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求一篇游记作文。
放飞重荷的心灵
今春似乎格外沉的住气,往年“二月春风似剪刀”,如今二月过半,西北风凛冽透骨,逍遥不止,携来一场又一场雪,少有“惊蛰过暖和和”的春意。许是冬天的辎重背的太久了,当学校提出“三八”节登山觅春时,女教师们热烈响应。偏偏天不做美,3月4日、5日,气温骤降,漫天飞雪,第二天虽然风小雪住,还是很冷,不过这挡不住出行的脚步。
一路叽叽喳喳,说说笑笑,不知不觉进了崂山。车子蜿蜒而上,一边是满带水痕的峭壁,一边是披松露石的重峦迭峰,下边细细的溪流在石丛中或隐或现,行不多时,便有一湾碧蓝的清潭跃入眼帘,人随车子恍若进入幽天洞底,没有了车水马龙、人流匆匆的喧闹,大家的心倏然轻松的想飞起来。
车子在崂山北九水风景区第一停车场停下。雪后的崂山别有情趣。松树上,石崖间,落雪点点,宛若春花凌寒初绽;大片大片的落雪和白云相容,恰似出水玉荷飘于峰顶;阳光下,山、林、雪相映,山更峥嵘,林更青翠,雪更清寒;山间飘荡着缕缕清冽甘爽之气,似有似无。郁郁葱葱的山林水景司空见惯,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的秋景也没少见,此情此景既无封山大雪的单调,又无树枯草衰的凄凉,风骨又饱含灵性。
开始登山了。大家像久居樊笼的鸟儿出笼一般,两人一伙,三五成群,不分年长幼小,搭肩勾背,蹦蹦跳跳,孩气十足。来到无极潭的小桥,桥上方薄冰封水,冰上落雪,潭水如止;桥下方,潭水欢跃而出,撞石溅花,潺潺如筝鸣。岳老师说:“瞧,桥上是家里的我们,桥下是现在的我们。”山势越往上越陡,并且山峰相夹,山路雪比较厚,看上去,好象斜垂在山间的玉带。大家外衣脱了,有的鸭绒背心也穿不住了,去掉重荷倍觉轻松,赶上前面的了,还要追上更前面的,追追赶赶,一点也不觉得累,越往上登似乎越有劲了。
一路上,人缘溪登,溪逆人流。这里山有多深溪有多长,每每峰回路转,便至少有两湾清潭,难怪郁达夫叹道“十里清溪十里潭”。潭水清碧透蓝,颜色逼人,宛如座座温润的仙道玉台。站在潭边,心也变得澄碧清灵,大家纷纷团雪掷潭,似要把心投入波心,有的干脆掬泉入口,让冰清之气透彻心脾,真乃忘忧忘我也。
潮音瀑是崂山北九水第九水,也是十里溪之源。要是在雨水期,这里肯定水瀑飞溅,玉浪翻腾,音若海潮。不过大家兴奋点不在这里,征服潮音瀑后,仰头看去,崂山主峰近在咫尺,决不能“行百里,半九十”,大家跃跃欲试想攀主峰,无奈山风太猛,导游不让登。遗憾之时,不知谁大喊“噢—噢—”,大家不约而同跟着大吼起来,这一喊,闷气、怨气、怒气、恨气随吼声激荡山谷,顿觉心胸舒畅,身心俱轻。不过轻松的是我们,学校领导就不轻松,看前有开路,后有护驾,路险路滑之处都有领导把守,正有了他们的护卫,我们才玩得如此开心。
感谢“三八”节,感谢学校,让我们投入的放飞心灵。
崂山盛景
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山上奇石怪洞,清泉流瀑,峰回路转。
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主峰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山上奇石怪洞,清泉流瀑,峰回路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崂山,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名胜景区之一。进崂山可分为中、南、东三线,其景色各异。
崂山分巨峰、登瀛、流清、太清、上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华楼等风景游览区。
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133米,为崂山的主峰。云海奇观,彩球奇观,旭照奇观为其三大景观。巨峰为中国观日出最早佳境之一,观“日出海上”,则唯崂山独具。为崂山九大风景游览区中最高最险峻的一个景区。其最高处为巨峰极顶有一块几尺见方的岩石,名“盖顶”,又称“磕掌”,仅能容三四人巨峰山势陡峭,攀登艰难。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始建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为崂山道教祖庭。崂山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四季葱茏赛江南。道教的“返璞归真”内涵与崂山自然生态互为诠释,浑然天成。
北九水是白沙河上游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得名。以北九水疗养院“九水界桥”为界分内九水和外九水。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竟秀,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誉。
游览这座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的世外桃源,留给人的韵味真是清新而悠长啊!
