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一起床就听见窗外哗的,拉开窗帘一看,好家伙,成都这雨下得跟天漏了似的。我瘫在沙发上刷手机,旅游群里几个外地朋友正在哀嚎行程泡汤。实在撑不住伞了就琢磨怎么玩?这我可太有发言权了!抄起我的帆布包就冲出门实战验证——雨再大也拦不住成都人耍。
第1招:地铁口直接钻商场
我先坐地铁去春熙路,从3号线E1口钻出来直接就是IFS的地下层。鞋都没沾水!商场里从熊猫屁股打卡点到顶楼天台熊猫正脸,全程淋不到一滴雨。饿了就在负二层吃龙抄手,玻璃幕墙外大雨滂沱,我跷着二郎腿喝热汤,爽得很。
第2招:茶馆听戏代替压马路
下午本来想去宽窄巷子,看这雨势果断改道人民公园鹤鸣茶社。花28块要杯飘雪,竹椅子往廊檐下一瘫。雨点子砸在青瓦上噼啪响,隔壁大爷嗑瓜子的声音跟雨声混在一起,台上变脸师傅的袍子甩起来都带着水汽。坐了俩小时,鞋面干干爽爽。
第3招:地下防空洞变打卡点
路过祠堂街突然想起来有个冷门地方——人民公园防空洞改建的博物馆。顺着台阶往下走三层,潮乎乎的凉气扑面而来。墙上老照片配着通风管的嗡嗡声,比晴天逛更有感觉。关键是完全没人排队,包场随便拍。
第4招:景区观光车别嫌贵
四点雨小了点,打车奔杜甫草堂。进门直接扫码买20块观光车票。司机师傅熟门熟路走带顶棚的游廊,在茅屋遗址前放我们下来。踩着积水冲进去看完陈设,回头就跳上刚开来的下一辆车,比挤在屋檐下等雨停的游客潇洒十倍。
第5招:菜市场比景点有味道
晚饭前去玉林综合市场躲雨,意外发现宝藏!花椒摊子飘来的麻香混着雨水腥气,水果摊红彤彤的草莓泡在雨水里更鲜亮。站卖醪糟的铺子前试喝三小杯,老板娘还塞给我半块椒盐酥,说淋雨了要暖暖胃。
第6招:塑料袋才是终极大招
回家路上雨突然变大,公交站离小区还有三百米。果断从包里翻出早晨装包子的塑料袋,两只脚一套,裤腿卷到膝盖,啪啪踩着水坑走。旁边小姑娘撑着伞还湿透鞋袜,盯着我的塑料袋直瞪眼。进单元门扯掉袋子,袜子干得能直接穿去睡觉。
这一整天淋湿的只有装包子的塑料袋,九宫格朋友圈发出去五分钟,评论区炸出一堆本地人:“懂行的才晓得菜市场天花板”“同款套脚塑料袋用五年了”。明早看天气预报还画着雨伞标志,淡定把帆布袋里的折叠伞换成加厚塑料袋——明天继续踩水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