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陷阱 旅游套路

旅游陷阱

猫腻一:“免费游”“低价游”

一些老年人旅游过程中更看中价格因素,有旅行社利用老年人这种心理,用超低价组团来诱惑老年旅游消费者,但往往到了目的地却发现根本不是景点,而是以旅游做幌子,迫使消费者购买质差价高的保健品、玉器等。例如:某游客参加“0元周边游”,途中被强制要求缴纳上百元的车费、餐费、补助费用,“免费游”变成了自费游,景区景点变成了购物店。某游客参加100元/人外地五日游,约定双飞无强制消费,在行程中,游客消费额不够标准,被导游强制下车甩团。提醒:如何识别价格是否有陷阱?旅行社的行程报价应该是旅游者自己支付机票、住宿、餐饮、门票等消费总额的八成左右。旅行社与航空公司、酒店及景区等单位有协商的价格优惠,优惠幅度平均在5〜7折,在此基础上再添加1〜3成的利润,得到合理的行程报价,而超低的价格必定会有陷阱。

猫腻二:“旅游+看房”

不少老年人退休之后对养老居住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一些房地产商和机构瞅准商机,推出“旅游+看房”的营销活动。参与人一般只要交几百元钱,就能享受2-3天食宿,而且是跨省旅游,因为“一举两得”,一些老年朋友参与其中。提醒:这种“旅游看房团”商业目的明显,看房期间,工作人员大部分讲解都是围绕价格多么优惠,配套设施有多好等进行介绍,引导对方购房。行程中真正的旅游项目非常少,甚至没有。

猫腻三:打着旅游的幌子卖保健品一群打着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的旅行团以低价旅游为幌子,将老年人聚集起来,宣称会有参观养生基地、免费体检、讲座等项目。到了目的地后,工作人员先会特别热心,带着老人逛几个景点,套取对方的经济情况、身体状况、子女收入。然后开始安排欢迎晚会,会上播放一些主办方的宣传片,让大家唱歌跳舞做游戏,拉近彼此距离。之后,会邀请所谓的专家讲一些健康知识,推荐产品。

最后,组织老年朋友体检,讲解体检报告,并故意夸大病情。提醒:要注意的是,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能起到治病的作用。同时,要保留好相关票据和凭证,如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陷阱四:年龄“附加费”陷阱“年龄附加费”实际上是对年龄太大或者太小的游客额外收取的费用,比如年龄在28~60岁之间的游客消费能力较强,但这一年龄段之外的游客消费能力欠佳,因此,某些旅行社收取这笔费用保本。在收取额度上,300元、600元、1000元等是较为常见的收取额度。提醒:旅行社针对老年群体加收费用,但并不会为老人提供特殊服务。老人消费能力偏低,少购物、不购物会让旅行社收入减少,旅行社会用“超龄收费”来弥补损失。“年龄附加费”是被明令禁止收取的。

老年人出游要注意这些:

1.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跟团游或者自助游。跟团旅游选择旅行社时,要提前确认旅行社资质许可,不要一味追求“低价”,“离奇”的低价可能存有陷阱;认真签订旅游合同,详细阅读合同条款,仔细了解旅游行程安排,付款同时要求旅行社出具正规票据,若商家拒签合同,其中可能藏有“猫腻”。缴纳出境游保证金应选择银行托管方式以保障资金安全。

旅游陷阱 旅游套路

2.出行前要签订旅游合同,如发现旅行社的合同有明显不合理处,一定要与旅行社协商解决,不可盲目签约。

3.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出门旅行绝不可说走就走,在出行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做足做细。对于旅行中有可能遇到的旅行纠纷或其他问题,提前做好预案,以免遇到事时措手不及。同时,最好去医院做个简单体检,开一些必需药品,随身携带,防患于未然。除此之外,出行前可以询问一下旅行社,持有老年证是否可以免收门票,免收部分如何返还等细节,将相关证明提供给旅行社,可以省去一笔费用。

旅游套路

如果有人跟你说一日游只需要几十块钱,而且还能体验豪华轮船,你会相信吗?相信很多人都不会相信有这样的好事。但是有去过这样的一日游的游客说了,这是真事,而且没有强制性购物,说下一次还要带上好友一起去。那这回你该相信了吧?对于这样的“好事”,大家可能也会心动,但却不是这其实就是一个坑,需要钱来填补。