崂山景色的优秀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整理的崂山景色的优秀作文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崂山景色的优秀作文1崂山是中国海上第一名山,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十一”期间,我们全家人到崂山去旅游,真是大开眼界。
这一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崂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全家人面前。崂山的海真清啊,清得好像能看到海底的鱼虾;崂山的海真静啊,静得好像一块透明的大玻璃;崂山的山真奇啊,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崂山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倒掉下来。这样的山,这样的海,令人陶醉。
崂山的旅游景点很多。我们全家人统一坐着环保大巴,游览了竹林清幽的太清宫;威武雄踞的狮子峰;飞龙盘曲的白云洞;惟妙惟肖的金色望月石;风情流动的北九水……真是车在山中行,人在画中游,让人心旷神怡。
在我的要求下,我和爸爸妈妈乘坐了高空缆车,鸟瞰崂山风景。缆车时而快,时而慢,时而高,时而低,我们全家人忽忽悠悠,如同神仙。缆车高的时候,仿佛可以伸手摘下片片白云;缆车低的时候,仿佛可以摸到峰顶山尖。远看,天高海阔,波光粼粼;近看,山高谷深,惊险刺激。这时,我想起了一首赞美崂山风光的古诗:山海相依水连天,万里银波如云烟。夕阳西下,我们全家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崂山。
崂山景色的优秀作文2我国青岛是一个三面环海一面环山的美丽城市。2008年在这里举办了奥运会帆船比赛。我和爸爸妈妈今天要游览的是南部的崂山北九水。
来到北九水山脚下,我抬头看到满山郁郁葱葱,树木高大挺拔。现在正值夏天,走在小径上不断地有知了的叫声传入耳中,给游山的人解忧了。崂山北九水景点中分为九水故名“九水”。除了有葱郁的树木之外就是岩石了,这些岩石有的像石猴傲立群山之巅,有的像两条巨龙卧于水中,还有的像仙人悠闲观赏美景……说完岩石后就不得不赞美一下崂山的水了。水流从山顶沿着溪流而下,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湍急,时而缓。总之,崂山的水用三个字来形容:清、绿、凉。清得连水里的细沙都一清二楚,绿得就像翠绿的宝石,凉得透人心脾,满身的燥热立即消失。最美当属潮音瀑,水流从上往下流,堪比孙猴子的花果山水帘洞前的瀑布,晶莹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流泻而下,那水就像是天上王母娘娘赏赐的琼浆玉液,美不胜收。
崂山的北九水风景如画,正如岩石上所刻“江山如画”。
崂山景色的优秀作文3今年暑假,我去了美丽的青岛,第一次登上了崂山。
这天清早,我和妹妹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崂山。站在山脚下仰望,只见烟雾笼罩着的崂山,灰茫茫一片,分不清哪里是云,哪里是雾。我们沿着蜿蜒曲折的石路慢慢向上攀登。微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吹拂着周围的鲜花。花叶、花瓣都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珠。我凑近一朵开放的鲜花,水珠花粉粘了一鼻尖,啊,真香啊!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半山腰。这时,红彤彤的太阳驱散了浓雾,崂山又出现另一幅秀丽画面。放眼望去,崂山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山连接在一起,婀娜多姿。石路右边,悬崖峭壁,如斧劈,如剑削,使人望而生畏。可是,那一片翠绿的松树林,却不怕山高路险,把根深深地扎在石缝间斜着身子张望,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光临。我们继续向上攀登,累和苦早已忘到了脑后。我们加快了脚步,越草攀石,终于到达崂山的最高峰。向下俯视,真使人心旷神怡。只见崂山被一片绿色的海洋所萦绕。山脚下,房子像鸽子笼,小路像一条带子,又像一条银蛇……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
我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我爱崂山!
