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天目山旅游
立冬,冬之始也。万木凋零,生机潜伏,寒气来袭。
对人体而言,冬天是最脆弱的阶段,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免疫力低下,容易遭到病菌侵袭引发流感、肠胃炎等疾病。
有民谚说:“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可见冬天养生的重要性。
那去哪养生才好呢?别着急,斐文这就给你安排。
临安作为生态养生品质之城的典范,有“江南氧生殿”,“浙江养生福地”等美誉。
天目山位于临安境内,是集疗休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而斐文,就藏在重峦叠嶂的天目山里,是冬日养生的好去处。
来斐文,躺进山水的秘境,泡汤御寒、暖锅补身、瑜伽修行……驱走严寒,赶走疾病,开启冬日专属的养生之旅!
起居养生,早卧晚起私享汤池
立冬之后,昼越短,夜渐长,适合早卧晚起。
《黄帝内经》有言,在冬季,人不宜扰动阳气,需等日光出现再起床,不然会伤害肾气、四肢痿弱。
如果想在冬天睡个舒适温暖的好觉,可以在睡前泡个热汤。不仅能御寒保暖、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对关节炎等疾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是冬日的养生专属。
上客堂的客房配备了网红大浴池,还提供泡泡浴和玫瑰花瓣,很适合冬天入住。
往里蓄上一池热汤,在热腾腾的氤氲中,放松每一处肌肤,扩张每一个毛孔,白日的疲惫全都褪去,这是何等的惬意。
饮食养生,原滋原味暖胃暖心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我国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传统,每逢这天,人们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补,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立冬进补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以增加能量为主,多食滋阴补阳之品,如鸡肉、鸭肉、羊肉、牛肉。
天目暖锅作为临安美食“金名片”,共有十道菜肴。
昭明笋干老鸭暖锅、大明天子猪蹄暖锅、天目灵草石耳暖锅、冠红黄实家鸡暖锅……每一道都是立冬进补的佳品。
散养在山间地头的牛羊鸡鸭,徜徉在溪流清水里的鱼虾,自家菜园里的瓜果蔬菜。暖锅的食材都来自山野的馈赠,营养又健康。
吃一口肉,酥嫩Q弹,喝一口汤,醇香浓厚。几乎每一个来天目山的食客,都对这口暖锅念念不忘。
说起天目山的冬天,除了暖锅,天目小香薯也是一绝。
小香薯是天目山特有的品种,红皮黄心,香甜粉糯,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E,营养价值高,老少皆宜。
新鲜出炉的烤红薯,热乎乎的飘着一股甜香,咬上一口,身体便感觉从内到外暖和起来。
运动养生,一呼一吸吐露自然
入冬后天气转凉,很多人都变得不爱运动。但运动能锻炼人体耐寒能力,增强抵抗力,是冬季养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过,冬季运动不宜大汗淋漓,建议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行、瑜伽,微微出汗即可。
天目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5%,负氧离子含量超13万个/立方厘米,空气中弥漫着多种对神经衰弱、心血管系统等疾病有缓解作用的气态物质,是天然的疗养之地。
在这里,可以沿着盘山公路骑行,也可以在林间古道慢跑,呼吸原始森林的新鲜空气,欣赏暮秋的缤纷山景,好不自在。
还可以约上朋友,在朝阳初升的时候,寻一处空地打太极,去廊桥平台练瑜伽。
一招一式动静自若,一呼一吸沁人心脾。听着禅源寺传来的悠扬钟声,身体得到舒展的同时内心也变得平静。
留宿斐文,贴心服务温暖入冬
斐文在天目山有三家民宿,上客堂、风之谷、斐文野奢。三家民宿各有特色,总能选到一家心仪的,为你编织温暖而绵长的冬夜美梦。
【上客堂】背倚古刹禅源寺,面朝主峰仙人顶,占据了绝佳的地理位置,环境清幽,风景秀丽。
酒店的整体设计融合了自然和禅意。外观是黄墙红瓦,与禅院融为一体,室内则呈原木风格,自然古朴。
民宿有大小不一的60间客房,由禅源寺的客房改造而成,既保留了原有的性格又提升了舒适度。
室内设计呈开放布局,房间宽敞舒适,视野开阔,透过落地窗,不用出门就能将自然美景一览无余。
【风之谷】坐落在海拔400米的山顶,面朝绵延的山景,宛若宫崎骏式的梦幻王国。
民宿的周围不见其他屋舍,只有两排连栋的森系定制房车有序地排列在观景台上,成为一抹亮色。
踏入房车,木墙、木地板、木床……木质元素贯穿整个房间,与大自然隐隐呼应。
房车外有一片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露天区域,是健身锻炼的好地方,可以练瑜伽、打太极、跳绳、打羽毛球……
【斐文野奢】打破了山野之地物质匮乏的固有印象,提供优裕的物质和周到的服务,用最自然的方式带来最舒适的体验。
野奢只有9间房,一房一景,颇为精致,是纯粹的自然环境和前卫脱俗的艺术的结合。
坐在庭院中,绿意掩映,白墙黑瓦,古朴灵动的自然中透露着江南水乡的精致。
在荷塘边的餐厅,白天阳光正好,夜里星辰漫天。摆上一桌好味,一杯浅酒,天目山的美食乾坤触手可及。
躺进山水的秘境,潜藏阳气,蓄积阴精,开启冬日康养之旅在天目山,不见不散。
杭州天目山景区
