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刷朋友圈,看到老同学吐槽去成都玩踩了坑,我才想起来上个月自己刚折腾过成都攻略。这事儿真得好好记录,手把手教你怎么搞定制路线。
第一步:翻遍全网挖地雷
我直接掏出手机开始扒拉各种旅行APP,刷到凌晨两点眼睛都酸了。重点看差评区那些游客骂街内容,专门拿小本本记雷点:什么锦里下午人挤人根本没法拍照,某网红火锅店排队三小时起。最搞笑是看到有人说在宽窄巷子花八十块买碗甜水面,气得我赶紧在备忘录标红加粗警示线。
第二步:拿地图画势力范围
第二天摊开纸质地图,拿荧光笔咔咔就是三块分区:
- 城西红笔圈武侯祠那片
- 城中框住春熙路周边
- 城东高亮建设路小吃区
翻出天气预报看到第三天有雨,临时把露天行程全调前两天,一天博物馆室内游安排得明明白白。

第三步:启动美食雷达扫描
作为二十年老饕,我打开收藏夹里二十多个成都美食博主视频,重点找菜市场苍蝇馆子。建设路有个土豆摊被五个博主同时推荐,立刻列入午饭清单。还发现本地人都在魁星楼街吃晚饭,果断放弃游客扎堆的景点餐厅。
专门做了辣度分级表:第一天微辣豆花垫胃,第二天中辣串串试探,直冲特辣火锅,肠胃抗议的风险直接降最低。
定制成果真人实测
按这套方案带家人玩下来,每天暴走两万步但完全不累。最牛的是第二天七点冲熊猫基地,看完滚滚才九点半,打车直奔文殊院吃斋饭时,别人才刚开始排队看熊猫。
魁星楼街的芋儿鸡让我妹连吃三碗饭,结账发现人均才四十块。退房前还抽空去太古里地下层买了兔头当伴手礼,时间抠得比高考答题还精准。
回来把攻略模板存成手机备忘录,现在朋友要成都攻略直接甩过去。改个日期调俩景点,五分钟就生成新路线,比旅行社报价单还好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