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旅游景点
1、东城遗址。东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定远县大桥镇三官集油坊村。据明朝嘉靖年间高鹤编纂的《定远县志》记载:在定远东南离县城50华里的东城遗址;三官集故城遗址,轮廓非常明显,有内外两城。
2、侯家寨遗址。定远县七里塘乡侯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发掘时间:1986年9月。发掘工作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基本情况简介:侯家寨遗址位于定远县七里塘乡北3公里,四家刘村袁庄组后,为单一的新石器时代台形遗址,面积3万余平方米,1977年春发现,1985年5月进行过试掘,历史书有记载。
3、中九华寺。中九华寺在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内。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姬处。”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
4、池河太平桥。池河大桥位于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西官驿道上。原名太平桥,又名杯桁桥,雄跨于蜿蜒的池河之上。池河太平桥初建时设计工巧。砖石结构,白石栏杆,东西两头各雕石狮18只,极为雄伟美观。建造采用干修法,堆土券桥孔。因河底沙石较厚,每个桥墩下面布以密集的木桩为基,称之为万年桩。
5、大双墩汉墓。大双墩汉墓位于定远县拂晓乡红光村双墩村民组,时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1570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秘[2017]122号。保护范围:南20米,东、西、北各50米。
6、靠山关帝庙。靠山关帝庙位于永康镇靠山村街北,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110.6平方米。为定远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定政办秘{2011}69号。保护范围:东、西、南、北各30米。
定远一日游必去的景点
No.1琅琊山
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始建于唐代大历六年,至今已1200余年
公交:可以坐公交11路,107路等线路到附近
门票政策:儿童:1.2米(不含)以下【免费】
儿童:身高1.2米(含)以上或8周岁(含)-18周岁(含)儿童【半价】
老人:65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免费】
老人:60周岁(含)-64周岁(含)老年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半价】
现役军人/残疾人/记者/摄影师:现役军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证、持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证)凭有效证件【免费】
学生:全日制本科学历及以下在校学生凭学生证【优惠】
教师/低保人士:教师、低保人士凭有效证件【优惠】
滁州市民:滁州市市民(含明光、来安、天长、定远、凤阳、全椒)必须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其他证件及手机拍照证件无效)办理信息录入后方可免费入园【免费】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琅琊山景区当天披露为准。
热度: 13.7万人近期导航来过
No.2狼巷迷谷空气清新,是周末放松的好地方
门票政策:儿童:1.2米(不含)以下【免费】
儿童:身高1.2米(不含)-1.4米(含)的儿童【半价】
老人:65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费】
学生: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学生证件购买优惠门票。【半价】
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
残疾人:凭本人残疾证【免费】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狼巷迷谷景区当天披露为准。
热度: 4.6万人近期导航来过
No.3明皇陵明皇陵,朱元璋父母之陵,由四面城墙构成
公交:可以坐公交凤阳10路等线路到附近
门票政策:儿童:身高1.2米(不含)以【免费】
儿童:身高1.2米(含)-1.5米(不含)【半价】
老人:安徽省省内70岁以上(含70岁)老年人,持本省老年证免门票(外省老年人不享受优惠)【免费】
以上情况仅供参考,具体请以景区当天披露为准。
热度: 3.2万人近期导航来过
No.4滁州花博园滁州花博园,有一个大沙滩,可以让小朋友去玩沙,还可以放风筝
公交:可以坐公交4路,18路,101路等线路到附近
地铁:可以坐地铁S4线,从技术学院站下
热度: 2.7万人近期导航来过
公交:可以坐公交定远16路,定远9路,定远6路等线路到附近
热度: 2.6万人近期导航来过
定远古城景点介绍
定远古城景点有:老人仓、朱湾镇、藕塘镇、池河镇、张桥镇。
1、老人仓:老人仓就是今天的仓镇,原为明初重臣蓝玉粮仓,差有老人看护,故名“老人仓”。也有传说是五代宰相冯道或明朝开国将领唐胜宗的粮仓。据说在民国时期仓镇的美食就很有名气,如今仓镇狗肉锅全定远县闻名,经常会有人特地开车来仓镇吃口狗肉锅。
2、朱湾镇:朱湾镇原名朱家湾,系自然古集镇,因昔有朱姓始居,沛河至此折向成湾绕流西南而得名。清属定城西乡朱家湾保,民国系定远县八大古镇之一,历史之悠远,昔日之繁华,有古迹“西土屏番”为证。
3、藕塘镇:藕塘镇位于定远县东南30公里处,与滁州市南谯区接壤。藕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山清水秀,经济繁荣,有千年古镇之风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荟萃,素有“小莫斯科”之誉称。
