子很矮,憨厚中透着真诚朴实。出发前他在街上的小店买了两个包子,我们也跟着去买了三个。
车子启动,沿着怒江上行,不久开始爬山,路面崎岖坎坷,车子象在浪里一样,上下颠簸左右摇晃。我们不免为坐在前排副驾驶坐上的某男士担心。他是司机的小儿子,刚刚两岁,手里拽着啃了一半的包子,嘴角还粘着包子屑,就这么丁点大个人,却始终有模有样地端坐晃晃荡荡地车里,象个不倒翁一样。司机说,孩子在家没人带,一岁多点,就跟他一起出车了。
途中看到一个小男孩,七八岁的年纪,背负着沉重的柴木,吃力地在山坡上跋涉,惹人怜惜。近老姆登教堂时,司机停下了车。
几个人聚集在村头的小买部前,一个人正在墙壁上写“农家乐”的广告。不远处的坡坎上,有人赶着牛只下来。我们走向老姆登教堂的方向,回望对面的高黎贡山,在迷蒙的晨曦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
近教堂的路边有扇花门,已经拨向一边,教堂前的平地上种着杂树和花草。老姆登教堂的十字架在蓝色的天幕上分外醒目,同样醒目的“神深爱世人”的题字。同伴很喜欢,叫住一个在近上玩耍的小男孩来问,他却飞快地转身跑远,不一会儿又带着另两个女孩出现了,原来搬援兵去了。大些的小女孩普通话说的不错,她告诉我们,村里昨日有人结婚,花门是为他们搭建的,这里普通的农人结婚,都要携了手穿过花门走进教堂,在神圣的上帝面前宣誓。女孩又说,明天是周日,附近的村民都要来教堂里做礼拜,我们今天运气不好,什么节目也没有。
车继续上行,渐近山顶,转过一片烈士陵园,向南望过,远处的缓坡上出现许多的楼房,最醒目的就是一个六角亭阁,亭前的广场上有一群火鸡在追逐嬉戏。离六角亭不远,公路变成了水泥路面,两旁是粗大的梧桐树,梧桐的叶子都已凋落,冬日的阳光毫无遮拦的照在空寂的街道上。时近中午,街上行人廖落,一侧的房屋有被火烧过的痕迹,断壁上依稀还有maozhuxi录或wenhua革命的标语。
登上六角亭,放眼望出,雄伟的怒江大峡谷在眼前展开她全部的壮丽,江水如玉带缠绕,从遥远的天边一路逶迄而去。抬头,透过斑驳灰暗的屋瓦,是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的皑皑雪峰。更远处,层峦叠嶂,莽莽苍苍。
知子罗原是碧江县城,因为山体滑坡,县城迁到六库以后,这里逐渐冷落,昔日的农民成为废城的主人。曾经热闹一时的街市,如今显得寂寞空落,只有偶而从近处房中传出孩童的嬉笑声让人感到生命的鲜活。一两个农人牵着牛只慢慢走过,走远,他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活在废城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那个温暖的冬日午后,天空中有奇异的云彩。我踯躅在废城知子罗街头,面对着沉默不语的雪山,就这样想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和兴废。想着繁华落尽,物事人非,只有青山依旧,绿水长
黄鹤楼一日游怎么写作文
1.黄鹤楼一日游作文
阳春三月,我和家人去拜访了令人神往的黄鹤楼。
它真的是美不胜收,让我心旷神怡。一来到黄鹤楼他那股,古朴,而气派的感觉,瞬间震慑了我。
“一层,两层,三层,”黄鹤楼有五层,而且每层的菱角都向外向上翘着。和大多数古楼一样,黄鹤楼也是因为有很多名人在那里提诗,作画。
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这些诗,画,都在黄鹤楼内部陈列出来了。黄鹤楼的美让我惊叹不已。
我对它的身世也有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我得之黄鹤楼最初在三国时建起,位置在如今武汉大桥的桥头,后来,多次拆除重建,就明清两代就被毁了七次,重建和维修了十次。终于在1981年黄鹤楼,永存于蛇山峰岭之上。
