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南京一日游中山陵如何安排
1、机场班车往市区方向:在机场一楼到达厅门口发车,停靠中华门长途汽车站水西门、汉中门、草场门等站点,终点站为上海路。大约45分钟左右进城,标价是25元。2、你可以在中华门换乘游2或者在上海路换乘20路公交前往中山陵景区。相对而言,你在上海路换乘20路走的路略少。3、以“赏万株梅花,传博爱精神”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旅游节庆活动——2008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于2月22日-3月22日在南京举行。梅花节的主会场——中山陵园风景区(主要是梅花山、梅花谷),由于今年花期相对较晚,3月19日还是能看到梅花的。只是相对不是很繁盛。建议购买中山陵联票(东西联票130元,包括了中山陵、明孝陵、梅花山、灵谷寺、中山植物园、美龄宫、音乐台等著名景点,携程价:120元),从中山陵到明孝陵、灵谷寺,有旅游小火车可以到达。可以租用8-10座的电瓶车,有导游讲解。其实就是步行也不很远。你到梅花山、梅花谷一带就可以观赏梅花节。4、南京这两天樱花开得还不是很盛,估计你来时应该花开得还可以。南京的樱花主要可以在这些地方赏到:古林公园、梅花山东北坡、梅园新村纪念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赠送大山樱100株栽于此)、玄武湖、鸡鸣寺路(就是鸡鸣寺外的那条路通往台城的路),以及北京东路(靠近太平北路)两侧,玄武湖及鸡鸣寺一带的是1977年日本农民友好访华团赠送的。现在南京附近的宝华山等处,有高达15.7米,胸径达25厘米的野生早樱。建议你主要可在玄武湖、鸡鸣寺一带赏花,顺便玩玩台城、鸡鸣寺(也许你来不及进寺参观了。),你可坐20、游1到鸡鸣寺站下,就可以欣赏樱花。5、而后你在鸡鸣寺可坐游1和44路前往火车站。这样一天略有点紧,不过路线基本上还是比较顺的。只是看樱花,傍晚也是可以的。
南京中山陵旅游攻略
1.3国庆期间中山陵人流量会很大,不过6号应该还稍微好一点点,中山陵没多大,就是有392台阶,代表了当时3亿9千2百万同胞。从下面网上看全是台阶,当然也许你看的都是人,啊哈哈,从上往下看都是平台,都是人的平台。
2.从南京南站直接地铁3号线坐到大行宫换乘2号线,到苜蓿园,下马坊都可以,都有接驳旅游班车。
4.夫子庙那边有好几个小吃城,附近还有老门东,聚集了南京几个著名的小吃。
5.可以先去酒店啊,用艺龙订每个月有一次半价机会哦。
你列的几个景点都在地铁附近,随意安排即可,总统府在地铁站大行宫附近,你可以从南京南站到大行宫换乘就是这个点。
纯手工,请采纳,有问题追问,谢谢。
南京中山陵游玩路线是什么
最佳游览路线:林荫大道—行健亭—牌坊—陵门—碑亭—祭堂—永慕庐—议政亭—孙中山纪念馆—仰止亭—流徽榭—音乐台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中山陵主要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陵墓坐北朝南,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中山陵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
为迎孙中山灵柩,从南京下关码头至中山陵修建了迎柩大道,名“中山路”(即今南京的中山北路、中山路和中山东路)。灵柩所过之处都以“中山”、“逸仙”命名,以示纪念。(中山码头,中山桥,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逸仙桥,中山门,陵园路)
主要建筑
孝经鼎
相当于整个钟的挂扭,位于陵墓广场正南,1933年秋建成,是中山大学同学与戴季陶捐赠。鼎内藏六角铜牌,刻戴母手书“孝经”全文,鼎面铸“智、仁、勇”三字。
博爱坊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岩牌坊,上有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
陵门
沿墓道前行为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
碑亭
再进为碑亭,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一块高约9米的碑石上刻着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国民党内四大书法家之一谭延闿(另三位是于右任、胡汉民和吴稚晖)。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中山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孙中山当年以袁世凯保证清帝退位为条件,答应荐袁以自代,辞去临时大总统,由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所以是以国民党总理的名义下葬)的鎏金大字。字为颜体。
石阶
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392级石阶象征当时中华民国人口3亿9千200万。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
祭堂
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处在山顶最高峰,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高28.7米,长30米,宽24.7米,祭堂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额上分别刻有:民主、民权、民生。中门上嵌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直额。
