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旅游攻略
古徽州旅游攻略
徽州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作为一个在黄山混迹二十多年的老司机,想给准备来黄山旅行的朋友们介绍下古徽州旅游攻略,这里主要是介绍(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一方面能够让大家了解徽文化,另一方面能够让大家能够更加开心、便利的浏览黄山美景。
古徽州旅游攻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黄山概况及常见问题
2)、古徽州美食(八大菜系--徽菜)
3)、古徽州旅游的交通
4)、古徽州旅游的住宿及住宿推荐
5)、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线路规划
一、古徽州旅游攻略之--黄山的概况
黄山市,原为徽州地区,古徽州一府六县,现黄山下辖三区四县:
屯溪区(市中心,屯溪老街所在地,同时是各种交通工具的中转站,同时也是推荐住宿点之一)
徽州区(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行政划分概念了)
黄山区(古时的太平县,黄山风景区所在地,也是大家最容易混淆的地区概念)
歙she县(古徽州州府所在地,也是徽商徽文化的发源地)
休宁县(休宁有一座四大道教圣山--齐云山)
黟yi县(宏村、西递这样的世外桃花源所在地)
祁门县(中国十大名茶,祁门红茶的原产地)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包含哪些景点?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徽文化发祥地安徽省黄山市,由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唐模、潜口民宅、呈坎五大精品景区组成,2014年12月,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获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二、古徽州旅游攻略之--黄山美食
吃-作为了解当地文化习俗的一个重要渠道,自然要给各位吃货朋友介绍一下,古徽州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菜的发源地,好吃的肯定不少,比如:臭鳜鱼、毛豆腐、刀板香、黄山烧饼、石头粿、五城茶干、徽墨酥等等不胜枚举。每当想吃来都要咽一下口水,下面给大家介绍几道到黄山来必吃的菜。
1.臭鳜(gui)鱼
这个必须作为第一个,《舌尖上的中国》鼎力推荐
臭鳜鱼问起来臭吃起来香,吃起来一定是香的,如果不香那肯定是店家没做好!
2.刀板香
刀板香,其实就是普通人家最常见的招待贵宾的菜肴,现在很多土菜馆,都拿来做招牌菜来吸引外地的游客。
刀板香在焖蒸过程中将之置于上等香樟木板上,所有油腻皆被木板吸走,既保持了肉的咸鲜又油而不腻。不过现在一般农家乐都没有香樟木,而是跟竹笋放在一起,竹笋吸走了腊肉里的油和盐分,这样笋子也变得非常可口。在春冬季节一定要吃这道菜,不过笋子吃多了对胃不好,可不要贪嘴哦!
3.毛豆腐
《舌尖上的中国》推荐菜品
毛豆腐是通过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
这道菜的关键在于毛豆腐,在黄山有个叫做休宁蓝田的地方,有个方鑫玉,他们家做的毛豆腐很出名。很多店家都会说自己家毛豆腐是谁做的,其实别家做的也有很多不错的。
三、古徽州旅游攻略之--交通
高铁站旅游客运中心,就在高铁站右手边
去徽州古城的可以从屯溪的黄山市汽车站出发
旅游班车2号线:汽车站--徽州古城
黄山市汽车站(市旅游集散中心)--西溪南--潜口游客中心--潜口民宅--唐模--棠越牌坊群·鲍家花园--徽州古城
时刻表:上午8:00--11:00;下午13:00--16:00整点发车。
旅游班车3号线:汽车站--呈坎
黄山市汽车站(市旅游集散中心)--西溪南--潜口游客中心--潜口民宅--呈坎
时刻表:上午8:00--11:00;下午13:00--16:00整点发车。
四、由于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离屯溪比较近,大概一个小时车程,当天可来回,建议住宿在屯溪,晚上还可以逛逛屯溪老街和黎阳老街。
五、古徽州文化攻略之--线路规划
1.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景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核心,是徽州府治所在地。景区内布局有古民居群、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坝、古牌坊。
徽州古城景区辖六个景点:东方凯旋门--许国石坊,徽州古城标志--徽州府衙,江南第一街--斗山街,徽商之源-渔梁古埠,徽州大观园--徽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陶行知纪念馆。
2.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
这里有古老村落棠樾村、七座牌坊、男祠、女祠、刻有历代鲍氏孝子名讳、孝行事迹的世孝祠及众多宗法、公益、文会、书院、义仓等纪念性建筑。与牌坊群相谐互生的鲍家花园是徽文化的杰出代表。景区内的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成为了“徽州古建三绝”。
