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史 旅游的定义

旅游史

推荐你看这本书《旅游的发展史>编辑推荐本书对跨越人类四个社会形态、长达数千年的世界旅游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历史上出现过的有影响的旅游活动、旅游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证,从旅游交通与设施、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景点的建没与开发,旅游中介机构和旅游组织、旅行家和旅游文献等多维的角度向人们展求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旅游史画卷。

同时,作为国内第一部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著作,本书对“旅游产生于何时”、“工业革命之前有没有旅游”、“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书对推进世界旅游史研究、构建世界旅游史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内容简介本书对跨越人类四个社会形态、长达数千年的世界旅游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历史上出现过的有影响的旅游活动、旅游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证,从旅游交通与设施、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景点的建没与开发,旅游中介机构和旅游组织、旅行家和旅游文献等多维的角度向人们展求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旅游史画卷。

同时,作为国内第一部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著作,本书对“旅游产生于何时”、“工业革命之前有没有旅游”、“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范畴是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书对推进世界旅游史研究、构建世界旅游史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简介彭顺生,湖南宁远人。

现任职于文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曾先后在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意大利热那亚大学访学。

自1990年研究生毕业以米,热衷于历史、旅游,家庭教育研究,共出版著作6部,在《世界历史》,《世界史研究年刊》、《北大史学》,《学术研究》,《思想战线》、《旅游学刊》等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学术研究方向为世界旅游史、旅游文化、旅游人类学。

目录序

绪论

一、旅游起源于何时

二、工业革命之前是否只有旅行没有旅游

三、世界旅游史如何分期

四、世界旅游史研究的范畴是什么

五、编撰方式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世界旅游的产生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社会活动

二、商务旅行的产生

三、西方神话传说与旅行

第二章古埃及旅行与旅游

一、古埃及旅行与旅游兴起的背景

二、古埃及旅游交通和旅游设施

三、古埃及旅行旅游活动

四、古埃及旅游景观

第三章古希腊旅行与旅游

一、古希腊旅行与旅游兴起的背景

二、古希腊旅游交通和旅游设施

三、古希腊旅行旅游活动

四、古希腊旅游景观

第四章古罗马旅行与旅游

一、古罗马旅行与旅游产生的背景

二、古罗马旅游交通和旅游设施

三、古罗马旅行旅游活动

四、古罗马旅游景观

第五章欧洲中世纪旅行与旅游

一、西欧中世纪旅行与旅游产生的背景

二、西欧中世纪旅游交通和旅游设施

三、西欧中世纪旅行旅游活动

四、西欧中世纪的旅游景观

五、西欧中世纪著名旅行家与旅游文献

六、西欧中世纪旅行与旅游的特点

七、西欧中世纪旅行与旅游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

八、欧洲其他地区的旅行与旅游

第六章亚洲中世纪社会的旅行与旅游

一、***帝国崛起前的西亚诸国的旅行与旅游

二、***中世纪社会旅行与旅游产生的背景

三、***中世纪社会的旅游交通与旅游设施

四、***中世纪社会的旅行与旅游活动

五、***中世纪社会的旅行家与旅游文献

六、亚洲其他主要封建国家的旅行与旅游

第七章工业革命与世界近代旅游的兴起

一、17~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结束前的旅游概况

二、工业革命及其对近代旅游兴起的影响

三、托马斯·库克与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第八章世界近代旅游交通

一、近代道路系统的构建

二、蒸汽机与蒸汽机械交通工具

三、内燃机与汽油汽车、柴油汽车

四、汽车发明家时代

五、空中交通工具——飞机的发明

第九章世界近代旅游住宿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近代大饭店的兴起与发展

二、近代商业饭店的涌现

三、其他类型的近代饭店与旅馆

四、近代新式饭店与古代客栈的差异

第十章世界近代旅游活动

一、近代商务旅游

二、近代度假旅游

三、近代保健旅游

四、近代观光旅游

五、近代文化旅游

六、近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第十一章世界近代旅游景观

一、近代著名建筑景观

二、近代著名园林景观

三、古代历史遗址的开发

第十二章世界近代旅游中介机构与旅游组织

一、世界近代旅游中介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二、世界近代旅游组织的出现

第十三章世界近代旅行家与旅游文学

一、惊险***的南极探险旅行

二、探险中亚的先驱——阿特金逊与《欧亚纪行》

三、冈察洛夫与《冈察洛夫环球游记》

四、罗伯特·拜伦与《穿行内陆亚洲》

五、其他旅游文学作品

第十四章现代旅游勃兴的背景

一、战后世界经济的增长

二、战后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三、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与各国城市化

