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屿旅游
江心屿游玩路线图
1.准备工作
在来到江心屿之前,你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首先,确认自己的行程安排和时间;然后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前往江心屿;最后,准备好必要的装备和物品,例如帽子、太阳镜、防晒霜、水等。
2.先游岛上古战争遗址公园
江心屿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小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点就是岛上的古战争遗址公园。这个公园位于江心屿的中心位置,占地约9000平方米,是江心屿最大的公共绿地。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坐落在公园内的古战争遗址、守卫江心屿的红军烈士墓、令人嗟叹的江心屿北堤长堤、仿古城楼等景点。这里还有约2000棵椰子树,是拍照和赏景的好去处。
3.漫步云步桥
云步桥是连接江东岸和江西岸的一条全长约480米的步行桥。它得名于它的云步韵律和带来的浪漫气息,是游客必来的热门景点。在上面漫步,你可以欣赏到美妙的江景,还能体验到现代之美和东方古典山水之美的完美结合。
4.到江心岛水陆两用观光车上欣赏著名景点
江心屿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址,因此,租一辆水陆两用观光车来欣赏江心屿的自然美景和文化景观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观光车会穿越岛上的各个景点,包括神秘的音乐男孩、有着55米高的中山塔、仿古楼阁等,一路上可以听解说员讲述各个景点的历史和故事。
5.到江心屿海洋生态公园海底隧道中探寻神秘的海底世界
江心屿海洋生态公园是江心屿独特的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这里有着各种生态动植物和各种萌宠。公园内有一个长约280米的海底隧道,可以深入到海底世界。你可以欣赏到红海龟、小丑鱼、黄鱼、花鳕、鳐鱼等各种海生生物。这里还有人工水幕电影、大型水族馆、滑梯等多个项目,非常适合家庭游客的大众消费场所。
6.品尝江心岛特色美食
江心屿还是一个非常适合品尝特色美食的地方。有各种酒楼、小吃店和美食街等地方提供各种美食,包括海鲜、特色菜肴等。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江心屿的海鲜大排档,你可以品尝到新鲜的大闸蟹、鲍鱼、虾等海鲜,口感鲜美,让人回味无穷。如果你喜欢吃辣的,还可以品尝到岛上的著名小吃——辣味蚬子。
7.购买江心岛特产
在参观完岛上的各大景点和品尝豪华海鲜大餐之后,不要忘记来到江心屿的小店铺购买一些纪念品和特产。江心屿的特产非常多样,包含鱼丸、蚬子、各种海产品等,都很值得一试。此外,岛上还有各种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也非常适合带回家作为礼物送给朋友或亲人。
8.结束旅行
江心屿是一个自然和人文景观都非常丰富的小岛。在结束旅行之前,你可以在岛上再逛一逛,欣赏一些你之前错过的景点。也可以在岛上的某个公园或者海滩上休息片刻,享受宁静、美丽和传统的旅游胜地。江心屿让人流连忘返,总是让人留下来再多住一晚的味道。
江心屿游玩路线图
江心屿嘛,分东园跟西园。早先只开放东园,西园是近几年才开发起来的,西园主要是一个水上乐园的项目,现在大冷天的应该没开放。所以重点在东园,西园逛下就好了。门票忘了多少,前几天报纸还说涨价了,应该也就三十来块吧,包括渡船还有东、西园。
在江滨路的江心码头这边买票上船,还可以逛下江滨路,据说有外滩之称(^0^)
东园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跟游乐设施。
先说人文景观,最有名的就是东西塔跟江心寺了。渡船上去就能看到东塔的,塔上面还有棵树,树有些年头了,据说是小鸟把种子带到塔顶,然后就长起来了。西塔去没去过我也忘了,其实东西塔远看最漂亮的。
江心寺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门口的对联。上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下联: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是宋朝状元王十朋写的,据说是王十朋经过江心寺想要借宿,然后一个老和尚想要为难他,就给他出了这么个难题。
还有个是烈士纪念馆,看个人喜欢啦。记得小学时,每年都有来扫墓的。
自然景观就不用说了,边走边看就是了,江心屿不大的,随自己喜欢逛着就好了,下午好象五六点关园的,不要逛忘了就好。岛上很多榕树(温州市树),最有名的是樟抱榕。在江边看潮起潮落,或在草地上看看蓝天,或泛舟湖上都不错(东园有个湖的)。
游乐施设比较里面了,有一个小园区,很明显看到的,走累了玩一会儿也是不错的。规模不大,不过游戏倒是很精典。
江心屿不大的,玩快点半天就好了,玩休闲点么,看到哪里环境好,席子铺起来,跟朋友吃点东西,玩下游戏,看看风景,聊聊天。
好啦,大概就这样,来温州玩得开心啊!
