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附近的旅游景点
定远县旅游景点有东城遗址、侯家寨遗址、中九华寺、池河太平桥、大双墩汉墓。
1、东城遗址
东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定远县大桥镇三官集油坊村。据明朝嘉靖年间高鹤编纂的《定远县志》记载:在定远东南离县城50华里的东城遗址;三官集故城遗址,轮廓非常明显,有内外两城。
2、侯家寨遗址
定远县七里塘乡侯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发掘时间:1986年9月。发掘工作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基本情况简介:侯家寨遗址位于定远县七里塘乡北3公里,四家刘村袁庄组后,为单一的新石器时代台形遗址,面积3万余平方米,1977年春发现,1985年5月进行过试掘,历史书有记载。
3、中九华寺
中九华寺在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内。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姬处。”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
4、池河太平桥
池河大桥位于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西官驿道上。原名太平桥,又名杯桁桥,雄跨于蜿蜒的池河之上。池河太平桥初建时设计工巧。砖石结构,白石栏杆,东西两头各雕石狮18只,极为雄伟美观。建造采用干修法,堆土券桥孔。因河底沙石较厚,每个桥墩下面布以密集的木桩为基,称之为万年桩。
5、大双墩汉墓
大双墩汉墓位于定远县拂晓乡红光村双墩村民组,时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1570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20米,东、西、北各50米。
定远县十大旅游景点介绍
定远县的旅游景点有藕塘烈士陵园、东城遗址、花园湖公园、侯家寨遗址、中九华寺、池河大桥等。
1、藕塘烈士陵园
这是定远县第一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定远县藕塘烈士陵园位于定远县东南30公里的革命老区藕塘镇,建于1944年,1978年兴建纪念馆并装馆布展,1983年正式对外开放。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2、东城遗址
东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定远县大桥镇三官集油坊村。城址里,遍地是饰有细纹的秦砖汉瓦残片,城中有古井70多口。农民在城址里挖出许多秦汉遗物,附近农民家里都收藏一些古代器皿。外城也呈长方形,东西三华里,南北二华里,微见断续城基。
3、花园湖公园
花园湖公园花园湖公园建设工程是定远县县今年确定的城市十大工程之一。位于定城西部,景区内地势起伏,河湖交错,自然形成了“五洲三岛”景观。景区内树木葱葱,环境优美,是定城居民休闲娱乐、踏青赏景的好去处。
4、侯家寨遗址
位于定远县七里塘乡北3公里,迄今已发掘375平方米,文化堆积可分为四个自然层次,计早、晚一、中一龟其两期。出土较完整陶器、骨器、石器300多件,并收集了大量的骨骼标本。
5、中九华寺
在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内。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因毁于兵燹,宋时重建。现中九华胜地有一高2.4米,宽0.8米的青石碑。据考察,中九华寺,是阴陵古城周围诸多庙群中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一座古刹。
6、池河大桥
位于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西官驿道上。原名太平桥,又名杯桁桥,雄跨于蜿蜒的池河之上。池河太平桥初建时设计工巧。砖石结构,白石栏杆,东西两头各雕石狮18只,极为雄伟美观。建造采用干修法,堆土券桥孔。因河底沙石较厚,每个桥墩下面布以密集的木桩为基,称之为万年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藕塘烈士陵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东城遗址
定远周边旅游景点一日游
1、东城遗址。东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定远县大桥镇三官集油坊村。据明朝嘉靖年间高鹤编纂的《定远县志》记载:在定远东南离县城50华里的东城遗址;三官集故城遗址,轮廓非常明显,有内外两城。
2、侯家寨遗址。定远县七里塘乡侯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发掘时间:1986年9月。发掘工作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基本情况简介:侯家寨遗址位于定远县七里塘乡北3公里,四家刘村袁庄组后,为单一的新石器时代台形遗址,面积3万余平方米,1977年春发现,1985年5月进行过试掘,历史书有记载。
3、中九华寺。中九华寺在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内。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姬处。”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
4、池河太平桥。池河大桥位于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西官驿道上。原名太平桥,又名杯桁桥,雄跨于蜿蜒的池河之上。池河太平桥初建时设计工巧。砖石结构,白石栏杆,东西两头各雕石狮18只,极为雄伟美观。建造采用干修法,堆土券桥孔。因河底沙石较厚,每个桥墩下面布以密集的木桩为基,称之为万年桩。
5、大双墩汉墓。大双墩汉墓位于定远县拂晓乡红光村双墩村民组,时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1570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秘[2017]122号。保护范围:南20米,东、西、北各50米。
