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在哪里

登州位于 山东半岛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行政区。唐初曾在文登置登州,不久废除。如意元年(692年),于黄县(龙口)复置登州。明清为登州府,仍治蓬莱。登州古城,自有史料记载,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自那时起,古城人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人间仙境在这里曾留下齐威宣王、燕昭王遣人来此寻仙药的传说和秦始皇汉武帝御驾蓬莱觅神山的足迹;传颂着美丽动人的八仙过海的故事;记载了历代名将廉吏爱国爱民、创业守成的史诗。港口要塞登州古港曾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开放港口和联通中国南北的交通枢纽,是外捍辽朝,内障中原的军事要塞。自唐朝时期便与明州、扬州、泉州并称中国四大开放口岸。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登州港就在沟通南北平原以及与朝鲜、日本的交往中,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秦朝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携带五谷种子及百工的远航船队,就是从古登州港出发到日本的。隋朝大业四年(戊辰,公元608年)由裴世清率领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统一王朝派出的访日使团,也是从古登州港出发横渡到日本。到了唐朝,从唐贞观四年(庚寅,公元630年)起,日本和朝鲜先后派到中国的“遣唐使”多达数千人次。他们相继从登州港这个门户进入中国前往唐都长安。日本著名高僧圆仁随“遣唐使”从古登州港入唐,先后在唐朝游学九年,在登州居住了两年。圆仁撰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玄藏的《大唐西域记》和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并称为“东方三大旅行记”。这本书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部珍贵文献。在书中对登州的地方行政、经济以及唐时登州的物价情况都有详细的记载。元朝时期,蓬莱为登州属般阳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属莱州府,明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升为直隶州;明洪武九年(丁巳,公元1377年)升为登州府。登州即是今蓬莱。登州下辖八县:蓬莱县在明洪武元年省入登州,明洪武九年复置蓬莱县仍为倚郭,西北沙门岛有巡司,南朱高山下为高山巡司,东南有杨家店巡司;黄县在西偏南有马停镇巡司;福山县在西北有孙夼镇巡司;栖霞县;招远县在元朝时期属般阳路莱州,到明洪武九年改属登州府,西北有东良海口巡司;莱阳县在元朝时期属般阳路莱州,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改属登州府,东南有行村寨巡司;宁海州在元朝时期为直隶州,明洪武元年降为散州,改属莱州府,并省倚郭宁海县入州,明洪武九年改属登州府,西南有乳山寨巡司;文登县在北有辛汪寨巡司,东北有温泉镇巡司,东南有赤山镇巡司。

登州在哪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