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县旅游 澄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澄县旅游

澄城县地处陕西渭北高原东部,拴马桩石雕数量之多,品位之高,造型之奇特,闻名中国。据统计,仅各式各样的拴马桩达2000多个,分布于各自然村的农户中,居中国之首。

澄县旅游 澄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亲邻寨遗址

亲邻寨遗址位于澄城县罗家洼乡亲邻村南,是澄城县现存数十处古寨中保存较完好、历史古老的一处堡寨。亲邻寨遗址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堡寨的城墙用夯土筑成。亲邻寨以《古寨寒烟》列澄城八景之一。姚钦明有诗:“树杪跻攀石磴悬,手扶藜杖出风烟。山连沙漠迷遥岭,日上连峰景曙天。秋草征夫峰堠外,夕阳归鸟戍楼边。险成绝壁生悲感,为忆平章战伐年。”

壶梯山

壶梯山与黄龙山斜坡相接,似断非断,似连非连,拔地而起,突兀孤立,山高96米,山顶海拔1200米,因形似水壶,状如阶梯而得名。因澄城八景之一壶梯山樵子而远近闻名。

瑞云观

瑞云观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有着先有“瑞云观”后有澄城县之说。瑞云观位于遮路新石器遗址以西沟底,座北向南仅存三孔砖窑,其余建筑毁坏一空,墙上部分壁画还保留较好,有着历史考古价值。保留下来的遮路庵正月二十三古庙会延续不断。这里有无数泉眼,是县西河水的发源地之一。

居仙寺

位于亲邻村南“古城”西北半沟中。寺院呈王字形状,座北向南。传说是韩延寿(韩昌)所建。韩昌原是汉人,是宋王派往辽国的使者。辽王为达侵吞中原之目的,曾许给韩昌半壁江山,并封韩昌为元帅统兵百万犯宋。

蛾蟒庙

相传很早以前,有商州年老讨饭夫妇二人,路过车盖沟,拾到两个蛇卵,放在讨饭的笼内,过了一段时间,孵化出两只小蛇。夫妇二人舍不得丢弃,整天将其带在身边喂养,并为其起名“蠕蠕”、“蛾蛾”。老人死后,两蛇将其驮回,并落在车盖沟的对面的塬上,日夜守候,至死不忘前恩,阴灵向两岸村民托梦,要求为老人建墓修庙。十社村民感其诚意,集资建成雄伟的“蛾蟒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蛾蟒庙原来由十社共同祭祀,后来庙体年久破损,车盖一家独自翻修,因此庙地也就给了车盖村。

西汉铸钱遗址

1979年9月24日,于坡头村东北200多米处发现西汉五铢钱铜范41件。1980年10月14日到l0月14日进行发掘和清理,确定为西汉铸钱遗址。西北据县城35公里,东南距大荔县双泉乡1公里,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47米。从断崖中暴露出的堆积物看,文化层厚度30一80厘米。坡头西汉铸钱遗址出土的钱范数量之多,居中国第一位。

崖畔寨革命遗址

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赵庄乡邵家村西南,因在崖畔筑寨而得名。该寨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南三面临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清末民初,县北沿山一带土匪猖獗,村民设险以自卫。后县北地主土豪,多聚居此寨。1936年12月30日,土豪劣绅王保坤、杨荣轩枪杀张绍安等革命人士的事件就发生在这里,史称“崖畔事件”。

关则口长城故基

在赵庄乡关则口村西北,东西走向,依山岭修筑,东至咸和西庄,西至刘家洼乡翟尚村,绵延20华里,明显处长750米,高2.5米至4.5米,宽2米。

澄城古城遗址

元里古城在县城南15里之交道乡元里村。澄城县西北60里的善化乡居安村西600米处,有王官城遗址。遗址西靠玉泉观,南临小河,北边是小驴沟,东西长约350米,南北宽约75米高出地面3—5米。县城西北40里长宁河南岸之洛城村西,有长宁县故城遗址。淤泥故城在县城西北65里之冯原镇孙堡村西北1500米处,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遗址高出地面140米,周围是断崖荒坡。从出土文物看,是战国时的古城遗址。

尧头窑遗址

尧头窑遗址东至白家城,北至澄白路,西至西坡村,南至沟边,约四平方公里,整个遗址包括古遗址窑址,瓷片堆积层,古民居建筑群、古道、古树、作坊和高岭土等。

澄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澄县旅游景点有:澄城县尧头窑遗址、澄城县博物馆、良周秦汉宫遗址、唐代城隍庙乐楼、壶提山、澄城县石窟群等。

1、澄城县尧头窑遗址

尧头窑从唐朝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是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尧头窑遗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对研究中国古窑陶瓷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被誉为古瓷窑原生态活化石。

2、澄城县博物馆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古徽街,是一座展示澄城历史文化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其丰富的历史文物藏品不仅展示了澄城澄城历史文化的底蕴,同时展示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发展。

3、良周秦汉宫遗址

良周遗址作为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内涵丰富和保存较好的大型宫殿的代表性遗址,对研究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行宫布局、宫殿结构及其用途有较高历史和学术价值。

