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孔子故乡一日游六年级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孔子故乡一日游六年级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在一个明媚的早上,我们走出宾馆,出来观赏孔子故乡————曲阜,这个充满了儒家道德经典的美丽城市。
古色古香的大街上,充满了历史的韵味,行走时,我们仿佛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大街上;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行人,有的有说有笑,有的行色匆匆,有的则如同在等待着谁。
我们拐了一个弯儿,在城墙下静静地观赏着盛大的开门仪式。先是四个人,提着中国传统乐器——唢呐,开始有节奏的'吹起来,如同汹涌的波涛,一波接着一波,无穷无尽。接着,头戴官帽的知府昂首阔步的穿过城门,出现在我们的眼中,紧接着,一部分嘹亮的唢呐声被锣与鼓那洪厚的响声所取代。几个翩翩起舞的少女也踩着美妙的舞步走进了场地,最后,一些威风禀禀的将士举着大旗和手持弓箭的猎人走了进来,他们分别代表了孔子交给弟子们的六项本领:礼、乐、射、御、数。
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孔府。孔府现有规模形成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清朝时(1885年)一场大火把孔府内宅一扫而光,因此留下的明代原物主要是内宅以外的部分建筑物,即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两厢、前上房、内宅门及东路报本堂等,其余的都在清代重建或增建。这里还有着古老的树木,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朝代的兴亡。
我们还参观了与孔府连在一起的孔庙。现存的建筑群绝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占地327亩,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0多间。四周围着红墙,四角配着角楼,是仿北京故宫的样式修建的。如今还可以看到许多慕名而来的旅客前来瞻仰和祭拜。
最后,我们来到了孔子家族的陵墓前,这也是最后一站——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树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可下面却埋葬着一个经久不衰的庞大家族,也埋葬了华夏最伟大的圣人——孔子。
离开时,我恋恋不舍,回头望去,庙中的香火依旧是这么旺,这么清静。
游孔庙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游孔庙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孔庙作文1今日,天上飘着一丝小雨,空气十分清新,我们一家冒着小雨去游曲阜孔庙。
坐了两个小时车,终于来到孔庙。首先映入眼帘是一座城门,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呢!我们走着走着,渐渐来到了“大成殿”。这个殿仅次于“太和殿”,是皇帝亲自下令重建的,大殿建在高高的台上,四周石栏环绕。红色的墙壁,金黄的重檐,在蓝天下显得特别巍峨壮丽。“大成殿”有十根龙柱,每根柱子上有两条栩栩如生的龙。据说,乾隆皇帝来过九次,每次来大家都会预先用红布把龙柱包起来。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即使是天子也要隔着红布看龙柱。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后花园,这里的花草树木都是皇帝下令种植的。原来,历代皇帝上任后都会来此祭奠,每年住在孔庙里的孔子后代都会得到皇帝给的赏赐,连太子的启蒙老师都是孔子后代。为什么皇帝对孔子如此重视?孔子的学说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回家以后我一定要好好读读孔子的书。
进入孔府,这里面房间又大又多,灰色的外墙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房间并不整齐,但错落有序,两两相对。这样的布局构成了许许多多的石墙和折角,不认识路的人一走进去就会迷路的。走过大殿,看见了一个门。这个门只有孔子和皇帝才可以走。来到孔府,导游给我们介绍,这里十分森严,比如:男仆从外面把水挑进来,女仆在里面接,中间有堵墙,墙底下有个洞,水就从洞里流进府内,男女仆是不允许见面的;府里面的仆人犯错要罚跪,连小孩也不例外。
来到这里,我学习到了许多古代的规矩,还见识了许多书法真迹。孔庙之行为我了解孔子打开了一扇窗,真是受益匪浅。
游孔庙作文2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圣人(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
曲阜古时候又称鲁县,是鲁国的国都,三孔就是孔庙、孔府和孔林了。
