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风格有哪些方面
不同于土地、矿藏等传统资源,旅游资源一般具有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多样性、永续性等特点。(1)旅游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十分广泛。可以说,在地球上任意一点都有旅游资源分布。如在人口密集的陆地上有人们熟悉的各种自然、人文景观,像黄山集地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于一体。城市有体现人类智慧的现代建筑,乡村有浓郁的民俗及田园风光,人烟稀少的山区、沙漠,有原始、纯朴的自然风光;在无人居住的陆地上则有人们不熟悉的特色景观,如南极的冰雪;在海洋中有波涛汹涌的海浪和一望无际的水面,有奇特的海洋生物;在天空有瞬息万变的气象景观。可以说,几乎在地理圈范围内的各个区域都有旅游资源的存在。(2)旅游资源具有强烈的区域性。各种旅游资源既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从而使旅游资源产生区域性差异。如海岛低地、热带风光、椰林竹楼、高山积雪、沙漠驼铃等特色旅游资源,均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关。不仅自然旅游资源受自然环境影响,人文旅游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由自然环境决定。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中,为了获取适宜的生存条件,不得不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因而,人类创造的各种人文景观及文化遗产,也都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留下了区域特征的烙印。以民居建筑为例,四合院、小胡同是老北京的标志,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内蒙古牧区的牧民则主要居住帐篷与毡房,西南部潮热地区的居民更喜欢所谓“吊脚楼”,等等,这些民居的特点都与生活地的自然环境特异性密切相关。(3)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各种特色旅游资源一般都集中分布在与其地理环境、区域环境相适应的地区,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区域特征。这正是旅游资源个性特征——不可移动性的体现。与这类地方色彩、区域特征相适应的是自然环境的个性特征,离开了个性特征,建立在特色、个性基础上的内涵与吸引力将消失或者大大降低。例如,把少量的秦兵马俑运到外地去展出,由于数量有限,且脱离了兵马俑博物馆周边地区强烈的“兵马俑”氛围,一方面,人们很难感受到深厚的历史积淀,另一方面,由于数量上与兵马俑博物馆相去甚远,人们根本无法感受两千年前秦军兵强马壮、气势磅礴的阵容,体会秦始皇统帅百万大军“横扫六合”、“北却匈奴”、“南平吴越”,统一中国的宏伟业绩。再比如湖南、贵州地区少数民族的吊脚楼,作为景点被移造到其他地区后,游客通常很难理解为什么费那么大工夫建造似乎没有什么用途、还要不停爬上爬下的小竹楼。这也是许多仿造旅游景点共同面临的问题:仿真、逼真,甚至以假乱真,但由于缺乏区域环境的烘托气氛,使游客难以感同身受。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属地原则,即在旅游资源地进行开发,而不是把资源迁移到其他地方,制造“人造景点”,为开发利用而开发利用。事实上,大量的旅游资源也是根本不存在迁移可能性的。(4)旅游资源具有永续利用性。旅游产业之所以被称为无烟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就是因为旅游资源一般都具有永续利用性。对于大部分的旅游资源,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一般不能将其像食物一样地消耗掉。如自然山水风光、城镇风貌、名胜古迹、园林建筑等所形成的旅游资源,只是供旅游者参观游览,旅游者能带走的也只是对它们的各种印象和美感,但绝无可能把这些旅游资源也带走。再如黄山风景区的招牌——迎客松,尽管每年都有百万计的游客观赏、与之合影,但迎客松依然时时在迎客。由于这些资源不是实物消费形式的资源,因此,它们可以长期地为人们所利用。当然,也有少量的资源,如食品类的、消耗性的,在旅游活动中会被旅游者消耗掉,这在农家旅游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这些消耗性资源需要进行自然繁殖、人工饲养、栽培和再生产来补充。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长期使用也是相对的,在旅游过程中这类资源也会出现退化,甚至消失,因此即使是长期使用资源也必须进行可持续开发,如黄山风景区对各景点进行轮休,即每一个景点在接待游客几年后就封闭一段时间,使该景点内的自然植被、生态环境能够得以恢复。所以在开发利用中,需要重视通过各种保护措施,一方面减少其自然的、人为的破坏,另一方面进行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等,延长资源的使用期限。(5)旅游资源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或文化属性特征,蕴藏着一定的科学性和自然的或社会的哲理。