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推免生办法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是学校院系合并和调整并建立校、院、系三级建制后成立的普通二级学院,属非师范专业学院。内设“两系四中心”——旅游管理系、国际文化交流系、旅游外语教学中心、社会实践中心、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设计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中心。学院现有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旅游管理(涉外旅游方向、英语方向、日语方向)、国际文化交流、文化产业四个本科专业。学院具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等不同办学层次和全日制普通教育、和短期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500余人。

西北师范大学推免生办法

根据教育部和我校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现就我校做好2022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推荐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学校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学校推免生推荐工作。研究生院负责具体实施,校纪委负责监督,教务处负责学业成绩计算和审定,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竞赛获奖和荣誉表彰等奖项审定。

学院成立推免工作小组,院长任组长,成员由相关工作负责领导和教师代表等组成。推免工作小组研究制定本学院推免实施方案,具体负责本学院推荐工作。

二、推荐对象

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2022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和委培定向就业学生)并符合其他“推免生”推荐条件。

三、推荐原则

全校“推免生”工作原则参照《西北师范大学推荐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修订)》(西师发〔2018〕19号)执行。

四、推荐类型

(一)普通推免生

普通推免生选拔工作依据教育部及我校相关规定执行。

(二)“研究生支教团”专项

“研究生支教团”选拔工作依据《关于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24届(2022-2023年度)研究生支教团有关工作的通知》(全国项目办发〔2021〕5号)文件执行。

“研究生支教团”实行“1+基本学制”培养模式,即支教服务一年,经项目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注册研究生学籍,根据接收“推免生”基本学制和专业攻读我校硕士研究生。

(三)“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专项

“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选拔工作依据《西北师范大学“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实施办法(试行)》(西师发〔2018〕89号)文件执行。

推荐范围: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不限,非以上所列学院学生,不得申请推荐。接收专业:以上学院对应的教育硕士专业。

“本硕一体化”签订培养协议书,实行“3+1+2”培养模式,即本科阶段学科专业学习3年、本硕过渡阶段1年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2年。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推免生办法

(四)“辅导员”专项

“辅导员”选拔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并结合我校“推免生”管理办法等文件组织实施。

“辅导员”实行“1+1+基本学制”培养模式,即大四兼职辅导员一年,毕业后继续专职辅导员一年。服务期满后根据接收“推免生”基本学制和专业攻读我校研究生。

(五)“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专项

“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选拔工作依据《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2009〕5号)文件和学校通知执行。

本科所学专业范围: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地理科学等专业。非以上所列专业学生,不得推荐。

接收专业为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地理),其余专业不予接收。

签约成功的“农硕师资计划”签订培养协议书,实行“3+1”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职攻读,第四年全脱产学习。

签约成功的“农硕师资计划”必须在本科毕业前取得教师资格证,否则,签约无效,取消推免生资格,学生自主择业。

(六)“大学生在校参军入伍服兵役”专项

“大学生在校参军入伍服兵役”选拔工作依据《西北师范大学在校生征兵工作办法》文件执行。

四、推荐流程

(一)学院制定推免实施方案。9月7-8日,学院成立推免工作小组,制定本学院推免工作实施方案,经研究生院审核后于9月8日前通过院校库管理系统上传,并安排相关班级计算学生成绩,做好推荐研究生相关准备工作。

(二)学生申请。9月9日,符合推荐条件的学生向所在学院提交相关申请材料并登陆研究生院管理系统(http://210.26.109.51:85/)提交申请并完善相关信息。

(三)学院推荐。9月10-12日,学院对申请学生材料进行审核,择优确定本院拟推荐学生名单并公示。同时将拟推荐学生相关信息输入管理系统并上报。

(四)学校审核。9月13日,学校对学院拟推荐学生进行全面审核,确定2022年学校拟推荐名单。

(五)名单公示。9月13日至22日,学校对拟推荐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天。

(六)“农硕师资计划”复试。9月16日,相关学院对审核合格学生进行复试。对不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考生,学校不予推荐。

(七)“农硕师资计划”签约。9月17日,推荐学生需与教育行政部门、用人学校签订《教师聘用合同》《就业协议书》及《硕师计划培养协议书》。办理签约手续者,拟录取为2022年“硕师计划”研究生。签约时间待教育厅文件下发后另行通知,请随时关注学校网页。签约成功后,填写《2022年“硕师计划”研究生登记表》。

(八)上报名单。9月22日,学校将推荐名单通过中国院校库平台上报教育部,推荐工作完成。

(九)联系单位。9月28日至10月20日,推免生登录院校库,填写基本信息、上传照片后进入报名界面。推免生注册、填报志愿、复试通知发送、录取和交费等均须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系统进行。推免生根据各招生单位公布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各专项计划要求报考。

报考注意事项:(1)考生同时可报三个志愿,每个志愿48小时内不得修改;(2)考生可同时接受多个复试通知,但只能接受一个待录取通知;(3)推免生一旦确认待录取,则不允许填报志愿及接受各类通知,管理部门不允许再发送新通知;(4)全部网上缴费,未缴费视为放弃推免生资格;(5)规定时间内未同意待录取推免生视为放弃推免生资格;(6)不同类型专项计划推免生报名时须选择规定的接收学校和专业。

