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旅游景点
福泉十大旅游景点
1.福泉古城
福泉古城,又名嘉义城,是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是贵州省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古城之一,曾是贵州南部重要的商贸城市。
2.九龙洞旅游区
九龙洞是世界著名的石灰岩溶洞之一,位于福泉市清太镇龙洞河岸,是中国第一个发现、开发的旅游岩溶洞。洞内有许多奇峰怪石,形态各异,远看就像一头巨龙,因此得名九龙洞。
3.兴义市女儿河景区
女儿河景区位于福泉市东北部的兴义市区内,有美丽的风景,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聚会唱歌的好去处。游客在此可以骑马、划船、嬉水、游泳、欣赏美景等。
4.北岸峰林风景区
北岸峰林风景区位于福泉市北部,是贵州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园区内山峰耸立、风景秀丽,景区内有多座山峰,其中还有一些名气大的景点,如半岛、迎仙洞等。
5.墨冲地质公园
墨冲地质公园位于福泉市北部,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公园之一。园区内有大量独特的地质景观,如彩色石林、龙塘坎景区、望仙岩等。墨冲地质公园除了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6.嘉天池风景区
嘉天池景区位于福泉市境内南部的笋箩山,是美丽的天然山水风景区。一年四季,这里都有着不同的景致,有春天翠绿的山林,夏天清凉的湖水,秋天五彩斑斓的落叶,冬天白雪皑皑的山峰。
7.龙岩洞景区
龙岩洞位于福泉市南部,是一个以溶洞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它拥有许多天然各式奇形的石钟乳、石柱、石幕、石花等。游客在此可以体验到探洞、划船、爬山等活动,十分刺激有趣。
8.凤凰山景区
凤凰山景区位于福泉市境内西南部,是贵州省四大著名观光名胜之一,因其形状像凤凰而得名。这里秀丽的山水环绕,风景秀美,有许多美丽的景点如梵净山景区、十八草堂、雨花洞等。
9.董公岭景区
董公岭景区位于福泉市南部,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战略据点。景区内的游客中心、纪念馆等,向游客介绍了红军长征路线、红军万里长征的漫长征程,是学习红军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
10.油菜花海景区
油菜花海景区位于福泉市区,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国庆节前后,这里油菜花盛开,一片金黄色的花海。游客可以赏花、摄影、拍照、品尝油菜花食品等。
以上是福泉市的十大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值得一去。但在旅游过程中,我们也要保护好环境,不乱扔垃圾,爱护自然。祝大家旅途愉快!
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
福泉旅游景点众多,是研究古夜郎文化的重要遗址,已被收入《中国名城大词典》。福泉旅游景点著名的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城垣、葛镜桥及道教圣地福泉山等历史人文景观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洒金谷、自然生态旅游区蛤蚌河、小岩风光等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有龙井“奇泉奇树”、有誉为“茶花王”的兴隆茶花和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黄丝千年古银杏树等景观。[9]
高标准建成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并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验收,黄丝江边、金山双谷获得国家AAA景区称号,A级景区实现“零”突破
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2017年1月被评为国家级AAAA景区,位于福泉市区内,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现存小西门水城及五个城门洞和部分城垣,都是明代建筑。古城垣周长4700米,高7米,建成门四,筑月城三,修城楼四,设警铺四十五,使城垣臻于完善。成化年间(1465—1486),为防范所谓“苗乱”,又在西门外增设一处水城,并增辟小西门一处,用于解决城内军民牲畜用水问题。小西门水城,由内城、水城和外城三道城大部构成,城水相依,结构独特,被誉为“贵州的八达岭”,具有很高的历史、科研和旅游观赏价值。福泉古城垣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泉黄丝旅游景区: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AAA景区,位于贵州省福泉市马场坪街道办事处美丽的鱼梁江畔的黄丝村,面积3平方公里,分为上寨、中寨、下寨3个自然村寨,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2.2%。江边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风景独秀、峰峦叠嶂、风光旖旎、四季如春,江边布依寨依山傍水,民风淳朴,犹如世外桃源。江边寨背靠郁郁葱葱的麒麟山,门对波光粼粼的鱼梁江,江水平缓,清澈诱人,有和善桥、姊妹岩等自然人文景观。