3.唐模
唐模,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唐模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有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的美誉。现唐模村以狮子山为支撑点,村的西南面有丘陵地带象形山;东、北、西面是小平原;这里还有"同胞翰林"碑坊、八角亭、蜈蚣桥、丰乐河、青石板路、清代建造的高阳桥、古银杏林、太子塘、太子庙、古徽建筑"状元府"、许村玉的旧宅、尼姑庵、许氏大祠堂、唐模小西湖等景点。唐模村堪称为一座园林式古建筑物馆。
4.潜口民宅
潜口民宅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紫霞山麓,由明代民居建筑群和清代民居建筑群组成。按照“整体搬迁、集中保护”的原则,潜口民宅将原散落于民间且不宜就地保护的明清建筑进行集中保护,景区内有明清典型的民居、祠堂、牌坊、戏台、亭台、拱桥等24处古建筑。
5.呈坎
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呈坎八卦村位于呈坎景区,是世界迄今保存最古老、最神秘的村庄。呈坎现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49处。“一村双国宝”、被列为:“中国风水第一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古建筑之乡”“中国国宝之乡”“中国最佳旅游古镇”“国家4A旅游景区”。
这几个景点介绍完,就来说下大家最比较关心的门票问题
打算全部游玩的建议购买联票
另外景区里面还有很多卖特色小吃的,如:石头粿、烧饼,可以购买一些边玩边吃,价格在五块钱以下。
如果想要了解详细的行程规划欢迎关注威信工众号黄山自由行(fanyoumaotrip)
徽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徽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罗东舒祠、徽州文化园、丰乐湖景区、呈坎村古建筑群、黄山徽州区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潜口民宅、黄山德懋堂、呈坎古镇、宏村旅游风景区。
1、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一个聚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2、罗东舒祠
全称贞靖罗东舒先生祠,祠堂规模宏大,营造精细,其建筑融“古、雅、美、伟”于一体,是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3、徽州文化园
由碑廊、牌坊群、徽派盆景园、紫阳书院、新安画苑、古徽四宝斋、新安药堂、徽商纪念馆、徽戏楼、徽茶品茗阁、徽菜馆、文昌阁、五凤楼等部分组成。
4、丰乐湖景区
上游如高山峡谷,山峦叠嶂,下游则渔歌帆影、极具生活气息,乘坐帆船,于丰乐湖中,蜿蜒行游于黄山东部峡谷之中,有三峡之俊秀,被誉为黄山天池。
5、呈坎古镇
呈坎,别名龙溪、八卦村。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辖镇。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江南第一村、中国古建筑之乡、安徽省旅游乡镇。
徽州古村落排名
安徽古村落有很多,下面列举几个排名:
一、西递村
黟县西递镇。
西递村,位于安徽黟县南部,属于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多。
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北枕黄山,南眺白岳,东邻国家历史名城古歙,西通九华山、太平湖,她群峰连绵,风光秀丽,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古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古朴完整的还有124幢。这些民居大多为三间与四合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马头墙、小青瓦,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
二、宏村
黟县宏村镇。
宏村(又名弘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北部,属黟县辖镇,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宏村,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宏村镇内有南湖、月沼、水圳等河流。截至2014年,全镇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著名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
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三、唐模村
徽州区潜口镇。