6、靠山关帝庙。靠山关帝庙位于永康镇靠山村街北,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110.6平方米。为定远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定政办秘{2011}69号。保护范围:东、西、南、北各30米。
定远哪里好玩
有几个地方还比较好玩【虞姬墓】又名嗟虞墩,位于定远县城南30公里的二龙乡潭村。墓系一较大土堆,椭圆形,顶分三半,底部直径约69米,高约29米,墓的北沿于1958年被挖掉一部分,墓上草被称为美人草。墓前有一石碑,碑文为“西楚霸王虞姬之墓”,横批为“巾帼千秋”,对联为“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伴黄昏。”
【定远藕塘烈士纪念馆】是淮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当时化名胡服的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在此指挥华中抗日斗争。馆中《英名录》上记载了1万多名为国捐躯的先烈英名和可歌可泣的事迹。
【花园湖】花园湖公园建设工程是我县今年确定的城市十大工程之一。位于定城西部,景区内地势起伏,河湖交错,自然形成了“五洲三岛”景观。景区内树木葱葱,环境优美,是定城居民休闲娱乐、踏青赏景的好去处。1993年10月,我县曾着手花园湖公园的筹建工作,完成总投资800万元。
公园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花园湖公园主景区为中心,以建设开放性的生态公园为主线,在定城西部建成全省县级城市中一流的,集休憩、文化、娱乐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新景区,以期拉动西部城区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
国家园林设计甲级单位浙江佳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公园的规划定位为:以定远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承台,运用现代风景园林造园手法,汲取国外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本着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市民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四季鸟语花香的休闲、游憩、娱乐的开放型空间。公园规划总用地面积307亩,分为五个功能区:水上活动区、历史文化区、少儿活动区、商业服务区、桃花洲景观游赏区。
为了加大建设投入,采取将周边300多亩土地与公园建设相捆绑,对外公开出让土地,换取公园建设资金,通过公园建设及房屋开发,拉动定城西部发展。
【中九华】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姬处。”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因毁于兵燹,宋时重建。明朝诗人王哀登中九华寺时题诗一首:“偶经栖佛地,碧草冷云峰,梵宇清尘虑,龙宫起拜容,拈花初见月,隔水忽闻钟。独坐山房静,潜风度竹松。”
现中九华胜地有一高2.4米,宽0.8米的青石碑。据考察,中九华寺,是阴陵古城周围诸多庙群中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一座古刹。寺前有“灵润殿”,寺后有“霸王寨”,与霸王寨隔水相望的有“虞姬祠”,相传当年项羽垓下败逃,渡淮后驻于此。寺左侧有水月庵,山腰有明泉、楚泉、汉泉、珍珠泉。泉溪突突,清澈见底,大旱不涸。
【炉桥八景】炉桥镇是千年古镇,昔有八景,远近闻名,因遭几次兵燹,有的现已不存,有的仅剩遗迹,尚存者也往往不为人识。炉桥人方焕明同志抚今忆昔,遂吟绝句八首寄慨。现据诗追述八景旧貌,编写于下。
黄山积雪
此山位于炉桥镇东北约八公里,系凤阳山西端,山虽不高,因逼近窑河边,故巍峨高耸,冬日望之银装素裹,更显峻拔。
黄山西缘逼水边,岭断峰起入云天。更喜银装素裹日,宛若神女舞翩翩。
龙潭烟雨
龙潭位于炉桥镇西南约一公里,系洛水注入窑河入口处。洛水自东向西流入窑河,流向陡转九十度,故水漩转不止,形成深潭。昔年未受污染时水质甘甜,镇上居民饮水多取于此,俗称窑湾水。
洛水东来转北流,水漩千转碧潭幽。迷蒙更喜烟雨后,幌闻琵琶话轻柔。
慈寺晚钟
昔年炉桥镇有三座规模较大的庙宇,一曰孔庙,二曰东岳庙,三曰南庵慈寺似指南庵,位于南门外,贡观音菩萨。观音貌慈祥端庄,怀抱小儿,端坐莲花台上,俗称送子观音,求子祈福者络绎不绝。
修庙建寺意拳拳,普陀东来结善缘。谁见慈主能赐福?耳畔时闻钟声喧。
东郭松涛
炉桥虽是千年古镇,但无城郭。东郭似指镇东约8华里处河头郑一带,地势高耸,洛水西流,古人迷信,认为是风水宝地,都在此修墓建碑,广植松柏,如炉桥方氏祖茔便在此。久而久之,松林遍野,遂成一景。
古墓参差柏森森,寻幽访古读碑文。天风起处松涛涌,疑是谢安百万兵。(东郭位于洛水之滨,即晋师大破秦军前哨处)
重桥映月
重桥俗称五拱桥,结构特殊,似在桥上建桥,约建于东汉建安12年,相传魏武帝一统中原后挥军南下,曾在此打造兵器,为便利交通便在窑河上建此桥。清朝翰林方子箴先生有诗曰:“铸铁镕金事有无,传闻故老定非诬。曲阳古治今雄镇,漫把南炉较北炉。”日寇入侵时炸去大半,至今残桥尚存。
千年古桥架通衢,盈影波光月上时。当年娇姿今何在?高塘湖畔梦依稀。
西河柳浪
西河柳浪位于镇西窑河之滨,桥上桥之东,俗称柳树行。古时朋友家人远游,送行都要送到柳树行。折柳相赠,以示莫忘故里。
送君送到柳树行,杨柳依依情义长。从此四海为家日,时闻西河柳叶香。
凤岭晴岚
凤岭即黄山,因视觉不同而山体形势各异,坐西东观,孤峰耸峙;而自南北望,山岭逶迤,绵延数十里。
大别余波越淮滨,逶迤翠岭似画屏。丹山遍植梧桐树,自有凤鸟啭绿荫。
注:凤阳山系大别山余脉。
淮浦归帆
炉桥镇滨临高塘湖,由窑河通淮,四季通航。四方商贾云集,昔有“小南京”美誉。五四年一场百年不遇大水,河道淤塞,淮浦归帆只能是美好的记忆了。
窑河洛水入淮流,游子难忘高塘秋。碧波千顷鱼鸟乐,落霞归帆一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