崂山景色的优秀作文4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今天是我第一次攀登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的崂山。
放眼望去,崂山五颜六色,有:黄色、红色、绿色、灰色。黄色的是柏树,红色的是枫树、绿色的是松树、灰色的是漫山遍野的岩石……山势连绵起伏,有的像骆驼,有的像雄狮,还有的像桃子……
进入崂山正门,迎面扑来的是花香、草香。吸一口这样的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使人神清气爽。高大的树矗立在道路两旁,像守护崂山的战士,像一把把撑开的巨伞。树下面顽强的小草在地上安然无恙的活着,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阵风吹来,树上五彩斑斓的叶子轻轻地飘落下来,像一个个小娃娃一样。奇形怪状的岩石耸立在高峰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一路上,我们参观了庞大的太清宫、张三丰修炼的地方——明霞洞、飞流直下的龙潭瀑……沿途中,也有许多登山锻炼的人,他们看起来精力充沛,丝毫没有休息的意思。来到崂山山顶,又遇到了几个登山锻炼的人。但是他们也跟我一样,满脸通红,心里却表现出轻松自在的样子。
崂山有许多奇特的风景和名胜古迹,你有机会可以去细细游赏。
崂山景色的优秀作文5暑假期间,正是旅游的好时光。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青岛旅游。
青岛最著名的景区是崂山,到崂山的时候已是傍晚了,我们住在山脚下的宾馆里。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崂山脚下,抬头往上一看,崂山是多麽高大,险峻!这是我第一次目睹崂山的风采,激动得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太清宫。在宫里,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崂山道士,他们有的在练功,有的在打扫神像。
我们边走边欣赏沿途的景点,一路走走停停,山峰清俊,树木高大,品种繁多,齐石林立,尽出我的眼帘。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从这里向山下望去,我们刚刚走过的山路象一条条蚯蚓,山上的游客就象蠕动的蚂蚁。我抬头仰望,天空就象一块超大的蓝色绸缎,几朵白云慢慢飘过,让人顿时心旷神怡。我低头一看,大海碧蓝碧蓝的,一眼望不到边,身边奇形怪状的松树加上奇峰怪石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不禁大声赞叹到:崂山真称的上是人间仙境!
难忘崂山,难忘那的一山一木。
崂山之北九水
谁曾想再次踏入北九水,已然隔了一个季节。同行告诉我,须再等些时日,当漫山遍野的红叶灿烂缤纷七彩杂陈的时刻,盛装华服的崂山才是最最动人的。看来,对于盛夏,我是姗姗来迟,而对于深秋,我则太过莽撞。虽然如此,但我还是难以抑制我的兴奋和冲动。
车子进入崂山,我已然听见了隆隆的水声。记得上回行经此处,巨大的圆石滚满山涧,丝带般的水流阴阴地缠绕在石底。而此时的她则尽情地恣肆着自己的丰腴,以一种青绿的色调慢漶在山谷,圆石反而淹没不闻了。
看来崂山的初秋仍是盛夏的进行曲呢。起码水是,起码这满眼的碧翠红紫是。你能看到一丁点儿的萧瑟吗,显然不能。
这次终于得偿所愿,我终于跨进了北九水的山门了(北九水收费处)。里面果然与众不同。外面美则美矣,如果说山门外仅仅是粗放式的雄壮式的美,那么里面就只能说是集约化的神秀式的奇美了。
这里简直移步即景,拿手机拍摄来说,因为台阶高低错落,移步就角度有变,仰拍平拍俯拍,前后左右,高低上下,处处不同。人如在立体的画中。这里,两岸高山夹持,峭壁危岩,奇松怪柏,触目可见,中有幽谷山涧,巨石堆叠,清流迂回,因山有九折,水亦有九曲,迂回处聚水成潭,故有九水十八潭之说,亦有九水画廊之美誉。