从这一层面上,旅游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休闲、猎奇的水平上,更应该将其视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观光、游览、参与和体验,在得到各种美的享受之外,还能丰富阅历、增长见识。例如,各种绚丽景色、博物馆、遗址遗迹、经典建筑,除了增加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外,还能激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思维。所以通过旅游活动、通过欣赏美景,常常使一些思想者、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甚至创造出历史。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每到一处名山大川,都会因景而发,留下脍炙人口的景点诗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虽是吸引游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要获得这种文化享受,往往需要旅游者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精神境界。当然,旅游活动真正的内涵,实际上正是通过对景点的某些文化内涵的欣赏与领悟,找到旅游者与景点之间在心灵上的谋和点,是进行旅游增值开发的关键,也是旅游产业与旅游资源长期、永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旅游开发不仅应深入研究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而且更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蕴涵于景观的文化内涵充分地展现给旅游者,使其由单纯的表面旅游演化为内涵旅游,从而增加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五种旅游类型
问题一:旅游有哪些类别旅游产品分类方案
1观光旅游产品 1.1自然观光产品 1.1.1地表类观光产品(名山、洞穴、峡谷、沙漠、岛屿等) 1.1.2水域类观光产品(大川、湖泊、温泉、喷泉、瀑布、海滨等) 1.1.3生物类观光产品(森林、草原、野生动物等) 1.2人文观光产品 1.2.1历史遗迹产品(古典园林、寺庙、宫殿、古城、古民居、其他古建筑等) 1.2.2现代观光产品(革命纪念地、城市风光、各类场馆、社会活动场所、观光工业(企业及企业产品)、大型工程等) 1.2.3人造景观产品(微缩景观、仿古村落、主体公园、外国城(村)、野生动物园、水族馆等) 1.2.4观光农园
2度假旅游产品 2.1海滨度假旅游产品(度假地) 2.2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度假地) 2.3森林度假旅游产品(度假地) 2.4野营度假旅游产品(度假地) 2.5城市度假产品(度假村、中心) 2.6温泉度假产品(度假村、中心) 2.7湖滨度假产品(度假村、中心)
3康体休闲产品 3.1体育旅游产品 3.1.1滑雪旅游产品 3.1.2高尔夫旅游 3.1.3戏水运动项目 3.1.4球类运动项目(乒乓球、网球、台球等) 3.2保健旅游产品 3.2.1医疗型旅游产品 3.2.2疗养型旅游产品 3.2.3力量型康体运动项目 3.3生态旅游产品 3.3.1乡村旅游 3.3.2绿色旅游 3.3.3野地旅游 3.3.4赏花旅游 3.3.5森林旅游 3.4娱乐休闲类旅游产品 3.4.1游乐项目,如:游乐园 3.4.2被动休闲产品,如:桑拿、*** 3.4.3歌舞文艺类产品,如:MTV、KTV等 3.4.4游戏类产品,如:电子游戏、棋牌游戏
4商务旅游产品 4.1会议旅游产品(大型会务中心等载体) 4.2奖励旅游产品 4.3大型商务型活动 4.3.1大型国际博览会或交易会 4.3.2大型国际体育活动 4.3.3大型纪念或庆祝活动 4.3.4大型艺术节
5文化类旅游产品 5.1修学旅游产品(博物馆旅游等) 5.2民俗旅游产品(民俗村、民俗家庭、民俗节庆活动等) 5.3艺术欣赏旅游(喜剧、影视、音乐、绘画、雕塑、工艺品等) 5.4宗教旅游产品 5.5怀旧旅游产品 5.5.1怀古旅游产品 5.5.2仿古旅游产品 5.5.3寻古旅游产品 5.5.4寻根旅游产品 5.5名人故居、墓地游 5.5.1古堡、古城游
6专项旅游产品 6.1登山 6.2潜水 6.3考古 6.4运动 6.5探险 6.6科考
7特色旅游产品 7.1享受型旅游产品(豪华列车、豪华游船、美食、总统套间) 7.2***型旅游产品 7.2.1探险旅产品 7.2.2冒险旅游产品 7.2.3密境旅游产品 7.2.4海底旅游产品 7.2.5沙漠旅游产品 7.2.6斗兽旅游 7.2.7狩猎旅游 7.2.8体育观战旅游
问题二:旅游都分什么种类?旅游这两个字,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只要是能吸引到游客的方式,都可以后面加上这两个字。
按年龄来分:青年,探险游(如森林,滑雪,漂流等)。
中年,主题游(历史古迹游,山水游等)
老年,夕阳红(如火车专列游)
其它还有如工业旅游(青岛海尔集团参观,内蒙古蒙牛集团参观,鞍山钢铁集团参观等)
境外境内主题结婚团,主题游红色旅游(如井冈山,延安等),还是以主题游为主。
旅游的出游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飞机,火车,邮轮。
旅游的出游形式是团队游,自助游(单定房定车等)。