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天目山地质古老,植被完整,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省惟一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天目山[1]于1956年被国家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作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MAB)网络,成为世界级保护区。是浙江省唯一一处加入MAB网络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被授予"两个基地"称号的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拥有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包括天目山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唯一天目铁木生长地在内,天目山拥有多项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动植物奇观大树王
天目山,地质古老,山体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燕山期,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地貌独特,地形复杂,被称为“华东地区古冰川遗址之典型”;峭壁突兀,怪石林立,峡谷众多,自然景观优美,堪称“江南奇山”;特殊的地形和悠久的佛教文化促使该区域动植物的遗存和植被的完整保护,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奇迹,是我国中亚热带林区高等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古”: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被誉为“活化石”。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银杏自然景观有“五代同堂”、“子孙满堂”等;“大”: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享有“大树王国”之美誉;“高”: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已达60余米,被称为“冲天树”;“稀”:天目山有许多特有树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有85种。其中天目铁木,全球仅天目山遗存5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此外,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均为珍稀濒危植物;“多”:自然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有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苔藓类植物291种。茂密的植被进而庇护了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等37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保护区内计有兽类74种,鸟类148种,爬行类44种,两栖类20种,鱼类55种,昆虫已汇编名录者达2000余种。天目山是“物种基因宝库”。因此,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单位授予“全国天目山云海奇观
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美”:林林总总的各色植物,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幅,千树万枝,重峦迭峰,四季如画。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中国古老山地之一,著名避暑和游览胜地。位于浙、皖毗邻地区。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北大致以杭徽公路和西苕溪为界。长200公里,宽约60公里,属江南古陆的东南缘。山地呈中心—深谷景观,海拔1500米以上山峰有10余座,最高峰清凉峰1787米。岩性以花岗岩、流纹岩为主。山地两侧多低山丘陵宽谷景观。天目山古名浮玉。《元和郡县志》记载:天目山“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称,名曰天目”。是中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较好地区。天然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1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1100~1400米为落叶、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1400米以上为稀疏灌木。西天目山南坡于1956年划为全国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树种繁多,其中乔木800多种。林木以古老、高大、稀有而闻名中国。有树龄1500年以上、五代同堂的公孙树──银杏;有清代即已发现而称为大树王的柳杉,胸径2.33米,材积42.98立方米;有树高达54米、胸径1米多的金钱松。中国特有的野生银杏树最早发现于此。此外,有黄杉、天目梭、天目朴、浙西铁木等41种稀有名贵树种。动物区系复杂,仅鸟类即达148种,蛇类有37种。其中红嘴相思鸟最著名。山区盛产茶叶、笋干、山核桃、药材、竹木等。动植物种类繁多,珍稀物种荟萃,为国家教学科研重要基地。被国家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峰恋叠翠,古木葱茏,有奇岩怪石之险,有流泉飞瀑之胜,素负"大树王国""清凉世界"盛名,为古今揽胜颐神胜地。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她赋予人类享之不竭的璀璨文化与独特的大自然风韵。