在某城市里,有这样的一日游,只需要几十块钱。等你报名交费后,导游就会告诉你在指定地点上车出发旅游了。大巴车上几乎都坐满了旅客,主要是以中老年为主。在车上,导游一路跟大家互动,讲解第一站要去的地方简介以及注意事项。

到了景区,是可以乘船游览的,而且这船看着也挺漂亮,有四五层。导游介绍,他们就是要乘坐这样豪华的轮船游览。大家第一站就能乘坐豪华轮船观光,都觉得几十块钱的成本已经赚回来了。大家这时候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在轮船上各种拍照留念。而且时间到了快中午,大家可以在船上享用午餐,午餐的品类很多,除了饭菜可口外,还能来饭后甜点和水果。大家这时候更加兴奋了,觉得这趟旅行超值。

游览过后回到车上,又往下一个地点去。这时候导游问大家,觉得上午的旅行怎么样?大家都异口同声说好。导游趁热打铁说着,大家玩得开心就好。然后告诉大家,之所以大家能以这么少的价格过来旅游,都是国家补贴的,而且有公司赞助我们。然后介绍了这赞助公司是一个玉器店,接着包装起来玉器店多么高大上,而且还详细介绍了里面的玉器。说完这里,又说了自己从小到大多努力,家里的条件也不好,但是家人拼了命都供他读书,所以现在才考得了导游证出来做导游带团,现在也想通过努力回报父母。然后就告诉大家,因为这个是低价团,是没有团费给到他的,他的收入主要是靠提成。等会会带大家参观一下赞助他们旅游团的玉器店,如果大家支持他的话,可以在里面买些玉器,玉器店就会给到他3%的提成。说完深深地向大家鞠躬,并感谢大家对他的支持。这时候车上的游客都颇受感动,愿意支持他。

到了玉器店,导游就让大家自行参观,这时候里面的店员就会热情接待他们,店员的人数跟游客的基本差不多,可以说是一对一服务了。经过导游在车上讲解,再到店里一对一服务介绍以及各种游说,很多游客都掏钱买了。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大家多多少少都支持这个导游。这一趟下来,玉器店的营业额就有几万收入。

参观完玉器店后,导游又带领大家到另外一个景点去了。去到景点后,也是让大家自由活动。这个景点的风景还是不错的,很受游客喜爱。所以大家都觉得今天的一日游体验很好。等送游客回到市里后,可能是今天的游客购买力还不错,导游又给每个人发了一袋茶叶,让他们回家品尝。游客这时候更是觉得今天的一日游太完美了,去了两个景点游玩很值得。

殊不知他们已经被坑了都不知道,其实玉器店给到导游的回扣是70%左右,剩下的还要除去成本以及员工工资,老板自己还要有收益,那这件玉器价格会是多少呢?质量又如何呢?或许也只有买过的人才知道结果。因为很多老年人都是对玉器不熟悉,人家标价多少就是多少,其实玉器里面的水很深,不懂的人只能被坑了。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低价想要享受豪华游,那只能被宰了!

很巧的是,同一个小区的大妈就去过这样的旅游团,花了好几千块钱买了一个手镯。自己很是喜欢,经常戴在手上,逢人就伸出来炫耀。最近她去了一个商场,里面有一个免费帮鉴定玉器翡翠的,她就拿去鉴定了。结果一出来,大妈没忍住哭了出来,说花了好几千块钱,居然买了一个假手镯。在那几天里,都没有见到她在小区里逛了。

旅行社不是慈善机构,做生意的就是想着怎么赚钱。这年头国家对强制性购物的旅行团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所以旅行社在不能强制性让游客消费后,也只能利用同情心理,让大家掉入这个温柔陷阱,表面看似游客赚了,实则是亏了。这样的套路让很多游客防不胜防啊。所以大家不要贪小便宜,否则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旅游团被骗缅北

去新疆旅游不必担心被骗缅北。

根据新疆旅游局的数据,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发展迅速,各项旅游服务和管理措施也得到了加强。新疆旅游局积极推动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此外,新疆旅游局还建立了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对游客的投诉进行及时处理和回应。因此,去新疆旅游时,游客不必过分担心被骗缅北的问题。

旅行被洗脑买的东西能退吗

法律分析: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