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旅游
回归自然、亲和自然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在工业文明突飞猛进、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紧张、城市人满为患、空气噪音普遍污染的今天,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项目已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前景。从蜀道沿线所分布的生态资源来看,秦岭、巴山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生态旅游资源基地。千里蜀道大部分路段蜿蜒于秦、巴山区的高山峡谷、急流险江之间,清澈的溪流,雄奇的山水风光使得蜀道具备了优越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古褒斜道、金牛道北段、中段,陕西省已开辟了太白山(秦岭)国家森林风景区、天台山国家森林风景区、紫柏山张良庙度假村和宁强白龙湖水上风景区,因颇具自然野趣,游客已日渐增多。四川境内剑门蜀道文化旅游带,主要包括:朝天棋盘关——明月峡——千佛崖——皇泽寺——昭化古城——牛头山——天台山——剑昭古驿道——剑门关——翠云廊——剑州古城——觉苑寺沿线,以明月峡古栈道、昭化古城、剑门关、翠云廊为核心。
四川蜀道难景点
指的是今四川广元市境内的栈道,也可指巴蜀通往秦陇的那些山间栈道,包括褒斜古栈道。
蜀道是指从陕西辩埋、甘肃等地进入四川的道路,唐大诗人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剑门蜀道则是指以剑门关一带的蜀道。
剑门关距广元较近,因此,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主要是指广元经剑门关、剑阁到绵阳这一线的风景名胜。范围再扩大一些,则可以把江油、平武的风景名胜也包括在内。
相关知识: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蜀道难》。
作者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携耐蚂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亩带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
古蜀道徒步攻略
夏特古道是一个充满了传奇元素的特色古道,在这里可以架构一个神奇的世界,你将在这可星球上火的更加令人炫目的辉煌旅行体验,完美的徒步道路让你的心灵得到可申诉的对象,下面给大家提供具体的徒步攻略指南。
夏特古道入口(马恒健/图)
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之一的独库公路,以长达561公里的顽强身躯,纵贯天山南北。它翻越了天山4个终年积雪的达坂(垭口之意),跨越了天山近10条主要河流。它沿途三分之一路段的万丈悬崖、五分之一路段的高山永冻层令人体验着“从火焰到冰雪”的光谱两端心理历程。
行进在险象环生又令人目眩神移的独库公路,人们可能不会想到,在这条现代公路以西的天山山脉西段,早在两千年前,已经有了一条基本成型的贯通天山南北的通道。它,便是古丝绸之路上其中最为险峻的一段古驿道,史称夏特古道。
早在西汉,解忧公主的爱女弟史,远嫁给龟兹王绛宾为妻,走的是这条古道。及至唐代,高僧玄奘就从这里翻越天山,经龟兹抵达印度。近在清代,清军经这条古道肃清准噶尔叛乱残军。
