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南口旅游景点 梅县松口古镇景点图

梅县南口旅游景点

车陂村(南源世第、客家一品葡萄园),梅县革命烈士陵园,侨乡村(南华又庐、自在楼、毅成公家塾、洋楼(焕云楼)、德馨堂、东华庐),四季佳禾(餐饮美食),荷田村、七贤村(荷泗美食)等。

南源世第位于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车陂村,以客家《百家姓》姓氏文化为主线,追根溯源的方式,带出各姓氏家训家风和历史人文典故,结合当前振兴乡村战略,并在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和积极推动“家风家训”建设的大背景下,打造客家家训馆——南源世第。

南源世第分为“客家姓氏”、“家风家训”、“客家花海”、“源头活水”、“文化长廊”以及配套建设中60亩农耕科普园蔬香门第等六个部分。

梅县南口旅游景点 梅县松口古镇景点图

与南源世第相邻的是客家一品百果园生态农业发展公司,该公司围绕打造“农民的致富田,市民的休闲园”,依托特色农业和当地古民居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农业+文化+旅游”,形成休闲采摘体验、果园种苗培植、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南口镇烈士陵园始建于1960年,占地面积约16650平方米,原烈士纪念碑建筑面积450平方米,碑座宽6米,高10.2米,现在原有的碑体基础上四周加宽1米,加高7.7米,碑文更名为“梅县革命烈士纪念碑”,采用徐向前元帅题写的碑名。烈士英名录也重新进行了整合,增添至近1200人,而“梅县南口镇烈士陵园”也更名为“梅县革命烈士陵园”。

梅县松口古镇景点图

梅州松口古镇主要景点有元魁塔、世德堂、崇庆第、承德楼、勤诒庄等。松口古镇以其客家山歌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这个岭南古镇正在新的城镇规划建设的推进中重铸辉煌。梅州千年古镇松口是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

元魁塔是九层高的楼阁式砖石塔,楼梯筑于砖墙中间,仅容一人上下,每层都有对开的四个石窗,攀至第八层走出回廊。

世德堂建于1645年,总面积7000平方,共有72天井,36厅,12个门楼,299间房,2口水井。

崇庆第又称“古秀阶”,建于20世纪40年代初。共有10天井、9厅、73房、2口水井。

承德楼建于1908年,完工于1918年,共有18天井、48厅、108间房。下、中、上堂雕梁画栋,不同于其它围龙屋的是承德楼中堂的石柱高6米,显得厅堂甚是气派,而中堂侧门的上面除了精致的雕花,下面是一行行的象形文字。

勤诒庄又称“谢天昌”,距今107年,有8天井、10厅、87间房,总占地面积4295平方米,其中建房面积3200平方米。

梅州南口葵岗

公交路线一:

公交线路:9路→ 13路,全程约12.3公里

1、从梅州市步行约230米,到达公汽总站

2、乘坐9路,经过8站,到达锭子桥加油站

3、乘坐13路,经过12站,到达梅县区公交总站

4、步行约50米,到达四季佳禾

公交路线二:

公交线路:9路→ 20路,全程约12.5公里

1、从梅州市步行约230米,到达公汽总站

2、乘坐9路,经过13站,到达铁卢桥医院站

3、乘坐20路,经过7站,到达梅县区公交总站

梅县大坪镇

截至2019年,梅县区辖1个街道、18个镇:新城街道、城东镇、石扇镇、梅西镇、大坪镇、石坑镇、水车镇、梅南镇、丙村镇、白渡镇、松源镇、隆文镇、桃尧镇、畲江镇、雁洋镇、松口镇、南口镇、程江镇、扶大镇。

梅县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梅州市中部。介于北纬23°55′—24°48′、东经115°47′—116°33′之间,东西宽78公里,南北长98公里;

东邻大埔县,西接兴宁市,南连丰顺县,北接蕉岭县,东北与福建省上杭县、永定县毗连,西北与平远县接壤,中部环接梅州市梅江区。辖区总面积2483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始建于秦朝,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敬州为梅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州府制,梅州改称梅县。2013年10月,国务院同意批准梅县撤县设区,与梅江区同属梅州市辖区并称梅城。

梅县区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和“足球之乡”之誉。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市)”、“中国旅游强县(区/市)”、“中国民间艺术(山歌艺术)之乡”等。

梅县区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2019年1月9日,梅县区凭借客家山歌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梅县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