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产品
什么是生态旅游?
一般说来,自然旅游和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旅游可以被视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
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已经迅速普及到全球,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很多欧洲国家非常流行。同时,世界各国也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层次很高、很敏感的活动,国外游客许多都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知识,而我国由于引入生态旅游概念较晚,推广和相应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国内大多数人都尚不了解生态旅游的真正意义,可以说大众化的生态旅游活动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实现。
目前国内有一些热爱环保的民间组织如“自然之友”、“绿网”等每年都会有一些自发组织的生态旅游活动,可以说他们是我国生态旅游的试验者和推行者。另外,每年都会有一些国外的环保主义者来中国进行生态旅游,比如观鸟、攀岩、野生动物考察等。像英国就有个观鸟会,他们每年都来我国的某些地区观鸟。可以说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生态旅游是最值得开展的旅游方式,她比较传统旅游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游览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不至于因为旅游的开发导致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破坏。对于游客而言,参与生态旅游可以在领略世界各地的原始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民族文化,又使当地的经济得以发展,但其原有的一切景色和文化不受丝毫破坏,为他人、为世界保留下这些珍贵的历史印记。
生态旅游的提倡,使普通游客开始关心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以及他们世代相传的特殊文化;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被大众所瞩目,置身原始自然的美丽风光让人们体会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种种美好感受,为保护环境尽自己所能。
生态旅游对游客的要求:
1.在参观一个地方之前,要了解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点。
2.尊重访问目的地文化,不要将自已的文化价值强加于人,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3.不接近、不追逐、不投喂、不搂抱、不恐吓动物,参观野生动物时,不要穿鲜艳的服装。
4.自觉做到不踏踩贵重植物。不采集受保护和濒危的动植样品。
5.不购买、不携归被保护生物及制品。
6.不丢充垃圾、不污染水土去特殊地区要备用具,将垃圾运回。
7.积极参加保护自然生态的各种有益活动。通过旅游实践,
8.了解自然对人自身的要求,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取得更清楚的认识。
生态旅游对旅行社及导游的要求:
1.要有引导游客保护自然的观念,旅行策划者(旅行社名策划团体)要有明确的生态意识,领队、导游要适时对游客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2.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
3.在计划阶段,要充分听取地域生态科研人员和自然保护团体的意见。
4.旅行团队人数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一般为20人以内。
5.游客进行事前教育,以提高游客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6.培训导游,使他们理解发和执行生态旅游的概念。
7.尽量安排熟悉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地方导游。
8.尽量选用当地人经营的旅馆,并向旅游的者建议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环境土特产品。
9.指导游客与当地人进行交流,组织各种有助于自然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
生态旅游对旅行住宿设施的要求:
1.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住宿营设施不应设在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
2.建筑物以方便简洁为主,不要给旅游者提供不必要的舒适和服务。
3.住宿设施要由当地人自主经营管理,以保持地域文化的完整。
4.采用节能设备,所用能源及物质不要给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提供以地域产品为主的饮食(最好是绿色食品)及旅游纪念品。
6.尽量向旅游者介绍当地的自然和文化。
7.加入地域的经济、文化、生态、保护网络,加强与地域教育部门的联系和交流。
生态旅游对自然生态保护区的要求:
1.研究保护区的适宜游客容量,以便控制和阻止过度利用旅游资源。
2.推荐对自然影响最小的活动,限制对自然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3.投立相应的生态保护基金制度,以便使旅游获得的利润用于保护区的保护。
4.建立环境教育设施,提供有关自然和地方文化的信息和环境教育材料。
5.培训生态旅游的影响,并通报给经营者、自然保护团体及地方社区,并监督协调在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活动。
6.把生态旅游作为保护区管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生态旅游的分类
我们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旅游类型的研究,以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为主要依据,将生态旅游景区分为13个基本类型。
