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旅游攻略
大洋山岛是中国最古老的海洋渔汛发祥地,崎岖列岛主岛,兼以风光秀丽而闻名于世。与相去4公里的小洋山及其周围岛礁统称洋山景区,为嵊泗风景名胜区的主要部分。
大洋名胜以"石"为著,主要景点集中于大煤山和圣姑礁两处。大煤山位岛西部,为花岗岩山体,植被稀疏,石山兀立,山上石态憨然,幻异多姿,顶有石崖凌空耸峙,远望如八大山人的写意图卷。有通天洞和通海洞,系由花岗岩球体迭置而成的隙洞,上达山巅,下通海面。山深处有观音庙,庙后悬崖高处凹现一岩体风化奇迹,似巨足之痕,印长约2米,俗谓观音菩萨降临煤山所遗,另有数个较小脚印,仿佛为观音随侍足迹,称"煤山佛印壁"。
圣姑礁在岛北侧海中,与本岛相隔约250米,面积7000平方米。通岛石骨森森,中有石峰凌厉突起,高4丈余。岛上建有圣姑庙,相传庙主圣姑娘娘是渔民海上救难之神。庙后摩崖石刻3方,镌大字"群贤毕至"、"海宇澄清"等,系清光绪(1875~1908)年间巡海官员等题刻,书法可观。圣姑礁旁相依中姑、前姑两礁,合称三姑礁,远望三姑则亭亭玉立,有若凌波仙子。
交通指南:去大洋山的旅游者,可由上海芦潮港或嵊泗菜园镇启程,乘班轮约小时可达。洋山港景点介绍
洋山港区,位于浙江省嵊泗县境内。由大洋山港口区和小洋山港口区组成。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4900米,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港区。
上海洋山港简介
出上海市区,走完32.5公里长的中国第一跨海大桥东海大桥,一座世界集装箱大港便出现在眼前。而3年前,这里还是个孤悬于茫茫外海的弹丸小岛,没有淡水,没有电力。
作为世界上唯一建在外海岛屿上的离岸式集装箱码头,洋山港受到世界的瞩目。
洋山港一期泊位从2005年12月10日正式开港以来,完全按成熟的码头进行作业和管理,连创船时量、台时量的最高纪录。
12月10日至2月6日,洋山港共有400多艘次船舶靠泊,其中大型集装箱船130多艘次,最大的船舶为8500个标准箱位,共装卸37万多标准箱。
1月26日,法国达飞公司的“达飞﹒奥赛罗”号抵达洋山港,装卸公司用20小时就卸下4300个集装箱,创下了单船小时卸箱量和每台桥吊小时卸箱量的最高纪录。1月29日大年初一,洋山港再创纪录,昼夜日作业量达13358箱。
洋山深水港建设指挥部港口分指挥部指挥归墨说,2006年,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的吞吐量突破300万箱没有问题,连同上海港现有的泊位能力,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可望达2100万箱,接近位居世界排位第一、第二的新加坡和香港。
洋山深水港区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外海岛屿上的离岸式集装箱码头,从深海里“造”出135万平方米(相当于20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海拔7米的新大陆;要在最深达39米的海底打桩,不仅在中国建港史上未曾经历,也是世界级难题。洋山港的建设者们创造性地使用“斜顶桩板桩承台结构”,成功地筑起一道密排的桩墙,形成洋山港坚固的驳岸。
飞卧于陆地与小洋山之间的东海大桥是中国首座外海跨海大桥,也是中国首次将设计基准期定为100年的大桥。作为洋山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海大桥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全线贯通,仅用了35个月。
洋山港从前期论证到竣工开港历经10年,7000多名科研人员展开了20项全新的科研专题研究,洋山深水港工程迄今已有50多项技术成果申请专利。
