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幅去旅游的画
画去旅游画的好看方法如下:
1、准备好A4纸,马克笔,勾线笔。
2、首先,在A4纸上确定好要画的图形的大概位置。
3、用勾线笔在A4纸上画出手抄报的框架部分。
4、在框架的周围画一些装饰物。
5、接着,在手抄报上写出大标题“灰尘的旅行”。
6、然后,把框架周围的装饰物涂上漂亮的颜色。
7、最后,在框架里面画上横线的格子,这样手抄报就画好了。
画画的技巧:
1、画画前的准备工具:画纸、不同型号的铅笔。画纸,要求纸质洁白厚实,纸面具有不规则的纹痕。耐摩擦,以便绘画时用橡皮揩擦而不易起毛。并有较好的耐水性能,使在画水彩画时,不致有扩散现象。
2、学会画线条:素描是由线条组成的。在学画画之前,都是要画很多很多线条的,而且纯画线条。
画的时候,不能弯,要讲究果断、潇洒、力度得当,也就是一条线条要让人感觉到美、直、大方、尾部收得好、有条理。关键在于线条的疏密处理,疏密关系有节奏的配合与巧妙运用,才能使画面保持秩序感,产生有条不紊,丰富而不繁。
3、临摹速写照片:线条学过了,就选几张自己喜欢的照片进行临摹。临摹就是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讲,临摹速写也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美女、风景、食物,只要你喜欢都可以。临摹速写照片,只要画出轮廓就可以了。
旅游简单画法
国庆节简单画法如下:
工具/材料:一张白色的水彩纸,黑色描线笔,铅笔,橡皮擦,彩色铅笔或是马克笔、彩色笔。(我这里用的是黑色描线笔画出线稿,马克笔和彩色笔涂色喔)、画纸尺寸:4开或是8开都可以喔。
1、第一步:先画出头部。
2、第二步:画出小男孩的上半身。
3、第三步:接着画出小男孩的下半身。
4、第四步:波浪线画出草丛。
5、第五步:画出灯笼。
6、第六步:添加细节,丰富画面。
7、第七步:写出“欢度国庆”。
8、第八步:分步涂上颜色,再画上腮红。如果是用铅笔画线稿记得涂色后再用黑色彩色笔描边哦。如果有无法确定涂哪个颜色,小朋友们可以先在空白的纸上试一试颜色再下笔哦。
国庆节
国庆节是中国的重要节日之一,庆祝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每年的10月1日,中国全国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而且这一天也是中国的法定假日,人们会放假七至八天,有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共聚,感受节日的喜悦。
国庆节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庆典,凝聚着人们的热情和爱国之情。整个节日期间,城市街头巷尾都会装饰一新,鲜艳的国旗和彩灯点缀在大街小巷,给人一种欢乐的氛围。在这一天,人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例如观看阅兵式、文艺演出、游园活动等,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庆贺之情。
国庆节还是一个大家庭团聚的时刻。很多人会抽出时间回到自己的家乡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人们会一起赏月、吃月饼,开心地聊着天、唠着家常,传递家庭温暖与幸福。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挂上鲜艳的红灯笼,寓意着幸福与团圆。
国庆期间,旅游业也非常繁忙。很多人会利用这个假期出行,去游览名胜古迹或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各地旅游景区也会针对国庆节推出特别的活动和优惠,吸引更多的游客。人们可以在旅途中感受到祖国的壮丽风景,领略到各地的文化和风俗,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成就,增加了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去旅行怎么画
旅行图怎么画如下:
首先我们先画出三个椰子,再往下画出树干,还有一小丛青草,顺着椰子周围画出几片叶子,一面要像锯齿状,这样会比较好看。接着在树干一半处画出海平线和太阳,在海里画一艘小帆船,然后再画出沙滩,画两个可爱的小贝壳装饰在上面。
旅行简介:
旅行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ǚ xíng,意思指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去外地行走。不同于旅游。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就在于: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相对于是指个人,是行走。旅游是指游玩,通常是团体出行,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
旅游就是旅行游览活动。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旅行要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游也是一种娱乐活动,任何去外地游玩都可以算。世界旅游组织指旅行的定义是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英里(88.5千米)。
词语出处:
礼记·曾:“三年之丧练,不羣立,不旅行。”汉刘向《·辨物》:“麒麟……不羣居,不旅。苏轼台记: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於其下,见山之出於林木之上,纍纍如人之旅行於墙外而见其髻也”。
唐耿湋《客行赠人》诗:“旅行虽别路,日暮各思归。”唐欧阳詹《南阳孝子传》:“贞元九年,某旅行虢州。丁玲《姑娘》:“在这旅行之中,阿毛所见的种种繁华、富丽,给与她一种梦想的依据”。
太平广记卷三二六引《异闻录·沉警》:“奉使秦陇,途过张女郎庙,旅行多次酒肴祈祷”。李二和远行:活着就没有驿站,就匆匆直奔你的终点,一出生便开始了这已经在结束的旅行。
出游简笔画
古诗《山行》诗配画
1、原文《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译文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
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鲜花。古诗今译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
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3、诗配画 4、赏析诗人在深秋的一个午后出游,来到林木萧条的山前,一条石路蜿蜒而上,仿佛在黄绿的草木中画出一条白线,而这白线的顶端是山颠缭绕的白云,白云下面隐约可见有些房屋。
那里居住的一定是世外高人吧!诗人很想去拜访他们,可是突然他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在落日的映照下,经霜后的枫林如火如荼,每一片叶子都像燃烧的火焰,比二月的春花更红艳。他停下车来,静对这自然生命的壮观,心里充满感动,不由得发出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不只是美的联想,色彩的比较,更是生命的礼赞。
在寒山的萧瑟背景上,红胜二月春花的枫叶洋溢着旺盛的生机和无穷的生命力,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什么叫"唐诗素描"?