祭堂中央供奉孙中山坐像,高4.6米,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孙中山手书的遗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孙中山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孙中山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殿堂四周有反映孙中山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孙中山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穹顶上绘有巨幅国民党党徽。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孙中山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之墓”石刻。
墓室
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孙中山汉白玉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琪按遗体形象雕刻的。下面安葬着孙中山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瞻仰者可在圆形墓室内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
钟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为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陵园周边
中山陵两侧,长眠着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风云人物,如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国民党政要等。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在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址改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增建牌坊、纪念堂及纪念塔。在由灵谷寺无梁殿改建的纪念堂内,镌刻着北伐、抗日诸役阵亡将士姓名军衔,据计当时共刻碑10块,有人名33000多个。钟山北麓,还有座庄严肃穆的航空烈士公墓,墓碑上刻着3306位为抗日而捐躯的中、美、苏等国烈士姓名。
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1)中山陵,周一闭馆。游客们不要周一去中山陵玩,否则你会白来。
2)中山陵,无需门票,但是中山陵附近的明孝陵、灵谷寺、中山陵音乐台都收门票,建议大伙买联票,价格合适。中山陵,只是钟山风景区的一部分,钟山风景区很大也很出名,也值得一逛。
3)交通,乘坐南京地铁到地铁2号线下,往中山陵出口方向出来,有中山陵景区电瓶车直达中山陵大门口,10元/人。当然,也可以步行上去,不过有点距离。
南京钟山风景区一日游攻略附最佳路线
钟山风景区是南京非常有名的旅游景点,在这里有许多的旅游景点,那么如果只有一天的时间该怎么游玩钟山风景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为小伙伴们推荐了钟山风景区一日游路线。
一、路线推荐一日游路线:明孝陵→美龄宫→中山陵&音乐台→灵谷景区
二、开放时间中山陵陵寝“天下为公”陵门以上区域开放时间为每日8:30至17:00,每周一闭馆维护(法定节假日及孙中山先生诞辰、逝世纪念日除外);墓室周二至周五开放(法定节假日除外),孙中山先生诞辰、逝世纪念日开放。明孝陵景区7:00-18:00。灵谷景区7:00-18:00(灵谷寺8:00-16:00)。音乐台7:00-18:00。美龄宫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四、交通指南【地址】:玄武区石象路7号
【交通】:可乘坐地铁2号线,到苜蓿园站下车步行至明孝陵景区,出明孝陵五号门,陵园路就在眼前,穿过陵园路,就看到美龄宫被一群梧桐簇拥着,参观完美龄宫可以乘坐景区观光车到达中山陵,灵谷景区位于中山陵东行约一公里处,步行或者乘坐观光车到达均可。
五、门票价格中山陵陵寝免费开放,但需要预约。明孝陵景区70元/人,灵谷景区35元/人,音乐台10元/人,美龄宫30元/人,以上景点套票100元/人。南京市游园年卡通用。
六、景点介绍明孝陵景区以明孝陵陵宫区为主,包括大金门、四方城、神道、下马坊、梅花山、明东陵、紫霞湖等景区。一日游时间比较赶,可以逛逛明孝陵陵宫、明东陵、红楼艺文苑、明孝陵神道+石象路等地。
中山陵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陵寝附近尚有音乐台、行健亭、光化亭、流徽榭、藏经楼等多处纪念性建筑。如果觉得时间充足,爬完中山陵可以去音乐台、流徽榭等地。
灵谷景区位于中山陵东行约一公里处,步行或者乘坐观光车到达均可,内有六朝古刹开善寺、梁代名僧宝志的墓塔、明代的万工池、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无梁殿、民国建筑灵谷塔、松风阁等名胜古迹,以及谭延_、邓演达等民国名人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