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旅游攻略 钓鱼城景区门票

钓鱼城旅游攻略

可以游览的风景名胜有洪崖洞、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旅游区等,可以品尝的美味有重庆火锅、川菜、渝菜(重庆菜、渝派川菜)、水煮鱼等。

1、洪崖洞

洪崖洞,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城门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沧白路,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是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区。

以其巴渝传统建筑和民俗风貌特色而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总投资3.85亿元兴建而成。

主要景点由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洪崖洞是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

2、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

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3、武隆喀斯特旅游区

武隆喀斯特旅游区位于重庆市武隆区境内,拥有罕见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包括溶洞、天坑、地缝、峡谷、峰丛、高山草原等,形态全面;

兼具丰富多彩的度假、休闲、娱乐、运动项目,以及土家族、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2011年,它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包括重庆武隆旅游景点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这三部分。

4、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中国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

2016年5月,“重庆火锅”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本次评选是按文化含量、知名度、美誉度、代表性、独特性、地域性、时代性7大标准进行评选。

5、渝菜

渝菜,也称重庆菜,渝菜是以巴渝地区菜品为主,渝菜以味型鲜明,主次有序为特色,又以麻、辣、鲜、嫩、烫为重点,变化运用,终成百菜百味的风格,广受大众喜爱。

由重庆商委牵头编制的《渝菜标准体系》、《渝菜术语和定义》及首批12个渝菜烹饪技术规范,已经通过国家标准委审核备案,并正式发布。

重庆渝菜标准体系是继山东鲁菜标准体系后,全国第二个通过国家标准委备案的地方菜标准体系。

钓鱼城景区门票

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

去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合川钓鱼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合川钓鱼城的简介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传说有一巨神在这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钓鱼城游玩需多长时间

钓鱼城位于合川,具体地址是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大道中段,到达景点之后一般需要2小时- 3小时可以游览完成。

拓展信息

交通方式:汽车在【观音桥汽车站】乘坐到合川的汽车,抵达合川后在【塔尔门汽车站】换乘班车直达景点,车票3元/人。

开放时间:8:30-17:00,16:30停止入场;具体营业时间以景区公示为准。

简介:

钓鱼城旅游攻略 钓鱼城景区门票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位于合川市城东5公里嘉陵江畔,占地2.5平方公里。

关于钓鱼城有一段传奇的历史:元1259年7月,蒙古军队分兵三路伐宋,大汗蒙哥在钓鱼城军民的顽强抗击下,被炮火击成重伤,后病逝于北温泉温泉寺。蒙哥死后,蒙军内部发生争夺王位的战争,削弱了进攻南宋和向欧洲扩张的力量,延续了南宋的统治,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因此钓鱼城被中外历史学家誉为“上帝折鞭之处”。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1982年,钓鱼城被列为风景名胜区。

合川钓鱼城景点介绍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合川县城东北部,距县城约5公里,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

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钓鱼城的停车场,就是原来的较场,较场东南边上,是古军营山庄,山庄里有几座古军营。古军营是原钓鱼城守军的驻所,他位置适中,道路四通八达,一有军情,无论东西南北,部队即可迅速出击,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王立开城降元之后,雄伟的较场和成片的营房被元军焚毁,随后又历经七个多世纪的荒废,只留下依稀的残基可寻。1987年至1989年间,国家拨专款在遗址上平整了较场,修复了部分营房。

古军营山庄前,有宽阔的跑马道,这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城墙上有一处炮座遗址。南宋晚期,威力巨大的管形火器已广泛使用于战争。遥想当年,蒙古大军蔽江而来,钓鱼城军民在城墙上安置巨炮,遥击攻城蒙军,那可能真是“樯橹灰飞烟灭”的战斗景象......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门内外的悬崖绝壁上,有很多题刻,其中还有蒋介石题写的“艰苦卓绝”和何应钦题写的“十年教训”。“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九口锅遗址东北,是护国寺和忠义祠。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护国寺,已经改建为钓鱼城博物馆。该馆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和名人字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以油画为背景的战争沙盘、12位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中雷石、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玠、冉琎、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可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呐。悬空卧佛旁,雄关险道,有千佛崖、三圣岩,崖壁上有许多名人题刻。“三圣岩”造像,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护国、白塔两寺的住持智慧和尚和众门徒捐资刻造的。正中是阿弥陀佛,左右分坐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胁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