洋山港还是中国批准设立的首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实行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港区的“三区合一”。经济界人士认为,保税港将成为国内外经济接轨的场所,对于推动长三角、长江流域及全国的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将进一步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还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在洋山港一期开港后,洋山港的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设。二期工程码头岸线总长1400米,陆域面积约70万平方米,将建设4个深水泊位,年吞吐能力为250万标准箱,预计于2006年底建成。洋山港二期工程项目竣工后将采取合资经营的模式。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和记黄埔、A.P.穆勒﹒马士基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和中国海运集团等5家中外港航巨头共同投资设立合资经营公司,参与洋山二期的投资经营。
根据规划,到2012年,在北港区小洋山一侧,可形成11公里的深水岸线,布置近30个泊位,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500万个标准箱以上。业内专家预测,洋山深水港的建成和投入运营,将大大提升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洋山港怎么玩
小洋山旧称羊山,与大洋山以及沈家湾岛和唐脑山等均为崎岖列岛主要岛屿,列岛由83个小岛礁组成,多裸岩秃石,因路崎岖不平,故名。或说是因岛上多羊而得名。又因岛域较小而改称小羊山,后演写为洋山、小洋山,另有三塔山和猴山等名。
小洋山除丰富的人文景观外,自然石景风光颇称独特。著名景点为石龙、小观音山摩崖群两处,其他有姐妹石、高泥奇沙、乌龟石等。石龙景点位岛东部的大城子山中,为嵊泗第二大石之奇观。进山步步有景,游人首先看见乌龟石,石重数吨,斜依崖顶而引首向上,又称“石鸡望空”。沿石道攀登,石龙偃卧于山深幽壑处,分上下两条,背腹分明,相互偎依,蜿蜒于山岗之上,长约百米。细观石纹斑驳如龙鳞,龙前端有球状花岗石数颗,似二龙戏珠;龙尾处凹陷一洞,称石龙洞,深不可测。景点峰岩巍峨,石色浑厚而略泛金黄,游山有恍然误入画境之感。
小观音山有古摩崖石刻8处,山小而大石叠接,如巧匠所垒之天然碑石之山。“海阔天空”镌于山顶岩壁石匾中,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游兵都司张文质书,是岛上最早的一方题刻。“倚剑”二字堪称“大字王”,镌于西坡巨壁,每字高3.8米,宽3.5米,系明万历四十一年青田知县举人李楷所书,笔力遒健,豪气撼人,是浙江岛屿中最大的摩崖石刻。其他题刻如“鲲鹏化处”、“中流砥柱”、“水天阔处”和“海晏波宁”等,皆浑雄大气,游客大多喜欢于此摄影留念。
虽然小洋山在中国众多的风景名胜中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然而它却拥有在众多风景名胜所早已失去的宁静和安详。夏季到小洋山看海绝对是一大人生趣事,在海滩上抓小蟹、挖蛏子、掏蛤蜊、拾贝壳,使人如同回到童年时代。
行于山水之间,既有狭窄的小道,又有茂密的丛林,跳跃于大大小小的石头上,可以看见神奇的石龙、姐妹石、镇龙石、水磨球石和双龙观潮等罕见石景。岛上还留存着“海阔天空”、“倚剑”等摩崖石刻、古渔村遗址、古炮台遗址等文物古迹,可以在海滩上拣贝壳,捉黄泥螺、螃蟹小虾、弹涂鱼,还有恐怖的探洞。
晚上,自带一点小烧烤,可以在海边举行篝火晚会。有异性同伴的话,最好带个录音机,在海滩上听听音乐,谈谈情,跳跳舞,看看星星,倾听大海的声音。
第二天建议早起观日出,空气新鲜得很。如果你还觉得不尽兴,可再去大洋山(13:20开船,20分钟即到),在岛上到处逛逛,反正在这里哪怕呆上十天半个月的,也花不了你多少钱。
交通:早上在浦东东昌路码头乘车到芦潮港,搭每天11:50分的轮船到小洋山,船票33元,13:10就能到小洋山了。第二天9:00上码头乘船,12:00就能回到上海市区了。
食宿:住在渔民家中,100元/人,可以在主人家中搭伙,只要少点蔬菜,多吃海鲜还是蛮划算的。喜欢露营的朋友,还可以带好帐篷、防潮垫和睡袋,星星压在眼皮上,感觉真是不错。
小贴士:穿登山旅游鞋,带好饮用水(岛上无淡水)、食品和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