我们早早就来到了孔庙城门前准备观看开城典礼。孔庙是祭祀孔子和表彰儒学的庙宇。它占地14万平方米,是中国三大古建筑之一。我们来到了近前,一道巍峨的宫墙蜿蜒在眼前,墙壁的中间有四个大字“万仞宫墙”,是清朝的皇帝所写的。
八点整,随着一阵激烈的号角声和震撼人心的锣鼓声,城门缓缓的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了许多全副武装的武士,他们拿着弓和箭,一步一步威严的走向观众面前拜了拜,然后到两边整齐的排好队。接着文武百官也都出来了。表演开始了,只见武士们个个身怀绝技,一个武士突然加速,双脚一蹬,身子腾空做了一个前空翻,然后稳稳的落在地上,接着其他的武士挥舞着弓箭搭上,一副大敌当前的架势。
开城典礼结束后,我们随着人潮涌进了城里,这里古木参天,琉璃黄瓦,有着历代帝皇留下的许多题词、碑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避水桥”。桥身很宽,是拱形的,两边有许多雕龙画栋的圆柱子,显得古色古香,十分精美。中间有一条用白色古砖砌成的道,相传乾隆皇帝来朝拜孔子,经过这座桥时,大臣纪晓岚说:“皇上,您要从桥的中间走,寓意着您的江山步步高升和后继有人,您还要向左右看看,寓意着左右望才,有才能的人都来辅助您。”
随后我们去大成殿拜了孔子的神像,又游玩了神祠、神庖等诸多景点。最后我们就向第二个目的地进发。
游孔庙作文3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曲阜游玩。曲阜最有名的景点就是“三孔”,也就是孔庙、孔府、孔林。
到了“三孔”,我发现那里人山人海,有刻章、卖孔子三宝的,有以孩子的名字题字作诗的,还有来来往往的外国游客。为了能更多地了解孔子,我们找了个导游。听说是为我讲解,导游费该八十元只收了我们五十元。
走进孔庙的大门,导游讲,大门上的字是金黄色的,代表了孔子的思想非常灿烂;大门的颜色有红、蓝、灰色三色组成,红色表示孔子的思想很受人敬佩,蓝色和灰色表示孔子的思想很厚重。
顺着中间的路往里走,经过几道门,来到一个碑亭,里面一个乌龟驮着一块高高的石碑。导游告诉我这块碑是整个孔府里面最重的碑,是其他碑的二十多倍,从运河运到孔府用了好几个月。这个碑太重了,累得乌龟都张着嘴大口喘气。我仔细一看,还真是呢,那个乌龟张着嘴伸着舌头好像很累的样子。
走进一个院子,我发现有两棵树长得很奇怪。其中一棵树上又长出弯弯曲曲的小树附在大树上,导游解释说这棵树是龙树,有一年皇帝来时走累了,往这棵树上倚靠休息,树得了皇帝的灵气就长成了龙的样子,有龙就得有凤,导游指着和这棵龙树挨着的已经枯死的古树的枝头让我看,上面的形状还真像个大鸟,估计就是凤凰了吧。
在孔庙的正殿,有很多柱子,上面都雕刻着精美的龙的图案,奇怪的是都用红布蒙着。导游告诉我,是因为皇帝到孔府来,孔子怕冲撞了皇帝惹皇帝生气,就把龙柱蒙起来。皇帝问原因,孔子说,您是真龙,我们这的龙是五爪龙,怕您看了不吉祥呢。
曲阜孔庙的人文知识还有很多,希望你有机会也来细细游赏。
游孔庙作文4在丰富多彩的暑假中,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去曲阜孔庙游玩,让我感受儒家文化。爸爸告诉我,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
刚到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仞宫墙”这四个醒目大字,爸爸跟我说:这四个字是清乾隆皇帝的御笔,是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那么高。再往里走,我们来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金声玉振”四个大字,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一路上爸爸边走边给我讲关于孔子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孔庙里面苍松翠柏,葱郁深远,我和弟弟在一颗颗松柏间嬉戏,穿过了棂星门,走过了壁水桥,不知不觉来到了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爸爸说:这座大殿是我国现存的巨大古建筑之一。我觉得这个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面的那十根石柱,那十根石柱都是用整石刻成,气势磅礴,每根柱上都雕刻有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间有一个宝珠,称为“二龙戏珠”。大殿的正前方立着孔子像,那是个身穿皇袍的孔子像,为什么立一个身穿皇袍的孔子呢?那是因为人们很尊敬孔子,把他当成皇帝一般的尊敬,所以才立一个这样的孔子像。”
游览曲阜孔庙,让我了解到了古代圣人很多的知识,学到了怎样孝敬长辈,尊敬父母,让我开拓了视野,感受到了儒家文化。
假期的一天,爸爸说要自驾游带我们去三孔中的孔庙纪念一下孔子。
我们开车到了山东曲阜孔庙,爸爸请了一位阿姨给我们讲解,她带着我们从“万仞宫墙”进入了孔庙旅游景点。
一走下台阶我就看到了“槛星门““金声玉柱”太和元气”和“至圣庙”四块牌坊,我心里想这是谁给孔子立的?听完了阿姨的讲解后我知道这些牌坊原来都是历代的皇帝立的,是用来纪念祭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
我们还观赏了孔子植的树,听说孔子一生一共植了五棵树,只有这一棵留了下来,不过也遭到了五次雷击,我心想这棵树真是命大啊!