唐模村,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原歙县西乡),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它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唐模村徽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拥有人文特色和古园林特色,有“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美誉。
村内风景秀丽,檀干溪穿村而过,全村夹岸而居,村内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及“一村三翰林”之誉而闻名中外。
四、江村
旌德县白地镇。
江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旌德县白地镇境内,紧临205国道。
江村始建于隋末唐初,有1300余年的历史。据记载,咸丰初年(1851年)江村人丁达8万余口,号称“小杭州”。
2005年,江村风景区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同时还是国家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之一。
江村景区的生态旅游堪称中国安徽“两山一湖”旅游圈中一大亮点。这里景色秀丽,不仅有声名在外的“江村十景”等自然之景;也有“江村总祠”、“溥公祠”、“明孝子文昌公祠”、“父子进士坊”等古朴的人文古迹。村子里保留了一定的原生态,商业化的气息并不浓厚。
五、渔梁村
歙县徽城镇。
渔梁村位于歙县县城东南1.5公里,村落占地8.2公顷。其形态似鱼。渔梁在唐代即已具雏形,渔梁的名称由坝而来,渔梁整体格局保存完整,渔梁坝和水运码头是村落最有特性的要素。
渔梁坝,是隋朝一位官员汪华所建,是江安江上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为我国现存仅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被国家著名的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誉为“江南都江堰”。它选用的花岗岩,徽式风格榫头,将块块巨石牢牢“锁”住。水坝分左、中、右三个水门,左边长年流水,中、右水门既防涝又防旱。
六、棠樾村
歙县郑村镇。
棠樾村,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以牌坊群而闻名于世。棠樾牌坊群座落在歙县城西10多华里的棠樾村头大道上,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在牌坊群旁,还有男女二祠,建筑规模宏大,砖木石雕特别精致,近年已修复如旧。中国牌坊博物馆也在这里筹建。
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恢宏华丽、气宇轩昂。
七、黄村
休宁县商山乡。
黄村位于休宁县城南15公里处,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民居、小桥、流水错落有致,居民以黄姓为主,至今保留古朴的民风民俗,人文底蕴深厚。它因一座古民居“荫馀堂”飘洋过洲落户美国波士顿而享誉洲内外。
这里是一个千年古村,它有着极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现有保存完好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嘉靖年间的进士第、中宪第、黄村小学、月池塘,以及建于明清年间的众多古民居等,还有荫馀堂、上门厅、男祠、女祠、乡贤里、尼姑庵、关帝庙、牌坊群等众多古迹遗址。
八、关麓村
黟县碧阳镇。
关麓村(Guan lu),属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管辖,地处武亭山麓、西武岭脚,因西武岭有“西武雄关”之称,该村居雄关之东麓而得名。村口有一人工塘,面积达3000平方米,状似弯月,称月塘。又因过去黟县通往祁关麓村环境优雅,村前一小溪,清泉淙淙来自武亭山麓,故名武水。
关麓除了古建风格独到卓绝之外,还另有三绝:“米塑”、“砖雕”和“海底木”,它们与“联体古建筑”一起合称“关麓四绝”。
徽州古城周边景点
徽园
集牌坊、古民居、祠堂“徽州”三绝”之大成,徽园气势宏大,古朴典雅,架构俱佳;粉墙黛瓦,鳞次错落,抑扬顿挫,犹云行水流,清扬悠远,极富韵律;其雕刻之精美,上承古徽文化神韵,下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叹为观止。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髓。可乘3或4路公交车至徽园站。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明万历十二年( 1584)建,坊石质为砾凝灰岩(茶园青石,又称黟县青),八柱,口字形平面,南北长11.56米。南、北二面依二柱三楼式,东、西二面依四柱三楼冲天柱式,结构稳固,造型丰满。石坊施以仿木构建筑彩绘的雕饰,图案典雅,刀法娴熟。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综合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平,其四柱三楼冲天式石坊形制,垂明清数百年,在石坊建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全国独一无二。可乘1或2路公交车至游客中心或徽州府衙站。