【唐诗素描】系列散文不同于对唐诗的一般意义的解释,它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用优美的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把每一首唐诗描绘成一幅精致的写意画。
广东《新空间》杂志在推荐作者的个人网站时评介其“文字清新、可爱,以全新的阐述方式给人一种远离尘世、返朴归真的美”;一位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高中老师在《中学生阅读报》上撰文,称其在校园里“风靡一时”;另一位年轻的乡村女教师在来信中说:“感谢你多情而灵动的笔,给我的课堂也增添了许多灵感和快乐”;有网友在网站上留言:“这是一个能让人静下心来、忘记世间喧嚣的地方”;全国很多中小学校已将唐诗素描作为学生理解和领悟唐诗及创新作文的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同时,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拓展读本》选入其中七篇;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课外精编》选入其中九篇;天津《散文》杂志推出其中十五篇作品;《湖南日报》于2000年至2001年为作者开了"唐诗写意"专栏;中央电视台将其拍成了电视散文;湖南卫广将其配成了音乐散文并作为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奖的参选作品。
唐诗素描这种全新的写作方式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和关注。例子: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傍晚,太阳轻松地展开圆圆的身子,跃入了水中,濯洗一天的疲惫。
这个不识水性的顽童,把最后几缕光芒洒满水面,就慢慢地沉下去了。四周很安静,没有谁注意一场悲剧的上演。
江被凉凉的风吹拂着,一半是碧绿,如一块漾着波浪的珠玉;一半却红彤彤的,象一朵云彩浸在了水中。黑暗终于挤满了天空。
远处,淡淡的桂香似一些若有若无的声音,漂浮在听觉之外。秋天,这个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呵,在一盏渔灯的照耀下,变得温馨和美好。
月亮拿着一把细长的弯弓,悄悄从山坳里爬了出来。露水闪着珍珠般的莹光,垂挂在岸边的叶尖上,它是月亮从天上射落的星星吗?一阵微风掠过,坠落的,是满树的平平仄仄。
春天的古诗词简笔画
咏柳 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3)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
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以诗文知名。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村居高鼎古诗画
村居村居⑴【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作者】高鼎,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
【注释】(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4)醉:迷醉,陶醉。
(5)散学:放学。(6)纸鸢:风筝。
【题解】《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
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村居张舜民宋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宋)张舜民张舜民,宋代著名诗人。
《村居》是其代表作之一。诗里所描写的是一幅静谧谈雅,又带有一缕清寂气息的秋日村居图。
“水绕陂田竹绕篱”,选材如同电影镜头的转换,由远景转到近景。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
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榆钱落尽槿花稀”,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
槿花稀疏,表明时已清秋,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所以院落内尽管绿阴宜人,可惜盛时已过,残存的几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迟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牛蹄声打破了沉寂,诗人把镜头又转换到小院外。
夕阳西沉,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这景象早在《诗经》中就被咏唱过:“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王风·君子役》)然而诗人并不去重复前人诗意,而是捕捉到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寒鸦易惊善飞,却在这宁静的气氛中悠闲自在,站立牛背,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牛之动涵容了寒鸦之静,大小相映,动静相衬,构成新颖的画面。
宋人诗力求生新,于此可见一斑。“无人卧”三字是不是赘笔呢?为什么不直说:“夕阳牛背寒鸦立?”这正是此诗韵味的所在。
“无人卧”是顿笔,引起读者提出问题:那么到底有什么东西在牛背上呢?于是引出“带得寒鸦两两归”,形象宛然在一是融进了自己的感***彩。牛背寒鸦,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平,但作者使用“夕阳”、“寒鸦”来渲染气氛,在静谧之外又笼上一层淡淡的闲愁。
二是刻划形象更为细腻生动。“带”与“两两”相互配合,则牛的怡然自得,牛和鸦的自然无猜,神态毕现目。
没有这一顿挫,则太平直,缺少韵致了。牛背负鸟这一景象,与张舜民时代相近的诗人也曾描写过。