接下来就走到了一个叫”杏坛“的亭子,据说是孔子讲课的地方,这后面的房子有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勾心斗角“。我听了很好奇,于是认真地听了阿姨的讲解,原来是以前的房子屋檐一个角插到另一边的两个角中间叫”勾心“,两个角重叠的叫”“斗角”。
哈哈,好玩吧!
很快,我们就走到了最后面的“大成殿”了,门口种有龙柏和凤柏两棵柏树,殿里的墙上刻着“万世师表”,我们在祭拜了孔子的像后就结束了孔庙之行。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皇帝都拜孔子为师呢?看来,孔子真的是一位圣人,他的知识渊博,我要向他学习虚心、实事求是的精神,扩大知识面,既要“学”,还要“思”!
今天,我的收获可真大啊!
游孔庙作文6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孔庙。孔庙位于东城区,那里绿树环绕,风景优美,年代古老,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帝祭拜孔子的地方。在孔庙内,还有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尊孔子的雕像。听旁边的导游说,孔子身高一米九二,被世人称为“高人”。大门两边,有许多元、明、清的进士题名碑,上面包括纪昀和刘墉的名字。
接着,我们随着一个旅游团来到了一棵七百岁的大树下。导游说,有一次,秦松去祭拜孔子,走到这棵树下时,突然起了大风,他的乌纱帽被吹掉了。果然,不出几日,他被朝廷罢了官,并被处死。于是,树上长出了一张脸,秦松的脸。
接着,我们进了大成门。大成门原来是有门栏的,可是被袁世凯锯掉了。
然后,我们来到了“辟雍”。辟雍外面的池子是圆的,里面的大殿是方的,象征“天圆地方”。池子里的水十分清澈,里面有许多小金鱼在游来游去。进了辟雍大殿,我们看见一把金色的椅子,前面还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笔墨纸砚。大殿里有一张图,上面画着皇帝讲学时的场面:几千名学子跪在下面,皇帝坐在金色的椅子上讲学,他每讲一句,下面的两个传话官就给学子们复述一句。
之后,我们去了十三经碑陵。那里有许多石碑,完整地刻下了那本有名的书。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孔庙。
游孔庙作文7寒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再次来到北京,我们参观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安门、孔庙博物馆、天坛公园……其中,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孔庙博物馆。
那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孔庙。我们先走进一座古朴的大门,叫“棂星门”,早在南宋绍光元年也就是公元1131年它就已经在这里了。
跨过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我们看了介绍,这个水池叫“泮池”,泮是伴水的意思,所以这是半圆形,古代新入学的学生都要“跨泮桥”,泮桥就是泮池上的那座桥,这个仪式叫“入泮”,也就是古代的入学仪式。
向前走去,一座由鲜红色柱子、门和青黑色的瓦片组成的.大门坐落在我们面前,这座大门就是“大成门”,妈妈告诉我: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意思是赞颂孔子集古圣贤之大成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我心里暗自感叹:孔子实在是太厉害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大成殿,我看到一幅匾额上写着“万世师表”,妈妈说这幅竖匾是南宋皇帝的御书,这个成语代表了孔子学识渊博与他教书育人的光辉形象。进到大殿里面,前面五座石像最中间的那个就是孔子像,像前摆放着人们的贡品。我抬头一看,发现天花板上有清代彩画,上面画着龙、凤等神兽,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拜孔子是很有讲究的,不能行普通的祭拜礼,要先正衣冠,净手,再行“拱手礼”: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平贴在一起,三鞠躬。所谓心诚则灵。
我了解到,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知识渊博,受众人敬仰,在全球世界各国影响深远。而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孔子学堂和孔庙。
这次参观不仅增加了我对孔子的了解,还坚定了我要好好学习成为知识渊博的人的信念。
游孔庙作文8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老师带领我们到参观历史悠久的安福孔庙。