福泉双谷山体体育公园: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AAA景区,位于金山街道双谷村,“全省生态体育公园”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公园”。
福泉岔河国家湿地公园:2015年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岔河乡岔河村。
蛤蚌河
葛镜桥
葛镜桥
景区:位于福泉市仙桥乡,面积40平方公里。这里原始植被保存完好,珍稀动物种类繁多。蛤蚌河蜿蜒曲折自东向西在此流入清水江,水质清澈诱人。景区多峡谷、悬崖和奇峰异岭
葛镜桥景区:西南桥梁之冠,位于福泉市城东南2.5公里处,桥长52米,宽5.5米,高30米,横跨在麻哈江两岸绝壁之上。桥在绝壁之上起拱,借江心一礁石下脚,设计绝妙,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历经400多年,坚固如初。葛镜桥,于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洒金谷景区:位于福泉市区,总面积32km2,是一个融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自然风光绮丽多姿,历史文化内涵丰富。
福泉山景区:位于福泉市区,是一个融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宗教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相传是张仙人修炼成仙的地方。
贵州福泉市简介
福泉历史悠久,风光绮丽,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发展经济的理想场所。福泉(古称平越),属古且兰国故地,春秋战国时期置且兰县,之后曾设府置州, 1996年撤县设市,现有人口33万人,先人创造文化以“古城文化”最著名,现存有汉代竹王城遗址和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明代古城垣,有名载《中国桥梁史》且距今400多年的葛境桥,有道教鼻祖张三丰仙居的福泉山及其众多传说。在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多种矿产资源的富集世所罕见,市境内探明储量并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达 26种,其中磷矿以质优量大驰名中外,储量高达4.8亿吨,平均品位在32%以上,其伴生的碘矿1.69亿吨,享有“亚洲磷都”之称,其他优势矿种有煤矿1.2亿吨,铁矿5200万吨,硫铁矿1000万吨,重晶石600万吨,硅石1000万吨,含油页岩360万吨,含钾页岩600万吨,含钾砂岩1000万吨,未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锌、钼、砷、汞、石灰岩、白云岩、高岭土、方解石、冰洲石、大理石、钒、稀土等。福泉旅游资源独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城垣与道教圣地福泉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融为一体,古城文化、道教文化与幽谷古风、三江碧水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有古木参天,藤葛盘绕,保持着原始生态的贵州九寨沟“蛤蚌河”。有重峦叠嶂、乱石穿空,白云缠峰,大河奔腾之声不绝的王卡十万千风光。有奇石林立、撩人遐思的仙桥石林;有历经三千年风雨、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古银杏,奇泉奇树,布苗风情,令人留连往返。福泉区位优势明显,处于黔中腹地,距省城贵阳 111公里,州府都匀57公里。湘黔铁路株六复线、贵新高等级公路、马遵公路、湘黔公路交汇过境,是黔中天然物流中心,福泉火车站是贵州第二大货运站。福泉电力充沛,国家“西电东输”工程在福泉建有 50万伏变电站1座,其他有22万伏变电站2座,11万伏变电站2座,11万伏以下的各等级电站遍布全境,已形成贵州少有的日字型供电网络。依托各种优势,福泉经济发展迅速,已初步建立以磷化工为主,以冶金、矿产资源开发、建材、食品、包装等行业为辅的工业体系,主要拥有生产磷铵 168万吨、硫酸200万吨、磷酸80万吨、黄磷2.65万吨、五钠5万吨、饲料级磷酸氢钙15万吨、磷酸二氢钙5万吨、钙镁磷肥28万吨、普钙20万吨、磷矿粉60万吨、磷矿砂40万吨、水泥6万吨,生铁8万吨、工业硅2万吨、硅锰合金7.5万吨、磷矿350万吨、铁矿40万吨、煤矿120万吨、重晶石30万吨、啤酒2万吨的生产能力,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贵州前列。