(l)森林游憩生态旅游景区
森林游憩生态旅游景区包括天然或人工森林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①森林中富含的负离子氧能使人消除疲劳,提高人体免疫能力;②一些植物分泌的植物精气能够杀菌和治疗人体某些疾病;③森林美景能够给予人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④森林中千姿百态的景物能够激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⑤森林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奥秘能够激发人们更深层次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各级各类森林公园和植物园集动植物和森林景观于一体,人们在这里享受绿色环境,品尝绿色食品,体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别有一番情趣,是理想的森林游憩场所。
我国是世界上森林树种,特别是珍贵稀有树种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有种子植物2万分种其中森林树种有8000余种,包括许多珍贵稀有树种,如水杉、银杏、秃杉、铁杉、油杉、红豆杉、望天树、连香树、水青树、珙桐等。到200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森林公园1928处,经营面积1. 513 x 107hrri2,全国森林公园共拥有旅游道路60 382km,旅游车船16 462台(艘),接待床位363 150张;“十五”期间,森林公园累计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160余万个,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超过3000亿元。另据报道,我国第一个国家植物园秦岭国家植物园于2007年5月30日开工建设,植物园集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和生态旅游于一体,总面积达458km2。可见,森林游憩类生态旅游景区类型在我国生态旅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草原风情生态旅游景区
草原是指在半干旱条件下,以旱生或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草原在开展生态旅游方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①草原上的蓝天、白云和一望无际的绿色自然风光,体现了草原独有的生态美价值,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便是其集中体现;②草原上独特的气候以及高质量的空气,是夏季避暑疗养的胜地;③与草原自然风光相协调的民族风情,体现了其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征,对旅游者也具有强烈吸引力。
我国草原的主要类型为温带草原,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以及海拔较高地区的高山草甸。各类草地总面积约4x108 hrr12,草地植被主要有4大类型,共56种生态系统,可开发出草原自然风光观光、草原民族风情体验、草原日光浴、野餐露营、滑草、骑马长途旅行等多种生态旅游产品。“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草原风情图。当你离开紧张而喧嚣的生活环境,来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面对蓝天、白云、绿草和在阳光下悠闲吃草的成群牛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放松。
(3)湿地观鸟生态旅游景区
湿地是一种多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根据《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之所以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除了其一般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外,还因为它为众多的生物种群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从而拥有丰富的生物物种,堪称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成为鸟类特别是侯鸟的繁育和越冬的天堂,其中不乏珍稀濒危鸟类如天鹅、朱鹦等。湿地的生态旅游功能主要体现在能给游人提供的新、奇、特、旷、野等旅游体验。
我国常见的湿地有沼泽地、泥炭地、浅水湖泊、河滩、海岸滩涂等。截至2006年,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470多个,已有45%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并有30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鸟类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6%,种类异常丰富,“观鸟活动”自然成为众多湿地的最热门的专项旅游活动。目前,我国有代表性的湿地观鸟生态旅游地有青海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扎龙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江西鄱阳湖和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等。湿地生态旅游是我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态旅游类型。
(4)沙漠探险生态旅游景区
