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特色村
1、观光型乡村旅游:观光型乡村旅游以良田、特色蔬菜、花卉苗木、乡村农舍、溪流河岸、园艺场地、绿化地带、产业化农业园区、特种养殖业基地等自然、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主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原始美、天然美,在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中放松自己的需求,从而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愉悦感。
2、休闲型乡村旅游:休闲型乡村旅游以乡村风景为背景,以静宁、松散的乡村氛围为依托,提供棋牌、歌舞、观光采风等休闲娱乐活动服务。也有人将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器皿工具、房屋建筑、屋内陈设、饮食、服饰、礼仪、节庆活动、婚恋习俗以及民族歌舞和语言等方面的传统特色纳入休闲型乡村旅游中。
3、度假型乡村旅游:度假型乡村旅游利用乡村蓝色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让游客乘着习习凉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泉水韵律、望着流星明月,感受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乡间散步、爬山、滑雪、骑马、划船、漂流等乡村度假健身、娱乐活动也属于这一类型。
4、体验型乡村旅游:体验型乡村旅游主要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相结合,通过参与民俗活动、种花栽树、修剪花草、除草施肥、挖地种菜、采摘瓜果蔬菜、捕鱼捞虾、放养动物、水磨磨米面、水车灌溉、石臼舂米、学做乡村风味小吃、木机织布、手工刺绣、简单农具制作、陶制品制作等体验乡村生活的质朴淡雅,体验耕种收获的喜悦,是一种房归你住,田归你种,牛归你放,鱼归你养,帮你山野安个家的整体体验方式。还包括花卉食品、花粉食品、野生植物食品、水果食品、特色风味小吃、珍稀禽畜水产佳肴等乡村丰富的土特产品尝。
5、购物型乡村旅游:购物型乡村旅游是以洁净新鲜的特色蔬菜瓜果、稀有的珍稀禽畜和名贵水产、美丽花卉、别致的盆景、风味独特的土特产、工艺精湛的手工艺品、古朴雅致的农民书画、设计独特的旅游纪念品为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丽江古城旅游景点大全
1、木府
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位于古城狮子山东麓,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
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162间,中轴线长369米,三清殿、玉音楼、光碧楼、护法殿、万卷楼、议事厅、忠义坊由西向东排列井然。其内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
2、万古楼
丽江大研古城的西南角有一座山,望去犹如一只守护古城的邪卧狮,即为狮子山,1998年开壁为公园。山顶建造的五星古典式全木结构望景楼,名“万古楼”。楼高32.8米,16根24米长的木柱一柱通顶,楼上有大小12600个纳西风格的龙头,创下世界之最。
3、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院
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院(原称“丽江县东巴文化博物馆”),位于黑龙潭北端,成立于1984年7月,时为云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占地30亩,设有珍贵文物1万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52件。开设有文博馆、稀品馆和“东巴文化”、民族风情摄影等展馆。
4、五凤楼
五凤楼位于城内福国寺的五凤楼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楼高20米。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飞来的彩凤,故名五凤楼,楼内的天花板上绘有多种精美的图案。五凤楼融合了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宝和典型范例。
5、周霖故居
周霖故居位于古城七一街关门口1号,坐落于万子桥畔中河西岸。为四合院布局,坐西朝东南,正房楼下设堂屋、设祖先牌位及待客场所,走廊正中挂有梓里模范匾额,为中华民国七年一月吉日劝学所赠给丽江县学绅周韦明,题字者为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两厢分储藏室及厨房。
中国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中国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扎尕那洛克之路、禾木村、白哈巴村、岱崮村、嵊泗无人村。
1、扎尕那洛克之路
扎尕那是甘南最美的藏寨古村,被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这里有着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藏族文化,游客可以欣赏到独特的藏族建筑和美丽的风景,感受到浓郁的藏族风情,此外,这里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和美食,如藏族歌舞表演、酥油茶等,让游客流连忘返。
2、禾木村
禾木村被誉为中国第一村和中国最美村庄,这里有着原始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蒙古族文化,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森林、草原和河流,感受到宁静和放松的氛围,此外,这里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和美食,如蒙古族歌舞表演、手抓肉等,让游客感受到独特的风土人情。
3、白哈巴村
白哈巴村被誉为西部第一村和原始自然画卷中的童话世界,这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哈萨克族文化。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森林、草原和河流,感受到宁静和放松的氛围,此外,这里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和美食,如哈萨克族歌舞表演、羊肉火锅等,让游客感受到独特的风土人情。
4、岱崮村
岱崮地貌被誉为桃花和岱崮地貌交织的天然山体坐佛,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桃花和独特的地貌景观,感受到宁静和放松的氛围,此外,这里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和美食,如山东大鼓表演、煎饼卷大葱等,让游客感受到独特的风土人情。
5、嵊泗无人村