为进一步发展经济,福泉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当前,福泉招商引资的重点,一是依托国家大型企业宏福公司的技术、品牌、市场与信息招商,市人民政府与宏福公司有共谋发展的框架协议,其主要项目有:年产 20万吨合成氨、年产20万吨硫酸、磷石膏综合利用、硫酸渣综合利用、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利用,宏福二期选厂等项目。二是优势矿产资源及电力优势招商,主要项目有:硅石开采及冶炼、铁矿开采及冶炼、磷矿开采及加工、磷矿开采与洗选冶炼、煤矿开采及加工、重晶石开采及加工、伴生碘的回收利用、水能资源开发等。三是依托旅游资源招商,主要项目有:福泉古城垣、洒金谷、蛤蚌河等景区开发。四是依托存量资产招商,主要项目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房地产开发、高石煤矿、市化肥厂、市磷肥厂、市重钙厂、市磷矿、达康公司等国有资产重组。五是靠延长产业链招商,主要项目有:牙膏级磷酸氢钙、食品级磷酸氢钙、多功能磷酸盐生产线、甲酸、甲酸钠、磷酸二氢钾、六偏磷酸钠、阻燃剂、水处理剂等其他磷酸盐产品。
福泉黄丝江边一日游
福泉黄丝江边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黄丝江边结合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按照“生态绿色、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文体训练、养生圣地”的乡村旅游景区发展定位和“农村服务社区、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合一的原则,对江边景区进行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全力打造黄丝江边4A级景区。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先后实施了江边寨95户农户房屋立面改造、“一池三改”、道路硬化、庭院绿化美化、太阳能路灯安装、农业灌溉提灌、污水处理、河提青石板栏杆等项目,修建了进寨入口寨门、文体活动场所、风雨桥、河道景观回廊、烧烤经营摊点、翻板坝、景观房、景观沟、排洪沟、生态停车场、乡愁记忆长廊、演艺广场、日光温室大棚、景区公厕、山体步道、望江亭和人口文化园,安装了“福蕴山水、诗画江边”大型灯光宣传牌及太阳能路灯,加固了和善桥,扩建了景区多条道路并铺油硬化,实施了景区植树植草绿化、花海种植、农家小品打造。同时,成功引进了北京康联集团和醉苗乡公司,成功打造黄丝“温泉小镇”;引进社会资金实施姊妹岩水上乐园和乡村客栈项目建设。江边寨先后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贵州100个魅力民族村寨”“黔南州最美旅游景区”称号。江边寨还承办了全国双拥,全省项目观摩、全省重要村寨应急管理、全省基层民兵“四新”建设、全省社区建设等现场观摩会,央视《乡村大世界》到黄丝江边现场录制——“喜迎十八大、我们的新农村”文艺节目。
【.姊妹岩】“麒麟下山来,金猫两边排;石马江中卧,仙女顺水来”。河水中央矗立的巨石姊妹岩,高约18米。姊妹岩的形成源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经过岁月长河千百年的洗礼,形成了自然黄金受力点,造就了原始、自然,神奇、独特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不论多大的洪水冲刷它仍然屹立,岿然不动,守护着江边寨淳朴善良的村民幸福安康。
关于姊妹岩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天宫中美丽的六个仙女偷偷相邀下凡,来到人间,在美丽的鱼梁江洗澡嬉戏,六仙女在江边的美景吸引,一边洗澡嬉戏一边尽情欣赏江边的美景,特别是调皮的六妹甚是贪玩。接近三更,姐妹们陆续穿衣上岸并催促六妹,在拂晓前必须返回天宫,而六妹却全然不顾姐姐们的催促,尽情享受人间美景,忘却了时辰。姐妹中的三姐、四姐、五姐、等不及六妹上岸,陆续返回天宫。由于大姐和二姐担心六妹,边走边等。此时,大姐刚走到山顶,二姐刚走到半山腰,六妹还在河中戏水玩耍,三更时辰已到,随着一声鸡鸣,大姐、二姐和六妹再也返回不了天宫,化作了三座巨岩,三姊妹遥相对应,相距百余米,身段基本相似,姿势却不同。大姐站在山顶的沙子岩山坳处,侧身对着微波粼粼的鱼梁江,扭头遥望六妹,焦急而又无奈。二姐立于河岸半山腰,惊讶地望着六妹,呈招手呼喊状。六妹则潇洒自如,亭亭玉立在河中。
【水上游乐中心】水上娱乐中心,总占地5549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该项目采取村集体土地入股,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共同开发。项目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强调对土地、山林、绿地、水系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尊重场地的自然特征,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实现自然生态的自然产品;项目区分为水寨设施游乐、休闲栈道、餐饮和住宿服务三个板块,其中水寨部分包括水上滑梯、小泡池、造浪池等设施结合姊妹岩仙女戏水的故事充分调动儿童爱玩耍、爱戏水的活泼天性,休闲栈道充分满足游客休闲、茶艺、赏景等需求,餐饮和住宿区域填补景区服务功能的空缺,项目整体目标以引得来生气、聚的起人气、留的下财气为目标,进一步充实景区旅游要素。
