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新闻 旅游局官网

旅游新闻报道

旅游新闻的报道范围很广,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旅游业发展的新动态

这是旅游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新的动态信息较多。例如,随着双休日和春节、五一、十一这三个黄金周假期的实行,假日旅游成了热点。每逢春节五一、十一等假日,全国就出现一个旅游高潮。各个旅游景区、景点,各个旅行社、饭店、宾馆及交通等部门,都要为假日旅游高潮的到来做许多准备工作,以保证游客游得好、游得安全,同时也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这期间有关方面推出的新的旅游路线、景区新添的旅游设施,旅行社、宾馆新增的服务项目,交通部门新开的旅游车次等新的动态,都是受众十分关注的,旅游新闻必须准确、及时地报道。

旅游业的政策法规

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制定必要的政策与法规,是规范旅游业市场、加强旅游业管理、持续将康发展旅游业的必要保证,也是广大受众十分关心的问题。宣传旅游的法制建设及政策法规执行情况,是旅游新闻的重要职责,也是旅游新闻指导性的体现。报道内容主要是有关政策法规的重要部分;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旅游行业的反应及游客的反应等。旅游法规还包含许多地方性法规,这类法规的宣传任务主要由省、地的新闻媒体承担。

旅游资源的开放利用与建设

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主要体现在旅游景区和旅游景点上,这是旅游业的基础生产力要素,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旅游业吸引力的根本所在。我国是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有许多世界级的自然风景区与文化遗产,像九寨沟、张家界、武夷山、长城、秦陵兵马俑、故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民俗风情、饮食文化、民间艺术等资源可以开发。如何合理开发,既注意环境生态的保护,又让这些资源发挥作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是旅游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应当介绍这方面的好典型,对那些盲目开发或重复建设的现象也应当给与曝光。

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

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游客的满意程度,取决于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因为具体的旅行线路的制定,食宿、交通的安排,导游的选派等都由旅行社负责。因此,配合旅行社对新的旅游线路的推出,从报道的角度阐明旅游线路的长处和短处,是广大受众关注的内容之一。另外,报道旅行社的管理,特别是对导游的管理,也是记者应当关心的问题。

主题活动与旅游节庆活动

为了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旅游局每年都组织安排一个主题活动。例如,2000年推出“神州世纪游”,2001年推出“体育健身游”,2002年推出“民间艺术游”。除了国家旅游局安排的主题活动外,各省市还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安排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例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南京国际梅花节”、“苏州国际旅游节”、“寒山寺除夕听钟声”,还有福建的“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山东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重庆的“三峡国际旅游节”,云南的“昆明国际旅游节”,陕西的“中国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等。这些节庆活动增强了旅游的新引力,使我国的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是旅游报道的重要内容。

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

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大量旅游业的管理人才,2000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专业的普通院校252所。尽管如此,旅游教育的发展还是跟不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旅游景区特别需要开发、规划、管理、经营方面的人才。饭店业也需要管理和经营的人才。目前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对人才的急需、培训工作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可以促进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教育培训旅游人才,离不开旅游理论研究。由于旅游业发展的时间较短,现在全国专门从事旅游业理论研究工作的单位还不多,据不完全统计,研究所或研究中心还不到20个。这方面的工作不仅教育培训旅游人才需要,旅游景区的规划等工作,也要听听专家的意见,认真进行研讨。旅游新闻给与适量的报道非常必要的。

旅游质量监督与投诉

我国旅游事业发展很快,有许多立法工作及管理工作还没跟上,在旅游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生旅行社违规操作,不按原协议完成旅游项目,随便降低住宿标准等问题。还有一些旅游景点和餐饮部门乱收费或欺客宰客的现象。游客因此对旅游的服务质量不满意而向旅游管理部门投诉。为了加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目前从国家旅游局到各省旅游主管部门都建立了旅游质监所。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全国各省级质监所接到的各类旅游投诉中,86%是国内游的投诉。旅游记者应选择投诉中的典型案件进行报道,以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起促进作用。报刊发表游客的投诉,并报道其处理过程及结果,有助于发挥旅游新闻的监督作用。不过发表游客的投诉或是发表对旅游景点、饭店、交通的批评性稿件,事实一定要核实准确,同时送有关部门审核,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旅游局官网

国家旅游局网www.mct.gov.cn

扩展资料:

国家旅游局是国务院主管旅游工作的直属机构。主要职能是:

旅游局新闻 旅游局官网

1、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制定发展政策、规划和标准,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并监督实施,指导地方旅游工作。

2、制定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组织国家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指导中国驻外旅游办事机构的工作。

3、组织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的规划开发,引导休闲度假。监测旅游经济运行,负责旅游统计及行业信息发布。协调和指导假日旅游和红色旅游工作。

中国旅游新闻网最新新闻

中国旅游新闻网是由中国旅游新闻通讯社、中国旅游记者协会主办,由中国旅游品牌协会、亚太地区旅游联合会中国事业部协办的国内最具权威性和最具网络资源优势的大型强势旅游宣传媒体之一。

2023年文化旅游发展

2023年国内旅游业整体呈现旅游消费持续回暖、游客结构持续升级、旅游模式加速创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和消费信心的逐步恢复,国内居民的旅游消费将持续释放,旅游市场将持续回暖,特别是高端旅游市场。高素质的中产阶级和青年旅游客群体将成为主要消费群体。

其次,游客结构将持续升级。高学历、高技能、高收入的旅游客群体比重进一步增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需求日益加剧。家庭亲子游、主题游等深度游将成为新宠。这将推动旅游产品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最后,科技引领的新业态将加速发展。自助游服务、短租旅游、在线旅游社区、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加速涌现。各旅游企业将加大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提升服务品质与效率。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精准营销将成为旅游企业的重要手段。

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因素:

1、国民收入的增加。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国民收入也在稳步提高,这使得更多人有了出游的消费能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2、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增加,更加注重旅游度假的生活质量。这推动旅游业向高质量发展。

3、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居民的旅游意识和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城市化的加快也扩大了旅游市场的规模,这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4、交通条件的改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各地的交通联通更加便捷,这减少了旅游成本,方便了人们的出游。这也是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条件。

5、旅游政策的支持。国家和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旅游业的政策,如放宽旅游领域市场准入,增加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等。这些政策的推出和执行,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