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旅游景点 海城一日游必去的景点

海城旅游景点

热门景区榜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No.1青山岭森林公园

热度: 1.1万人近期导航来过

No.2五条沟自然风景生态旅游区

热度: 4445人近期导航来过

No.3金竹花田

热度: 2880人近期导航来过

No.4洄澜塔

公交:可以坐公交富顺5路a线,富顺5路b线,富顺4路等线路到附近

热度: 1140人近期导航来过

No.5古罗浮洞

公交:可以坐公交富顺10路,富顺203路,富顺3路等线路到附近

热度: 737人近期导航来过

海城一日游必去的景点

海城一日游必去的景点

海城古城墙

海城古城墙是海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性建筑之一,始建于明朝董一元年间,明、清两代修建,总长约6000余米。城墙高大壮观,是海城市内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沿城墙可以看到城墙外的城市面貌,以及城墙内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风情。古城墙周边有许多美食街区和购物商场,是游客们品尝海城美食和购物剁手的好地方。

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海城市城区,在唐代大历七年(772年)创建,是辽宁省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之一,也是辽宁省内建筑最宏伟的佛寺之一。寺内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谨,色彩斑斓,是供奉佛祖的重要场所。寺内还有观音殿、藏经楼、调御坊等各种建筑,布局严谨,独特风格。

范家花园

范家花园位于海城市城区南部,是海城市内著名的景点之一。花园内汇聚了众多植物和花卉,其中以蔷薇花和郁金香最为著名。花园内还有一些小型景观建筑和水池,为游客提供一处安静舒适的休闲胜地。

杨多寨公园

杨多寨公园位于海城市古城墙南面,占地面积达30余公顷,是海城市内最大的公园之一。公园内环境幽雅,山清水秀,景点丰富。此外,公园内还设有大型游乐场、水上乐园等娱乐设施,适合全家旅游。

海城旅游景点 海城一日游必去的景点

辽宁海城的特色景点

1、厝石山公园

魁星楼位于海城市城南厝石山公园内,原为“临溟八景”之一,曾两度重修。魁星楼为八角三层。青砖碧瓦,飞檐斗拱,龙头吞脊走兽排列其上,一为“走投无路”,二为“跟腚扒倒”,三为“帮虎吃食”,四为“东张西望”,五为“坐地分赃”。翘起的檐头上挂惊鸟铃。

风过,叮咚作响,别具丰韵。楼内为木质的“魁星”神像。绿脸金睛,举手翘足,形态可怕。身上刻有八字:克已复礼,正新修身。一手提斗,另一手执笔,似在点状元。

去思亭位于厝石山公园南坡,它是为缅怀孙公斗楠而建的纪念建筑物,1934年筹建,1935年初落成."去思"一语典出《汉书.循史传序》:"听居民富,所去见思"。

2、海城金塔

金塔为实心八角密檐砖结构,13级、地面高度13.5米,迭涩内收的塔基是用18层青砖砌筑而成,每面刻有6朵下垂如意头纹,雕刻技艺别致,可谓独具匠心。

塔座设计得美观大方,两层须弥座,每边长4.1米。第二层须弥座上施两层重瓣莲以承塔身。各面均雕乐伎、舞蹈人物、半身狮子。人物姿态优美,动物神态生动。八个角有砖砌圆柱。

每面有一拱龛,龛内雕有坐佛一尊,神情端庄,两旁立胁侍。胁侍人物栩栩如生,披戴璎珞,脚踏莲花。

龛项上雕有小宝盖,龛门上方雕有四垂大宝盖、盖上是飞天,飞天形体秀美,体态轻盈活泼,各种图案布局合理,构思合谐。13级塔檐变化较大,第一层檐下有斗拱。金塔饱阅人间沧桑,经多年风吹雨打,遭剥蚀较严重,上顶颓破,塔刹不存。

3、尚王陵

尚王陵,位于海城市八里镇小新村东南文安山西麓,系清朝平南王尚可喜(1604-1676)之墓。海城尚氏宗祠于乾隆十年,嘉庆二十年两次重修,毁于文化大革命。1996年尚氏后人重修尚王陵园,于1999年10月10日竣工。

4、关帝庙

关地庙位于海城市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后经来海的山西商人捐资修缮,作为山西会馆。

前殿是悬山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有抱厦,有转角、补间双重昂五铺作斗拱,昂嘴雕云纹。青石鼓形柱础,柱和横额之间嵌木雕龙凤云板,施彩绘。

后门有小卷棚,有转角、补间单昂三铺作斗拱,柱额之间嵌木雕花卉板。后门两旁个2开六角菱形小窗一个。正脊砖雕游龙,脊中间插“穿天戟”三根,脊的两端有大吻。斜脊砖雕跑兽。整个建筑造型宏伟别致。前殿两旁修建东西配房各五间,均为硬山式。

后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前有回廊,梁枋之间嵌有燕尾木雕,施彩绘。山门为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中间开门。有转角、补间单昂三铺作斗拱。门上悬挂”关地庙“牌匾。

门外有大、小石狮各一对。山门两旁建钟鼓二楼,均为歇山顶、砖木结构。有柱头和补间三铺作斗拱,施彩绘。东楼悬钟,西楼置鼓。

5、高跷表演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值得观看。海城高跷,又名海城秧歌,迄今已由300多年的历史。初为两足落地,叫地秧歌;后在清咸丰年间,变地秧歌为高海城市高跷跷。经过民间艺人的长期探索,在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海城名胜古迹

