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业 2023年河南省旅游数据

河南旅游业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河南省共接待旅游人数1.83亿人次。

河南旅游业 2023年河南省旅游数据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文化和自然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2019年,河南省共接待旅游人数1.83亿人次,同比增长8.9%。其中,国内游客1.82亿人次,同比增长9.0%;境外游客100万人次,同比下降4.2%。河南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72万亿元。

河南省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文化遗产、自然景点和美食特色。其中,洛阳市的龙门石窟、郑州市的嵩山少林寺、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安阳市的殷墟等都是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此外,河南省还以豫剧、河南省博物院等文化活动和场所为代表,展现了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河南省也在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河南省也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和农村旅游发展,打造更多的旅游品牌和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2023年河南省旅游数据

2023年的旅游热点是启动旅游协调议事机制提振入境游;专项文旅消费券,释放“银发经济”需求;推动乡村民宿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联盟;对密室逃脱和剧本杀立法规范电竞酒店经营等。

1、启动旅游协调议事机制提振入境游

启动旅游协调议事机制,统筹推进入境复苏与振兴。宣传、文化和旅游等部门牵头组建跨部门旅游协调机制,加强对“美好中国”文化内涵、旅游载体和要素支撑的系统研究。进一步优化签证政策、通关措施,放宽过境限制,为外国人来华旅游提供更多便利。

完善境外游客在行前和旅游过程中的金融结算和移动支付环境、网络服务,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供给,增强入境旅游的国内基础和行业配套服务水平。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旅游城市和街区,加快建设一批国际旅游岛,推出一批绿色旅游示范区。发挥国际组团社、国内地接社和在线旅游平台作用。

2、专项文旅消费券,释放“银发经济”需求

消费券是非常有效的刺激手段,但综合性通用消费券在刺激的精准度方面存在不足。建议发放专项文旅消费券,对发放批次、对象、券种和数量等进行精密设计、精准投放。

利用消费券做好引导,鼓励民众“走向远方”,建议对消费券跨省、跨市区流通使用展开研究、试点,鼓励各地方政府联合发放跨区域的文旅消费券,同时可研究发放交通补贴+文旅消费“捆绑式”券种,促进“跨市游”、“跨省游”。

3、推动乡村民宿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场景美不美成了游客去不去的关键因素,很多景区都在打造网红卖点,沉浸式旅游已逐步走向市场,游客偏好呈现从风景到场景、从观光到沉浸的转变。

乡村民宿良莠不齐,存在同质化竞争、价格混乱、体验感差等问题,而民宿在乡村振兴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需要通过推动乡村民宿品牌化、集约化来弥补短板。酒店有星级标准,民宿已经制定的相关标准也应尽快落地评级标准,努力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4、建立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联盟

由文旅部等相关部门牵头,构建省级统筹建设与管理机制。组织力量深入挖掘街区丰厚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对各街区一类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等的梳理和保护,丰富沉浸式消费体验业态,优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配套服务,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统筹推进各街区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升街区的整体活力,集束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的靓丽名片。

打造数字化联盟资源服务平台。大力开发数字化应用场景,提供场景地图、语音讲解、线上体验式历史文化展厅等服务功能,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化呈现;开通街区文创产品、特色食品等线上购买渠道,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活力。

5、对密室逃脱和剧本杀立法规范电竞酒店经营

将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公共产品纳入立法、修法监管范围,建立前置审查、限制性分级机制,及时跟踪监测,支持打造益智类、法律推理类、主旋律类娱乐产品。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召开全国剧本娱乐管理工作视频会,督促各地加快备案、加强政策宣传、加大检查力度,将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全面纳入监管视线,进一步推动剧本娱乐管理政策落实落地。

2023我国旅游业现状

2023旅游市场现状是旅游市场复苏经营主体更乐观。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约4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5%。全年入出境游客人数有望超9000万人次,同比翻一番。多重支持政策下,逐渐升温的市场给相关经营主体注入了“强心剂”。

中国旅游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对一季度旅游企业经营和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的分别占受访企业的68.8%、67.5%,对下一季度以及全年企业经营和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的比例增长到77.9%、82.1%。

专业人士的看法: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在多重效应叠加之下,我国旅游业的复苏发展将对消费增长与升级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旅游的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近期也表示,中国国内旅游业恢复将为其他经济部门制造联动效应,给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更大活力。

2023年旅游排行榜前十名

2023年春节旅游排行榜前十名:

上海、北京、成都、杭州、深圳、广州、南京、重庆、厦门、三亚。

部分景点介绍:

南京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明孝陵景区内,是钟山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南京梅花山有“天下第一梅山”之誉,与上海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和武汉东湖梅园并称中国四大梅园,居四大梅园之首。

南京植梅始于六朝时期,相沿不衰,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后,在孙陵岗建中山陵纪念性花木区,栽培了大片梅花,后来梅园面积不断扩大,品种逐年增多,如今的梅花山植梅面积1533余亩,有近400个品种的4万余株梅树。

厦门鼓浪屿: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岛西南有一海蚀岩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自明朝雅化为今名称“鼓浪屿”。

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面积1.88平方公里,与厦门岛隔海相望,至高点为日光岩,与厦门岛上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

鼓浪屿岛上海礁嶙峋,岸线迤逦,山峦叠翠,峰岩跌宕,鼓浪屿以建筑为表,音乐为魂。

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随着厦门的发展,鼓浪屿成为观光、度假、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


公积金提取代办-一站式公积金服务平台

助贷小管家-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公积金提取代办-一站式公积金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