总之,可以发挥想象力,为旅游目的地,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问题三: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有哪些简单的来说就是:车马舟楫。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极为漫长,达到两千多年,而之所以封建社会制度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统治期间,尤其是在各个统一的朝代统治期间,中国封建社会的在政治上还是比较安定的,上经济上也是比较繁荣的,甚至在技术上也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遥遥领先于世界的。而所有这些条件的存在,一方面保证了封建制度的统治地位,维持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另一方面,显然,也给旅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其中,以都江堰和灵渠为代表的水利工程技术和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的进步;还有后来手工业、矿业、纺织、造纸、陶瓷等方面的发展,都使得近代以前得中国在科学技术上和社会经济方面领先于西方世界。据研究表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有一百多项世界第一出自这一时期的中国,使得近代前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领先于世界!
旅行中,一项重要的因素便是交通。可以说,旅行与交通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水陆交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便有水运的记载。战国与秦朝的“郑国渠”、“灵渠”都是水利史上光辉的篇章。并且,从汉朝以来,我国历朝历代封建王朝都将漕运作为国家的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因此,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水利交通十分发达,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其中对水陆交通贡献最大的朝代首推隋朝。从隋文帝时期开始便打通了从淮水到长江的水陆。到了隋炀帝时期,又先后开凿了通济渠(由黄河连接汴、泗两河直通淮水)、永济渠(到达黄河以北的涿郡)和江南和(经由镇江、苏州至杭州,直连通长江与钱塘江),最终构成了华北与江南密集而发达的运河网。同时,当时天然河流的通航能力也十分优良,隋炀帝三下扬州,大型龙船、官号无数通行方便,可见其水运能力之一斑。而到了元、明、清时期,由于三个朝代都建都北京,为了更好的管理国家,运输所须,国家又开始了海运的发展。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我过的泉州,相传,马可・波罗就是从泉州开始的中国之旅,而仅仅是当年因突发事故沉没在泉州海域的大小货船,其沉睡在大海之中的货物也不计其数,形成了“陶瓷的海底世界”。可见当时海运的发达程度。我们说,虽然在封建社会时期,水陆交通的发展是由国家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所需,但是,在客观上却大大便利了人们的旅行,通过水陆往来各地成为人们旅行方式的一种很好的选择,从而促进了旅行的发展。
在水陆交通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陆路交通也有长足进步。自秦朝以来,陆路的建设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的建设共同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秦朝以后,陆路交通的建设则不仅仅表现在道路本身的建设上,还通过其辅助设施的建设表现出来。驿站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驿站是历朝历代***沿水陆和陆路建设的馆舍机构,其最初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件和国家物资,后来也开始招待来往的国家公务人员,甚至是至休人员。驿站可以提供宿舍、车马、船轿、人力、米粮以及饲料等等。其功能很类似于现在的饭店。我国驿站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在周礼和先秦的典籍中就可以看道,当时就有传、置、邮、驿的记载,但是,那时驿站的设置并不十分普遍。经历了各个封建王朝的不断发展,到唐朝,驿站的发展便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据记载,当时每三十里设置一驿,而在《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唐朝设置驿站共计1639所。按照这个数字计算,设置驿站的道路就应该有25000公里以上。可见当时陆路交通的发展状况。而到了明、清时期,驿站则更是扩展到内、外蒙古、新疆以及***等地区。
而交通的发达,使我国很早就出现了......>>
问题四:旅游者有嘛几种类型?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按出行目的划分旅游者类型及其特点
