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摄影
旅游摄影,就是指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摄影,也就是用摄影记录旅行的过程,记录旅途中的风光,途中所发生的不寻常的事,见到的不寻常的人。旅途中拍风光往往得靠蒙,赶上好天气好地方了就出片,不然就拉倒,跟专门拍风光也并不相同。
旅游形象设计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逐渐得到广泛关注。自197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Hunt的博士论文“形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探讨旅游地开发形象因素的意义以来,国际上掀起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热潮。1998年李蕾蕾撰写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旅游形象的专著。现代旅游发展已经进入了“形象导向”阶段,形象的设计直接决定了目的地旅游开发的方向,从而对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学者对旅游形象有多种提法,如旅游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区形象等。较具代表性的有:张建忠认为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区域内各种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旅游要素的综合感知和印象;邓明艳指出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在经历了旅游地旅游后,或潜在旅游者通过电视、杂志、广告、网络信息等媒体,获得的关于旅游地的总体印象;黎洁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因素,如旅游目的地政治经济状况、自然环境、人文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业发展与旅游设施等;廖卫华将形象定义为现实和潜在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认知,是对旅游地各要素产生的印象总和,是旅游地特征在游客心目中的反映。概括而言,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公众对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对区域内在和外在精神价值进行提升的无形价值,是旅游地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
旅游景观鉴赏
山体旅游景观的鉴赏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1)酷似造型地貌——特定观赏点观赏。
(2)峡谷、洞、一线天类景观——置身其中近观。
(3)瀑布景观——适当距离仰观。
(4)江河湖海——高处俯览。
(5)小景点——近观。
(6)山水组合景观——水路观赏。
2.把握观赏时机
(1)原因:因许多自然景观因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
(2)观赏时机举例:①我国北方山水风景宜夏季观赏;②朝观日出,夕看余晖;③高山风景宜雨过天晴时观赏等等。
3.抓住景观特点
(1)原因: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也不相同。
(2)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①主配;②层次;③框景;④借景。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我国风景美学理论→体现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
(2)自然和人文和谐思想的体现:①自然风景区建设;②人文景观建设;③风俗民情。
5.以情观景
(1)综合感受;
(2)发挥想象;
(3)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4)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6.景观观赏的其他要求
(1)在景观观赏前,应查看有关资料,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使观赏有重点、有目的,从而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
(2)对于一些有节奏韵律的景区,在观赏过程中也应保持一定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