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前景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旅游前景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现状:

1、游客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组织调整中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2、中产阶级的崛起带来旅游热。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占总就业人口的20%,并且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

这一中产阶级,脱胎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具有强大的旅游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和消费动力,使中国成为近年来高标准国内旅游发展最为繁荣的国家,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客源支持和消费保障。

旅游业的前景:

1、出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旅游将同步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此外,中国日益快捷舒适的交通系统的建设版图,国内相对稳定安全的社会秩序,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使得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国家越来越受到外国游客的青睐。

2、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将进一步得到确立:

由于旅游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加快资金回笼、增加外汇储备、拉动内需等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中国各省市都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将继续强化旅游业的市场地位,继续将其培育为拉动内需、增强消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核心产业,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下:

1、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游客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组织调整中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自然发展迅速。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和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渠道的重要服务业之一。

2、旅游业的前景:

出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旅游将同步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将进一步得到确立。随着游客收入水平和需求水平的提高,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游览,而是倾向于追求能够满足特定需求的旅游方式,注重旅游过程的体验。

旅游业的重要性:

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发达国家的旅游业,一般是从国内旅游业开始,逐步向国际旅游业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经济建设需要外汇,大多是从国际旅游业开始发展的。

国内旅游业和国际旅游业是密切相联的统一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的发展,并促使这些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设施、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旅游前景 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旅游业

中国十大旅游公司

中国十大旅游公司具体如下:

中国旅行社总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上海春秋国旅、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康辉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中信旅游总公司招商局、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神舟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和平国际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妇女旅行社。

旅游企业

是能够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有形的空间设备、资源和无形的服务效用为手段,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中进行独立经营核算的经济单位。

旅游企业分类

按照旅游活动的方式、范围以及旅游产业本身的属性,将旅游企业进行不同形式的划分:直接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饭店、餐馆、旅游商店、交通公司、旅游景点、娱乐场所等。

辅助旅游企业包括管理公司、服务公司、影视公司、出版单位、通讯设施以及食品、卫生等生活服务部门和行业;开发性组织包括相关的政府机构、旅游院校、旅游科研机构等;劳动密集型旅游企业;资本密集型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特点与趋势

旅游企业集团化势在必行;旅游产品趋向多样化与个性化;旅游企业的经营将趋向国际化与全球化;旅游企业营销将趋向网络化;旅游企业的服务将趋向优质化;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旅游收入接近10万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