黄鹤楼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是神仙的传说,现在的黄鹤楼是5a景区。
虽然门票80元一张,但游人仍然络绎不绝。许多外地游客不远千里,都要赶来一睹黄鹤楼的风采,“武汉有座黄鹤楼,穿过天的那一头”!黄鹤楼,武汉人的骄傲。
2.日记黄河楼一日游短文天,我们家和李杉岚一家一起去参观黄鹤楼。
黄鹤楼从外观看只有五层,可里面有九层。导游小姐说,它象征着九五至尊。
使我最好奇的是古代人写黄鹤楼时是反着写的,是“楼鹤黄”。我们来到第一层,墙面上有一幅画,画上画着仙人吕洞宾骑着仙鹤飞走了,很多人站在黄鹤楼旁看他。
第二层,那里有很多诗人写的关于黄鹤楼的诗,有崔颢、李白、孟浩然等。第三层,那里有黄鹤,我还抱着它照了张像呢。
第四层,我们看见了不同时期建造的黄鹤楼模型,有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和现代的。最后,我们爬上了第五层,看见了整个武汉市的美景和雄伟的长江,看到长江我想起李白的那句诗“惟见长江天际流”。
参观完了黄鹤楼,我和李杉岚又去敲了千禧吉祥钟。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好运,我们共敲了九下,可好玩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黄鹤楼真壮美!真好玩。
3.日记黄河楼一日游短文“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不巧,那次爸爸带我去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份了。虽然不是三月,但在此时,他同样也给了我不一样的美。
黄鹤楼坐落在蛇山上,共有五层,整栋楼都是金碧辉煌的,非常的雄伟壮观。它的外观,就像一只黄河在展翅,顶部的一个圆柱就是鹤头,房檐也就是黄鹤的翅膀,楼前分别有两只石鹤,站在于石龟,石蛇之上,楼顶还写着“楚天极目”四个苍劲的大字。
来到黄鹤楼底部,里面的景象真让我吃惊:悬挂着的装饰灯高贵又典雅,与门槛相对的墙上,刻上了一幅雄伟壮观的壁画。来到二楼,便看到了黄鹤楼以前的建筑群体模型,都是用木头刻制出来的,上了漂亮的彩漆,从精致的模型中,让我们不得不赞叹起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来。
在一个铝金属告示牌上得知:黄鹤楼始于三国时期,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年间,现在所见的是1981年,武汉市***仿原貌重建。
接着我们来到了三四楼,这两层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大部分卖的是当地人手工制作的精美工艺及纪念品,爸爸也特为我卖了纪念价值的生肖铜牌和生肖水晶龙呢!站在四楼上往远处眺望,烟波浩渺的长江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就像一条彩虹飞架南北两岸,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雾中若隐若现,如此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夕阳渐渐西沉了,晚霞映红了天空,游人也渐渐稀少了,我与爸爸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黄鹤楼。
深夜躺在床头细细品味黄鹤楼的独特之美,想到:虽然读过很多有关黄鹤楼的诗文,竟不如亲身去见见黄鹤楼的真面目。倘若若干年后,再去重游,不知又会有何感想呢!
