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淋子镇境内,北依淮河,南靠大别山,为国家AAA级景区,观赏面积8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多个景区、近百个景点,是中原地区最大的集“茶、竹、禅、山水情”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并有多处原始森林;整个景区主要以万亩茶园、竹海、森林、湖泊和峡谷瀑布群为主体,以佛教文化为内涵,以豫南民俗为基调,形成茶、竹、禅三位一体,山、水、情天人合一的景观特色。
目前西九华已开放迎宾的景区有禅文化景区、茶文化景区、竹文化景区、民俗体验区、山水游览区,以及旅游服务区。禅文化景区包括,妙高禅寺、鹿鸣庵、高僧塔林、登山天梯、寻根楼等景点,其中妙高寺始建于隋,传承千余年,是鄂豫皖交界地区最有影响的佛教圣地;茶文化景区以万亩茶园为背景,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为载体,以妙高寺佛茶场、茶艺长廊、茶竹文化苑为体验场所,向游客展现悠久的豫南茶文化。西九华山的竹海是豫南地区的一大奇观,也中原最大的天然竹海氧吧,随处可见的一片片竹林,掩映着西九华山的农舍、水田,勾画出一幅幅人间绝美的田园画卷。留梦河谷山水画廊是一个峡谷景区,全长约三公里,留梦河贯穿峡谷始终。景区内有六处较大的瀑布,其中最著名的是白龙潭瀑布,飞流直下,蔚为壮观。峡谷中植物品种丰富,春天时多种野生兰花在谷中悄悄开放,空谷幽兰、清香雅致;山岩上一树树映山红迎风怒放,如朵朵红云漂浮在谷中。盛夏时节谷中浓荫蔽日,清凉舒爽,气温比谷外平均低2-3度,是难得的避暑胜地。秋天谷中红枫、黄栌等暖色与茶树、冷杉、竹林等冷绿色相互映衬,在静静的深潭中倒映出一幅幅层次分明的七彩画面。冬天谷中银装素裹,会形成独特的冰瀑景观。留梦河谷山水画廊是西九华山自然山水的精华,是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茶竹文化民俗体验旅游区占地100多亩,以豫南民俗文化为主调,全景展现豫南地区民俗文化,游客在这里可以观赏到民俗演艺大舞台的精彩演出,也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农耕、粗粮加工、茶叶加工、磨豆腐、榨油、酿酒、织布、造纸、制陶、竹柳编制、打铁、制香、酱菜等民间手工业生产过程。
旅游接待区由会议中心(四星级酒店)、农家院、竹韵山庄别墅、及停车场、餐饮等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全方位提供吃、住、行、乐、购旅游服务;免费旅游车搭载着游客,穿梭于80平方公里的景区范围之内。白鹭湖温泉度假区是西九华山景区正在开发的旅游项目,阳光沙滩、竹排、快艇、游船、摩托艇、索道速降、热气球、碰碰车、高尔夫练习场、温泉度假别墅一应俱全,实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长江河漂流,悠闲时泛一叶轻舟,览两岸青山翠影,在无惊无险中领略自然的温柔与优雅,陶冶心灵;勇敢者,操桨弄舟,中流击水,作怒涛搏击,虽有惊而无险,可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雄浑壮阔,锻炼体魄;探险者,穿山破浪,漂于险境,忽现于浪尖,忽没于水中,只为征服自然景区所有项目设施将在两年内全部建成。届时,西九华山将成为山水交融,动静结合的豫东南地区最大的旅游胜地。
最佳游览
西九华一日游:
西九华接团,上午游览禅区(南天门、妙高禅寺、鹿鸣庵、比丘塔林、得儿窝、望丫台、高僧塔林)、茶山观赏区。下午游览留梦河谷山水画廊等景区。
西九华二日游:
D1:西九华接团,游览禅区(南天门、妙高禅寺、鹿鸣庵、比丘塔林、得儿窝、望丫台、高僧塔林)、留梦河谷山水画廊等景区。晚上住景区内4星级宾馆。
D2:游览茶竹民俗文化村、茶山观赏区、竹海观赏区。
交通路线
1、郑州到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全程450公里,沿金珠高速行驶271公里,从南阳/合肥出口离开,朝罗山/合肥方向,进入沪陕高速行驶166公里(经沪陕高速豫皖收费站(固始))抵达黎集/陈淋子镇出口,沿高速连接线行驶13公里,到达景区。
2、武汉到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全程330公里,沿京珠高速行驶143.8公里(经鄂北收费站(大悟)),从南阳/合肥出口离开,朝罗山方向,进入沪陕高速沿沪陕高速行驶166.4公里(经沪陕高速豫皖收费站(固始)),从黎集/陈淋子出口离开,左转行驶12公里,到达景区。
3、六安到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全程65公里,沿合六叶高速行驶53公里,在叶集出口离开,过史河大桥到达陈淋子镇,继续行驶12公里,到达景区。
4、312国道至西九华山最近路线
从312国道行驶至叶集出口下车,距离景区约16公里。
交通
自驾:郑州——连霍高速——大广高速——沪陕高速——陈淋子镇高速口——西九华山。
门票
通票100元(包含:千年古刹--妙高禅寺30元/人,山水画廊--留梦河谷30元/人,豫南农耕农作坊--民俗文化村30元/人,-故里--寻根楼20元/人,万亩竹海--竹海迷宫20元/人,万亩茶山观赏区、景区内旅游大巴车20元/人,单景点门票+景区交通共计150元/人,通票价100元/人)
景点位置
河南信阳固始县陈淋子镇西九华山风景区
陈淋子镇:固始县辖镇。1950年建陈淋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陈淋子管理营,1959年建陈淋公社,1983年改陈淋子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7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5万。通公路。辖陈淋子、汪岭、后冲、土门岭、红花、垣墙岗、孙滩、大竹园、徐家楼、白龙岗、大营、快活岭、童楼、熨斗山、赵营、南古城、草田、中滩、凉亭、联合、圣塔寺、前庄、义