一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两旁挺立着一颗颗苍翠欲滴的柏树,它们被园林工人修剪得平平整整,看上去像是威武的士兵在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
沿着小路往前走,来到了圆桥。桥,长七八米,宽两米,桥栏用汉白玉石砌成,在阳光下银光闪闪。桥下的半圆形半池被圆桥一分为二,池水碧得发亮,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仔细一看,偶尔还能看见几条小鱼快活游玩的身影。听解说员说,半池在古代是用来蓄水,防火,洗砚。我仿佛看见身穿长袍,头扎长辫的学子在这西毛笔。
走过圆桥,抬头一看,便看见大成门。只见十几根圆形大红柱像力大无穷的巨人稳稳地托起大成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那两根龙凤柱,上面雕刻着一朵朵祥云,祥云上飞舞着一只凤凰和一条龙,栩栩如生,似乎随时准备飞临人间。解说员说,这可是古人用一整块石头雕成的,我的心里不由得赞叹:古代劳动人们的手可真巧!它们的技艺可真高啊!
走过大成门,一眼看到的就是雄壮美观的大成殿。屋宇上,飞檐翘角,像一只只向往蓝天的鸟儿正展翅欲飞。屋宇下一盏盏精美绝伦的宫灯随风摇曳,莲花瓣的斗拱让人赏心悦目。走进大成殿,一座座金光闪闪,形态逼真的铜像映入眼帘,正中央那个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的是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孔子两旁也是古代学者荀子和孟子。左右靠墙的是安福历代名人,它们为安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看着栩栩如生的铜像,我仿佛看见他们正对着我微笑,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安福乃至中华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在回去的路上,我不断地想:孔庙真是安福的象征,安福的骄傲!
游孔庙作文9杭州孔庙坐落于吴山广场西北侧。宋绍兴元年迁至此,未曾异地,前后达800余年。依据传统风格和江南园林特色布局,是杭州地区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珍品。趁着假日,我重游孔庙。一走进孔庙,只见鸟语花香、流水潺潺,一堵高墙隔着两个世界,墙外是喧嚣、热闹,墙内是静谧、安宁,让人流连忘返。漫步走进西侧庑廊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碑石,这些碑石上用连环画的形式镌刻了22幅孔子圣迹;东侧庑廊的内容是历代科举考试名录等。
经曲折绵长的廊道,自唐代到民国期间的各类珍贵碑石陈列一侧,内容各有不同,有些碑上刻了人物图像,是为了纪念人物;有些碑上刻满了文字,是在讲述以前发生过的故事难怪孔庙又被称作杭州的石质书库。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摆放一侧的讲解机,讲解机上讲述了各个朝代所用的不同的文字:从线条流畅的篆书演变到笔力刚劲的隶书,再演变到顿挫抑扬的楷书令我这个书法爱好者加深了对中国文字的了解。
五年级的时候我曾来过孔庙,这次参观又带给我不同的见解和感悟:孔庙有的不仅仅是书法、碑刻、礼仪,还有科举文化、儒学传承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此次参观即丰富了我的知识,又启发了我的思考。希望将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我能成为一个有学识、有内涵的谦谦君子。
孔庙作文300字
孔庙作文300字篇1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游,这次的目的地是孔庙。
早上九点,伴着徐徐秋风,我们四(1)班全体同学迈着轻快地步伐,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徒步来到了孔庙。
走进孔庙,穿过棂星门和大成门,我们来到了大成殿。“万世师表”四个金灿灿的大字映入眼帘,孔子威风凛凛地端坐在大成殿正中央的宝座上,眼神仁慈地注视着进来的每一个人。在他的两边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虽然都是雕像,却有一种让人亲近圣贤的感觉。
七十二块木板则把大殿装饰得与众不同。每块木板上的人物动作都不相同,有的双手作揖,好像很真诚地在向别人请救问题;有的挥舞着手中的宝剑,像是在闻鸡起舞;有的捧着书本,嘴巴微张,似乎在认真阅读并乐在其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木板上的场景是不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呢!