4.黄河一日游作文黄河一日游
上周六,爷爷、爸爸、姑姑带着我和我的表弟—壮壮、诚诚一起去黄河边玩啦。
我虽不是第一次来参观黄河,但在黄河上坐快艇却是第一次。哇!快艇好快呀,再加上我们是顺流而下,快艇犹如离弦之箭,让人感觉像在飞一样。
我们下了快艇上到岛上,眼前出现了一望无际的绿地,有很多植物我从前都没见过。地面上一块干一块湿的,原来这就是鸟类赖以生存的湿地。光着脚踩在湿地上柔软的感觉和踩在干地上脆脆的感觉虽说截然相反,但都舒服无比。我们走进了一片植物林,这里的植物有一人多高,蝴蝶、蜜蜂和七彩的瓢虫在这里自由纷飞,就像童话里的仙境一样。
到了河边,我看见壮壮在踩泥,便也过去踩,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很胖,可我刚站在泥上便陷了下去,刚陷的时候感觉很好玩,可是突然有一丝恐惧感在我的心中产生,我可能会全身都陷下去。叔叔开始把我往外拔,可是鞋卡在泥里了,我想起身边有小铲子就用铲子把泥挖开才被救上来。我们光着脚在里面踩,泥很软,很好玩,踩上去像面团一样。我们踩了很长时间,天快黑了才离开。
等我们的车开了,我才依依不社地离开了我们这次去黄河玩的非常开心,我希望下次还能来。
5.游黄鹤楼作文[游黄鹤楼作文]今天,我有幸地来到了武汉著名景点—黄鹤楼,游黄鹤楼作文。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影的美名,它与我们湖南岳阳楼,江西腾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我走进黄鹤楼公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鹅池,鹅池旁边的柳树发出了了嫩绿的小芽,随着春风摆动着身子,鹅池里有几只黑色的天鹅,它们有时在水中游来游去,有时站在石头上,拍动着翅膀,好像在欢迎我们。
沿着阶梯,我们便来到黄鹤楼前,黄鹤楼从外看有五层,约50多米高,实际上它共有9层,其中4层是夹层,从外面是看不见的。每层楼的檐角上都挂着风铃,当微风徐徐吹来时,风铃都会发出“叮当”的声音,我沿着楼梯爬上了顶楼,看见了雄伟的长江大桥,大桥上车子川流不息,滚滚的长江像一条长丝带展现在我们眼前,小学二年级作文《游黄鹤楼作文》。
黄鹤楼你真的不愧是镶嵌在长江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游黄鹤楼作文300字小学生作文(/)。
6.【游黄鹤楼的作文,600字,】暑假里,我跟随妈妈去武汉,游览了黄鹤楼.\x09黄鹤楼坐落在武昌蛇山,楼高五层,整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楼檐上翘,像黄鹤展翅,楼顶的圆柱像黄鹤昂头,戟指蓝天,楼前两只黄鹤分立于龟蛇之上,正面高悬的匾额上写“楚天极目”四个苍劲的大字.\x09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年间,现在所见是1981年武汉市***仿原貌重建.黄鹤楼与高耸入云的电视塔隔江相对,一边是传统文化的沉淀,一边是现代科技的结晶,更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x09走进黄鹤楼,一层是大型壁画,画的是两只黄鹤立于楼顶极目远眺,与楼顶匾额大字相呼应.二层在装修,不能进.三层和四层都是小商店,卖一些工艺品和纪念品.没想到这位古老的文化巨人肚子里却充斥着现代商业的气味,不知李白、崔颢若能再生,面对此景,还能否写出那样的千古名句?\x09最好看的是五层,这里有历代名人所题的诗、画.“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著名诗句都题在壁上.来到走廊上,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烟波浩渺的长江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南北,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雾中若隐若现.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游人渐渐稀少.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去了.\x09读了很多有关黄鹤楼的诗,这次见到了黄鹤楼的真面目.若干年后,再去重游,不知又会有何感想呢。
7.游览黄鹤楼,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介绍黄鹤楼的作文.急黄鹤楼位于长江的南岸,蛇山之颠,远远望去,依山濒水之势,就像一只停泊在港湾的巨轮,又象一群黄色的飞鸟,欲展翅翱翔,最早的黄鹤楼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已无从得知,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有关黄鹤楼的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称之为:千古名胜,“天下绝景”,著名诗人崔颢、李白、陆游等都到过此楼,吟诗作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读到此诗也感叹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词在上头,压制豪情,搁笔而去.