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名胜古迹旅游景点
武汉十大名胜古迹有:黄鹤楼,东湖风景区,黄陂木兰生态旅游区,武汉大学,归元禅寺,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长江大桥,晴川阁景区,古琴台,东湖磨山景区。
1、黄鹤楼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西抵司门口大桥头,南临阅马场及红楼,北临京广铁路干线,海拔平均高度85米。黄鹤楼为武汉黄鹤楼公园主要景观,也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2、东湖风景区
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风景游览地。景区总面积为8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区内种植各种树木200多万株,布置亭、台、楼、阁和各种建筑设施70多处,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尤以春兰、夏荷、秋桂和冬梅最为著名。
3、黄陂木兰生态旅游区
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占地面积约18.6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A级景区,包括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木兰云雾山四大景区。
4、武汉大学
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被《Science》期刊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学校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归元禅寺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东眺晴川阁、南滨鹦鹉洲、北邻古琴台,由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依王氏葵园而创建。
6、湖北省博物馆
筹建于1953年,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风景区。湖北省博物馆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也是湖北省规模较大、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
7、武汉长江大桥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8、晴川阁景区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洗马长街,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因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诗句得名。
9、古琴台
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文物旅游景观之一,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
10、东湖磨山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东岸,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2.7平方公里。景区三面环水,六峰相连,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称。
武汉名胜古迹有哪些地方
武汉的名胜古迹有黄鹤楼、起义门、大余湾、归元寺、晴川阁、古琴台、古德寺、楚望台、长春观等。具体介绍以下几处名胜古迹:
1、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2、起义门
武汉起义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起义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革命的历史见证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起义门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距今700多年历史。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营起义后,迅速控制中和门,南湖马炮营得以从此门入城,在城头架炮轰击湖广总督府,掀开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
3、大余湾
大余湾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南距武汉城区68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余湾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大余湾为核心的油菜花海,向前后延伸了有十多里距离,面积3000亩。
4、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脚下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国家AAA级景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市文物旅游景观之一。
5、楚望台
楚望台,位于武昌起义门东面山岗上,国家AAAA级景区。楚望台位于武昌梅家山,今起义门左侧山冈。元朝末年,朱元璋进军武昌,曾驻跸梅亭山,在此闻报得第六子,高兴地说:“子长,以楚封之”。
朱元璋当皇帝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树立分封楚王的御制碑文,并建“封建亭”。朱桢不忘父皇之恩,常在此遥望帝京,故又建“楚望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起义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余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琴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望台
武汉古建筑景点
武汉著名古建筑,四塔(洪山无影塔、洪山宝塔、胜像宝塔、石榴花宝塔)二桥(白洋桥、保寿桥)一牌坊(汉阳共勉街石牌坊)。
武汉大学必去十大景点
1、国立武汉大学牌楼,现在武大正门处的这座新牌楼,是在1993年百年校庆前夕仿照老牌楼,由武大海内外校友集资建造的。四根八棱圆柱(四柱八方),表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的云纹,表示高等学府的深邃和高尚。上覆琉璃瓦之颜色为孔雀蓝,仅次于皇家的金黄色。另外,位于南湖校区的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校门口亦为仿制的国立武汉大学牌楼。
2、珞珈广场,珞珈广场,这又是中国大学里标志性的广场,这一大块的绿化面积在全国居于首。花树自不必少,小径小路弯的曲折,修的精妙。路灯相连相守,夜晚也串的漂亮。这里像是武汉大学绿色的眼睛,也是文化和休闲活动的中心。每天早上有睿智的老者舞剑,白日里有稚气未脱的小孩嬉戏,牵手的情侣相拥,有风时天空中则飘满了风筝,带着你去远方,晚上广场上都可以看见很多休息聊天的学子,和进校散步、跳舞、健身的市民。
3、樱花大道,提起武大,最有名的莫过于樱花了。樱园老斋舍前著名的“樱花大道”,是武大赏樱的最佳地点。春天的樱花大道,花枝浓密,满眼的樱花沿着300米长的大道盛开,洁白如雪、灿若云海。抬头只见花不见天,是个晶莹透亮的世界。
4、樱顶,樱顶樱顶,重点就在樱和顶,樱花就在它楼下,这里又被称作樱花城堡,而顶,即是房顶,却也是武大之顶的意思,除了老图外,它是武大最高的地方,经过了精心设计,武大的樱顶宿舍是三座一模一样宿舍的联合,因为本来楼就高而漂亮,三座并列相连,更显得有气势,面积也较大,平日看上去就像一个广场,站满了人游走。
5、老斋舍,老斋舍就是现在的樱园宿舍,是武汉大学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沿着有108级台阶的楼梯拾级而上,登上樱顶俯瞰整个武大校园,一片碧绿便尽收眼底。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在推开老斋舍的窗子就能看见潇潇洒洒的樱花雨。
6、老图书馆,这是一座能让人心动的图书馆,它远离校园,处在山颠,朴实庄重,有容纳的气势,你站在它的门牌前,会有心动的感觉。而故宫式的房顶上那块小小的牌匾的上的三个篆书图书馆则静静的见证着它一样长久的历史。
7、奥林匹克运动场,“奥场”是同学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场的简称,它又称为“912广场”。蒋介石曾在912广场阅兵,庄严肃穆,不知后来有多少热血男儿牺牲在卫国战场上。而九一二操场则是由毛主席而来,毛主席在1958年9月12号接见了此地区几所大学的学生,而九912故此命名。唉,感叹成王败寇,也是世上常事。它是武大校内最大的运动场,也是每年军训阅兵、运动会的举办地。
8、李达花园,沿着行政楼前的大路走下去,就能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中还立着前武大校长李达的塑像。这就是“李达花园”,每天早上,当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照耀下来的时候,这里显得格外宁静,因此被同学们称为“天然自习室”,是晨读和自习的好地方!
9、六一亭,为纪念六一惨案死难烈士而建于1947年11月。六角飞檐,碧瓦熠熠,六根朱红圆柱支撑,都蕴含六月之意,亭四周植有冬青和绿草。亭高约7米,上部攒尖顶为木质结构,下部红圆柱用水泥注成。亭中立有一块石制纪念碑,碑身高1.46米,宽约0.58米。
10、半山庐,位于珞珈山腰西北,高达7米,由两个阳台将三栋两层的楼房连缀而成,中间一楼伸出一个装饰性屋檐为入口,八个飞檐毫无雕饰讲究,整栋楼用色简拙,皆青砖墨瓦,外表极显质朴无华之能事,与珞珈山的苍秀山势混为一体。据说半山庐的建筑与选址是武大一位研究易经的教授所设计。虽依山而建,但庭前却异常开阔平坦。本是单身教工宿舍,家眷不在武汉的教授大多住在这里。1937年-1938年,“武汉抗战”期间,蒋介石和宋美龄曾寓居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