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主要景区
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的东部,地处武汉交通要道内环线和外环线之间,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中湖。1982年,东湖风景区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东湖的湿地环境吸引了大量鸟类
每年接待中外游客200万人次,1999年还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0年成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楚文化享誉国内外。1999年被定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单位”,2001年 1月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东湖湖岸曲折,碧波万顷,青山环绕。东湖的花木品种繁多,一年四季不断开放,其中犹以春兰、夏荷、秋桂和冬梅最为著名。园内共五大景区,目前开放的有听涛、磨山、落雁和吹笛四大景区,景区各具特色,移步换景。
近年,东湖又新建成了楚风园、疑海沙滩浴场、亲水平台、东湖新三景、刘备郊天坛等多处新景观,其中疑海沙滩浴场为全国最大的内陆海沙泳场。还改善了风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娱乐设施,构成了景区内游、行、吃、住、娱、购一条龙的完善体系,在发展大东湖景区的同时,形成了有区域特色的听涛水上娱乐游览区、磨山楚文化游览区、落雁生态休闲游览区,以及环东湖文化景观群等。吹笛区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取胜。景区内的马鞍山海拔138米,是东湖风景区内最高的山。濒湖有吹笛山,传说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被封武昌时曾在此山吹笛,山以是名。
东湖南面的伏虎山麓有著名的卓刀泉。据《湖北通志》载:“关公行军于此,以刀卓地得泉。”泉在一古庙中,明初楚藩昭王为之筑台、置栏、并建亭盖护。今亭已倾废,井台井栏犹存。庙壁嵌有不少碑记,《卓刀泉记》中载:“昔汉寿亭侯关公治兵江陵时卓刀,以此故名。斯泉之水冬温而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以疗疾。”寺庙周围松柏繁茂,环境雅静。磨山景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全国文明风景区旅游示范点”;
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2002年6月正式通过国家ISO14000环境质量论证。
磨山景区三面环水,六峰逶迤,分为楚文化游览区和植物专类园游览区。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7平方公里,尤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味到各种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的宝库”之誉。磨山植物专类园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开发,逐步建成并开放有集科普、观赏、游览与一体的13个植物专类园。楚文化游览区有雄伟壮观的楚城门,楚人进行商贾贸易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像,媲美江南三大名楼的楚天台,号称碑、字、文三绝的《离骚》碑刻,全国最大的“唯楚有才”石雕园和南国哲思园等。著名的“朱碑亭”位于楚文化游览区与植物专类园区之间。近年来还修建了刘备郊天坛、关圣庙、清河桥、摩崖石刻、烟浪亭等极具文化内涵的新景点。落雁景区
落雁景区位于东湖东段团湖水域的沿岸,南源九峰马鞍山森林公园山谷,东沿新武东村西南岸,北至白马区,其间包括龚家岭先锋村、湖光村沿线。岸线曲折,湖湾交错,是东湖风景区的核心景区,总面积10.2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9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29平方公里。
水域面积以团湖水域为中心,陆地面积以沿岸半岛、坳谷和岗地相间为主,以湖泊岛屿为辅。沿湖水生湿地植物十分丰富,自然分布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陆地植物种类繁多,仅现已开放的自然生态休闲园的骨干树种就有50多个,其中拥有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30多株,是武汉市古树名木资源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古树名木群落。由于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近几年来,来此栖息繁衍的鸟类越来越多,基本上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旅游胜地。
武汉东湖一日游最佳路线图
武汉东湖一日游最佳路线:东湖老大门→行吟阁→濒湖画廊→水榭码头→海洋世界→梨园广场→湖光序曲→九女墩→华侨城湿地公园→湖心归沐→鹅咏阳春→北门→磨山挹翠→双凤→离骚碑→刘备郊天坛→东门→落霞归燕。
路线全程很长,需要乘坐景区摆渡车,摆渡车当日一次购票无限次乘坐,所以一天时间是来得急的,途中可以自行安排游览景点,像行吟阁、海洋世界、磨山景区、落霞归燕都是值得玩的一些地方。
景区位置
武汉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城区的武汉二环线与武汉三环线之间,景区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的城中湖。
加上沿湖陆地风景区,面积达八十余平方公里。东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素有九十九湾之说。东湖风景区景观景点100多处。
福州东湖湿地公园开放了吗
开放了。东湖湿地公园项目位于福州新区滨海新城核心区,总占地面积为1425.31公顷,东湖湿地公园于2022年4月1日建成开放。东海村发挥东湖湿地公园自然资源丰富、鸟类等生物多样生态资源,打造东海村“后花园”,不断增添村庄“颜值”和“魅力”。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我国的湿地生境类型众多,其间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据初步统计,全国湿地中约有高等植物1388种,野生动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2000多种,湿地中的鸟类约占全国已知鸟类总数的1/3。湿地中鱼类1040种,占全国已知鱼类总数的36.6%。此外,湿地还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
优化城市景观格局
景观多样性由缀块多样性、格局多样性及景观多样性组成。城市湿地公园的存在极大地优化了区域景观格局,增加了区域景观多样性。我们知道,城市是以建筑物结构和居民地为主导,景观为单元。因此,湿地公园的存在优化了景观格局,美化了城市。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湿地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储存库.人类生产和生活用水除少数来自地下水源外,绝大多数来源于湿地,同时湿地还是补充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如湿地中的沼泽,由于土壤结构的特殊,具有很强的蓄水性和透水性,被称为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但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在丰水期将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储存起来,不但可以避免发生洪水灾害,同时又能保证在缺水期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稳定的水源供给。
调控城市环境污染,净化空气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着大气的组成,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根据多布罗杰夫(1977)年的资料,地球上湿地每年向大气圈释放1.6亿吨氧气,有利于全球二氧化碳的平衡。金银湖湿地公园动植物种类丰富,部分植物的叶、根、茎等油腺组织可分泌出一种浓香的挥发性物质芬多精具有杀菌作用,可净化空气。生活和生产污水排入湿地后,通过湿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转换,水中污染物可被储存、沉积、分解或转化使污染物消失或浓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