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旅游攻略
鼓浪屿在厦门西面,隔海约700米处的一个美丽的小岛,面积只有1.71平方公里。步行一个多小时就可以绕岛一圈。在这个小岛上,浓荫覆盖,花香扑鼻,可以说是处处似公园,触目皆佳景。
从厦门搭乘渡轮,不到5分钟,便可到达这座海上花园。岛上的码头建筑,造型象一座钢琴。这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优美构思。在这座小岛上,是不许车马通行的,因此听不到车马喧嚣,但却随时可以听到悠扬的琴声。岛上很多住户都有钢琴,悦耳的琴声更加强了这个岛的魅力。因此,鼓浪屿又被人誉称为“音乐之岛”。小岛码头建筑的造型,就是向人们展示这个岛的一个特色。
在鼓浪屿上最好的是自己漫步,不要坐旅游电瓶车。往小巷子钻,岛上最有魅力,最有特色的是那一栋栋极富特色的建筑。鼓浪屿以前是公共租界,岛上有许多各国建立了领事馆,所以鼓浪屿有“万国建筑博览园”的称号,这些楼房庄园别墅,或寂寞的关闭,或已作他用,有一些颓废,有一些神秘,向人们静静的倾诉历史。上了岛会有上来询问为你带路做导游的当地人,可以让其带你漫步鼓浪屿,要不初到岛上,那些巷子也会让你转晕,找不到目标,厦门人素质很高,旅游非常的文明,不会有其他地方旅游那样强卖死缠的现象,这让人感觉很舒服。
岛上旅游宣传的胜景是日光岩,门票也最贵。宣传的口号是“不到过日光岩,等于没到过厦门”,是鼓浪屿最高点,在日光岩顶有出租望远镜让游客看金门岛。其实日光岩也就是光秃秃的石头,虫子认为没必要去,在厦门岛环岛路上你可以自己找到距离金门岛最近的地方,天气晴朗时用望远镜看效果应该更好。
在鼓浪屿的西南隅,有一个别具一格的园林建筑--菽庄花园。也是钢琴博物馆的所在的,门票30元。这个园林占地不满十亩,但是,它傍山临海,园建海上,海在园中,以园饰海,以海拓园,浑然一体,游人感到这个园林规模不小。园的主人名林叔臧,他于1913年在这里建园时,有意模仿<<红楼梦>>大观园中贾宝玉居住的怡红院,把全园分为臧海园及补山园两部分,各造五景。从园门进去,一堵黄墙挡住了游人视线。视野所及是一个小小的庭院,院内用盆花布置了一个花坛。只有当你从右边的眉寿堂或左边的拱门走出去,辽阔的大海突然展现在你的面前。这就是“臧海园”的意境,也就是让大海欲露先藏。这是我国园林建筑常用的手法。钢琴博物馆分两座建筑,内藏庄园主人收集世界各地八十多座各式珍贵钢琴,庄主林先生及家人现居加拿大,这个庄园其已捐献给国家。
鼓浪屿没有大马路,只有依山而筑的柏油路或石板小道,洁净如洗。小道两旁是绿树、花丛和各式建筑的楼房。有的大榕树要三个人才能合抱,米兰长得比人还高,四季花开不落,幽静美丽的环境,使游人感到赏心悦目。
中午在小巷中的小餐馆吃了中饭,老板推荐的鱼丸汤非常棒,鱼丸特别鲜美,令人难忘。可惜晚上有同学聚会,没能领略到鼓浪屿海上夜明珠般的璀璨美景及傍晚的露天音乐会了。
鼓浪屿,无论是它的优越的自然条件,还是人们对它的装饰、打扮,它都无愧于“海上花园”这个称号
澎湖列岛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因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而得名。由台湾海峡东南部64个岛屿组成,主要岛屿有澎湖本岛、渔翁岛和白沙岛,面积约为96.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6.1%。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
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称为“东南锁匙”。