析木镇有三处名胜古迹,石棚、金塔、铁塔。石棚亦称姑嫂石,为巨石文化的实证。金塔是八角十三级密檐砖塔,为典型的辽代古塔,与石棚同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塔,建于辽代,坐落于海城市析木镇粱家隈村西,杨柳河右岸的群山之中。金塔建在这个山梁上,还有一段传说:从前,在这一带,住着一个霍财主。霍家有良田千顷,占据大山十余座,家财万贯,要啥有啥,是当地的首富。他是个横行乡里的恶霸,十里八庄的人,提起霍财主都恨得咬牙切齿。

霍财主娶了三个老婆,可是只生了一个儿子,叫霍光.霍光从小娇生惯养,是个浪荡公子,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儿子长大了,霍财主就想让儿子混个官当,以立门户。可是,走动了一些达官贵显,送了不少活动钱。然而,一见他儿子是个酒囊饭袋,啥也干不成,也没法给他安排工作。因此,只能放下,久拖不办。可是,霍财主却认为,不是自己的儿子没出息,而是时运不佳。所以,他到处算命、拜佛,总盼望儿子能够交上好运。

这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个风水先生。霍财主就把他请到家里,求其给儿子测字算命.这位风水先生正愁没落脚的地方呢,见霍财主容易受骗,心中暗喜.赶忙用花言巧语把霍财主弄得神魂颠倒,分不请东南西北,竟把这位风水先生看成是救命草,说啥信啥。

打这开始,风水先生就在霍财主家住了下来,每天吃饱喝足了,就上山转游,寻找风水宝地。

这天,他带领霍财主转到梁家隈子河西一座山坡。发现这里山环山,岭连岭,山山相抱,在两道沟川中间,夹着一个既坦荡又突起的山梁。这山梁高而不陡,背依高峰,面对小河,立身山梁,一望无际。山上松林成荫,林海如涛,山下绿草如毡,一马平川。山顶清风徐徐,云雾缭绕,山脚小河流水,清沏见底。风水先生看罢多时,高高兴兴地对霍财主胡诌了一通,什么“这里是最好的风水宝地啦”、“是最佳的阴宅之所啦”。

霍财主当既决定,把祖坟迁葬过来。于是,霍财主抢占了这座大山,逼着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几户穷人,背井离乡,过着流浪的生活,而霍财主却选择吉日,诵经拜祖,吹吹打打,迁坟移墓,树碑立祠,折腾一番。霍财主以为这回心愿落地,静待子孙荣华,官运亨通。不料,霍家迁坟,没满两年,这块风水宝地又被当朝钦差发现。相传,这位钦差出关访察好久。

一天,夜宿析木城,鼓打三更,钦差走到庭院,仰望天相,突然发现城北十里之遥,有灵光闪现,这才找到了这块风水宝地。待实地考查一番之后,表奏当朝,决定在这里建造宝塔。结果,霍家坟,被勒令迁移,从此,霍家一败凃地。老子死后,儿子霍光好吃懒做,家业衰败,后流落他乡,葬身荒野。再说,这位钦差征集劳役,大兴土木,经过风风雨雨,后来,总算把金塔修建起来.宝塔落成后,又在塔旁修了一座大寺院,供僧人居住,这个遗址至今犹存。铁塔位于海城市东南20公里析木镇西北角,建于金代,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塔造型较小,高约10余米,为六面七级实心密檐砖塔,塔基须弥座早已破坏,座上雕仰复莲瓣花纹。塔身六角有砖砌仿木圆形柱,有柱头,补间四铺作斗拱,每面有砖雕立佛一尊,高约1.5米,上有宝盖。

第二层塔身较矮,每面有砖雕小坐佛两尊,形态各异,其上各层密檐用砖叠砌,略有收度,塔顶为覆钵式,铁刹杆插于其上。

铁塔雕工粗糙且破坏严重,1954年对塔基进行了修复,1975年地震后又进行了基础加固。塔后原建有铁塔寺一座,据道光九年(1892年)铁塔碑记,可知寺建较早,但现已不复存在。位于海城市东南17公里的析木镇姑嫂石村南山上。石棚分为上、下两座,山上的为姑石,山下的为嫂石,故称姑嫂石。

当地村民传说,古时候,当地住着一户人家,姑嫂在一起生活。嫂子很贤慧也很勤劳,承担了全部家务,小姑子却好吃懒做,而且经常打骂虐待嫂子,时间久了,嫂子不堪忍受小姑子的辱骂和虐待,跑到山上化为石棚。

小姑子追悔莫及,便在山下化为石棚。石棚是由六块打磨光滑的花岗岩石板组成。一块铺地,三块为立壁,一块做棚顶,一块小石板为南门。棚顶的石板最大,长约6米,宽约5米,厚约0.5米。石棚高约2.7米。其建筑形状很象一间小屋,故称石棚。

石棚究竟有什么用途呢?考古界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是古人用来宗教祭祀的带有神秘象征的祭坛;第二种认为是原始社会公共活动场所;第三种认为是墓葬。大多数学者倾向第三种说法,认为石棚是青铜时代的一种墓葬形制。

由于修建规模宏大的石棚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墓主人生前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势,死后才能修建巨大的石棚墓,其身分应当是当时的首领或贵族。石棚规模宏伟壮观,被称做巨石文化,有的壁石或盖石重达几吨或几十吨,它的开采、搬运和架设,每一步都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一种建筑物,它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原始社会的状态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辽宁省人民政府于1963年9月公布海城石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助贷小管家-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