固始西九华山好玩吗
固始西九华山好玩吗
1.概述
西九华山位于河南省固始县,是中国内地山岳佛教名山之一。其主峰太清峰海拔2163.9米,是郑州市唯一的雪山。西九华山最为著名的景点是玄天宫,是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西九华山也是游客和朝圣者前往的著名景点之一。
2.自然风光
西九华山地处汉江中游,山峰耸立,岭嶂纵横,景色壮观,是一处集山峰、峡谷、溪流、林海、古刹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自然风光区。登顶太清峰后,可以俯瞰山下村庄和汉江流域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
3.文化遗址
西九华山历史悠久,文化遗址众多。山上有数座古代建筑,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玄天宫,建于唐代,是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玄天宫内有众多文化宝藏和佛教圣物,是中国佛教朝圣者的聚集地。
4.风水宝地
西九华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宝地,因为其地势和气场非常优秀。据说到过西九华山的人都会得到良好的福报和好运,同时也会避免一些负面的灾难和不幸。
5.旅游设施
西九华山已经成为了一处完善的旅游景点,设施齐备。山上有多处停车场,游客可以乘坐旅游巴士或缆车到达山顶。山下有众多的旅游酒店和民宿,方便游客住宿。同时在山上还有一些特色小吃,如佛教素食、野山菜等,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本地美食。
6.好玩指数
综合来看,西九华山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区,更是一处集文化和风水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对于佛教信仰者来说,西九华山更是值得一游的朝圣胜地。因此,西九华山是一处非常值得去游玩的旅游景点,好玩指数较高。
7.注意事项
游客在前往西九华山时,应注意自身安全,做好防晒和防寒措施。同时,应尊重当地风俗和文化,保持良好的游客形象。在玄天宫内也应保持肃静,尊重佛教信仰。
8.总结
固始西九华山作为中国山岳佛教名山之一,不仅拥有自然风光和文化遗址,更是一处人文和风水特点鲜明的旅游胜地。对于喜欢自然风光和文化旅游的游客来说,西九华山是一处非常值得一游的旅游胜地。
九华山景点介绍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胜景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景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74平方公里,由11大景区组成。
九山天开神奇,清丽脱俗,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品,有莲花佛国之称。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九大主峰如九朵莲花,千姿百态,各具神韵。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九华山溪水清澈,泉、池、潭、瀑众多。有龙溪、缥溪、舒溪、曹溪、濂溪、澜溪、九子溪等,源于九华山各峰之间,逶迤秀丽,闪现于绿树丛中。龙溪上有五龙瀑,飞泻龙池,喷雪跳玉,极为壮观。又自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玉四处乱弹。舒溪三瀑相连,注入上、中、下雪潭,断崖飞帘,如卷雪浪。
西九华山简介
历史介绍:19l7年,黎元洪为肉身宝殿、万年禅寺分别题写匾额,并赠给两寺《藏经》各一部;1924年,段祺瑞为祇园寺题匾;1933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祇园寺大雄宝殿题匾;1937年,蒋介石为乐善寺题词“宣扬佛典”。在国民党上层集团的推崇下,九华山佛教又得以振兴。
九华山又名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景区可以游玩的景点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真身宝殿
真身宝殿,俗称“肉身殿”,又称“肉身塔”,坐落在九华山神光岭(老爷顶)上,为佛教徒朝谒九华圣地的主要场院所,这里因主供地藏菩萨,故与一般佛寺不同。九华山肉身殿是典型的宫殿建筑,殿高15米,门朝西南。入殿须登八十一级台阶,站在台阶之下,举目仰望,可见南门厅上两块匾额:上额书“肉身宝殿”,下额书“东南第一山”。大殿四周回廊上方雕梁画栋,仙鹤、麋鹿等珍禽异兽,牡丹、灵芝诸鲜花奇草。
十王峰
十王峰位于九华山天台峰南侧,两峰有一山脊相连,海拔1342米,为九华山第一高峰。十王峰山水雄奇灵秀,群峰争峙,山中奇峰叠起,怪石嶙峋,涌泉飞瀑,溪水潺潺。峰顶东西两侧,危崖层叠,西南有“钵盂峰”,海拔1143米,极似僧人钵盂;西北有“罗汉峰”,海拔1280米;“宴仙台”位于十王峰西。
大悲宝殿
大悲宝殿是旃檀林于1988年重建山门后扩建的新殿。此殿由旃檀林主持慧深和尚发宏愿而建,整个工程设计仿古典雅,雄伟壮丽,主楼高达六丈三尺,殿堂正中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整个工程占地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佛教协会设在此寺,是大型佛事活动的场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