沙漠是在干旱、极端干旱的地区降水量不足200mm,蒸发量超过2 000mm的条件下,地表裸露,植物生长极为贫乏之地。一般人认为“生态”便意味着生机盎然、郁郁葱葱,作为不毛之地的沙漠不可能成为生态旅游之地。但是,沙漠生态系统凭借其苍凉荒芜的原始自然景色、神奇的沙漠海市蜃楼、壮观的风蚀地貌及沙漠探险中所蕴含的冒险精神,强烈地吸引着众多的探险旅游者。此外,沙漠生态系统中,生命在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环境适应能力,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理,即丰富的生态美内涵。再者,与沙漠自然景观和谐相伴而生的人文景观,如我国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与世界文物宝库莫高窟,罗布泊沙漠与楼兰古城等,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为沙漠旅游增色不少。沙漠中可以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有沙漠探险、科考、游览、观光、滑沙等。值得注意的是,沙漠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应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以利用促保护”的方针,防止沙漠化的扩大。
我国的沙漠面积约有1.0 x 107km:,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等地,著名的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漠等,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最大的沙漠。在我国自古以来,大漠戈壁,就是人迹罕至、充满神奇的地方。沙漠探险旅游,可以观赏连绵起伏的沙丘,大片的天然胡杨林和沙漠绿洲风光;沙漠中古城池的遗址令人有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感;沙漠探险可以锻炼人的体魄,磨练意志,长期生活在熙熙攘攘大都市的人,很少能体会到.我国西北无边无垠的沙漠给人的感受。黄黄的沙丘和沙梁,充满着神秘的寂静和荒凉,生长着特有的野生植物和动物。对一般人来说,这里是生命的禁区,但对于热爱自然和生命的人来说,这里是生态系统的另一种色调。沙漠也是生态旅游景区的一种重要类型。
(5)农业体验生态旅游景区
农业体验生态旅游主要包括乡村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前者是指以古朴、原始、自然的乡野自然风光及与其和谐相伴而生的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后者是指以生态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趑,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农业资源而引起旅游者特别是城市居民的消费欲望,满足其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并体验生态农业成果的一种旅游形式。农业体验生态旅游主要是围绕大、中城市开展的农业生态观光、农事参与、体验、农家休闲等活动,可以看作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建、和谐共生的生态旅游景区类型。
中国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史和广阔的农村地域,创造了各地不同的农业种植方式和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不同的种植方式、耕作制度、作物搭配均是一个地区民族文化、传统习惯、地方风俗的具体体现,具有很高的观光价值,特别是不同颜色的作物,按不同地貌单元配置,可在空间上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这种人工形成的景色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它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同时,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不少现代化的生态农业,为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农业体验型生态旅游将成为我国生态旅游的一种主要类型,农业体验型生态旅游景区类型也将成为我国为数最多的生态旅游景区类型。
我国政府为保护生态平衡,建立了各种自然保护区,其目的很明确,即保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存物种和遗传的多样性,保证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永久利用。截至2006年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349个,总面积1. 5 x 106km:,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据统计,我国80%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态旅游活动,旅游收入已成为某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生态旅游开发较好的自然保护区有长白山、武夷山、神农架、卧龙、阿尔金山等数十处。它们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为突破口,实施开发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9)地貌奇景考察生态旅游景区
由于外力作用的不同,世界各地发育的地貌类型各种各样。有银埂玉盘似的流水地貌;有山清水秀洞奇的岩溶地貌;有宛如古城堡的风蚀地貌;有礁石累累的海岸地貌;更有色彩斑谰、独具一格的丹霞地貌……对这些不同地貌类型加以开发利用,可以成为理想的地貌奇景考察生态旅游景区。
我国地貌类型多样,可以开发地貌奇景考察的生态旅游胜地众多。例如,洞峡地貌奇观有贵州织金县的织金洞、重庆奉节县的天坑地缝风景区、湘西的龙山火岩洞群风景区、雅鲁藏布江峡谷等;石林、土林和沙林的地貌奇观有云南的路南石林、四川兴文县的兴文石林、甘肃省天水的砂砾石林、云南陆良县的陆良彩色沙林等;火山群地貌奇观有黑龙江德都境内的五大连池火山群;雅丹地貌有甘肃省安西县的布隆基雅丹地貌等。这些不同的地貌类型有些已建成了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如云南的路南石林,还有些待条件成熟便可以开发建设。
(IO)冰川探险生态旅游景区
冰川探险是极具刺激、惊险的生态旅游项目。虽然相对而言,其旅游者人数不是太多,但对许多年青人而言是很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冰川探险生态旅游的形式可以是滑冰、冰雕、攀登冰山等。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和生态旅游者的不断成熟,冰川探险生态旅游将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旅游者的欢迎。