不论运用哪种标准来划分旅游者的类型,都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所表现出的特点既有共性,但差异也很大。下面仅对按旅游目的划分的各种类型的旅游者的特点作简要说明。
3.1观光型旅游者
观光型旅游者以观赏游览异国他乡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为主要目的,同时还可以与购物、娱乐、考察、公务等相结合,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基本的旅游者类型,也是我国旅游者类型的主体。其特点为:希望通过观赏游览异国他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获得新、奇、异、美、特的感受;在旅游地逗留时间短、重游率低、花费较少,对旅游景点特色和价格比较敏感。
3.2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娱乐消遣型旅游者以松弛精神、享受临时变换环境所带来的欢娱为主要目的。由于娱乐消遣型旅游能够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摆脱日常紧张工作带来的烦恼,该种类型的旅游者日趋增多。在发达国家的所有旅游者中,娱乐消遣型旅游者所占比重最大。其特点是:追求娱乐、参与、消遣、***和享受;对旅游产品的质量、旅游安全和价格比较敏感;外出季节性较强,几乎都会选择旅游目的地最好的季节,利用带薪假期外出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自由度大;重游率较高,出游和停留时间较长。
3.3公务型旅游者
公务型旅游者是根据工作需要,以贸易合作、商务洽谈、出席会议、举办展览、科学文化交流等为主要目的,在完成公务的前提下进行参观游览等活动的旅游者。其特点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较高;费用主要由团体的公费开支,支付能力较强,对价格不大敏感,消费较高;因为公务在身,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时间没有太多选择余地,一般以就近短途和短时为多;人数相对较少,但出行次数较多,季节性不强。
3.4个人及家庭事务型旅游者
这类旅游者的需求比较复杂。他们在需要方面不同于消遣型和公务型,但又兼具两者的某些特点。例如,在出游时间上,他们中虽有不少人利用带薪假期探亲访友,但相当多人都选择传统节假日外出探亲,而各国传统节假日又不尽统一。此外,很多家庭及个人事务,如出席婚礼、参加开学典礼等日期限制较紧。因此,其总体特点是:出行季节性较差;对旅游价格比较敏感;没有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自由。
3.5医疗保健型旅游者
医疗保健型旅游主要有疗养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温泉旅游、森林旅游、体育保健旅游、气功专修旅游等形式。医疗保健型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治疗某些慢性疾病、消除日常工作疲劳。其特点是:有较高的收入、较多的闲暇时间;保持健康或恢复健康的欲望较强;对旅游项目中保健、康体、医疗等功能比较敏感;中老年人比重较大,停留时间较长;近距离旅游者为多。
3.6文化知识型旅游者
文化知识型旅游是一种旨在观察社会、体验民族民俗民风、丰富历史文化积累、增长知识的旅游形式。文化知识型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化知识旅游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同时获得知识的启迪和充实。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求知欲;具有某种专长或特殊兴趣,乐于与人切磋交流;对导游的文化知识基础有较高的要求,对旅游日程安排的周密性和旅游线路的科学性比较敏感。
3.7生态/探险型旅游者
生态/探险型旅游是目前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新兴起的一种高级旅游形式,它强调观光旅游、自然保护与文化保存相结合,是一种肩负环境责任、具备环境伦理的旅游新项目。生态/探险型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旅游达到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宣传和保护大自然积极的休息......>>
问题五:有哪些关于旅游的网站?都有什么类型? 1、旅游攻略:蚂蜂窝、穷游。2、户外运动:8246、磨房、绿野。3、吃住行预订:携程、艺龙、去哪儿、美团、淘宝旅行。4、景区门票线上预订:同程、驴妈妈。5、旅游“机+酒”套餐:51YOU。6、还有相对应的豆瓣小组
问题六:旅游自然景观的分类有哪些?自然旅游景观资源分为:
地质地貌景观:
像广东丹霞山、西南的喀斯特地形等
山水组合景观:
像云南的丽江风景、黄果树瀑布、三峡等
综合性自然景观:
国家地质公园
气候与其他自然景观组合:
极地的极光、撒哈拉沙漠、地中海沿岸风光
问题七:旅游企业的类型有哪些按照从事旅游产品经营的产业链划分:
(1)直接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饭店、餐馆、旅游商店、交通公司、旅游景点、娱乐场所等。
(2)辅助旅游企业包括管理公司、服务公司、影视公司、出版单位、通讯设施以及食品、卫生等生活服务部门和行业。
(3)开发性组织包括相关的***机构、旅游院校、旅游科研机构等。
按旅游活动所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
