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行为
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季节、旅游目的和旅游方式的选择特征,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旅游意识、旅游效应和旅游需求特征(周世强,1998)。在旅游研究中,旅游者作为旅游和旅游学研究的主体,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王德刚,1999)。各国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学、社会学与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戴斌,1999;王德刚,1999)。旅游行为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行为是指旅游者在一次完整的旅游过程中,以旅游为目的的空间移动、游乐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生活行为,包括从生活地到目的地,以及在目的地具体的旅游内容和在此段时间内的食、住、购物等行为,即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六个主要环节均属于旅游行为。狭义的旅游行为主要指旅游者在目的地内具体的游乐活动,即与旅游地理环境的性质和特性密切相关的那部分行为内容。旅游行为是旅游者的最基本标志,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对旅游行为的分析是了解和预测旅游市场的基础。
本书旨在跟踪近年来中国入境旅游者的行为特征,通过对旅游者行为与市场营销策略的理论论述,对现代旅游者行为特征、时空规律与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归纳和总结,试图较为系统地揭示出现代旅游者行为的研究现状、市场调查、影响因素、行为模式、决策评估、时空规律、市场细分以及营销策略,从理论上试图初步建立以现代旅游者行为研究为主体的旅游者行为与市场营销策略的理论体系,从方法上尝试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实用价值上力求为中国旅游机构和旅游企业的管理战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表现
在旅游出行中,最不应该的行为是破坏环境和文化遗产、不尊重当地社会文化、以及不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详细阐述。
首先,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该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不破坏、污染和浪费资源。例如:不乱扔垃圾,严禁在文化遗产场所、景区和公园乱涂乱画,不要损坏植被和生态环境。此外,在购买物品的时候,不应该购买来自野生动物、珊瑚、海龟、鲨鱼等非法捕捞或者濒危物种商品,不购买非法的海洋保护区域的海产品。
其次,旅客需要尊重当地社会文化并遵守当地的习俗和礼仪。在与当地人交流时,首先要了解和尊重当地的宗教、风俗和文化,不要大声喧哗、穿着暴露、以及举止不雅的行为,要避免谈论与当地宗教、政治、和历史相关的话题,以免引起争执和冲突。在参观教堂、寺庙、宫殿等场所时,要尊重场所的规定,不能在场所内禁止拍照的地方拍照,不发出噪音或举止不文明。
最后,旅游者应当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这包括但不限于:不参与赌博、吸毒、贩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不在公共场所或者酒吧等饮酒过量、吵闹、斗殴等违法行为,遵守机场、铁路、公路、船舶的安全规定,不冒险炫耀摩托、跳桥、攀岩等危险活动,保持公共卫生和社会秩序,不假冒导游和跟团游客,严格遵守当地的抽烟、饮食规定等。
总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该保持尊重当地社会文化、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安全、维护当地的社会秩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者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旅游消费者分析,是旅游企业各项营销活动的出发点。不了解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决策过程、影响旅游消费者满意程度的因素,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竞争。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前,许多学者对旅游学持怀疑和保留的态度,他们认为旅游学科的研究内容过于肤浅,学术研究机构没有必要以严谨的学术作风专门研究旅游消费者行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问里,营销学家主要研究有形产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他们假定,在消费者眼中,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没有多少差别。因此,在购前、购买和购后三个阶段,旅游消费者和其他消费者评估、选择产品的方法也基本相同。这种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了转变。旅游活动在全世界的强劲发展势头使大量研究人员对旅游消费者行为产生了兴趣,人们到底如何消费旅游产品成为了旅游研究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学者开始质疑传统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式在旅游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的适用性。他们指出,由于旅游产品有一系列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特点,旅游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也必然会有一些不同于其他产品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特点。例如,一般产品消费过程可划分为购买、消费、处置等三个可明显分离、依序发生的阶段,但是,这三个阶段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并非泾渭分明。旅游消费者在参加旅游团、购买交通和住宿服务、观赏旅游吸引物时,并未获得有形物质的所有权,因此,在购买阶段和消费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旅游消费过程是旅游者和旅游企业服务者、旅游目的地居民以及其他旅游者相互接触、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对旅游消费者来说,旅游产品的销售、服务和消费通常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旅游消费者往往在购买旅游产品的同时就开始评估旅游经历,并在整个消费过程中以及消费之后继续评估自己的旅游经历,而不是像有形产品消费者那样,在使用产品之后才开始评估产品。而且,旅游消费者对旅游消费的评估往往夹杂着主观性较强的情感因素。
旅游者行为理论运用在哪方面
旅游者二元行为理论的应用如下:
1、理解二元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元行为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心理需求和外在条件来做出决策,其中心理需求包括享乐和避痛,外在条件包括奖励和惩罚。
2、研究旅游目的地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旅游目的地可能提供各种奖励和惩罚措施,比如景点门票的价格、旅游活动的质量和安全等等。
3、分析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可能包括享乐和避痛,比如希望获得美好的旅游体验和避免不愉快的事件发生。
4、研究旅游目的地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旅游目的地可能提供各种奖励和惩罚措施,比如景点门票的价格、旅游活动的质量和安全等等。
5、对比旅游目的地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与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将旅游目的地提供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与旅游者的心理需求进行对比,看是否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6、制定旅游营销策略:根据对比的结果,制定旅游营销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往目的地,并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7、实施营销策略并评估效果:实施旅游营销策略并评估其效果,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重新调整旅游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