如苏迈的断句:“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见《东坡题跋》卷上《书迈诗》),贺铸的“水牯负鸲鹆”(《庆湖遗老集》卷五《快哉亭朝暮寓目》)。张舜民此诗显然意境更高。
。看似淡淡写来,却已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宁静,是这首小诗的基调。前两句选择的是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物,以静写静。
后两句却是变换手法,以动写静。牛蹄得得,行步迟迟,有声响也有动态,但是没有破坏环境的和谐统一,奥秘就在于动作的迟缓,声调的单一。
这显然与王维的山水诗如《山屋秋瞑》、《鸟鸣涧》等手法相同,以动写静,更显其静。此诗通过细致地观察生活,以清雅自然的语言,勾勒出新颖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情,构成了浑成和谐的意境,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辛弃疾诗作赏析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1,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2,溪头卧剥莲蓬。 1.吴音:泛指南方话。
相媚好(读上声):用以形容柔软悦耳的南方话,同时也有逗趣取乐之义。 2.无赖:顽皮。
〔导读〕词中通过对一个普通农家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农村生活画面,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情趣。“醉里”二。
白居易的简笔画配古诗
白居易的名篇佳作很多,以下可供选择: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春天的诗配铅笔画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描写春天的诗赏春春风抚面颊,桃柳赞春美。室内吟春诗,春意增几许。
春运唐杜甫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春游曲唐王涯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李商隐【句】芦洲客雁报春来。
刘昚虚【句】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司空图【句】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刘媛【句】春风报梅柳,一夜发南枝。鱼玄机【句】绮陌春望远,瑶徽春兴多。
灵澈【句】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杜牧【梦中语】辞春不及秋,昆脚与皆头。
***【曲江游人歌】春光且莫去,留与醉人看。***【孟蜀桃符诗】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
钱镠【没了期歌】没了期,没了期,春衣才了又冬衣。顾况【句】巫峡朝云暮不归,洞庭春水晴空满。
熊皎【句】厌听啼鸟梦醒后,慵扫落花春尽时。孟宾于【句】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沈彬【句】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徐仲雅【句】山色晓堆罗黛雨,草梢春戛麝香风。
玄幽【句】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门尘。刘昭禹【句】春光怀玉阙,万里起初程。
(《送人》)崔仲容【句】梁燕无情困,双栖语此时。(《春怨》)田娥【句】春至偏无兴,秋来只是眠。
(《闲居》)虚中【句】春雨无高下,花枝有短长。(《春诗》)神迥【句】鸦鸣东牖曙,草秀南湖春。
(见《诗式》)徐安贞【句】暮雨衣犹湿,春风帆正开。(《云溪友议》)廖凝【句】饭僧春岭蕨,醒酒雪潭鱼。
(《赠史虚白》)孙光宪【句】晓厨烹淡菜,春杼种幢花。(《和南越诗》)郑光业【纪中表试案】新糊案子,其白如银。
入试出试,千春万春。杜甫【句】小桃知客意,春尽始开花。
(见《合璧事类》)杨凝式【句】到此今经三纪春。(《洛阳》,并见《纪闻》)齐己【句】春晴游寺客,花落闭门僧。
(见《西清诗话》)王绩【春桂问答二首】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
王绩【春桂问答二首】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建【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蓬莱春雪晓犹残,点地成花绕百官。已傍祥鸾迷殿角,还穿瑞草入袍襕。
无多白玉阶前湿,积渐青松叶上干。粉画南山棱郭出,初晴一半隔云看。
王建【春日五门西望】百官朝下五门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黄帕盖鞍呈了马,红罗系项斗回鸡。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王建【早春病中】日日春风阶下起,不吹光彩上寒株。
师教绛服禳衰月,妻许青衣侍病夫。健羡人家多力子,祈求道士有神符。
世间方法从谁问,卧处还看药草图。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六拍】怪得春光不来久,胡中风土无花柳。
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姓名音信两不通,终日经年常闭口。
是非取与在指撝,言语传情不如手。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八拍】归来故乡见亲族,田园半芜春草绿。
明烛重燃煨烬灰,寒泉更洗沈泥玉。载持巾栉礼仪好,一弄丝桐生死足。
出入关山十二年,哀情尽在胡笳曲。朱湾【平陵寓居再逢寒食】几回江上泣途穷,每遇良辰叹转蓬。
火燧知从新节变,灰心还与故人同。莫听黄鸟愁啼处,自有花开久客中。
贫病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