【乡愁记忆长廊】乡愁记忆长廊,呈现农村旧时农作生活,忆起儿时田园之中的情趣和快乐,远离现代都市生活的喧嚣,感受乡土气息的浓郁,长廊全长50米,是以现代雕塑工艺结合传统仿古建筑风格,搭配9组乡愁主题铜雕,和部分景观造型的功能设施等共同组成,在满足基本通行和休闲功能的同时,凭借独特建筑和农事主题雕塑带我们回到了儿时的记忆,在现代常年在外打拼的人们,可曾记得儿时父母头戴斗笠、身披衰衣在田间地头犁牛打趴辛勤耕耘的背影以及儿时跟随父母下田插秧的情景;可曾记得时不时路过寨子肩上一头挑着土炉、一头挑着废铁、补锅工具高喊“补锅、补锅......”的补锅匠或腰系阉割刀边走边敲“当当”的割猪匠;可曾记得铁匠铺传出“叮叮当当”加工铁器农具的敲打声;可曾记得长辈们在寨子周边选一块黄泥地,牵着一头牛围着挖松的黄泥来回转,并把踩黏的黄泥使用传统工艺做成砖瓦,阴干和烧制的过程,这些记忆深处的情景,心中是否涌起浓浓的乡愁。
【科技大棚】该智能温室大棚总面积1843.2平方米,大棚采用中控钢化玻璃建成,配有先进的控温、通风、遮阳、水肥、物联网制动控制系统等先进科技设备,确保了阳光、水份、营养的有效供给,满足棚内各类植物生长的需求。温室采用大跨度小屋顶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温室内部空间,充分的利用了温室内部空间,温室采用玻璃覆盖,配备了降温及加温设施,使温室在一年四季多能正常运营,确保植物的生长。温室外遮阳系统在炎热的夏天能减少照射到室内作物冠层的光照强度,降低室内空气温度;在冬天,能把霜冻阻隔在温室覆盖物外边,减少太阳出来化霜时间,使温室内部温度迅速提高。温室内遮阳系统除在夏天减少温室光照强度外,在冬天还可以作为第二道保温结构。当室内气温在大于35℃及小于0℃时,温室内部植物不利于生长,加温、降温系统能在气温超过35℃时,短时内将温度控制在25~30℃以内,在室内温度低于0℃时把温度控制在15℃以上,确保了植物的正常生长,提高温室内CO2浓度的均匀性,提高温室内湿度的均匀性。
【和善桥】江边和善桥是传承勤俭、和善的地方。和善桥始建于光绪年间(1904)年,由黄丝村人叶本荣、叶于春父子承头修造。100多年前,黄丝村叶氏家族的祖辈们在黄丝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勤俭持家和与民为善铸就了叶氏家族的富甲一方;由于当时交通不发达,黄丝街叶氏家族耕种江边农田,需要肩挑马驼涉水过江边河到对岸耕种,一旦遇到风调雨顺年份,耕种农田就省力省心,一旦遇到多雨年份,河水持续暴涨,就要等上10天半月河水消退才能涉水过河种地,错过农作物种植的黄金季节,导致农田减产、农作物减收,影响粮食收成。同时,由于江边河上下10公里没有桥,严重阻碍了江边上、中、下寨居住的几十户农户及长江片区罗家岔、往南、虫蚁田和麻江县茶山、马桑冲、墙边等20多个村寨的群众走亲访友、运送生产物资、子女读书出行难。为解决江边坝农田耕种和周边群众出行涉水过河难问题,由黄丝村叶氏家族叶本荣承头修建江边何善桥,由于叶本荣在修桥期间病故,叶本荣之子叶于春继承父业,历时三年,采取个人出资和挂公德方式筹集白银1820两,修造何善桥,该桥全长80米,宽6米,全部采用蘸纹方石垒砌、并由每家每户拿出糯米打成糍粑,与石灰调节进行镶缝砌成的三孔石拱桥,经久牢固。修桥时,叶于春考虑到每年下雨江边河水暴涨,有“龙”经过,造成沿河两岸庄稼频繁损毁和危及沿河两岸群众生命安全,因此,叶于春在修桥的时候特意在一侧桥孔上方倒镶长约50公分宝剑一把,故称“斩龙剑”,保佑江边沿河两岸村寨风调雨顺、平安和谐。江边桥修建好后,叶于春将积公德及修桥工匠名单刻于石碑上,嵌在桥面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历经风吹雨打,石碑逐渐风化模糊,后来,后人为了纪念叶本荣、叶于春父子积德行善修桥,当地群众将江边桥取名为何善桥。民国15年(1926年),农民义军首领蒙难于该桥上。1982年,福泉县人民政府将何善桥作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由于年代久远,何善桥年久失修,加上2015年5月中旬连降暴雨,江边河水暴涨,受河水冲刷,和善桥受损严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划拨资金174万元对和善桥及时修复加固。在修复加固和善桥过程中,叶于春后人得知这一消息,继续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和积德行善的善举,慷慨解囊,鼎力支持,倾情奉献,再次捐款10万元帮助修桥,造福一方,功德无量,叶氏家族“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葡萄长廊】葡萄长廊,这里有美人指、夏黑、野山葡萄等10余种不同类型的葡萄,所经过的葡萄长廊产生的葡萄全部用于观赏用,不对外销售,从果实成熟到春天叶子未生长期间都能观赏到各种不同的葡萄风干后的景观,是游客乘凉及观赏美景的主要地方。
【温泉小镇】黄丝温泉小镇是福泉市政府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投资1.5亿元。目前投入资金5000万元,该项目于2014年5月与福泉市政府接洽原鼎罐城项目资产盘活及项目重新建设事宜,并于2014年10月在福泉市政府的带领下与原鼎罐城老板安康签订了资产转让协议,决定重新整合打造原黄丝鼎罐城。并将项目名称更改为:黄丝江边温泉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