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指管理规范、具有示范效应的典型,经过相关标准确定的评定程序后,具有明确地域界线的生态旅游区。同时也是全国生态示范区的类型或组成部分之一。
全域旅游示范区
法律分析: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示范区分为全域旅游示范县(含县级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州)。
国家旅游局先后公布了2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共计262个。2016年11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共计238个。2019年9月25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共71个区县市。
法律依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办法与标准》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示范区是指将一定行政区划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公共服务,推进融合发展,提升服务品质,实施整体营销,具有较强示范作用,发展经验具备复制推广价值,且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区域。
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
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的城市是福建。福建省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较好。《意见》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涵盖四个方面: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
《福建方案》部署开展的38项重点改革任务,均已经制定了专项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一些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有22项经验向全国推广,基本实现了“三年三步走,年年出成果”的要求。打好水、大气、土壤三大攻坚战,就是一手抓分子减量,也就是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一手抓分母增量,也就是不断通过生态保护和修复来扩大环境容量,进一步整体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福建还大力推进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生态环保工程投资工程包,这三年来,我们搞了几十个生态环保工程投资包,通过第三方综合治理来解决一些突出的环境污染治理“硬骨头”。福建建设了全国首个生态云平台,实现对全省的生态环境数据的实时全程监测和汇聚整合共享。
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总数量是468个。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截止到2022年12月6日,生态环境部共命名6批468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87个两山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