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堂,又称祠堂,是 记录着家族历史的传统与辉煌,是家族的圣殿。它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家族祠堂,作为旧时宗族制度的产物,无论大小城镇,凡大家族都设有祠堂,以供奉祖先和进行议事,由族长主持。祠堂的建制,并无明文规定,规模也有大有小,一般正厅为供奉和议事场所。讲究的祠堂,多利用木雕、砖雕、石雕等作为建筑装饰。祠堂,一般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明《鲁班经》卷一记载:“凡造祠宇为之家庙,前三门(山门),次东西走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后明楼、茶亭,亭之后即寝堂。“放眼中国,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的身影。家族祠堂,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因此,一般在建筑群中是规模最大、用材最考究、装饰最华丽的建筑,就是家族祠堂。 江苏常州,这片历史悠久的吴文化圣地,更是不难发觉,其深厚的祠堂文化。而浙江祠堂的院落空间,一般为三进或四进建筑构成,即大门、仪门、享堂、寝堂。有些祠堂,还在后部设置庭园;有些祠堂中,还附设有戏台。标志着祠堂作为公共建筑的性质,得到加强。享堂,是祠堂的正厅,它又称祭堂,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场所。寝堂,为安放祖先神位或纪念对象之场所,在建筑的后部设有神龛。
此外,享堂还可以指:
1. 祭堂,供奉祖宗牌位或神鬼偶像的地方。
2. (动)祭献。
3. (动)享受:享福|享用|坐享其成。
4. 〈书〉同飨。
5. (名)正房:享房|享屋。
6. (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享|饭享。
综上所述,享堂主要是指 祭堂或供奉场所,用于供奉祖先牌位或神鬼偶像,并进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此外,享堂也可以指享受宴乐和欢乐的场所,或者用于祭献、享受等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