澎湖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在文化的传播上,澎湖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澎湖列岛逐渐成为台湾海峡两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湾,是台湾海峡中各种船只活动的集汇点。澎湖于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国版图,当时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台湾光复后,1946年设澎湖县。自蒋介石退守台湾后,一直视澎湖列岛为台湾本岛第一道防御屏障,在澎湖本岛设有一线阵地和二线阵地。
澎湖湾介绍
澎湖湾位于台湾海峡中流,属于澎湖县,东与云林、嘉义两岛相望,西与福建厦门相对。全县由澎湖本岛及周围64个岛屿组成,统称澎湖列岛,极东是查某屿;极西是花屿;极南是七美岛;极北是目斗屿;极西的花屿亦是台湾版图极西的岛屿。是台湾唯一全部以岛屿组成的县。县治设在马公市。澎湖湾总面积为126.8641㎞²,由64个岛屿组成。
从大陆怎么去澎湖
如果从大陆到达台湾,有4种路线可以选择。
有一条名叫京台高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G3高速,起点是我国的北京,终点则是台湾的台北市,途经华北、华东以及华南。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则是,哪条线路能够连接福建与台北呢?假如从北京修一条公路到福建的话,那就是小菜一碟,但是如果想要将福建的公路修到台湾的话,那可就是难上加难了。
我们知道台湾省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抬头就可以看到与它有一海之隔的福建。如果想要将台湾与福建相连接的话,经过台湾海峡就不可避免。台湾海峡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港口,这个海域的鱼类品种相当丰富,总长有四百千米,为东北西南走向,南部则是比较宽阔,而北部则相对狭窄一些。
正是这个原因,如果修的通道比较短的话,那么所需要的费用自然会比较低。因此,我们就有四条线路设定,也就是北线,中部两条线以及南线。不过对于这四条线路呼声最高的要数北线了,福建的平潭岛与台湾的白沙甲相隔130多千米,看起来不远不近刚刚好。那么为什么北线比其他三条线路更具有优势呢?
与其他三条线路比起来,北线的总路程比较短,并且水也不深,只有60米,这样就可以节约很多建设成本,建设周期也不需要太长。其次,就是北线更牢固一些,对于后期对线路进行维护的话,也比较容易。最后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里的安全性更高。主要是因为它避开了地震带。
从政治经济方面来考虑的话,如果北线被采纳并且修建成功的话,那么福建与台北之间的联系就会变得更紧密,对两个地方的经济和文化都起到了一个带动的作用。不过有些专家则认为北线并没有那么好,反而觉得南线更合理一些,南线与北线相比则更长一些,有243千米,既然这么长的线路,修起来肯定是费时又费力,为什么他们会提倡修建南线呢?
南线的起点是厦门,中途会经过荆门以及澎湖,最后到达台北的嘉义。嘉义在台湾的南部,而台湾的南部经济发展状况要比北部的好。而厦门也属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假如南线修建起来的话,可以带动两岸的经济发展。甚至还可以带动荆门和澎湖地区的经济。使得各个地区的联系更为紧密。
不过南线存在着一个缺点,而这个缺点是北线没有的,那就是会经过地震带,不仅如此,这里的地震发生率还很高。同时经过的水域也比较深,有100多米。所以说南线的建设成本,建设周期以及安全性都不如北线。那么中线两条线路又是怎么样的呢?
中线有一条线总长是147千米,起始点是福建南日,终点则是台湾描述,而对于另外一条中线就比这条长很多了,有236千米,起始点是福建的晋江,终点是台湾的南投。而对于中线所存在的缺点与南线相同。
如果采用中线的话,还是有一点好处的,那就是可以挡风。我们都知道台湾岛的平原处于东西部地区的比较多,中部则大多数是连绵不断的山地,而中线就经过这些山地,山是可以起到一个屏障作用的,因此选择中线的安全性可以说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