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旅游
沂南旅游景点有红石寨旅游度假区、山东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竹泉村旅游度假区、朱家林创意小镇、布拉格香草园等。
1、红石寨旅游度假区
沂南旅游景点是一处集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山地民居、乡土风情于一体,具有山水观光、文化体验、汽车露营、商务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走进红石寨,追寻最简单的快乐。
2、山东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
山东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占地370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精心打造,集温泉沐浴、休闲养生、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内一流温泉旅游度假景区。
3、竹泉村旅游度假区
竹泉村旅游度假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景区以竹泉古村为依托,是一处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核心,集观光、休闲、住宿、餐饮、会议、度假、娱乐、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4、朱家林创意小镇
朱家林创意小镇位于沂南县岸堤镇,东临红嫂家乡旅游区,规划面积28.7平方公里,核心区约3.33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杏林医馆、无动力儿童乐园、观筑工作室、老屋茶馆、青年创客中心,青年接待中心,乡村生活美学馆,织布、青年旅社、木作、建筑师主题民宿一条街等项目和再生之塔、停车场、树林公厕等配套项目。
5、布拉格香草园
布拉格香草园位于沂南县张庄镇下峪村,由省旅游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山东布拉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景区一期占地500亩,打造以山地花海为特色资源的休闲景区。香草园依山而建,梯田层次分明、柿树点缀期间、景观小品精致。
沂水旅游攻略
临沂旅游攻略必去景点为:沂蒙山、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旅游区、临沂动植物园、云瀑洞天旅游区、天上王城。
1、沂蒙山
沂蒙山是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所在地,也是山东省第一大山,临沂著名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岱宗之亚”。沂蒙山自然风光秀丽,可谓兼有泰山之雄壮、黄山之秀美、华山之险峻、雁荡山之奇绝。
2、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旅游区
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旅游区位于沂水县城西南19公里,是一处著名的地下萤火虫神秘世界,集休闲、度假、游憩、娱乐、研学、萤火虫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3、临沂动植物园
临沂动植物园,是鲁南苏北地区规模大、品种全、知名度高的城市动物园,也是临沂最好玩的著名景点。动植物园占地面积860亩,共分为七大主体功能区:动物园、植物园、青少年综合实践园、青少年职业体验园、国防教育园、园林研究所、沭河沿岸娱乐区。
4、云瀑洞天旅游区
临沂十大著名景点之一的云瀑洞天旅游区由指动石、天蒙湖、醉石林、云龙瀑、通天峡五个游览区构成,是一处集观光、娱乐、科普、探险、休闲度假、避暑消夏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5、天上王城
天上王城景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城西北40公里处,景区主体分布在纪王崮上。相传天上王城因“纪侯去国居此”而得名,纪王崮海拔577.2米,顶部阔大,面积约4平方公里,南北长数公里,是沂蒙七十二崮中唯一有人居住过的崮,因此被誉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尚存古城墙、旗杆窝、胭粉泉等30多处历史遗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沂蒙山旅游区百度百科-天上王城景区
沂南旅游景点有哪些
近几年沂南县旅游异军突起,声名远扬,成功打造了“智圣故里,红嫂家乡,温泉之都,休闲胜地”特色旅游品牌,“政府主导,文旅融合,统筹城乡,全域发展”的“沂南模式”已正式提出,著名的景点有:(1)竹泉村旅游度假区、(2)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3)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党性教育)基地(沂州古县城)、(4)诸葛亮文化旅游区(诸葛亮城、诸葛亮文化广场、十里汉街)、(5)颐尚温泉旅游度假村、(6)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7)北寨汉墓博物馆、(8)汶河漂流、(9)红石寨香山湖旅游度假区、(10)玉树祥石园。还有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东方葡萄酒庄园、(2)葛氏农庄、(3)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4)现代渔业示范园、(5)盛世庄园度假村等景区景点。
沂南诸葛亮文化旅游区
为纪念这位有传奇色彩的伟大历史人物,沂南县委、县政府兴建了诸葛亮文化旅游区,于1993年在诸葛亮的出生地砖埠镇孙家黄疃村修建了诸葛亮故里纪念馆,同年在沂南县城卧龙山建造了卧龙山公园等纪念设施,2005年,进行质量提升,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诸葛亮文化旅游区。
旅游区建设思路:以“形象阅读三国精华,精要展示孔明生平”为指导思想,最大限度的利用地形地貌、山水结构、植物群落,现有景点和文化遗存、外部造势、内部造景、整体造境。旅游资源由三大部分组成:卧龙山东侧的诸葛亮文化旅游区、卧龙山西侧的北寨汉墓和小流域生态旅游区。
山东省沂南县是诸葛亮的出生地,“智圣”诸葛亮因其雄才大略的'智慧,鞠躬尽瘁的品德而名扬华夏。诸葛亮文化旅游区是国内外展示诸葛亮文化最完整、最系统和内容最丰富的旅游区。位于沂南县城西,交通便利。诸葛亮文化旅游区现有诸葛亮铜像、诸葛宗祠、汉街、武侯双阙、智慧桥、御碑亭、八卦迷宫、诸葛茅庐、诸葛亮文化广场等主要景点,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