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北京大学一日游作文
北京大学是全国最知名的大学之一,拥有古老的历史,这里名人辈出,教学质量全国第一,和清华大学齐名,是每一个中国学子最期待和敬仰的学习圣地,下面给大家分享北京大学一日游作文范文。
从最近的校门进去,走了不到百米,几个人便脱离了现世的喧嚣。
两侧的灌木树丛葱郁垂阴,合抱之下,园内时光静谧,岁月安好,只闻得往来行人的步履匆匆和____的交谈声。
虽不像甄士隐误入太虚幻境那样神秘,可来到这样的环境里,浮躁与烦恼都变成了卷入清水的流沙,渐渐沉淀下来。
天色渐晚,薄暮冥冥,孟夏的暑热还未散尽,园内的夏木芳草,亭台楼阁就纷纷换上了暗色的晚礼服,留得蝉鸣蛙声做丝竹管弦之乐。
飞鸟到底不同一些,很恋家似的顷刻间隐入暮色,杳无踪迹。
直到路边滚圆如花苞的夜灯亮起来,才偶然瞥见一两只渴睡的鸟儿,安然的蹲坐在灯罩边上,也不怕叫行人惊扰了去,可转念一想,无论是往来的生徒,还是散心的游人,大概都不忍破坏这没有一处不入画的古色古香。
行至岔路口,映入眼帘的是闻名遐迩的未名湖。在湖边稍作停留,感受湖面上吹来的习习晚风,令人神清气爽。
傍晚的未名湖不见碧水浮动,只漂泊着夕阳投下的金黄。清风拂过,湖面泛起阵阵涟漪,宛如一条披着金鳞的游鱼,畅意远游,就连周身的疲累也一同带走了似的,不知所踪。
暮色渐深,沿岸的刺槐杨柳,枝叶葳蕤,比天空还要着急似的追随着夜的脚步,顷刻间化作斑驳的黑影。
被树影包围的湖面和天空此刻变成了最明亮的所在,犹如两扇铜镜交相辉映,同时玩起了变幻色彩的把戏,由清冷的宝蓝渐进成温暖的橘黄,最后一起变灰变暗。
与四周湖岸上的黑影融为一体,仿佛在向人们宣告闭幕。于是,我们在湖边的小憩也结束了。
这种视觉特效非常朦胧
这黄昏下的景色是不是很凄婉
乘着路灯的微光,进入湖边的一条通幽小径。小径里面错落有致的长着成片的竹子,再远点隐约可见一些松树。远处的松树和近侧的竹子夹道相拥,远远望去竹影参差,绿意深邃,脚下石板交错,苔痕浓淡,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松竹香似的,让人不由得为之驻足,稍作停留。闭目凝神且听清风过木,松竹摇曳之声,深吸一口气沁润心脾,一时间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愉悦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夜幕在不知不觉中降临,我们一行人恋恋不舍的告别了沉浸在夜色中的北大。
北京清华一日游的感想
清华校园,是许多青年学子做梦和寻梦的精神家园。在清华,在北大,几乎每一个学子的成才之路都不简单。对于我来说,这所学校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有机会去清华学校走一趟,那也只是以前曾经追逐过的梦:)多次去北京出差,可是都没有合适的时间去光顾那里。这次出差时间比较宽松,在北京凯莱大酒店4天的“走出去”贸易研讨会,不到三天就结束了。于是12月12号我就来到这个梦寐以求的清华校园,这天也不知道为什么?聚在清华园校门前拍照的人们已经使过往车辆绕道通行,一旁的停车场里,停满了车牌开头为蒙、黑等外地字头的轿车,听门卫说:“这几天来清华的车反倒比平常多了,”清华校园游的小公共汽车更是忙得连轴转,我有些奇怪,莫非开辟了“高等学校旅游专线”:)门卫告诉我,这些天来清华游玩的主要有两类游客,一是本市市民,星期天“嫌城里人太多,希望找个清静的地方转转”;更多的则是外地游客,有带着小孩来提前感受气氛的,也有慕名多年来完成夙愿的。“来北京不来趟北大、清华总觉得少点东西。”我感觉,如果真是能形成一条“高等学校旅游专线”其不是更好的一件好事。看来,清华、北大的人文环境是游客们选择这里作为京城游必经之地的理由。游客中尤以中年为多,而在中年游客中“带着孩子出去转转”者约占八成以上。无疑,这是对孩子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明智的智力投资哈~~我认为,“校园游”主要功能在于它的文化熏陶与感染力,在于它对人文明修养的潜移默化。从校园的文化功能看,学校尤其是高校,是公民集中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殿堂,是人才汇集、人文深厚的场所,更是文化设施、文化物质资料积淀的地方,校园里的文化凝聚度,比其它任何一个地方都高,它对国民的文化吸引力,感染力的辐射强度是巨大的。但是,过去由于高墙大院的封锁,这种吸引力只能靠走出去的人,才能展现出来,大大削弱了它对国民的文化修养作用。今天,在国家开放发展氛围下,开启校门,让校园的文化感染力畅快地释放出来,应该是校园功能得到充分实现的一个具体表现吧。从校园发展的文化前提看,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校园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必须顺应国民对教育的需求,开放校园,接纳众多的公民进入校园。如果仍然以封闭的姿态把众多的求知者、仰慕者拒之门外,那么,教育如何发展,高等教育如何走向大众?所以,只有高等学校放下架子,敞开胸怀,以一种开放、民主、平等的心态来对待公民,才能使日益高涨的求知潮流得以渲泄,而高校本身也在这种作用的推动下得到发展壮大,这也许正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和高校发展的需要吧。从公民对“校园游”的文化需求看,目前的“校园游”者,并非是到校园内来游山玩水,因为高校校园虽然有不少风景名胜,校园建设也颇具特色,值得一游。