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规与政策 旅游团退费规定

旅游法规与政策

10月1日实施的《旅游法》对市民出行和旅游业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经历了“十一”黄金周的考验后,市民和旅行社都对它有了不同的反应和认识。《旅游法》实施后,第一批“吃螃蟹”体验出行变化的市民觉得跟团出游更规范了。而旅游行业则面临着洗牌,义乌一些旅行社紧跟新法的脚步,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市民:跟团很规范行程稍无趣

《旅游法》实施以后,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价格“涨”声一片。不过为了体验无购物店、无自费项目的纯玩游,“黄金周”期间,仍有部分市民跟团出游。

“国庆出游,感觉一切都很正规。没去过一个购物店,一路上导游没有任何推销的意思。”在事业单位上班的施先生,“十一”期间和家人去韩国旅游。五晚六天的行程中,无论是韩国当地的地接导游,还是中国的全陪导游,表现得都很专业。“出行前我们就拿到了行程表,到了韩国后,一切都按行程安排活动。”施先生说,一路上,全陪导游兜里一直揣着《旅游法》的条文,时不时拿出来翻看一下。在韩国,总有少部分中国游客表现得不文明,不遵守当地的法规,比如韩国很多地方禁止吸烟,一些中国游客却在韩国随意吸烟,还把烟头随地乱扔。导游经常要制止这些不文明行为,为此没少遭白眼。

虽然和施先生一样觉得跟团出行更规范了,但市民李晶晶觉得行程设计得太死板。“有一些自费项目其实很有意思的,但因为什么都得按行程来,结果连游玩的时间都规定得很死。”李晶晶说,几天的旅程中导游很少说话,似乎没什么积极性。而当她求导游推荐好玩的项目和特色商品时,导游也是支支吾吾不愿说,称类似行为不符合《旅游法》规定。

旅行社:冲击不小寻求特色找出路

对我市不少旅行社而言,《旅游法》的出台对整个行业颇具冲击力。而经过了“十一”长假后,一系列问题也慢慢凸显。

“以前,‘黄金周’是港澳游和新马泰旅游的高峰期,火爆到一位难求。但今年‘十一’,这两条线路无人问津,原因主要是价格翻了一番,吓跑了很多前来咨询的市民。”我市某旅行社负责人说,虽然旅行社对此有一定的心里准备,但这样的情况仍有点超出预期。一边是游客减少,另一边是不少导游集体跳槽。《旅游法》实施后,少了牟利环节,全省不少导游产生了转行的念头。“‘十一’期间,无锡一家旅行社因为导游辞职,老总亲自带团3天。义乌情况还好,因为导游都有固定工资,所以影响相对较小。”该负责人说,不过,《旅游法》的实施,或多或少影响了义乌的购物游。新法实行后,不少去横店旅游的团队,目前都不再把义乌市场安排在团队行程中。这对义乌的旅游业来说,也有一定冲击。

此外,抛开新政策的冲击,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也让我市旅行社颇为头疼。为了抢占旅游市场这块大蛋糕,不少外地旅行社纷纷在义乌设点,不惜牺牲利益,用低价吸引客人。

“旅游行业越来越不好做。”这句话,道出了很多旅游从业者的心声。可喜的是,面对各种挑战,我市旅行社已开始寻求突破之路。恒风国际旅游有限公司产品设计部负责人王浩表示,以后旅游线路设计会更加细化,线路安排也会更具针对性。“旅行社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和游客之间的媒介,负责搜集整理更多的出行、住宿、票务信息,给游客出行提供便利,以更周到的服务来吸引顾客。”王浩说,《旅游法》实施后,他们公司将推出一些特色专列新线路,不仅性价比高,可玩性也强。

旅游团退费规定

旅游团退费规定如下:

因未达到约定的成团人数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向旅游者退还已收取的全部费用。旅游行程结束前,旅游者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

旅游团报名后,如果报名人数超出旅行社规定的最大人数,旅行社有权取消旅游团,但应当按照实际报名人数比例退还报名费用,并且收取一定的补偿费用,但不得超过报名费用的50%,且补偿费用不得低于报名费用的20%。

旅游团退费规定:

1、旅游团报名后,如果报名人数不足,旅行社有权取消旅游团,并全额退还报名费用。

2、旅游团报名后,如果报名人数超出旅行社规定的最大人数,旅行社有权取消旅游团,并全额退还报名费用。

3、旅游团报名后,如果旅行社因自身原因取消旅游团,旅行社应当全额退还报名费用。

4、旅游团报名后,如果报名人数不足,旅行社有权取消旅游团,但应当按照实际报名人数比例退还报名费用。

5、旅游团报名后,如果报名人数超出旅行社规定的最大人数,旅行社有权取消旅游团,但应当按照实际报名人数比例退还报名费用。

6、旅游团报名后,如果报名人数超出旅行社规定的最大人数,旅行社有权取消旅游团,但应当按照实际报名人数比例退还报名费用,并且收取一定的补偿费用。

7、旅游团报名后,如果报名人数超出旅行社规定的最大人数,旅行社有权取消旅游团,但应当按照实际报名人数比例退还报名费用,并且收取一定的补偿费用,但不得超过报名费用的50%。