江心屿旅游攻略一日游
不是吧去江心屿还要住宿??
从乐清汽车站座瓯北汽车的好像是10钱,半个小时1班次
到瓯北汽车站旁边就是轮渡1元到对岸温州了,上岸往右边走600米左右就可以看到去江心屿的售票点了,票价45元,÷
检票上船到江心屿,上岸后往左边走20米可以看到导游路线图,自己看去太复杂了不细说了
吃的话有钱就不用带食物了,可以买到就是有些贵
什么西塔、东塔、江心寺大殿、江心公园、革命纪念碑、还有什么领事馆的
宿就免了,1天应该可以玩片了
江心屿景点介绍
江心屿景点介绍
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属于中国四大名屿。以下是我收集的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历史发展
江心屿古时为两个小岛。东晋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唐季以还,屿上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
咸通七年(866),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寺。
宋开宝二年(969),又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并先后建西塔、东塔。
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南下,曾驻跸普寂禅院。
绍兴七年(1137),僧清了奉诏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未久,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其后,外国僧侣也慕名来参禅膜拜,至明清两代,仍络绎不绝。
1974年,在政府的重视下,成立了“江心屿扩建工程指挥部”进行航道整洁,滩涂改造。原来只有60亩的公园扩建到现在的1000亩。其中扩建了小飞虹、盆景园、花柳古亭、青少年活动中心、共青湖、情人岛、儿童乐园、综合性游乐场等,形成了江中有江,岛中有岛,园中有园的格局。
1981年东西双塔列为温州市第—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东西双塔被国际航标组织列为世界百座历史文物灯塔之一。国际航标协会正式宣布其为世界航标遗产。
1998年,市政府再一次投入3800万巨资启动“亮丽工程”并于1999年2月11日竣工,使夜游江心屿成为现实。
2000年,东瓯大桥建成通车把江心屿和南岸的温州和北岸的瓯北连为一体,江心屿的西扩工程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2006年6月,江心屿灯光秀开始动工建设,动用现代影射原理和多种手法,重点突出二塔一寺。
主要景点
江心十景
江心“十景”之说载于嘉庆年间《孤屿志》。江心屿每年不同时节,不同地点,有其独特的景观,前人因此推敲提炼为“十景”。
罗浮雪影
温州冬雪较少,人们见雪心喜,赴江心屿赏雪。白雪覆盖着山下的农舍,画面极佳,为十景中第一佳景。古人题景诗云:“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春城烟雨
立于江心寺大殿前,南望鹿城,烟雨如丝,正合“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意。前人题诗云:“是烟复是雨,东风不开束,一夜霏空潆,染得城头绿。”
海淀朝霞
东峰下,瓯潮涨落,太阳升起,朝霞染红潮水。有诗云:“殿角水禽鸣,曙色扶桑东,飞霞捧日寂,亦作玛瑙红。”
瓯江月色
中秋之色,从东峰山巅遥望瓯江,只见月出于东山之上。古人题景诗曰:“月出海门东,闲云扫晓风,江长飘玉带,人生琉璃中。”
孟楼潮韵
于浩然楼上聆听瓯潮澎湃,水石相击。古人题云“潮音漱石根,琅琅小楼上,一笑顾老僧,何如渔山唱。”
翠微残照
从西峰山隔江遥望鹿城西门外的翠微山,夕阳西下。古人题景诗云:“倦鸟渡江回,西山夕阳催,都看一双塔,偃卧在苍台。”
远浦归帆
傍晚远浦渔船扬帆归来。古人题诗曰:“江路夕阳明,归帆遥可数,五两折轻风,欲近上戍浦。”
沙汀渔火
风尾鱼的渔船灯火遍燃,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写景诗曰:“衲子入定来,斋堂钟磬罢,唯有渔舟灯,几点汀洲夜。”
塔院筠风
盛暑时节,江心屿的竹林下,是人们纳凉的地方,风吹竹声。古人题景诗云:“洁夏绿筠荫,南熏披袂袂,人间烦暑多,此是清凉界。”