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的夏特牧场,南至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破城子,它沟通天山南北,全长120公里,是中国古代北疆通往南疆的捷径,曾一度发挥着不可低估的独特作用。但是,由于历代中央政权对天山南北地域的管控,时紧时松甚至一度丧失,加之历史上天山南北小国众多,且相互纷争各自为营,因此,夏特古道数度喧沸又数度沉寂,以至于逐渐被人遗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夏特古道在历史、人文、生态、探险等方面的特殊价值,引起了关注,人们对夏特古道的探险考察活动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没开发为景区之前,夏特古道在北疆的起点夏特牧场所在的夏特河谷,看似平坦宽阔,但要沿此道到达天山南疆,要穿越连马匹都不能通过的冰川、冰裂、激流和高山垭口,一切装备皆由探险者自己背负。又由于这条古道所经过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其部分的实际路线随季节、气候而游移不定,迷路的风险随时可能降临。加之原始森林及草原荒野出没无常的各种野兽,生命安全也难以保证。彼时,夏特古道是一条高危徒步路线,对徒步者的体力、毅力和经验,都有非常之高的要求。
夏特古道流沙瀑布(马恒健/图)
如今,从昭苏县城向西南行70多公里,便到到夏特景区大门。如同新疆许多大得超乎想像的景区一样,要到达徒步游览区,还有半个多小时的景区交通车车程。
交通车的终点站,是天山以北小有名气的夏特温泉。这喷涌流淌的温泉,不知为古往今来多少在夏特古道冰川雪岭之上艰难跋涉的旅人,荡涤了征尘,驱走了严寒。
向南望去,开阔的夏特河谷已在眼前。河谷两侧,墨绿色的原始森林厚实地覆盖着逶迤的山冈;谷底,铺满了葱绿色的灌木丛和绚丽斑斓的花草;空中,雪域的鹰隼翻飞翱翔,木楞屋顶炊烟袅绕;放眼遥望夏特河源头,白雪皑皑的木扎尔特冰峰横亘远方。
这一派旖旎的风光,在当今到此作休闲游和轻徒步,无疑是令人陶醉的。但是,对当年由此翻越天山的游子征夫,却是一种并非善意的“诱惑”。
长达数十公里的夏特河谷,一直延伸到天山西部汗腾格里峰冰川区脚下。古道时而依依傍河,时而如长蛇钻入山冈密林,时而在山脊划出优美的曲线,时而又跃过湍急的溪流。
最妩媚动人的,是将谷地和冈峦覆盖得密不透风的烂漫山花。与这种生生不息的活力绽放相对应的,是在这一床床盖地的花毯之上,不时可见枯死倒地的百年甚至千年的雪松、云杉。这是在低海拔地区看不到的别样景致,世事沧桑,在这里有了直观的诠释。
当地哈萨克人夏季放牧居住、大雪封山时撤出的木楞屋、木栅栏,不时出现眼前。途中,有当地牧民利用木楞屋或临时帐篷兜售烤羊肉串、手抓羊肉饭、风干牛肉。挥舞一把羊肉串,大啖几口肥羊排,令古道行者顿生草原剽悍骑手的豪气。如果店主有马奶子售卖,一定不要错过,这略为咸酸、微有酒香的民族特色饮品,既生津止渴又补充体力,在超市乃至农贸市场都买不到。
夏特古道上的哈萨克木楞房(马恒健/图)
越往前行,游客越来越少。人少的地方才是动物的天堂,稍加留心,便会发现地上有不少洞口,那是旱獭的家。不时地,洞口就会有一个小脑袋探出,那是旱獭在探视入侵家园的不速之客。
与地形地貌相对稳定、气候条件不太恶劣的其它古道相比,夏特古道的一些特殊地带经常产生自然变化。在草甸凹陷地带,路人、马匹会因为积水而另辟蹊径,因此在草甸上往往出现几道并行的叉道。在山坡陡险路段,也会出现殊途同归的支道,人们可以根据自己负荷的轻重,在难行的捷径或平缓的绕径之间选择。在临近达坂的冰川地带,因冰雪融化冰水横流,就只能在茫茫雪原上按大方向前行。而一道道横亘的冰坡,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裂纹缝隙,得学会随机应变选择翻山之道。
走出一座山冈上茂密的黑松林,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广阔的草原,静卧在高耸的群山怀抱,即将翻越的木扎尔特雪峰已近在眼前。这是夏特河谷水草最为丰美的大牧场。牧场中央,一棵松树孤零零地伫立在旷野,一问牧民,得知此地被当地人称为“一棵松”。
这里,是自北向南的夏特古道上的最后一处温柔之地。当年在古道上的跋涉者,将在这里享受最后的静美时光,然后怀着对南疆神秘大地的执着向往,义无反顾地接受来自高高在上的汗腾格里峰的挑战。
夏特河谷牧场(马恒健/图)
穿过溪流纵横、牛羊倘佯、蜂飞蝶舞的“一棵松”大牧场,便来到了海拔3400米的木扎尔特达坂足下。它位于海拔近7000米高的汗腾格里峰冰川区东部,是天山南北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从北疆的伊犁至南疆阿克苏的捷径要隘。