依着屈曲的石阶,蜿蜒绕行,峰回路转,一碧幽谭映入眼帘,碧玉般的水面上,浮动着一块鱼形的白石,上刻“无极谭”三个大字,亮蓝色,在波光粼粼中,显得愈发耀眼。“无极”二字,出自《老子》“复归于无极”一词。又临于潭水之上,“上善若水”,而潭水尤为守静“抱一”。不愧为道教圣地,连谭名都有着浓浓的道家意味。我不知当日,曾有多少道家子弟,坐卧石上,体味出道法自然,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的真谛。而此时却不见道士,唯有一靓女斜卧于鱼石之上,着白短裙,摆出各种姿势,在兴致勃勃地拍照呢。
旋着石级而上,胆战心惊地从巨石叠砌的绝壁前走过,奇形怪状的松柏不时从绝壁的缝隙间探出身来,倔强地努力地向上生长。我真不知是树在环护着山,还是山在护卫着树。但她们一起构织成一幅幅绝美的巨屏绿嶂却是真的。
转过巨屏,山形陡折,水亦回环,这又为几水,三水,还是四水,我已然弄不清楚,只觉得两边的山峦似乎往后挪了一挪身子,山势豁然开朗,阳光下彻,树影缭乱。山谷之间旋即现出一座拱形石桥。素湍若奔,水花四溅,旋过石桥,等并入到下方的绿潭之中,马上便又静默无声了,好一个性情多变的女子,一会儿就像活泼好动的红娘,一会儿又变成了娴雅温婉的莺莺。潭水清澈见底,圆石隐于水下,似墨绿色的玉石。潭水极深,近看柔静无波,呈深绿色,就像叠加了无数重的玻璃。远看则波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直插云天的山峰。谁说北九水的“九水明漪”只是因为水,若是少了这奇美的巉岩巨峰,少了这纷繁杂陈的竹木藤罗,北九水的风采定会减去万分。
踏上玲珑的石桥,凭高临虚,俯瞰静水流深,仰看危如垂卵、或如虎踞龙蟠的峭壁断崖,烟云缭绕之间,迷离恍惚之际,仿佛羽化而登仙。
山势陡转,眼前突然出现一堵赭黄色的巨崖,高数十米,崖壁纹路交错,远看好似刚刚鼓满的风帆,名字果然就叫“锦帆嶂”。前面不远,有一巨石,上面稍平,有石桌、石凳,则叫观泉台。
再往里走,树木突然少了许多,两边绝壁陡然收紧逼窄,宽不过几尺,大自然鬼斧神工,竟然在这里劈砍出一个巨大的石门,门居然还是两重,故谓“大龙门”“小龙门”。状如巨门的裸石,居然惊现出层层叠叠刀劈斧砍的横纹,刀斧砍重的地方,巨石累垂,摇摇欲坠。举头望天,人如同坠入巨深的地质罅隙之间。
踏过龙门,北九水最最高潮的部分才轰然绽开。同行喜形于色地告诉我“前面就是潮音瀑”。真是未见其瀑,先闻其声。隆隆的水声声振峡谷,巡着水声折身前行,绕过绝壁,一泓深潭赫然在目,潭水澄澈空明,色如靛蓝,潭形若缸,故名“靛缸湾”。三面绝壁危岩凌空,高有百尺,峭壁缺处,悬泉飞瀑三折而下,声如龙吟,气势如虹,形若飞练。飞瀑落水处,浪花四溅,弄珠搓玉,云蒸霞蔚。果然造化钟神秀,蔚为壮观,海上第一名山名不虚传。今日一见,足慰平生。
小学生游崂山九水的作文
今年的夏天,天真热得可怕,街上的行人匆匆来,匆匆去,没有人挽留这炎热的季节.然而我却一直挥之不去那崂山之行留在我心底的那份淡淡的美.
崂山的山美——淡淡的。那山不高,极其清宿。一片翠翠的绿色,不经意间泛起点点金黄,露出夏尽秋来的容貌。山间的石级小路勾勒出一条动人的流线,两
旁郁郁葱葱的树木撑起一片荫凉,山风伴着青草的气息迎面佛过,加之头顶上一片天高云淡,几乎使人忘却了夏日应有的灼热,然而却不容忽视这淡雅的感受。
崂山的水很美——清清的。山道两旁总有一泓泉水潺潺流过,或清澈见底,或清凉冰爽,都那么不急不徐地流下去,那从容的姿态让你不得不联想到一位智者
怡然漫步时的画面。爬山间隙,偶然觅到那泉水的源头,那是一湾透亮明净的.如水晶般发亮的泉。大小不一的卵石静静地卧在水底,泉水轻巧地流过去,仍以从容
的姿态开使一段新的路程。那泉水让卧不由心动,小心翼翼地迈过去,腕起一捧淋到脸上,顿觉清新舒爽,新旷神怡。抬头望望那山,也被这山映衬得愈加清秀,却
又流露出一种颇为壮观的气势。崂山的石也很美——柔柔的。无论是石级小路,还是静卧水底的卵石,都渗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柔美。虽柔美却不显妖媚,只是静静地
为这淡雅的山水再添一笔淡雅。
淡淡的山,清清的水,柔柔的石,一笔又一笔,描绘出一幅清淡的画卷。恬静的美,在清淡中悄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