我国的冰川生态旅游资源数量之多,景观之美,举世无双。我国西部有不少海拔4000m以上的山区,高峰耸立,雪山连绵,北起新疆阿尔泰山的友谊峰,南抵云南的玉龙雪山,东至四川松潘东北的雪宝顶,纵横2500km,面积达48 651km2,占全球山岳冰川总面积的26%,占亚洲冰川总面积的50%。中国冰川旅游资源分为现代冰川和古冰川两大类。我国最美的六大冰川是西藏的绒布冰川和米堆冰川、四川的海螺沟冰川、新疆的托木尔冰川和特拉木坎力冰川、甘肃的透明梦柯冰川。
(11)江河漂流生态旅游景区
“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沿山谷间河流溪水进行漂流,是颇受欢迎的一种生态旅游项目。漂流旅游,使游人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从静态观赏到动态观赏,在运动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绮丽,在惊险中触摸大自然的脉搏。这项集生态旅游与体育运动于一身的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不过,现在漂流所采用的工具除了竹筏以外,还有橡胶皮筏、木制扁舟和其他工具,应因地制宜。
目前我国比较成熟的江河漂流生态旅游景区有湖南猛洞河漂流、广西资源资江漂流、湖北神农溪漂流、福建武夷山九曲溪漂流、重庆芙蓉江漂流、河北张家口漂流、广东九泷十八滩漂流、宁夏黄河沙坡头漂流、广西柳州融水贝江漂流、贵州荔波水春河漂流、甘肃兰州黄河段漂流等。
(12)滑雪(冰)生态旅游景区
滑雪(冰)也是一种将旅游与体育结合的、深受人们欢迎的生态旅游项目。滑雪(冰)速度快、运动量大,能增强肺活量,并能让腿部肌肉得到充分地有氧锻炼,强身健体;滑行中眼、于、腿、脚的密切配合能使人的反应速度、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得到全面的锻炼;而且滑雪(冰)是一种对平衡性要求极高的运动,还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作为一项户外运动,滑雪(冰)运动最大的魅力在于人们能够从运动中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感觉;此外,长距离的滑行能让人体验超越自我的成功感,你会此而更加信心百倍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在我国滑雪(冰)近几年才兴起,但是发展速度很快,从北方到南方开辟了不少天然和人工滑雪(冰)旅游场地。就天然滑雪(冰)场而舀,很多在我国的东北,因为东北三省积雪厚、雪期长、雪质好,是进行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的好地方,如吉林的长白山、净月潭、松花湖、北大潮,黑龙江的亚布力、玉泉,辽宁的辉山,河北的木兰围场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长白山高原冰雪基地。在南方有云南的玉龙雪山、重庆的仙女山、四川的瓦屋山、西岭雪山等。我国的滑雪(冰)场已经遍布全国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滑雪(冰)场总数量达到180余家,全国的滑雪(冰)爱好者也从1996年的不足1万人,发展到如今的近500万人。
(13)新兴的生态旅游景区类型
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生态旅游景区类型。例如,近几年国内外新兴的一种环境保护游便是一例。这种类似志愿者行动的生态旅游,把需要进行环保的地段作为“生态旅游景区”。如“清洁珠峰行动”将海拔8844. 43m的珠穆朗玛峰山脚下人类丢弃垃圾”;而“跨世纪黄河植树行动”将黄河河岸植树地点作为“生态旅游景区”。上述地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景区,只是生态旅游行动的地域对象,但因体现了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主旨,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广义的生态旅游景区类型。
养生旅游的意义
欧美
对于养生的概念的剖析, Adams(2003)提出了养生的四个基本点:①养生是多维度、多空间的。②养生的研究应以保养、保健而非疾病病理为导向。③养生是相对、主观的、感知的。
Puczko和Bachvarov提出养生的七维空间,包括社会、身体、感情、智力、环境、精神和职业。部分学者认为,精神性是养生的核心,是介乎本我与社会自我之外的超常存在,是人与宇宙奥秘的关系。
我国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其中“生”意为生命、生生不息之意,既通过各种手段调摄保养自身生命,使生命生生不息的意思。一般来说其意义在于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自身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或通过调摄保养,使自身体内阴阳平衡,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状态,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
2016年3月26日至27日,“道+闲养”峰会在常州东方盐湖城风景区举行。峰会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透露,至2020年,我国的养生旅游年收入有望突破四千亿元。
另外,当前我国的养生旅游目的地过于依赖于当地的自然资源,产品单一,纯粹“靠天吃饭”。各类养生活动依然以依赖自然资源为主,“没有深入挖掘消费者的养生诉求,概念大于产品的意味还比较重”。下一步旅游部门将会努力将养生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旅游的十三五规划,并把开发养生旅游目的地纳入政府支持的投资项目。同时,旅游部门也将加快制定养生旅游的行业规范。通过政策助推、制度规范几个方面,让我国民众真正能享受到“使人身心舒畅的旅游”。
生态旅游包括哪些内容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等。
1、坚持创新发展,提高质量效益。
2、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
3、坚持绿色发展,立足于生态产业。
4、坚持共享发展,兜牢民生底线。
助贷小管家-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助贷小管家-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公积金提取代办-一站式公积金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