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附近旅游景点
1、宝通寺
宝通寺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洪山南麓,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底蕴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汉市唯一的皇家寺院,并且被列为国务院“汉地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规模之大、殿堂之宏伟为武昌诸刹之首。
2、卓刀泉寺
卓刀泉寺位于湖北省武昌伏虎山的西南麓,在武昌区卓刀泉的十字路口(即华中师范大学东门往珞喻路方向前行约300米处),是一座千年古刹,古卓刀泉寺因为一井泉水——卓刀泉而得名。这里除了供奉佛祖和菩萨外,还特地供奉了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大将军关羽,故而此地也是关帝庙。
武大著名景点
武汉大学打卡景点如下:
1、国立武汉大学牌楼
现在武大正门处的这座新牌楼,是在1993年百年校庆前夕仿照老牌楼,由武大海内外校友集资建造的。四根八棱圆柱,表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的云纹,表示高等学府的深邃和高尚。上覆琉璃瓦之颜色为孔雀蓝,仅次于皇家的金黄色。
2、珞珈广场
珞珈广场,这又是中国大学里标志性的广场,这一大块的绿化面积在全国居于首。花树自不必少,小径小路弯的曲折,修的精妙。路灯相连相守,夜晚也串的漂亮。这里像是武汉大学绿色的眼睛,也是文化和休闲活动的中心。
3、樱花大道
提起武大,最有名的莫过于樱花了。樱园老斋舍前著名的“樱花大道”,是武大赏樱的最佳地点。春天的樱花大道,花枝浓密,满眼的樱花沿着300米长的大道盛开,洁白如雪、灿若云海。抬头只见花不见天,是个晶莹透亮的世界。
4、樱顶
樱顶,重点就在樱和顶,樱花就在它楼下,这里又被称作樱花城堡,而顶,即是房顶,却也是武大之顶的意思,除了老图外,它是武大最高的地方,经过了精心设计,武大的樱顶宿舍是三座一模一样宿舍的联合。
武汉大学一日游最佳路线图
说到武汉这座城市,它真的是一座“英雄城市”。众所周知,武汉真的很大,不可能一天逛完武汉。但是如果你想了解武汉,今天边肖将与你分享最佳路线。让我们来看看!
1、线路推荐
黄鹤楼-粮道街-长江大桥中华路码头-江汉路步行街
长江大桥黄鹤楼武汉大学光谷广场户部巷
江汉路江汉关博物馆武汉科技馆汉口江滩轮渡码头长江大桥晴川阁。
2、游玩攻略
第一站:黄鹤楼。黄鹤楼被定为武汉一日游的第一站,不仅因为黄鹤楼在武昌火车站附近,还因为清晨的黄鹤楼更有味道。当你爬上屋顶或就在黄鹤楼脚下的长江大桥旁边时,你可以俯瞰河两岸充满活力的外观。作为武汉的标志性历史建筑,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都能惊艳朋友圈。
第二站:粮道街作为武汉的一条老街,看起来和周围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但其实是老武昌最有趣的一条街。走在这条老街上,不仅能吃到很多火了十几年的美食,还能感受到历经历史沧桑的老城区的味道。老旧的低层建筑,交叉的旧电线,一排排繁忙的街边市场,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
第三站:长江大桥中华路码头,一个夜景令人印象深刻的宝藏码头。沿着粮道街直走,穿过百年老街德胜桥,继续沿着中华路旅程向南走到终点,就能找到中华路码头。来武汉游玩,千万不要错过在这里乘坐1.50元就能欣赏两江美景的轮渡,不然真的会觉得吃了大亏!
第四站:江汉路步行街,号称中国最长的步行街,有“天下第一街”的美誉。南起姜妍路,北至解放大道,全长1600米。离江汉关码头很近。它不仅长度长,而且历史悠久。这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街。水塔美食街,小吃一条街,好吃的多,吃的也不贵,步行街周围也有。选择在这里逛街,享受美食到深夜也很棒。建议你选择这个地方住宿,因为你会发现这里的美食和建筑,一天到晚都逛不完。
3、美食推荐
赵师傅在粮道街的蒸饺味道真的很赞。虽然排了很长的队,但是真的很值得去吃。在武汉品尝正宗的热干面也很简单。不需要去什么高档商场,只要路过路边任何一家不起眼的热干面馆,味道基本不雷人!在武汉除了吃各种好吃的早餐,还不能错过一些湖北特色美食,比如武昌鱼、莲藕汤、蒸肉等等。想吃正宗的湖北菜,建议有时间可以去万松园看看。也被武汉当地人称为美食天堂,任何选择都不会错。
武汉大学十大景点介绍
武汉大学景点有:樱花大道、樱顶、老图书馆、情人坡、珞珈广场、宋卿体育馆、半山庐早前耐、闻一多先生纪念雕像、十八栋等。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Wuhan University),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陆春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
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现任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校训为“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截至2022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80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34个学院,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27个本科专业,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设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悔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高端智库,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8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