(1)劳动密集型旅游企业
(2)资本密集型旅游企业
问题八:旅游景点可以分成哪些类型应该说是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包括:1、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恭2、水体景观旅游资源3、气象气候旅游资源4、生物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包括:1、文物古迹2、古典园林3、文学艺术4、宗教文化5、城乡风貌6、现代设施7、民俗风情8、饮食与购物类
问题九:旅游产品的类型有哪些?团体包价旅游,散客包价旅游,半包价旅游,小包价旅游,零包价旅游,组合旅游,单项服务
旅游类型有哪些
旅游的类型有: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商务旅游;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医疗保健旅游、游览鉴赏型旅游、知识型旅游、体验型旅游、康乐型旅游、饮食购物型旅游。观光旅游:观光旅游者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普遍、最根本的旅游者类型,也是我国主要的旅游者类型,以游览外国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同时可以结合购物、娱乐、考察和公务。其特点是:希望通过游览异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从而获得新、奇、异、美、特的感受;因其停留时间短、重游率低、支出少,对旅游景点的特色和价格比较敏感。休闲旅游:休闲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放松精神,享受暂时改变环境带来的快乐。由于休闲旅游可以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摆脱日常压力任务带来的烦恼,这种类型的游客数量日益增加。在繁荣国家的所有游客中,休闲游客所占比例最大。其特点是:追求娱乐性、参与性、消遣性、刺激性和享受性;对旅游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价格敏感;当你在季节外出时,你会简单地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最佳季节,带薪休假去旅行。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方面有很大的自由;重游率高,旅游停留时间长。商务旅游:是指参加贸易合作、商务谈判、参加会议、举办展览、科学文化交流等活动的旅游者。作为自己的主要目的,并在完成公务的前提下办观光等活动。其特点是:有一定地位,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高;费用主要由集团公费构成,支付能力强,对价格敏感度小,消费高;因为公务,对旅游目的地和出行时间没有太多选择,一般短途和短时间最多;人数比较少,但是出行次数多,季节性不强。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这些游客的需求很复杂。它们在需求上不同于休闲型和公务型,但又兼有两者的某些特征。比如,在出行时间上,虽然很多人利用带薪假期走亲访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传统假期探亲,而且不同国家的传统假期并不统一。此外,许多家庭和个人事务,如参加婚礼和学校开学典礼,都受到日期紧张的影响。因此,其总体特征是:旅游旺季不佳;对旅游价格敏感;没有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自由。医疗保健旅游:医疗保健旅游主要包括疗养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温泉旅游、森林旅游、体育健身旅游、气功旅游等形式。保健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治愈一些慢性疾病,消除日常工作的疲劳。其特点是:收入较高,空闲时间较多;有保持或恢复健康的强烈愿望;对旅游项目中的保健、娱乐、医疗功能敏感;中老年人比例大,停留时间长;附近有很多游客。游览鉴赏型旅游: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著名的古建筑、遗址和园林、现代城市景观、田园风光、以祈福揽胜为目的旅游。知识型旅游:文物古迹、自然历史展览、科学技术、自然奇观、精美文艺作品等为主。体验型旅游:它侧重于民俗,社会时尚,节日活动,风味饮食,仪式等为主。康乐型旅游:主要以文体活动、度假疗养、康复保健、人工乐园等为主。饮食购物型旅游:以有特色的地方美食、特产、特色市场、名店等为主。
旅游具有五个特点
旅游业特点:
1、主要资源的政府所有。
2、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3、旅游目的地的区域性与旅游项目的区域依赖性。
4、跨行业的综合复杂性。
5、多环节配合的服务消费特性。
6、异地预先销售与本地现场消费的结构。
7、资源的独特性不等于产品的独特性。
8、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且随时代变化。
9、自助化趋势与深度服务化趋势同时并存。
10、可进入性门槛与可持续性要求都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