出了大成殿,我们还去参观了星象馆、文昌阁、碑林等景点,还亲自体验了水写书法的'魅力。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但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是美好的。这次徒步秋游,不仅丰富了我的课外知识,更锻炼了我的身体,让我收获满满。
孔庙作文300字篇2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建成,初具规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圣祠,用于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扩建大成殿,孔庙始成今日的规模。整座孔庙分三进院落,占地约22000平方米,采用了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在7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尊孔崇儒,宣扬教化,主兴文脉的圣地,也成为众多志在功名的读书人顶礼膜拜的殿堂。这组比故宫还年代久远的皇家古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数百年的漫漫科举之路。徜徉在古柏参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庙里,远离都市的喧闹,触摸历史、文化的脉搏,泊的心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在是件雅事。
孔庙作文300字篇3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和妈妈来到了杭州孔庙,参观第二课堂。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现有孔庙3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山东曲阜孔庙。
走进杭州孔庙,第一道门叫棂星门,进去后发现,树上挂满了灯谜,妈妈说:“先去看了孔子再来猜灯谜吧!”
我们又进了一道门,眼前就是大成殿,写着“万世师表”四个金色的大字,里面有孔子塑像。妈妈说孔子是我们大家的老师,古时候学生上学之前都要拜孔子的,我和妈妈也拜了孔子。
后来我们又去参观了碑林。里面有南宋皇帝亲笔书写的85块石经,是古代学生的标准课本,也是杭州碑林的“镇馆之宝”。
参观完后,我和妈妈加入了猜灯谜的队伍。我们猜出了二个灯谜,主(打一成语),谜底是一往无前。还有人人有房住(打一成语),谜底是各得其所。我得到得奖品是“孔子百句”和“论语百句”两本口袋书,今天我过了个有意义的大年。
孔府孔庙的作文
孔子是世界十大名人之首,被称为圣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今天,我来到了这位圣人的故乡——曲阜。
我们首先参观了孔庙。孔庙是著名的“三孔”之一。孔庙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这座全球规模最大的孔庙,气势雄伟、金碧辉煌,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94年,与孔府、孔林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占地二百多亩,座落在曲阜城门。古老的琉璃瓦房子,雄伟壮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说孔庙原来是孔子故居,孔子去世的第二年,故居被改作庙宇,孔庙中至今仍保存着孔子当年用的水井和亲手栽植的桧柏树
进入孔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弘道门。往前走,便是大中门。一位导游告诉我们,大中门是赞扬孔子的思想不偏不歪,不上不下,正中的意思。
走了一段路,我们进了奎文阁,一棵奇特的柏树使我眼前一亮。这棵柏树的树皮弯弯曲曲,好像上面浮动着道道波浪。传说,乾隆皇帝来拜祭孔庙时走累了,便靠在这棵柏树上小憩了片刻。柏树沾了皇帝的龙气,树身变成了龙身模样,这棵树便被称为龙柏。与之相呼应的,是边上一棵树冠形似凤冠的柏树,可惜已经毁于雷火。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都是以整块巨石雕刻而成,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据说清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祀孔子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不敢被皇帝看到,恐怕皇帝会因超过皇宫而怪罪。
孔庙中最为雄伟辉煌的要数杏坛了。杏坛位于大成殿前,它是古代孔子讲学之地。金代时,人们于杏坛上建亭。方亭重檐,黄朱大柱,亭下还有党怀英的篆书体“杏坛”碑和乾隆所书的“杏坛赞碑”。今天的杏坛之上,已经没有了朗朗读书声,但那股神圣的气息,仍然萦绕在孔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