糌粑是什么

糌粑是 藏族人民一日三餐的主食,实际上就是 青稞炒面。它的做法非常简单,先把酥油溶化在热奶茶里,加上适量的青稞粉与白糖,在碗里搅拌成团,用手捏成形后直接抓起送入嘴里。糌粑的携带也很方便,很多藏族牧民在出远门时腰里都挂着个叫作“唐吉”的皮口袋,里面装的便是糌粑。饿了从怀里掏出碗来装上糌粑,再倒点酥油茶、加上盐,一手抓紧袋。

糌粑的主要原料是青稞,需经除杂、清洗、晾干、翻炒、磨粉等多道工序制成。先将青稞中的杂质去除,洗净后晾干,再放入锅中用沙子或专业设备炒熟,最后磨成粗细不等的粉状,可依个人喜好选择是否去麸皮。

食用糌粑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糌粑源于公元7世纪,藏王赞普因军队给养困难而日夜忧虑时,被格萨尔王托梦,由此出现了便于携带又易于贮藏的糌粑。根据用料,西藏地区的糌粑可分为乃糌、散细以及毕散等。

总的来说,糌粑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藏族人民日常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糌粑是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