杭州天目山旅游景点攻略
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誉的天目山,地处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临安区境内,浙皖两省交界处,距杭州84公里,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名。是韦陀菩萨的道场。
动植物种类繁多,珍稀物种荟萃,为国家教学科研重要基地。被国家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峰峦叠翠,古木葱茏,有奇岩怪石之险,有流泉飞瀑之胜,素负"大树王国""清凉世界"盛名,为古今揽胜颐神胜地。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她赋予人类享之不竭的璀璨文化与独特的大自然风韵。
天目山幽邃奇妍的景色,优越独特的自然环境,赋予天目山璀璨的历史文化。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唐代李白、白居易、宋代苏轼、元代的张羽,都留下了优美的诗章和传世之作。明代有100多位文人登天目山穷幽探奇,吟咏志游,留下诗文160多篇。而且在天目山拍摄的电影电视剧风光片纪录片已经有60余部。
景区开放时间
“大树王国”西天目山
1.开放时间:8:00—17:00
东天目山
开放时间: 8:00—16:30
杭州天目山一日游攻略
天目山旅游攻略: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有东西两峰遥相对峙。东峰大仙顶海拔1480米,西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两峰各天成一池,宛如双目仰望苍穹,故得名天目山。
天目山地质古老,历史悠久,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集儒、道、佛教于一体的宗教名山。是韦驮菩萨的应迹道场,禅门临济宗的祖庭,是道教大宗张道陵的出生地及修道之所,禅源寺为江南名刹。古今中外有众多伟人、名人及高僧大德曾在天目山留下了十分珍贵的足迹和墨宝。
下面说一下天目山旅游攻略。
1.交通信息
从苏州出发,沿机场路、通园路,途经吴江、嘉兴、杭州、临安。7:00出发,10:30抵达天目山。农家饭庄可解决午餐,春天竹笋很新鲜,竹节中带有鲜竹水。
进山南大门入口买票,换乘专门的上山中巴,20人/车。汽车一上路即盘山公路,路况曲折转合,全是5-10度上坡,有360度急转弯,双向两车道。刚上山没多久,有一水库,公路在水库垂直上方,高差200米。升高到山顶后,突然急转弯,后侧豁然开朗,车旁出现深渊,道路沿悬崖修建,离下方一会所建筑顶部约300米高差。所以换乘中巴而非自驾,实有必要。40分钟路程到公路终点:龙凤间停车场,进入景区,步行下山。有导游。道路青条石码成,路宽1米,全是平路,台阶很少。
2.门票攻略
天目山门票100元,由当地农民带路买票可便宜20%。
3.天目山必看大树
天目山东西两峰山顶各有一池,终年不枯。有树习惯生活于水边,花朵似杨花,当地人称“水性杨花”。沿途有“半月池”,池形如初七之月。天目山大树很多,以“大树华盖”名扬天下,以其特有的杉、松、枫、杏闻名。特有物种柳杉,遍野生长,四季常绿,树形高达,树干粗壮直通,气势雄伟。天目山分布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巨型柳杉群落。沿路柳杉全部直径一米以上,树高达20多米。直径超过2米的树,也不过是天目山19棵大树中的老小。
4.石阶路分岔处中间有空地,生长一棵松树和一棵柳杉,根系纠缠,历时千年自然交织,人称“树根九龙壁”,被金庸先生戏称为“人际关系网”。前面是幻住庵,元代高僧中峰和尚宴坐草堂。中峰和尚云游天下,最后落足于西天目山,从此涧饮木食,闭门修行。接下来是天目山最著名景点:开山老殿。是西天目山狮子正宗禅寺旧址,创建于元代,由高峰、中峰师徒相继开创。年久失修,没有香火,殿内也无菩萨供奉。但殿西面的洗手间非常干净,据说是四星级厕所。殿门上有精美门雕,上为八仙故事。寺前台阶下有小观景台,台下面临百丈悬崖,崖下树林茂密,可隐约看见山下村镇和道路。
5.离开开山老殿后,石阶路不平整,高低坑洼,不太好走。之后时虎踞龙盘巨柳杉,直径2米以上,盘坐于一块巨石之上,自身绕成大圈,之后主根向北延伸四五米后复入地下,上看如蟠龙缠绕巨石,下看如猛虎盘踞石旁。沿路下山为五世同堂古银杏,有12,000以上树龄,古树周围,分别萌发出大小20多支幼苗,与大树组成五世同堂家庭。银杏生长周期缓慢,常祖辈种植,孙辈才能结果,故又称“公孙树”。银杏树形美观,树叶扇状,秋季树叶金黄,遍地黄金。银杏是中生代遗存物种,西银杏树银杏树银杏,是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
6.五世同堂旁另有一树种,为天目铁木,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天目山独有,并仅存5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天目铁木旁还有一棵著名树木,是被称为具有浙江精神的香果树,从石缝中生长成参天大树,将石缝挤开,原应为树种掉进石缝发芽生根而成,成长后咬住岩缝,故名“根进石纹香果树”。原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见此树后将其命名为“浙江精神树”。五世同堂旁悬崖下树木高大冲天,主干笔直,高度达50多米,叫“金钱松”,树木表皮呈现铜钱花纹。树叶秋季金黄,有冲天树美誉。岩壁上有一些长条石组成的阶梯,是以前武僧练功的登天梯,需手提水桶登梯。石阶长度仅30厘米,宽约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