8、旅游团报名后,如果报名人数超出旅行社规定的最大人数,旅行社有权取消旅游团,但应当按照实际报名人数比例退还报名费用,并且收取一定的补偿费用,但不得超过报名费用的50%,且补偿费用不得低于报名费用的20%。

一、旅行团退团扣费标准:

1、在出发前7日以上提出解约,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但之后提出解约的,由提出解除一方承担违约责任。

2、旅行社在出发前7日以内解除合同的,要向旅游者退还全额费用,并支付违约金。出发前7日至4日,违约金为旅行费用总额的10%;出发前3日至1日为15%;出发当日为20%。若旅客在出发前7日至4日解除合同,违约金为旅行费用总额的50%;出发前3日至1日为60%;出发当日为80%。

综上所述,因未达到约定的成团人数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向旅游者退还已收取的全部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第六十三条

旅行社招徕旅游者组团旅游,因未达到约定人数不能出团的,组团社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境内旅游应当至少提前七日通知旅游者,出境旅游应当至少提前三十日通知旅游者。因未达到约定人数不能出团的,组团社经征得旅游者书面同意,可以委托其他旅行社履行合同。组团社对旅游者承担责任,受委托的旅行社对组团社承担责任。旅游者不同意的,可以解除合同。因未达到约定的成团人数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向旅游者退还已收取的全部费用。

第六十四条

旅游行程开始前,旅游者可以将包价旅游合同中自身的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人,旅行社没有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因此增加的费用由旅游者和第三人承担。

第六十五条

旅游行程结束前,旅游者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

与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

五一假期马上来临,为了避免旅游走弯路,看好这3点避免下次踩坑,第一,去之前搜索这个景区的评级以及有没有安全风险;第二任何地方都不能强制消费;第三遇到任何问题一定第一时间投诉。那么,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下面就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边境旅游暂行管理办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投诉暂行规定》。

旅游法规与政策 旅游团退费规定

规范旅游者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

旅游交通运输方面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国民航旅客、行李国际运输规则》、《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等。旅游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是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

旅游法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以旅游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狭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其他调整旅游活动中各种法律关系的有关法律、法规,也包括国务院及旅游主管部门制定颁布的单行旅游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旅游法概念,既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包括地方的法规;既包括本国制定的法律、法规,也包括经我国政府签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际条约、国际协定等。

二、旅游时消费者怎样维权

鉴于以上种种旅游消费陷阱和存在的问题,广大消费者在随团旅游时,要学会依靠法律维权,一定要签订书面的合同,不能因为旅行社有一纸传真,或者有一个旅行日程的备忘录,就可以忽略合同的重要性。

但是,怎么签好合同呢?建议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对那些旅行社提交的格式合同多研究,避免上当受骗。

1、在旅游当中,如果旅行社增加了服务项目,或者增加了景点之类的,那么向游客加收费用因此引发的纠纷,应当怎么处理。

像这种纠纷,关键要看这个约定,参加旅行团旅游,它有个报价,这个报价里面要看清楚,它到底包括什么样的一些范围,什么样的服务项目,一般会写清楚,包括活动安排,这个时候游客有知情权,可以行使它,游客在出发之前游客不妨问清楚旅行社项目具体包括哪些。但是有一条是肯定的,如果明显属于新增加的旅游服务项目,旅行社必须事先争得游客的同意。

2、旅行社降低服务标准而引起的纠纷。

旅行社应当按照约定或者是法定的服务标准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如果降低了服务标准,这就是违约,这是一种最典型的旅游合同当中的违约行为。

三、出境旅游怎样维权

1、与组团社的领队或地接社导游沟通,加以协商解决。不能解决时,再与组团社联系,要求妥善处理。

2、如果旅行社拒不接受意见,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应注意搜集证据,待行程结束后再向旅行社交涉或向有关部门投诉,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当场向旅行社交涉,要求采取补救措施,并继续完成旅游行程。

4、对发生的重大和急难的旅游纠纷案件,游客可以拨打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的投诉电话,请求工作人员予以协调,也可以拨打组团社所在地旅游管理部门的投诉电话要求协调解决。

以上就是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的相关内容,那么旅行社安排游客强制购物是违法的吗?根据《旅游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如果旅行社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游客可以在行程结束后30天内要求退货。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旅游政策与法律法规重点知识

旅游政策法律法规的作用如下:

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补充:《旅游法》可促进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旅游越来越成为国计民生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日益成为我国人民的重要需求和生活的组成部分。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和第一出境旅游购买力国家,也将成为国际上第一旅游目的地国。旅游法的出台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大势所趋,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就业、富百姓提升软实力,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