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晋江一日游必去景点
晋江一日游必去景点有八仙山公园、晋阳湖公园、金沙湾、灵源山等。
1、八仙山公园
八仙山公位于晋江市梅岭街道、西园街道接合部,东起西环路,西侧及北侧至西园街道屿头社区、王盾社区,南接梅岭街道岭山、西园街道赖盾,用地规模806.8亩,是一个可运动健身、休闲散步、观赏美景的综合性山地公园。2、晋阳湖公园
晋阳湖公园位于晋江城九十九溪和晋江南高干渠的交汇处,湖区景观建设项目用地约1300亩,湖面面积近千亩,项目规划结构为“一湖、两带、三轴、十景区”,即以晋阳湖为景观核心,以世纪大道西侧和双龙路北侧的城市滨水景观带。
3、金沙湾
金沙湾就在围头村,位于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市。是泉州三湾中重要的一环,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据清代周学曾等繁修的《晋江县志》这样描绘围头:正瞰大海,南北洋舟船往来必经之地。围头湾海阔水深,是天然避风良港。
4、灵源山
灵源山因山顶高平,唐时称为“太平山”“鹏山”。宋代有吴氏昆季隐居,改称“吴盟山”“吴山”。山中时有清泉涌流,迂回于山下,故又称“灵源山”。历经千万年天地造化、冰流侵蚀,灵源山基岩裸露、沟谷深邃,高大的山岭挡住南下的寒流。仙居一日游介绍
仙居风景区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东部。这里的自然景观非常壮美,没有江南那种软绵绵的感觉。在这里,你会遇到各种自然奇观和美丽的风景。空气清新,鸟兽虫鱼无处不在,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虽然仙居县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不发达,但是在仙居县的汽车站很容易找到去神仙居景区的小巴。这辆小巴从早上7:30到下午3:30,每小时一趟左右,收费5元,只收现金。
1998年上午9点30分,火车准时发车。司机看了一眼镜子,笑着说:“你今天成功了。”这时我才意识到车上只有我一个人。
也许是因为平时的关系,也许是因为疫情。在雨季来临前的这一天,意外前往神仙居景区的游客并不多。
浙江山水秀丽,风光旖旎,拥有18个5A级旅游景区。其中台州占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天台山景区,一个是位于仙居县白塔镇的神仙居景区。
2014年,仙居成为国家环保部第一批国家公园试点,出台了首个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国家公园全球禁猎令》。神仙居地质公园成为仙居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机是仙居本地人,但说只去过仙居两次。我不禁怀疑仙居是不是到处都是山。仙居人对山已经不再好奇。他很快否认,“神仙住处不一样。”
大约45分钟,我们到达了神仙居景区北门。下车的时候,我有点失望。映入我眼帘的那几座不高的山,似乎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多山,那么雄伟。加上此时没有密集的周边,光秃秃的岩壁“裸”在我面前,缺少一种朦胧的“滤镜”美。
连神仙都流连的仙府有什么区别?
入口一看,似乎感觉不到仙居的宏伟。本文图片均来自纸媒记者王宇。
仙居又名维羌山,是括苍山第二高峰大青岗的残存矿脉。当地人说《李白梦里登天目山》中的“天目山”就在这里,所以曾被称为天目山。
然而,千百年来,却出现了许多以“天目”为题的名山。李白梦游是哪一个?时至今日,仍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福建的太姥山,有人说是绍兴新昌的天姥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证,“天姥”成了神山仙境的代名词。
景区总面积22.32平方米,分为南海和北海两个区域。他们每个人都有缆车上山下山。游客可以从南到北徒步上山,也可以从北到南参观。不过,如果你力气不够,又不想错过山顶的一些重要景点,可以从北边坐缆车上山,从南边下来。
你可以坐缆车从北面上山,从南面下山。