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当时用于军事的了望塔和指挥用的岗亭,经历1700个沧桑岁月,屡建屡毁,最后于光绪10毁于火灾,而今天我们看到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他是以清同治为蓝本,采用现代化材料和建筑工艺打造的仿古建筑,楼共五层,高51.4米,黄瓦黄拄,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巍娓壮观.一楼《白云黄鹤图》天上一位鹤发童颜的仙人,银须飘洒,乘着黄鹤横吹玉笛,俯视人间,大有留念不舍之情,人间—人们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大有祝愿仙人黄鹤早返人间之意,二楼展列着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黄鹤楼的建筑格局.黄鹤楼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楼记当然不可少,他突出了黄鹤楼的特点,体现博大的文化内涵.渲染了黄鹤楼雄持江边之势,展现巍峨壮阔的画面.四楼陈列古今书画作品,看:在那副挂毯上面描述的龟山和蛇山夹江对持,犹如两扇高大的铁门,锁住了一江怒水,翻滚的波涛在做最后的挣扎,五楼一组《江天浩瀚图中》其中一副再现了九曲回肠,风高浪急的长江三峡,而在另一幅图上我们又看到了江水宁静,他包容了鸟啭虫鸣的宁静、风起朝生的宁静、小河流水的宁静、以及清澈的没有一丝颜色好象不存在的视觉透明.有这么美吗?我的回答:是的.唐代建筑风格庄重朴实,有种自然的美,宋代建筑风格渐趋于柔和,有种线条的美,元代佛教的传入装饰奢华,一种融合的美,明代建筑风格十分秀气,一种玲珑的美,清代建筑风格构思出新,一种新奇的美,而今天的黄鹤楼就是综合了他们的长处,孕韵而生的,古往今来,来往于黄鹤楼的游客何至千万,直到今天它依然以巧夺天工的建筑风格和包罗万象的传奇色彩向世界绽放它的英姿,它是湖北的骄傲,它是世界的骄傲.。
8.游黄鹤楼的作文,600字,初一水平暑假里,我跟随妈妈去武汉,游览了黄鹤楼。
黄鹤楼坐落在武昌蛇山,楼高五层,整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楼檐上翘,像黄鹤展翅,楼顶的圆柱像黄鹤昂头,戟指蓝天,楼前两只黄鹤分立于龟蛇之上,正面高悬的匾额上写“楚天极目”四个苍劲的大字。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年间,现在所见是1981年武汉市***仿原貌重建。黄鹤楼与高耸入云的电视塔隔江相对,一边是传统文化的沉淀,一边是现代科技的结晶,更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走进黄鹤楼,一层是大型壁画,画的是两只黄鹤立于楼顶极目远眺,与楼顶匾额大字相呼应。二层在装修,不能进。三层和四层都是小商店,卖一些工艺品和纪念品。没想到这位古老的文化巨人肚子里却充斥着现代商业的气味,不知李白、崔颢若能再生,面对此景,还能否写出那样的千古名句?
最好看的是五层,这里有历代名人所题的诗、画。“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著名诗句都题在壁上。来到走廊上,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烟波浩渺的长江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南北,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雾中若隐若现。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游人渐渐稀少。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读了很多有关黄鹤楼的诗,这次见到了黄鹤楼的真面目。若干年后,再去重游,不知又会有何感想呢
9.求一篇以“游黄鹤楼”为题的作文游黄鹤楼
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摇头晃脑地念“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知道了滚滚长江边立着一座千古名楼。而今,别具风貌的黄鹤楼终于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缓缓移步楼前,民族风格浓郁的牌楼挺拔兀立,气势非凡。那错落有致的亭台轩树古色古香,精巧玲珑。尤其别致的是它的题匾:“揽虹”,“嫩川”,“衡云”还有“凝翠”--哦,小小的亭,你果真能包揽得了那茫茫无际、生机盎然的绿吗?
主楼迎面一副对联实在妙极:
出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莱来眼底;
登斯楼说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
字是刘海粟大师90高龄所书,苍劲雄浑而不失隽秀,透出豪爽之气,溢出由衷之情。
步入一楼大厅,立刻被那浓郁热烈的气氛深深吸引。高悬的六方巨型宫灯,透出温馨的橙黄色光晕那清幽婉转的笛声缓缓萦绕……
二楼大厅气氛淡雅,如果说在一楼如饮醇酒,在这里则似捧一杯清茶。卷卷书法绘画,笔调清新,寓意深刻,显示着古文化的巨大魅力。
最爱那幅《霜晨月》,在薄雾冥冥的早晨,地上铺着淡淡秋霜,轻纱般的流云间竟还挂着一弯清朗的明月,这是怎样一个动人的意境啊!那月中住着嫦娥,还有可爱的小白兔和那棵幽香袭人的桂花树……每一幅作品都为黄鹤楼增添了一份艺术感染力。淡淡的灯光,淡淡的墨香,
给人以怎样深深的陶醉呀!