六、其他

(一)各学院修订的推免办法必须符合学校文件要求,不得出现与学校推免政策和管理规定相违背的条款。

(二)奖励分值涉及的各种奖励、成果等截至2021年8月31日,以正式刊物、文件、获奖证书为准。

(三)班级排名前30%(人数取整,不做四舍五入)。

(四)凡在院校库接收待录取推免生,不得再报考参加本年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五)推免生在2021年10月20日前未能联系到接收单位且本学院不同意接收的,视为本人自动放弃,不再保留推免资格。本人可报名参加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六)各学院推免生总指标以学院2022届毕业生数(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和委培定向就业学生)为主要依据进行分配。

(七)“辅导员”和“大学生在校参军入伍服兵役”推荐工作由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研究生支教团”推荐工作由团委负责。

研究生院

2021年9月7日

本文原文来自:西北师范大学院校官网

西北师范大学舞蹈招生简章

每个省份的西北师范大学舞蹈专业录取分数线均不相同,大部分在380分至500分区间内。

拓展资料:舞蹈生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1、认真阅读所要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

首先,舞蹈艺术类考生在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所要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了解学校的招录条件。根据以往经验看,有些舞蹈艺术类的院校对英语有要求,但是考生却并没有发现这点,导致最后没有被录取。

2、不能忽视第二、第三志愿的填报

从往年的录取情况看,多数院校的舞蹈艺术专业生源比较充足,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的比例较大,尤其是舞蹈艺术本科(一)院校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的比例更大,有些院校第一志愿生源扎堆比较严重,所以,填报好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但是,考生也绝不能放弃填报第二、第三志愿,这么说是因为某些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舞蹈艺术类专业会考虑接收第二志愿考生,所以考生一定要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录取优势,按照“冲、稳、保”的规则,将志愿填报满。

3、根据专业录取原则,合理填报院校

舞蹈艺术类专业录取有一定规则,那就是在文化课成绩上线的情况下,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在专业课合格基础上,按照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再按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的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

但是根据以往经验来看,有很多考生专业课成绩突出而文化课成绩一般,由于填报志愿失误而错失了不少机会。

所以,取得各类合格证(或专业资格)的考生一定要对这些院校进行排序,结合自己文化课的估分成绩,把自己感兴趣且有相对录取把握的院校排在最前面,安排好院校的梯度。

4、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专业课成绩排名非常靠前而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多半可以直接考虑报专业院校。专业课和文化课能力比较全面但没有特别突出倾向的,则可以考虑填报一些舞蹈艺术师范类专业。

文化课成绩比较好的考生,可以尝试填报一些一本综合大学的舞蹈类专业和提前批次之外的普通类学校,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总之,要充分利用艺考生可以兼报其他批次院校非舞蹈类专业的政策,大胆地填报志愿,以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

5、认真分析高校近几年的录取数据

考生要认真分析高校近几年的录取数据(至少三年),不要只参考最近一年的录取数据,要注意高校录取分数的波动情况。

考生在参考往年分数时,尽量少参考分数的绝对值,要以自己在中学、地区和省(区、市)的排名情况来对比高校往年录取分数排名。

录取线及录取线与重点线的差距每年波动较大,与当年考题难度、结构,考分的分布有很大关系。考生要认真理解当地录取政策和高校招生章程,注意政策调整对高校录取分数趋势的影响。

考生在分析高校录取数据时,数据来源应以高校公布的数据为准,分析时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不要听信个别社会机构编制的未经科学论证的数据和结论。

内部消息西北师范大学双一流

是的

如何利用优质且可得资源建设“双一流”是每所地方高水平大学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一所地方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扎根兰州、服务兰州,备受西北人民的青睐,那么,该校能否更上一层,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呢?近日,西北师范大学给出了回复!

西北师范大学十四五目标概览

地方高校的发展主要靠地方主管单位的支持,作为甘肃省名下的高校,西北师范大学的建设资源主要来自于甘肃省,2020年,甘肃省下发文件,明确表示要支持西北师范大学建设“双一流”,并给出了明确的配套资源,在这种背景下,西北师范大学的发展底气就更足了!

近日,西北师范大学发布了“十四五”发展目标细则,该校共有8个大方向的目标,其中,西北师范大学明确表示:到2025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能够直接用“进入”两字来表达自己发展目标的高校并不多,西北师范大学宏伟目标的制定与其强大的历史底蕴和综合实力不无关系!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发源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历经多次更名,该校于1988年定为现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西北师范大学是甘肃省老牌省属重点大学、省部共建大学、甘肃省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单位,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获评B+,位列全国高校前10%~20%,此外,该校还有“数学”、“中国语言文学”两个B学科,经小编统计,西北师范大学共有14个学科上榜!

除了悠久的历史和出色的学科建设,西北师范大学在科学研究上也有很深的积累!该校拥有多个国家级社会科学类科研平台,曾经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多项科研奖励。

作为一所地方老牌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占地面积较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所需,因此,小编认为,西北师范大学在“十四五”期间要着重考虑建设新校区,扩大办学腹地,为建成“双一流”高校打下基础。

目标的提出需要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很多人并不看好该校的“十四五”目标,一大批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不过,小编认为:该校的目标有一定的可行性,主要看甘肃省如何支持!

如果西北师范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有一定的突破,那么,该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的可能性将进一步扩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