木扎尔特,便是《大唐西域记》所载唐代玄奘西行翻越的“凌山”,是夏特古道的“瓶颈”。其峡谷深幽、峭壁多刃,其达坂多冰,冰面上多缝。《大唐西域记》记述,玄奘在翻越木扎尔特时,“山谷积雪,春夏合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到了清代,“西域遍行三万里”的林则徐,本来准备“取道冰岭(即凌山)”赴南疆勘察垦荒情况,因年高体衰且他人极力劝阻,从而改走天山山脉中段的另一条古道。咸丰年间的伊犁参赞大臣的景廉,奉命前往南疆阿克苏办案,用了整整十天,才走完包括木扎尔特达坂在内的全长120公里的夏特古道。事后,他曾豪迈地赋诗一首:“冰梯百尺连云起,凌山四合迷西东;参差蹬道排长空,挥手真可取明月。”
在这里,我碰到几位全副装备的徒步者。当我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眼神,并询问路况时,他们告诉我,由于汗腾格里峰冰川区特殊的地质状况和气象条件,无论何人携带何种装备,每年通过木扎尔特达坂来往于南北疆的时段,只能是夏季到初秋。穿越者基本是自阿克苏的破城子出发,由南向北而行。如今,完整穿越这条古道的时间在6天左右。
夏特古道穿越者(马恒健/图)
与我想象中狭隘的垭口不同的是,木扎尔特达坂有100多米宽,但两侧的山峰陡峭入云,是扼守这一南北疆通道的天然要塞。在达坂东坡上,仍遗存几间用卵石修建的古兵营。
清代,是夏特古道的黄金时期,尤其是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后,伊犁就成为当时西域的政治、军事中心,从这里出发与南疆的官兵换防、物资交换日渐频繁。
史书上记载的“冰梯”,即在这个时期开凿于木扎尔特达坂。这是因为达坂两侧的峭壁绝无翻越的可能,所以,翻越从达坂绵延至山谷、落差达500米冰川,便是唯一的选择。
为此,乾隆指派百余户人家常驻附近,每天以20人凿冰梯,随时确保这处“瓶颈”畅通,其主要目的是南疆如有不测,大军可迅速翻越天山御敌。在冰川开凿的冰梯,便由此载入史册。
沿夏特古道向木扎尔特雪山进发(马恒健/图)
夏特古道,既不见咸阳古道的长烟落日、馆驿碑碣,更不见金牛蜀道的晚风拂柏、栈桥关堞。但是,它壮丽的雪原冰川、牧场草甸,以及近似于神话的历史,令众多户外爱好者前赴后继地行走其上。
蜀道在四川哪个地方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
剑门蜀道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剑门关为核心,北起陕西宁强,南到成都,全长450公里。剑门蜀道沿线三国文化深厚,庞统、蒋琬、姜维、邓艾、马超、鲍三娘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剑门蜀道沿线古迹众多,三星堆遗址、德阳文庙、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庙、皇泽寺、千佛崖等都是重要文物。
剑门蜀道沿线美景密布,富乐山四季花似锦,翠云廊古柏三百里,明月峡“飞梁架绝岭”。因1000年前诗仙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得以名扬天下。数百里古蜀道上,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构成了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
历史文化
2015年12月1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四川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纳入濒危名单,并给予黄牌警告,住建部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重点督办。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
前三者已成旅游胜地,惟独剑门雄关,却像被人遗忘的角落。但是,它一直是日本以及东南亚游客的心仪之地,也曾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寻访文明之旅的一个驿站。剑门古蜀道,以剑阁古城为中心,向北至朝天区朝天镇朝天峡(又名明月峡),南至绵阳市梓潼县演武镇,全程二百余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剑门蜀道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