我迫不及待地“欲穷千里目”,顾不得三四两层,直奔顶楼而去。哦,眼前,不就是盼望已久登高远眺的那一幕景致吗?不就是想象过许多次的云雾迷离、水天一色的绝美画卷吗?滚滚长江,波光粼粼,一个声音自耳边响起,那是谁在吟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我此时心境全无李白当年那番怅然愁情。看长江大桥的雄姿,看龟山电视塔的倩影,看悠悠江水、点点帆影,看川流不息的车辆,沸腾奔走的人流,怎不叫人激动?怎不叫人心醉?哦,如果让这位绝代“诗仙”站在今日之黄鹤楼上,望着眼前这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他又会怎样***四溢,发出由衷赞美的感叹呢?凝神通思,我已深深融入这巨幅画卷之中。
多么巍峨的一座楼!加之周围小亭回廊,绿树芳草,整个群体错落跌宕而又浑然一体,显得无比雄浑而飘逸。
这仅仅是一座楼吗?那每根红柱,每角飞檐,每块石砖,分明在说:“不!那深印在人们心中的,分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
多少人凭栏四顾,怀古感今,发出声声赞叹;多少人举目远眺,心驰神往,激起阵阵豪情。这只黄鹤,其实从来没有飞走过,一直在人们心中,化作一种永恒的追索与憧憬,对绵亘的历史,对美好的未来……
7月的暑假,天空晴朗的、万里无云。“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吟着这句令人无限遐想的诗句,我来到了湖北省的著名旅游景点——古朴清雅的黄鹤楼。
黄鹤楼伫立在武汉长江大桥尽头的蛇山顶上,黄鹤楼共有五层楼,不论是飞檐流阁,还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巧夺天工,非常壮观。
来到黄鹤楼前,“气吞云梦”四个大字马上给你气势磅礴的感觉。登上顶层,江城武汉的美景尽收眼底。长江之水碧波荡漾,浪花翻腾,所向披靡,赛过湖河,敢比大海,气势雄伟,不尽想起“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来。黄鹤楼对面是龟山,和蛇山一起把守着长江大桥,长江大桥则是横跨长江,驾于两山之间。龟山右边是鹦鹉洲,就是崔颢诗中“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那个鹦鹉洲。而左边,就是格调幽雅的晴川阁。宽阔的沥青马路上,各式各样的汽车、卡车……川流不息,街道上人来人往,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一派时尚的都市景象,与这历史悠久的黄鹤楼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黄鹤楼在美丽上又多了一份历史价值。
在楼中,琳琅满目的纪念品让你应接不暇,个个别具一格,精巧华丽,大的美观大方,小的玲珑奇巧。
下楼后,接着向前走,有一个大钟,来撞钟的人络绎不绝,钟声雄浑悠远,响彻蛇山。
再往里边走,会有许多道门,走到最后有一大座岳飞的铜像,牵着一匹骏马,后边的石头上还刻着“还我河山”的字样,下面落着“岳飞”的款。
啊!黄鹤楼,你依着蛇山,傍着长江,点缀了我国这只大公鸡的心脏。你不仅是我国亭台楼阁的一块瑰宝,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焦点,真不愧为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啊!
ps:有两篇,可以综合一下~~适当删减
10.游黄鹤楼作文[游黄鹤楼作文]
今天,我有幸地来到了武汉著名景点—黄鹤楼,游黄鹤楼作文。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影的美名,它与我们湖南岳阳楼,江西腾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我走进黄鹤楼公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鹅池,鹅池旁边的柳树发出了了嫩绿的小芽,随着春风摆动着身子,鹅池里有几只黑色的天鹅,它们有时在水中游来游去,有时站在石头上,拍动着翅膀,好像在欢迎我们。沿着阶梯,我们便来到黄鹤楼前,黄鹤楼从外看有五层,约50多米高,实际上它共有9层,其中4层是夹层,从外面是看不见的。每层楼的檐角上都挂着风铃,当微风徐徐吹来时,风铃都会发出“叮当”的声音,我沿着楼梯爬上了顶楼,看见了雄伟的长江大桥,大桥上车子川流不息,滚滚的长江像一条长丝带展现在我们眼前,小学二年级作文《游黄鹤楼作文》。黄鹤楼你真的不愧是镶嵌在长江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游黄鹤楼作文300字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