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宋代仙居西涡阳有一个仁人,名叫王文,做了一种好酒。一天,两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来到店里。王文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用新酿的葡萄酒招待他们。
乞丐走后的第二天,屋里的酒味怪怪的。王文和他的家人喝了剩下的几口酒后,他们不想立即跳上地板,飞上天空,这才知道昨天来的两个乞丐是天上的仙女。
不仅王文一家得宠,他们家的鸡犬吃了地上的酒糟,白天也升仙了。这就是习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由来。
“山不在高,仙不在名。”古代人对自然的崇拜与他们对宗教神话的信仰是分不开的。自古以来,山也是一个冥想和启迪的好地方。般若桥,武威路,菩提路.还有仙桥桥、佛峰、观音峰、佛梵音。一路上,许多小径和
从北海索道站出来,沿着般若路走,很快就来到仙居八景之一的“佛海梵音”。站在高处,视野豁然开朗,山脚下没有看到的“巍峨群山”在眼前展开了一幅真实的画卷。
仙居具有独特的地质结构,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群。流纹岩是火山爆发时岩浆和火山灰冷却形成的岩石。
这些流纹岩有岩浆流动的纹路,经过地壳抬升、断裂切割、崩落崩塌、风化剥蚀,形成了峰峦叠嶂、石门、尖峰、独柱、溶洞、峡谷、瀑布等景观。在我们面前,岩石重叠得让人一眼看不到边缘。山谷郁郁葱葱,满山遍野。阳光在众多的山峰上投下了一个个清晰而阴暗的影子,就像成千上万的佛坐一样,充满了神秘感。
佛顶是仙居三大奇峰之一。经过风化剥蚀,崖面呈现出一张人脸的轮廓,就像佛陀闭目片刻,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庄严肃穆。此时,闭上眼睛,听着山谷中隐约传来的“梵音”,让一切都显得更加宁静和圣洁。
岩石重叠得很厉害,一眼看不到边缘。
流纹岩是火山爆发时岩浆和火山灰冷却形成的岩石。
风化的崖面呈现出一张人脸的轮廓,就像佛陀闭眼片刻。
观音岩是神仙居的又一地标,海拔919米,岩高200多米。在诺大空旷的山区,只有这么一块巨石屹立着。远远望去,像一个观音双手合十坐在山上,神情安详,为众生祈福。过去,这块岩石也被当地人称为“天柱岩”,意为冲天。
远远望去,像一个观音双手合十坐在山上。
大自然往往能激起人们深沉的宗教情怀和美好的想象,这也是为什么僧人的修行往往需要融入大自然,在高山峡谷中清空心灵。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偶尔亲近大自然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俯瞰自然风光,放松身心。
山上的许愿台
仙居邮政所
山顶的行程基本都是沿着悬崖上的高海拔栈道。栈道曲折,但步道设计相当人性化,不会太陡也不会太窄,几乎每隔一两百米就会有亭子供人休息。一路上,远眺奇峰,远眺茫茫森林,到处都是壮丽的景色。
不得不提的是,为了方便游客观赏,景区海上设计了许多向外延伸的观景平台,其中一些已经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玻璃平台,供游客体验高高悬挂在空中的刺激。
蜿蜒在悬崖上的高空栈道。
路上遇到很多游客,他们都在观景台上呆了很久。
南天桥。
李白说:“一个无法穿透的阴影,但现在太阳和月亮照亮了金银台。”傍晚,夕阳西下,夕阳照在金黄色的火山流纹岩上,山谷和植被被涂上一层温暖柔和的黄色。
夜幕开始降临,仙居被银色的月光笼罩,树变成了银色,草变成了银色,岩石在月光下异常明亮。这就是“金银台”,属于神仙居住的独特美景。
除了昼夜变化,仙居还以“云雾缭绕”而闻名。在袁茵路的拐角处,有一块摩崖石刻,上面有清乾隆年间江苏省晋江县令何树理题写的“烟云第一城”五个大字。虽然是晴天,没见过雾霭环绕的美景,但不难想象,雨后空山中,蝉鸣般的白雾从山谷中升起,缠绕在密林中,山峰摇曳,云雾缭绕,让人分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
香烟帝乙城
一个无法穿透的阴影,但现在太阳和月亮照亮了一个金色和银色的露台
如果有浓雾会有多美?