海岩泉香
龙翔寺之旁,有寒井一口,泉水清冽。每日清晨,和尚们就去提水煎茶。古人题景诗云:“携钵汲寒泉,试将松火煎,自从谒赵州,不参五味禅。”
江心寺
现存之江心寺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面积约287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为天王殿,东
西有长廊,两端置钟鼓楼。今宋代古钟尚存。中殿为圆通殿,最为壮观,供奉的`是观音菩萨,江心寺为全国32所观音道场之一,。殿内槛联匾额,琳琅满目。正柱联为宋王安石撰并书。后殿三圣殿,殿额与对联皆为弘一法师所书。寺院大门两边有题为宋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由书法家方介堪正楷重写。寺周古木参天,景色清幽。1983年列为全国对外开放142座重点寺院之一。
兴庆寺
兴庆寺原名净信院,又名西塔寺院。宋高宗驻跸孤屿时,改称兴庆。重建于清嘉庆年间。寺两侧有琉璃泉,泉水清冽,为温州三大名泉之一。寺墙内有橄榄一株,相传明万历十五年(1587)为郡守卫承芳所植,今尚结果累累。建国后温州市博物馆建于此寺,常年展出历史文物。
东塔
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一说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曾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重建。元至正,明万历,清乾隆多次重修。塔高28米,底径8米余,6面7层,青砖围砌。过去外围层层有平座、栏杆和出檐,内有扶梯直上塔顶,可俯瞰瓯江澎湃,饱览风光旖旎的鹿城全貌。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温州辟为商埠。1894年始在东塔山下建造英国驻温领事馆,次年落成。英借口警卫工作需要,强迫温州地方当局拆除东塔内外的飞檐走廓,留下这座中空无顶的塔身。塔顶自然生长一株100多年树龄的榕树,无土培植,根垂塔中,全年常绿。
西塔
西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一说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年),明、清曾多次修缮。塔高32米,底径7米,6边形,7层,中空,系楼阁式青砖仿木构建筑。远远望去,碧水蓝天,全身披绿的西峰山托着砖红色宝塔,塔刹直入云端,蔚为壮观。就近处,江风吹动四十二个檐角的铜风铃送声,四周枝头飞禽清脆的啼呜,交响成趣。塔每层每面均有小佛龛,内置石雕佛像,造型精致,神态自然,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塔周围置青石坐凳,万木扶疏。因塔身倾斜,曾于1982年进行大修葺。今塔仍保持宋代风格。
浩然楼
浩然楼位于文信国公祠东侧,明万历八年(1580)建。楼为木结构三开间重檐歇山顶,造型别致。楼名取意文天祥《正气歌》中”浩然”二字。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唐代诗人孟浩然曾游江心屿,易名为孟楼。光绪元
澄鲜阁
澄鲜阁在西塔山南麓,原名水陆阁,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明万历十年(1591)重修时,取谢灵远诗句意,改名澄鲜阁,系二层三间木构建筑。
象岩与狮岩象岩
象岩与狮岩象岩在屿东江中,因石色洁白,鼻长似象而得名。狮岩在屿西江中,因石呈翠色,似一只雄狮于此盘踞。
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位于江心寺东面。南宋德佑二年(1276),文天祥自元兵押解途中脱险来温,留居中川寺,作《北归宿中川寺》诗。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邑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就义200周年而建此洞。祠内原有文天祥石质雕像和名人题诗碑刻,后被毁坏,仅存清人秦瀛《宋文信国公造像题记》碑。1981年整修,回廊镶嵌《正气歌》及20块后人凭吊诗词碑刻,并有联云:孤屿自中川,逝水难消亡国恨;崇词足千古,英风犹挟怒涛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