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突发奇想,打算去成都周边山里喘口气,结果差点被坑成冤大头。
选地方就踩坑
先打开旅游APP看攻略,结果满屏都是收费营地广告,人均三百的帐篷看得我脑壳疼。直接冲朋友圈吼了一声,本地老哥回我仨字:"去鹤鸣山"。
- 交通踩雷:导航导到鹤鸣山景区大门,保安说停车费40,电瓶车往返60。我转身就把车停到两公里外农家乐,老板没收钱还送我根黄瓜。
- 吃饭省钱:山顶凉粉敢卖20一碗,我背了俩冷吃兔罐头配馒头,坐悬崖边啃得比吃米其林还香。
救命小电驴
第二天转战青城后山,民宿老板半夜敲窗:"明早七点前到山脚,省90门票!"五点半摸黑骑共享电驴,山路上差点撞飞早练的大爷,省下来的钱买了三斤李子,酸得脑门发紧。
- 装备省钱:登山杖卖80,路边捡了根被雷劈断的树枝,刮掉树皮比专卖店的还顺手
- 迷路惊魂:跟着某步道APP走野路省钱,结果钻到养蜂场,被追出二里地,手机还摔进牛粪里
爆胎反而赚到
回程路上车胎扎了钉子,补胎时跟修车老头唠嗑。他撕了张烟盒纸写:"往里开三十里,不要钱的水库比九寨沟还绿。"果然找到个野瀑布,踩水时摸到两条鲫鱼,晚上在民宿厨房白蹭了顿酸菜鱼。
算账吓一跳:三天吃住行总共花了260,比朋友圈里晒的网红营地便宜十倍。那些收钱的观景台,往旁边土坡爬十分钟,看到的风景一模一样。省钱秘诀就八个字:脸皮要厚,腿脚要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