嵊泗无人村被誉为中国版绿野仙踪,这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海岛文化,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滩和独特的建筑景观,感受到宁静和放松的氛围,此外,这里还有丰富的海鲜美食,如海鲜烧烤、海鲜火锅等,让游客感受到独特的风土人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禾木村、百度百科——白哈巴村
云南最美古村落
1、昆明市上蒜镇牛恋村滇池烟波浩渺,迎着湖风,听着涛声,伫望斜阳渐渐落下,霞光染红湖面……滇池之畔的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牛恋村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昆玉高速、昆洛公路、环湖路穿境而过,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牛恋村走出了一条擦亮生态底色促乡村振兴的示范之路,实现华丽转身。
随着家乡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在牛恋村本村就业、回乡创业,村庄焕发出新生机,家乡旅游发展也增添了更多的业态。如今,牛恋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一幅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徐徐铺开。
2、罗平县板桥镇品德村
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品德村位于“中国最美峰林”金鸡峰丛景区的核心腹地,站在村委会云上村云上广场,整个村庄一览无遗。过去陈旧的老瓦房、杂乱的柴堆草堆、狭窄弯曲的村庄道路已悄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菜园、花园、果园和点缀其间的乡村小筑,构成一道道乡愁风景线。
坚持“农民的村庄农民经营”,最大限度激活“沉睡”资源,引导农民盘活闲置资源,灵活多样地参与业态经营,品德村整合沪滇协作、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等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开展美丽村庄提档升级工程。目前,村内已建成彩色步道1.8公里,美化房屋47所、绿化美化空间3620平方米,建设小水池、小塘坝、小水渠等30余处,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庭院等50余个,实现了“田园变花园”“村庄变景点”。
3、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洼垤乡它才吉村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洼垤乡它才吉村依山而建,临水而居,被称为冷门却美到极致的古村落,因很少有游人前往,至今还保留着昔日的淳朴和静谧。村民的土掌房错落有致,大方漂亮。仰头望去,山坡上土黄色的土掌房鳞次栉比,壮观而又优美,整个村子倒映在碧绿的池水中,又俨然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
4、昭通市鲁甸县坡脚村
这里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这里的秋千建在山谷,藏在森林里的小木屋安静温馨,游客可坐在大大的落地窗前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昭通市鲁甸县江底镇坡脚村石水井,你可以尽情感受农旅融合
“美”,一幅山水交融的美好画卷也正在坡脚村展开。
5、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白沙村
在白沙,每一块砖瓦都埋藏着历史故事,每一片花木都蕴涵着人文情怀,无论历史文化、民间工艺、自然山水,都让人目不暇接。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岁月流转,斑驳的墙壁,饱经沧桑的殿宇建筑群,悠扬婉转的纳西古乐……这片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的神奇土地,正逐步呈现出绚丽多彩、令世人惊艳的图景。
6、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马散村
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马散村,地处西盟县勐卡镇东北部,西与缅甸佤邦隔河相望,边境线长5.9公里。这里曾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文明村镇”“云南省民族进步团结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马散村深入挖掘民族地方文化特色、牢牢把握美丽村寨建设有利时机、建设佤族文化博物馆、村史室……努力开辟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积极开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绘就乡村振兴绿美画卷。
7、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
勐腊镇补蚌村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腊镇补蚌村,是一个集傣、哈尼、瑶、布朗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村落。依托4A级望天树景区,补蚌村整合上级政策资金,大力发展了田园观光、农家食宿等乡村旅游产业,成功打造“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2022年共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
今年以来,补蚌村启动“望天树赶摆场”特色品牌活动,与望天树景区、中科院研究所合作共建,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97个,有效保障村民持续增收。
8、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
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位于凤凰山脚下,白族风情浓郁,是一个“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古老村寨。在新华村,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万亩草海湿地,百鸟齐飞;十里荷塘飘香、千里芦苇扬花。山水交相辉映,地下泉水储量丰富,清澈见底的泉水环绕村间,家家户户皆有泉眼出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水乡景观。
在美丽乡村的创建过程中,新华村不仅打造了“银都水乡”文旅品牌,还建成了山水相依的美丽乡村。未来,新华村还将积极谋划休闲农业观光,打造荷塘观赏观光景观,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民俗观光、生态旅游等产业,带动新华村周边群众共同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