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税率是多少
旅游业税率为6%。根据有关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现代服务(租赁服务除外)、生活服务、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使用权),税率为6%。旅游业属于生活服务的范围。生活服务,是指为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的各类服务活动。包括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娱乐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其他生活服务。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可以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旅游业要交哪些税
一、旅游业应缴纳哪些税(费)
(一)营业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国
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4〕149号文规定,旅游业取得的收入属于营业税
“服务业”税目的征税范围,其适用税率为5%,计税依据规定如下:
旅游业务以全部收费减去为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的食、宿和交通费用后的
余额为营业额;旅游企业组织旅客在境内外旅游,改由其他旅游企业接团的,以
全旅游游费减去付给该团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
税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有关规定,旅游业在缴纳营业税的
同时,应一并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为旅游业纳税人实际缴纳营业税税
额。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根据纳税人所在地区来确定,城市市区7%,县城、建
制镇5%,其他非市区、县城、建制镇1%;教育费附加附加率为3%。
(三)企业所得税。从事经营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旅游公司等旅游企业,应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为了支持和鼓励发展旅游业,国家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旅游企业或经营单位给
予了一定期限的税收优惠政策,即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
征或免征所得税一年(财税字〔1994〕001号文)。
旅游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旅游业应纳税所得额。旅游业每一纳税年度的
各项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总额减除(经税务机关核准)准予扣除的各项费用、
支出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33%,同时适用两档照顾性税率,即对年应纳税所得
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年
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上、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企业,暂减按27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怎样计算旅游业应纳的税(费)
旅游业应纳税(费)的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税税额=营业额×税率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额=营业税税额×税率
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附加率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为便于旅游业纳税人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自行计算应纳税(费),现举例计
算如下。
例:某旅游公司组织30人旅游团从武汉到珠海、深圳等地10日旅游,
按包吃、包住并负责交通、门票等费用,每人收取旅游费3000元。旅游结束,
进行结算,替旅游者每人支付的房费为400元、餐费为500元、交通费为8
00元、门票费等费用400元。试计算该公司组织这次旅游应纳的税(费)。
(该公司目前仍在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照顾的期限内)
解:(1)应纳营业税
①适用税率:服务业5%;
②计税营业额=3000×30-(400+500+800+400)
×30=27,000(元)
③应纳营业税税额=27,000×5%=1350(元)
(2)应纳城建税税额=1350×7%=94.5(元)
(3)应纳教育费附加=1350×3%=40.5(元)
(4)该公司组织这次旅游共应纳税费为:1350元+94.5元+40.
5元=1485元
三、旅游业如何申报、缴纳应纳的税(费)
(一)申报和纳税地点。根据税法和相关法规规定,旅游业的纳税人提供应
税劳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由纳税人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申报缴纳地点随营
业税申报纳税地点而定。
(二)纳税(费)期限。
1.税法规定,营业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个月。
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
不能按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纳税人以一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
之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以五日、十日或者十五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
五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一日起十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2.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缴纳期限比照营业税。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企业所得
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
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旅游业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的中间开业;或
者由于合并、关闭等原因,使该纳税年度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
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纳税人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
(三)纳税程序
1.旅游业纳税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到
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2.纳税人应根据以上介绍的计算方法,按季计算出应(预)缴企业所得税,
按月(次)计算出应缴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3.纳税人应在月份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
预缴所得税申报表和会计报表,年度(或实际经营期)终了后45日内,向其所
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所得税申报表和会计决算报表,并按规定预缴、清缴税款;
在纳税期满之日起十日内报财务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向主管的地方税务机关申
报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旅游业差额征税解读
法律主观:
增值税差额征税是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规定范围纳税人的规定项目价款后的不含税余额为销售额的征税方法,具体包括金融商品转让、经纪代理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销售不动产、劳务派遣服务、人力资源外包等。
旅游公司税收怎么缴纳
一、企业缴纳税款的方式如下:
1、自报核缴
纳税人把已经算出的应纳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填发缴款书,交由纳税单位向银行纳税。
2、查定征收
即对生产不固定、账务不健全的纳税单位,由税务机关依据其生产设备、从业人员和正常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其产值的应税产品查定产量和销售额(或对其经营项目查定营业额和利润额),依率计征的一种征收方式。
3、定期定额征收。
即对一些营业额和所得收入难以准确计算的个体工商户,经过自行申报,由税务机关核定一定时期的营业额和所得税附征率,实行营业税或增值税和所得税合并征收的一种方式。
4、代征。
即税务机关委托某些单位或个人代为征收税款的一种方式。
在征税工作中,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的货物和应税财产进行查验登记。对于从事临时经营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可以责成其提供纳税保证人或预缴一定数量的纳税保证金,限期进行纳税清算,超过期限未进行纳税清算的,由其保证人负责缴纳税款或以所预缴的的保证金抵缴税款。
二、需要纳税的收入如下: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这些收入都要纳税:
(1)销售货物收入,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指企业从事建筑安装、修理修配、交通运输、仓储租赁、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咨询经纪、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培训、餐饮住宿、中介代理、卫生保健、社区服务、旅游、娱乐、加工以及其他劳务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指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债权等财产取得的收入;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指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
(5)利息收入,指企业将资金提供他人使用但不构成权益性投资,或者因他人占用本企业资金取得的收入,包括存款利息、贷款利息、债券利息、欠款利息等收入;
(6)租金收入,指企业提供固定资产、包装物或者其他有形资产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指企业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8)接受捐赠收入,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
(9)其他收入,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总之公司纳税需要进行纳税申报登记、确定企业的纳税标准以及征收方式、购买发票和税盘、进行上门申报和网上申报。纳税人把已经算出的应纳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填发缴款书,交由纳税单位向银行纳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十五条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