4、池河镇:淮河支流池河自南向北横穿池河镇全境,池河镇因此而得名,古称“幽州”,地理位置独特,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之地。池河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商贸云集,物产丰富。境内有玉皇阁、玉皇大道、池阳关锁、马营巷、太平桥、施茶庵、晓山寺、岱山庙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5、张桥镇:张桥镇古为驿站,商贾云集,是皖东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如今位于合蚌路沿线的张桥镇,大小店铺林立,市井繁荣,南来北往的商人络绎不绝,商贸十分发达。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张桥卤鹅”、“张桥红烧肉”等传统饮食食品享誉四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张桥镇百度百科-池河镇
定远名胜古迹
1、虞姬墓
虞姬墓,又名嗟虞墩,位于定远县城南30公里的二龙乡潭村。墓系一较大土堆,椭圆形,顶分三半,底部直径约69米,高约29米,墓的北沿于1958年被挖掉一部分,墓上草被称为美人草。墓前有一石碑,碑文为“西楚霸王虞姬之墓”,横批为“巾帼千秋”,对联为“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伴黄昏。”
2、令狐山
令狐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定远县藕塘镇东南的皇甫山西麓,东依将军峰、西接东园民居、面连营盘山、北滨大沙河,与藕塘老街隔水相望。总面积3300亩,海拔94米,景色宜人,分为四个景区:清流湖景区,塔山景区,南苑景区,东湖景区。集湖光山色、流水、花卉、果林等自然景观为一体,融宝塔、寺庙、诗词瀚墨和现代建筑等人文景观于一身的多功能生态型的国家森林公园。相传汉代,令狐山上就建有寺庙;唐宗相继增建子伯祠、碧霞宫、庙宇辉弘、香火颇盛。千百年来,农历每年三月十五,碧霞元君(俗称黑奶奶)神座前,络绎不绝的八方香客,顶礼膜拜。东汉楚相令狐子伯,少年避难读书于此,其称相后为酬谢藕塘父老和僧人教养之恩,于庙后山巅兴建七级浮屠,名曰“文峰塔”,后人为怀念子伯而易名“令狐塔”。景色宜人的环境,令许多文人墨客驻足留连,呤诗作赋。
3、中九华寺
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处。”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因毁于兵燹,宋时重建。明朝诗人王哀登中九华寺时题诗一首:“偶经栖佛地,碧草冷云峰,梵宇清尘虑,龙宫起拜容,拈花初见月,隔水忽闻钟。独坐山房静,潜风度竹松。”
现中九华胜地有一高2.4米,宽0.8米的青石碑。据考察,中九华寺,是阴陵古城周围诸多庙群中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一座古刹。寺前有“灵润殿”,寺后有“霸王寨”,与霸王寨隔水相望的有“虞姬祠”,相传当年项羽垓下败逃,渡淮后驻于此。寺左侧有水月庵,山腰有明泉、楚泉、汉泉、珍珠泉。泉溪突突,清澈见底,大旱不涸。
4、金山滴水寺
金山滴水寺庙位于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大金山深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该寺与凤阳禅窟寺,定远莫邪寺等齐名,系中九华系列文化中心之一。金山滴水寺遗址所在地海拔100—400米,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并且有山泉、水库,山青水秀,周边山体相连,原生植被保护较为完整。千百年来,香火旺盛。
5、定远红石峡
定远县拂晓乡境内有一座山叫大洪山,又名大横山,山高海拔234米。其山东南处有一处特殊地貌——“丹霞地貌”,面积约2平方公里。定远“丹霞地貌”为华东地区少有、安徽独一无二,整片地貌形状各异,如黄山的72峰。色泽呈赭红色,结构非土非砂亦非岩石,又似乎兼而有之。有的地方因长年风吹日晒,显得板结、坚硬,叩之有声;有的地段被岁月的凿刀雕刻成某些物体形状。愈往上攀,沟壁愈松软。每有山洪冲击,山体还会继续垮塌、剥落,使“红沙沟”向前向上伸延。山坡的另一面剥脱了所有的植被,敞露出丹红色的山体,充满了野性和粗犷之姿,犹如“赤壁”。
6、炉桥古镇
炉桥镇位于定远县西部,东距县城45公里。炉桥镇历史悠久。自秦汉前就是冶水之滨人口密集的一大聚落,因冶水所经,故日:“冶溪”。汉末曹操兵进东吴,曾在此地建百余炉铸造兵器,因炉旁有桥,故名“百炉桥”,后简称炉桥,该镇古乃形胜之地,离山障于左,冶水(窑河古名)环于右,重冈屏于前,长淮襟于后。地处要冲,水陆交通,曾为淝水之战古战场和古代商贾巨埠,素有“小南京”之称。前清时有福建、山西、新安、徽州等会馆,众商云集,市井繁荣。风景尢以“重桥月夜”、“淮浦归帆”、“凤领晴岚”、“西郊柳浪”等著称。炉桥镇建制至今约1800年多年历史。
7、定远县简介
定远县,位于江淮中部,安徽省东部。定远南依合肥,西邻淮南,北连蚌埠,东接滁州。近入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远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定远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辖16镇6乡,是皖东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县。
定远古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现仍为中国南北要冲。京沪高速铁路、淮南铁路贯穿境内,京台高速公路横跨境内。定远素以农业大县著称,1987年被列为国家瘦肉型猪基地,1996--2009年连续14年跻身安徽省畜牧生产十强县行列,2011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定远还是全国商品粮油大县、全国岩盐资源大县[1]、全国石膏资源大县,全国百个红色旅游基地之一,安徽三大化工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盐化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