从神仙居景区南面下山,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有雄伟的奇峰怪石,还有蜿蜒下山的清泉。它们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瀑布,有的细腻柔软,有的气势磅礴。屏息聆听这些优美的大自然音乐令人心旷神怡。
偶尔有水滴飞在脸上,溅在手臂上,凉到皮肤里,爽极了。不管这些瀑布从哪里来,最终都会从山谷中走出来,流入仙居的母亲河永安溪。
仙居八景之一,“轻竹听春”。
从南门出口望去,似乎“诸仙”都聚集在仙居。
有些人爬山,一到山顶就想下山。但是在仙居,我遇到的所有当地人都对我说:别急,慢慢走。因为这里的山峰不需要人类的征服和挑战,需要游客放慢脚步,用心观赏。在品味中,江南峡谷的景色让你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晋江一日游有哪里好玩
龙山寺
位于安海镇,各年古刹。为台湾449座龙山寺之始祖。对台湾同胞具有特殊吸引力。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寺门、钟鼓楼、千手千眼佛正殿、后殿等。
距世传原佛像处有一巨樟,夜发祥光,时人尚之,砍作法鼓寺门、佛像等,今俱存。大殿气势雄伟,奉祀立身千手千眼佛,造型精湛,名噪海外。殿前青石浮雕,巨龙绕柱,龙足爪珠,敲之锵然,全寺具有浓厚闽南地方色彩,在闽台两地享有极高声誉。
安平桥
位于安海镇与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离泉州城大约30公里。安平桥长约五华里,又名五里桥,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石桥。桥亭周围竖立13座历代修桥碑记,亭柱上刻一联句曰:“天下无桥长此桥”,概括了安平桥长度为天下古石桥之最。这座跨海长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完于绍兴二十二年,桥身以及桥上“憩亭”、护桥将军雕像及碑刻等全部采用花岗石筑就。浮桥面的石板条长8~11米,宽与厚0.5!~1米,重约5吨。这些又大又重的石板被巧妙地利用潮水涨落,架装至桥上。安平桥的桥墩300多个,根据桥底水域的不同状况分别设计成长方形、船形与半船形三种形式。反映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辉煌成就.
摩尼与明教
在罗山乡苏内村华表山麓,有一座中国现在仅存的摩尼教寺庙。这座摩尼寺为单檐歇山式石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檐下用单挑华拱。
画龙点睛厅内依崖浮雕一敌坐莲摩尼佛,雕于六百余年前的元代。这尊摩尼像是用一块有色岩石雕成,摩尼端坐在莲花上,与一般佛像迥然不同。坐像高一点五米,面庞圆润,长发披肩,脸呈青草石色,手显粉红色,身为灰白色,是用天然石色构成,增添了不少神异色彩。佛像后背雕出毫光四射的纹饰,也称其为“摩尼光佛”。
晋江龙山寺
又名天竺寺,座落安海型厝,始建于隋皇泰年间,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龙山寺分前、中、后三殿堂。寺院巍峨宏观,大殿雕梁画栋,中殿奉祀千手千眼观音,全身有一千零八只姿态各异的手,掌中均雕一只睁开的慧眼,为我国稀世珍宝雕珍品,镇刹至宝。
龙山寺香火旺盛早已驰名海内外,为台胞和侨胞仰慕的香火圣地,支庶流长,仅台湾省就有400多座同名寺宇。
晋江安平桥
又称五里桥,东起晋江安海,西接南安水头,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全长2255米,宽3-3.8米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花岗石构跨海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对研究我国古代造桥技术,泉州海外交通史及安海变迁等有重要价值。
晋江西资岩寺石佛
西资岩寺位于金井镇卓望山上,始建于宋绍兴十八年(1148)。寺中依山崖雕如来、观音、势至三世尊佛,佛像站立,身高4.5米,宽1.62米,姿态微俯,造型神妙,寺后崖石刻有“泉南胜概”四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晋江深沪湾海底森林
位于深沪湾土地寮一带低潮区的潮滩上,退潮时可见分布约1平方千米的古森林(松科油松植物C14同位素年龄为7500年左右)遗迹和距今9000多年的牡蛎礁,是研究台湾海峡两岸大地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等宝贵的实物资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晋江草庵
座落于华表山廲,据传初建于宋,以结草为庵而得名。元至元五年(1339)改为石构歇山寺建筑,著名的波斯摩尼石佛就是草庵正厅后壁花岗岩浮雕而成,雕像高1.52米,宽0.83米,石佛周围刻一直径1.98米的圆圈佛龛。堪为奇妙的是石佛脸、手、身三部分巧妙地利用花岗岩不同的天然色调,脸部呈现“青草石”色,手呈粉红色,使佛像赋予一种神话的色彩。摩尼石佛是全国仅存摩尼教石刻像,草庵是国内外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完整的摩尼教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