但从“校园游”的需求与分析,主要是来校园感受文化,接受熏陶。不论是中小学生还是他们的父母长辈,来游校园的目的是感知高等教育圣地的庄严与神圣,激发起成才、育才的信心与希望。一般旅游者游校园,在欣赏校园美景的同时,心灵上受到震撼的是孜孜不倦的教书育人图景;环境优雅、清静如水的学习环境;精密、齐全的实验仪器的诱惑,学术报告厅发出的庄重的陈述,以及校训中蕴含的浓厚的中国文化。。。。我本人就是一个“校园游”的忠实信徒,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高校校园都对我产生过巨大的吸引力。我游校园的目的,就是想去接受文化的洗礼,内心那种文化震撼感受是无法名状。所以,面对日益兴起的“校园游”,我想说:开放校园,弘扬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益于民族,有益于民众,应该是一件大好事哈:)
西南科技大学一日游感悟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暮暮朝朝又一载,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也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在物欲横行的今天,如果一个人注意调适自我,对物欲的追求少一点,对精神的追求多一点,多一份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点尘世的俗累。那么就可以很从容地欣赏沿途的景色。
珍惜眼前的一切。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让自己多点开心点,也不枉为来人世间旅行一趟。是的,人生就是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过程的心情。佛说:人生就是苦,因此这是一条苦难的河。儒说:人生一世,惟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因此这是一条淘金的河。道说:人生如梦无有无不有,无为无不为,因此这是一条睡眠之河。
人就是如此: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会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时,会无聊。已经拥有的东西往往不知道珍惜,没有得到的东西却总在追求。就是在这样的反复人生经历中,举目笑看花开花落,当对镜发现一缕青白,才知在不知不觉中,从身边悄然而去的岁月,和岁月留下的那抹惆怅。你也许会不甘心,你要见证你的生命的力量,所以你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求索,你为名、为利,为爱,在人生的舞台上不停的旋转着,永不停歇。所以你牺牲了很多看风景的机会,浪费了很多看风景的心情。你追求的只是一个结果,却忘了要享受过程。当你再次看到眼角的鱼尾纹时,才把自己瑟缩在角落里,开始回味,开始琢磨,开始品啜那份孤独。因为你的满足,你失去了很多个机会;因为你的不满足,你又缺少了生活中的浪漫。生活真的是难以琢磨,真的是变幻莫测。它给每个人出了一张心情试卷,也为每个人准备的不同的答案,活的洒脱,活的真诚,活的随意,活的热情的人就活的精彩;刻意的追求的人,倦怠了生命的人,只注重结果的人,不择手段的人就活的疲惫。
杭州大学一日游作文
在这艳阳高照、万里无云无非是个非常适合出游的好日子,老师带着我们这一群小萝卜头踏上了冒险之旅。
咻~咻~咻~徐徐微风,迎接着我们,大家笑容满面的神情,行人感受到我们的热情洋溢,纷纷向我们招手问好。到了大学城,在往到图书馆的路上之前,老师说先去公园,同学好像沙丁鱼般,成群结队的前往公园。一走进公园,看见水花四溅,沁凉无比。同学迫不及待的冲上前去与水共舞,阳光与水的的交响曲,真令人永难忘怀。在水花的伴奏下,同学们纷纷变了落汤鸡。酷热的阳光下,男生们掀起了上衣,女生们尖叫声连连,深怕一个不小心看到不该看到的,伤了大家的眼睛。到了中午时,因为玩水肚子好饿,我赶紧拿出午餐。由于色香味俱全,五脏庙腑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吃的津津有味。
温煦的午后,大伙走向图书馆。一踏进去,虫鸣鸟叫声再耳畔响起,青翠翁郁的大地爷爷,陪伴着大家阅读。在琳琅满目的书海里,要找一本书,真的是有够辛苦,因为书太多了,真是令人眼花了乱。
这座图书馆的造型是很特别的一艘船。它的梦想是可以变成诺亚方舟,在人们有困难的时候,救济大家,更可飞去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希望让世界更加的和平,希望这个梦想有一天能够实现。在幻想的同时,老师为大家开路,一进去图书馆内,里面安静的连一根针掉下去都听得一清二楚。因为实在太安静了,所以我们都不敢发出声音以免吵到别人。善良的老师也为我们拍了一张照片留念。看完了书,大家迫不及待的想去博物馆,了解其历史的由来,尤其身为这里的人,更不可以不知道自己家乡的特色历史。在这里同时拥有视觉、触觉上的感受都可以在这里体验,在明白了历史由来之后,大家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慢慢的踏上了回学校的归途。
今天的大学城一日游,真是收获满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