4、唐代城隍庙乐楼

城隍庙乐楼规模宏大,构造精巧,风格独特,图像逼真,艺术超群,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传统,又具有地方艺术特色。

5、壶提山

壶梯山山势巍峨,林木繁茂,郁郁葱葱,景色秀丽,美不胜收,山下地势开阔,庄稼遍野,令人心旷神怡,更感祖国山河壮丽。

6、澄城县石窟群

澄城县石窟群位于县城西南部,是一个集佛教艺术、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景点。石窟群内有大量的佛像和壁画,展示了中国佛教艺术的精髓和历史文化的辉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尧头窑遗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澄城县博物馆

澄县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1、澄城县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

陕西澄城尧瓷,是中国民间粗瓷的活化石,澄城尧头窑烧制技艺已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国著名的窑口。尧头窑遗址,面积达4平方公里,有古窑30余座,古民居上百家,从残瓷及窑具堆积能划分出元、明、清、民国等地层,烧制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

2013年4月,尧头窑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澄城尧头窑陶瓷主要产于尧头镇,据《澄城地名志》记载,尧头镇古称“窑头镇”,瓷器窑较多而得名,又由于古圣人“尧”与“窑”的发音相同,久而久之圣人之尧这个优雅的字符慢慢地取代了瓷窑的“窑”。

2、澄城县良周秦汉宫景区

良周遗址位于陕西省澄城县王庄镇(原刘家洼乡)良周村北,为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的遗址。景区地处黄龙山南麓,塬高气爽,环境优美,是当年秦皇汉武建造离宫别馆所选定的一块风水宝地。历史遗存丰富,民风淳厚。景区内有秦汉宫殿遗址、战国魏长城、明清古城、张氏三兄弟陵园、专题博物馆、西安美院实习写生基地和农家饮食一条街、农业观光采摘园等多处文化生态景观。

3、澄城县博物馆

澄城县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古徽街,是一座展示澄城历史文化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其丰富的历史文物藏品不仅展示了澄城澄城历史文化的底蕴,同时展示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发展。馆区总面积64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拴马桩石雕展区2300平方米。

展厅内共设古代文明、尧头陶瓷、雕刻艺术、民俗工艺、当代发展等五个展厅。馆-史文物共1300余件,其中尧头陶瓷500多件,拴马桩石雕730樽,工艺美术和农家生产生活用具500余件,是一座融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

4、澄城县城隍庙神楼

澄城城隍庙神楼位于陕西省澄城县城内西大街。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坐北朝南。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神楼重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清代续修,现存建筑基本保持明代的中国风格,由中楼、东楼、西楼并列组成,坐落在40级台阶的高台上。中楼为重檐三滴水歇山顶,楼身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楼高二层,底层带回廊,上层出挑平座栏杆,斗拱形式多样,内设木楼梯、可供游人登临,顶部置八卦藻井,装饰火焰宝珠图案。

5、尧头窑遗址

陕西澄城尧瓷,是中国民间粗瓷的活化石,澄城尧头窑烧制技艺已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国著名的窑口。尧头窑遗址,面积达4平方公里,有古窑30余座,古民居上百家,从残瓷及窑具堆积能划分出元、明、清、民国等地层,烧制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2013年4月,尧头窑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城县美食攻略

澄城县美食有澄城水盆羊肉、澄城旋面、手撕面、澄城三翻饼、澄城麦子泡等。

1、澄城水盆羊肉:用优质羊肉制成的水盆羊肉,以独特的美味而久负盛名。2016年1月,澄城水盆羊肉入选陕西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香鲜醇,风味独特。

2、澄城旋面:以大量水和面成浆,淋于热锅上做半熟,然后晾晒,稍干即切,于热汤中煮熟,再拌多种佐料食用,以辣香为主。

3、手撕面:原名撅面,现名手撕面,是一道美味可口的特色面食小吃。手撕面可以做成牛肉汤面、麻辣面、打卤面、炸酱面、凉拌面和各式各样的炒面。撕的面具有弹性,爽滑有咬劲。煮熟的面呈微透明色泽鲜亮。

4、澄城三翻饼:以上等白面粉、熟面粉、白糖、冰糖屑、熟猪油、青红丝、玫瑰酱、菜籽油、核桃仁为原料,需制皮面、酥面、馅、饼坯、油炸几道工序精制面成,具有层次分明、外形美观、质地酥松、味沁甜、酥美又耐久贮,虽存放月余,随时取食,而色香味不变之特点而远近闻名。

5、澄城麦子泡:麦子泡麦子泡属于陕西澄城县的本地小吃,以大麦籽入锅熬汤,里面放上豆腐,凉粉,大肉,木耳等,上面一层红油辣子,最不可缺者得有一些猪下水,撒上香菜,大肉鲜美,豆腐香辣,麦子汤醇厚

澄城县历史悠久,从北魏始建,县名县治沿用已有1540年。地势北高南低,四条河川将县境划分为“三梁一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均气温12℃,降水量680毫米,无霜期204天,昼夜温差大。


公积金提取代办-一站式公积金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