许国( 1527——1596),字维祯,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万历十一年(1583),许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万历十二年,因云南平叛决策有功,晋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赐建牌坊。卒赠太保,谥文穆。
徽州府衙
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至今仍保存着二堂。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徽州府衙总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可乘1或2路公交车至游客中心或徽州府衙站。
徽商大宅院(西园)
是将散落在全县范围内濒临坍塌的26座明末、清代及民国时期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进行拆迁和修缮,按照“复原”的原则,整体搬进了西园。大宅院内的古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多达14000多处,其中有不少是近20年来从民间征集、收购来的散件。可乘1路公交车至徽商大宅院站。
渔梁街
渔梁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街,渔梁是徽商兴盛数百年的重要水路码头,至今还保存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原始风貌,是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渔梁古街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又因古街形似鲤鱼,故又称“渔鳞街”。渔鳞街蜿蜒1公里,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号称江南第一水街。可乘1路公交车至渔梁坝站或乘坐1或2路车至渔梁景区西入口(香格里拉小区)站。
徽商之源—渔梁古坝
古徽州昌盛数百年的水路码头,交通要津,至今仍保持着古代街衢、水埠和码头的风貌,渔梁老街一公里有余,用一色鹅卵石铺成,旧式店号、庄号依稀可辨, 2005年初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渔梁坝,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为我国现存有的古代石质滚水坝,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乘1路公交车至渔梁景区站。
斗山街
斗山街,因形似北斗星状而得名,建于明清时期,街长 300多米,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并浓缩了徽派建筑的主要特色,以许、汪、杨、王四大家宅为主要代表,气势恢宏,造型古朴,雕饰精致,自成一格,是古徽商的群居地。可乘1或2路公交车至游客中心站或徽州府衙站后步行800米。
徽州街巷
内有斗山街、大北街、打箍井街、中山巷等古街巷。斗山街为徽商集中居住地,以许、汪、杨、王四宅为代表,浓缩了徽派民居建筑风格,街面铺设青石板,街巷幽深。街首处“旌表江莱甫妻叶氏贞节之门”木牌坊,为明太祖朱元璋感恩赐建。大北街为府城商业区,店面琳琅,浓郁古风仍存。该街朱家巷口有“豸绣重光”坊,蕴含明末朝廷斗争故实。打箍井街以打箍井得名,井圈凿箍,为罕见。井边方士载宅为明大学士许国府邸部分遗构,现辟为许国生平展览馆。中山巷为阶梯型古巷,基本保持清末风貌,巷内有两柱世科石坊和皖南事变后叶挺将军囚禁处。
南谯楼
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介绍说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也就是它的城门是用了13对柱子顶起,可惜因年代久远,现今有的柱脚已腐烂。可乘1或2路公交车至游客中心站或徽州府衙站后步行400米。
新安碑园太白楼
新安碑园是一座典型的徽州私家园林式建筑,它凭太白楼,靠披云峰,借练江水,临太平桥,以曲折有致而又含丰富的借景表现手法,依山傍水而筑,显得幽深而奇巧。它因陈列了两套著名帖刻《余清斋》和《清鉴堂》而驰名。整个园林由真赏亭庭院、小天都庭院、两清堂庭院、披云小筑庭院等部分组成。
太白楼,徽派楼宇式建筑。它背靠披云山峰,面临练江水,原为一座洒肆。唐代诗人李白来歙访隐士许宣平不遇,曾在此饮酒,后人为纪念李白,特将酒肆改名为“太白楼”。可乘1或2路公交车至游客中心站后经太平桥步行400米。
陶行知纪念馆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大学时代曾名知行,歙县黄潭源村人。他于1917年从美国学成归国,着力推行平民教育,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推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陶行知纪念馆位于歙县城内中和街。1984年由崇一学堂旧址改建,1991年和2003年两次扩建,占地1700平方米。纪念馆大门为南向,用青灰色水磨砖砌,大方砖门额镌刻胡耀邦手书“陶行知纪念馆”六个填金大字。门厅正中设陶行知全身汉白玉坐像,二楼为展厅,陈列陶行知生平介绍和有关文献、实物,厅后为崇一学堂旧址。可乘1或2路公交车至游客中心站或徽州府衙站后步行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