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旅游景点大全 洪洞十大旅游景点

吉县旅游景点大全

吉县旅游的景点又云冈石窟、黄河壶口瀑布、吉县古城、五台山风景区、天坛公园等。

1、云冈石窟

位于吉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这里保存着大量的佛教造像和壁画,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2、黄河壶口瀑布

位于吉县南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黄河瀑布。这里水势磅礴,气势磅礴,景色壮观,是摄影爱好者和自然风光爱好者的天堂。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3、吉县古城

吉县旅游景点大全 洪洞十大旅游景点

位于吉县城区,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古城墙、城门、古街道等,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城市的气息和历史的沉淀。

4、五台山风景区

位于吉县东南部,是一个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景区。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佛塔,如五台山寺、白塔寺等,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5、天坛公园

位于吉县城区中心,是一个以园林景观为主题的公园。这里有许多美丽的花卉和景观,如荷花池、假山、小桥流水等,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云冈石窟百度百科-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

洪洞十大旅游景点

洪洞旅游景点有: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飞虹塔、洪洞县广胜寺镇广胜寺、洪洞关帝庙、洪洞玉皇庙、净石宫文物保护单位等。

1、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民祭圣地,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当作“家”、称作“祖”、看作“根”,被誉为“根祖圣地华人老家”。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占地3.5平方公里,由五大主题板块组成,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

2、飞虹塔

虹塔位于山西洪洞县东北部霍山的广胜寺,始建于汉代,前身是阿育王塔。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现塔为明武宗正德一年1516年始建,嘉靖六年1527年完工,历时12年建成。塔平面八边形,是有十三的楼阁式佛塔,高47.6米,除底层为木回廊外,其他均用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由于其塔身五彩斑通如雨后彩虹,故名“飞虹塔”。

3、洪洞县广胜寺镇广胜寺

广胜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县城东北17公里霍山脚下,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原名俱庐舍寺,亦称育王塔院,唐代改称广胜寺。广胜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上寺在霍山巅,翠柏环抱,古塔耸峙,琉璃构件金碧辉煌。飞虹塔是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国现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

4、洪洞关帝庙

洪洞关帝庙位于洪洞县大槐树镇城中心关帝街。坐北朝南,占地2072平方米。据清光绪年修订《洪洞县志》记载,关帝庙在恒德坊佳北,元大德十年(1306年)里人苏汉臣重建,明嘉靖十年创建关帝楼清治二年,增建戏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扩建经过明、清屡次修喜,始成现在的建筑规模。现存正殿保留元代溃构,献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

5、洪洞玉皇庙

洪洞玉皇庙坐北向南,分前后二进院落,总建筑面积4128平方米。后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正门、仪门、月台、八卦台、玉皇殿。二郎殿和关公殿位于玉皇殿东西两侧,舞台置于前院南侧,东侧为玉皇庙大门。三座大殿内梁架均为草状,保持了典型的元代风格。殿内均有壁画,画面粗犷,线条流畅、保存尚好,与大殿同为元代作品。

6、净石宫文物保护单位

净石宫,俗称融宁宫,因建在村西净石山下而得名。创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后历代均有修营。坐北朝南,二进院落,东院有北大门、东廊房、南窑洞三孔;西院有正殿、东西配殿、东西垛殿、窑洞两孔、二门、过路戏台等建筑。西院正殿为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单檐悬山顶。

介休旅游景点有哪些地方

介休旅游景点有:绵山、张壁古堡、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介休市森林公园、太和岩牌楼。

1、绵山

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绵山风景名胜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

2、张壁古堡

位于介休市城区东南10公里龙凤乡张壁村,背靠绵山,面对绿野,海拔1040米,周圆13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整座古堡顺塬势建造,南高北低。从堡北向下俯视,左、中、右各有一条深沟向下延伸。堡南则有三条向外通道,堡西为窑湾沟,峭壁陡坡,深达数十丈。

3、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介休市三贤大道汾河大桥以南、108国道以北区域,南北两岸各长2.4公里,南起胜利桥北汾河橡胶坝,北至森林公园西门,总占地面积为1000亩(其中水面450亩)。2013年,经国家林业局、山西省林业厅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集体评审和公示,介休市汾河湿地公园正式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

4、介休市森林公园

介休市森林公园位于晋中地区介休市境内,背靠绵山,坐落在狐岐山和银锭山上,分洪山和虹霁寺两个景区。洪山景区位于座落于太岳山西北侧的绵山脚下狐岐山,以源神庙为中心,境内最高海拨1490米,最低海拔800米。处于黄土丘陵与土石山的接壤地带,岩石为石灰岩,大部分为黄土覆盖。

5、太和岩牌楼

位于山西省介休市城东北20公里北辛武村。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建造。因它通身包砌精美华丽的琉璃饰件,而被当地人称之为“琉璃牌坊”。太和岩牌楼,原是该村真武庙前的门前坊,其坐北向南,占地27.7平方米。据传,该牌楼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北辛武村晋商巨富冀氏家族冀以和在对村内的七座庙宇进行补修时,在真武庙中轴线之山门前所新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西介休汾河国家湿地公园

吉县名胜古迹

吉县在商祖乙时属耿地,西周称翟城,城址在今文城乡一带。春秋时为晋之屈邑,又称北屈,城址在今县城东北10公里麦城村。战国时属魏之屈邑。秦朝时称为河东郡北屈县。西汉时仍沿用秦时旧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北屈称朕北。东汉时复置北屈县,隶河东郡。三国时期属魏,称平阳郡北屈县。五代十国时为河东道慈州治,辖3县。北宋时,为河东路慈州下团练,辖吉乡、文城、乡宁3县。金天德三年(1151),废慈州称耿州,置文城郡军。明昌元年(1190)改耿州称吉州,辖吉乡、乡宁2县。元大德九年(1305)改平阳路为晋宁路,吉州隶之。明朝期间为山西布政司平阳府吉州,辖乡宁1县。清壅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辖蒲县、乡宁2县。乾隆三十七年(1772)划乡宁县为平阳府,降吉州为散州。民国元年(1912)废州称吉县。1947年10月吉县解放,隶属晋绥吕梁十专区。1948年12月划归西北区晋南专区。1949年6月划归晋绥晋南专区。1949年10月,划归山西晋南专区。1958年并入乡宁县,降县城为镇。1961年7月,复置吉县。1970年划归临汾地区至今。

文城留村中市有现存的庙和塔壶口瀑布谢悉村的庙已经几乎玩了麦城遗址也变成传说了,连麦城人都不知道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