四、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五、战后各国***发展旅游业的态度与措施

六、战后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他因素的作用

第十五章世界现代旅游交通

一、陆上近、中距离旅游工具——汽车

二、空中主要旅游工具——飞机

三、陆上远程旅游的主力军——火车

四、水上旅游交通工具——轮船、渡船、豪华游船

五、特种旅游交通

第十六章世界现代住宿业的蓬勃发展

一、丰富多样的现代旅游住宿设施

二、现代饭店集团的演进

三、现代饭店集团的经营与运作模式

四、世界现代住宿业的特点

第十七章世界现代旅游新产品的开发

一、20世纪50~60年代: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兴起

二、20世纪70~80年代:旅游新产品开发的蓬勃发展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后大众旅游产品方兴未艾

第十八章世界现代旅游景观

一、现代著名建筑景观

旅游史 旅游的定义

二、人造旅游吸引物

三、世界遗产景观

第十九章世界现代旅游组织的发展

一、现代旅游中介机构

二、世界现代旅游组织的多元化

附录

一、古代迁徙、早期探险者和大旅行家纪事

二、旅行交通、设施、设备及供给纪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旅游的定义

旅游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到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Tour)来源于拉丁语的“tornare”和希腊语的“tornos”,其含义是“车床或圆圈;围绕一个中心点或轴的运动。”这个含义在现代英语中演变为“顺序”。后缀—ism被定义为“一个行动或过程;以及特定行为或特性”,而后缀—ist则意指“从事特定活动的人”。词根tour与后缀—ism和—ist连在一起,指按照圆形轨迹的移动,所以旅游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到起点的活动;完成这个行程的人也就被称为旅游者(Tourist)。

“旅游”从字意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简述旅游发展的历史

新中国建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bai。第一个时期的起始时间为新中国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当时主要是对那些来华的外宾所展开的。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1964年正式成立。

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步入正轨和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及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80年代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哪里有并行发展的阶段。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阶段。

中国近代旅游业

20世纪前,近代的工业经济来到中国,新的陆上交通体系的构建,但是伴随着的确实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入侵。那么中国在被踢开国门的同时自身产生了旅游行为吗?我们只能通过社会的二元结构来看待:首先进入的帝国主义不仅仅是大兵,还带来了西方世界为数众多的传教士、商人、学者,他们在中国从事的一种半职业半殖民的活动。他们的活动就是要好好审查中国的各种"宝贝",这样就出现了各地涌现的外国群人别墅。其中现代保留的规模较大的是庐山的洋人别墅。他们选择这样风景好的地方,一方面进行职业工作,一方面就无偿拥有了这块风景区。对于此时中国的广大百姓,其旅游活动(具有现代意义的旅游活动)也同时广泛的存在。首先对于周期性的庙会活动,可以看成一种旅游目的地(因为庙会经产会出现卖艺的现象,而看客一旦付钱并观看就是一种旅游行为)。其次,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都会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到郊外进行赏花观鸟,这是中国广泛存在的生活行为,所以可以定义为现代意义的生态旅游。再有就是皇亲国戚的巡游、猎兽等活动就属于旅游。一个典型的例子,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专门为皇帝的远行的旅游设立的观景点。

在20世纪30年代之间,中国没有自己的旅游业务公司。由于洋人享有开放口岸的通航权,所以在当时的很多重要城市的旅游中介服务全为洋人操纵。只在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雨在该银行下创办一个旅游部,为国人办理旅游业,经北洋政府批准,于1923年8月正是成立。

1927年,旅游部从银行中独立出来,成为中国旅行社,这是中国自身最早的旅行社。在艰苦的创业过程中,终于赢得了华东、华北、华南的旅游业务。在之后相继踊跃了,出现了如铁路旅游经理处、公路旅游服务社、航空讯美空游、浙江名胜团。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旅游中介公司。

1949年之后的旅游业发展

1949到1977年的政治接待时期。如在1949年成立新中国第一家国营华侨服务社,于厦门。华侨旅行社于1952年开始兴办。主要从事接待回大陆探亲旅游的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外籍华人。在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回忆"在我国召开。这次事件引起我国因公务出差和旅游的外宾逐渐增多。在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下,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总社成立,并成立了15家分社。主要从事涉外的嘉宾及友人的接待。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从政治接待转向国民新兴的部门。在这种结构转变下出现了旅游的繁荣,表现在:l、在1978年原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为"管理总局",后改为中国国家旅游局;滞后在各省市区成立了相应的旅游管理部门。2、设立8个驻外旅游办事处,并在香港设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1983年,我国被世界旅游组织接纳为会员,成为该组织第106个成员。3、国内旅游兴盛。随着出门旅游人数的增加,使得旅游带动的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提高。4、促进旅游业人才的培养。随着旅游业经营管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