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我和老婆孩子开了趟自驾藏,刚开始真有点儿怂。车是辆老旧的普桑,开了七八年了,底盘嘎吱响,不过好歹发动机靠谱。为啥走这条线?一来孩子暑假了,二来老婆一直喊着想看高原风光。我就拍着胸脯说:“包在我身上,咱就走成都进藏!”
规划路线从头开始
先说怎么琢磨这路线的。我啥也没查,直接拉上哥们儿老王去他茶馆儿里喝茶唠嗑。老王跑这线十多年了,他掰着指头数:“成都是起点,你就先奔雅安,再爬折多山到康定,歇一晚;接着过新都桥,瞧瞧草原,冲进拉萨。”我一听急了:“你净说大方向,细节?”他就嘿嘿笑,掏出手机翻了翻地图——不是专业APP,就普通导航软件,标记了几个点:成都—雅安—康定—新都桥—理塘—巴塘—芒康—左贡—八宿—波密—林芝—拉萨。我赶紧拿笔记本记下来,怕忘了,还让老王倒点酒,边喝边划拉。
第二天,我盘算带啥东西。家里翻箱倒柜找出来些旧货:必备的车备胎(高原爆胎常见)、抗高反药红景天(药店里买的便宜货)、保暖衣裤(羽绒服和厚袜子堆了半箱)。老婆还塞了一堆零食:牛肉干、巧克力、矿泉水。我瞪眼:“车屁股都塞满了!”老婆吼我:“不吃饱你开得了车吗?”没办法,只能乖乖整理。列了个物资单子,用烟盒纸写下来,贴挡风玻璃上盯着看。
- 车辆:备胎俩、拖车绳、小工具箱(扳手、钳子)
- 衣物:防风外套、帽子、手套
- 药品:红景天胶囊、感冒药、消毒水
- 食物:泡面一箱、矿泉水两提、几袋饼干
头三天开车经历
第一天早上五点半,天还没亮就爬起来发动车。成都出发,走G318国道,市区堵得慌,油门踩了半小时才溜出城。上高速后,油门猛踩,直奔雅安。中午在那吃了一碗豆花面,味道一般,但胜在便宜。下午爬二郎山隧道,隧道黑黢黢的,我心慌:老婆抱着孩子在后座睡觉,我得硬着头皮往前冲。开出来一看表,下午四点才到康定。找个小客栈住下,房间便宜但没暖气,冻得人哆嗦。晚上我还蹦出点高反,喝热汤顶了一宿。
第二天从康定上折多山,坡陡得吓人,车差点儿熄火。我挂着一档,磨叽蹭着上了垭口,风刮得人站不稳。老婆骂我:“你开车这么怂!”我哼唧着下车拍照,高原景色是真美,雪山草地看着让人发愣。下山到新都桥,找地方歇脚,路边搭帐篷的人多,挤得慌。我们找了家藏民旅馆,一晚上百来块钱。吃饭点了个牦牛肉火锅,肉嚼不动,孩子抱怨半天。
第三天过新都桥草原,风景倒但坑坑洼洼的路害车子颠簸。导航突然信号没了,急得我靠路边问当地牧民。一哥们指了个方向,顺道提醒说理塘在修路,得绕小道。绕路的时候车轮压着石头打滑,我猛踩油门差点掉沟里。到理塘找汽修厂,老板说:“你们外地人就是慌。”他帮忙加了防冻液,没收钱。晚上住小旅馆,睡前吃了点红景天药,高反好了不少。
后四天挑战和收获
第四天直奔巴塘,路况更糟:塌方和落石多,我开车慢慢挪,看到大石头赶紧停车等清理队。老婆心惊肉跳地说:“回头!”我把着方向盘吼:“开都开了!”中午在路边野餐,啃着冷馒头就榨菜。下午赶到芒康,找旅店都满了,硬是在车里窝了一宿。
第五天开始入藏核心段,左贡到八宿那段山道险得很。爬业拉山垭口,海拔五千多米,孩子吐了。我赶紧给他灌水,自己喘得不行,只能一步步挪车。下坡时刹车皮烧焦冒烟,找了个野摊修理铺,师傅说:“凑合用,别急踩刹车。”我点头谢过,继续上路。
第六天终于到林芝,风光真带劲儿:桃花源和雅鲁藏布江看得人眼花。不过导航瞎导,差点开进死胡同。老婆吵着下车拍照,耽误半小时才接着走。

第七天清早,开一程到拉萨。城里堵车,我按老王教的绕路技巧,穿过小街道,下午三点总算停进布达拉宫停车场。孩子蹦下车喊着“到”,我们坐广场地上发呆:这趟路虽然折腾,但值!高原的天蓝得不真实,寺庙金光闪闪。回头一想,要是新手,记得备胎得多带,别学我抠门儿。
成都进藏就这个路线靠谱:一步步开,别图快。车和药是根基,人撑得住就行。我和老婆说明年要是再来,我换辆皮实点的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