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旅游发展
截止2023年7月3日该地方发展很好。
根据遵义市人民政府资料,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22年以来,遵义工业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继续领跑全省。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2022年全年,该地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入企走访2811次,有效解决企业反馈的用水、用地、用电、租赁用房、产品销售等337个困难问题,帮助32家工业企业对接专家服务,申报到位新型工业化系列基金超24亿元,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3亿元。
遵义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遵义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遵义县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全国优质科技型烟叶基地县、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和国家级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县、全国优质辣椒生产区、全国辣椒生产十强县、中国杜仲之乡、中国辣椒之乡、中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县,全省粮油、生猪、烤烟生产基地县。全县年产粮食50万吨,年产油菜籽6万吨,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8万亩,年产无公害蔬菜36万吨,优质辣椒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3.78万吨。县内有农业部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虾子中国辣椒城,已建成的虾子辣椒市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虾子辣椒市场年交易量5万吨,交易额3.5亿元。遵义县是全国对外开放县,曾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体育先进县、民政工作先进县以及全省“双拥”模范县和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遵义县同时也是西南和“西电东送”重要的能源基地,已建成的乌江渡发电厂和在建的鸭溪火电厂,装机容量均为120万千瓦,电力供应网覆盖全县,共有18个供电站,11座35KV变电站,主变容量8.24万KVA,配电容量20.5万KVA。现有水处理厂两座,日处理能力15000吨,年供水380万立方米。电信网络覆盖全县,已建成多元通信网络,现有固定电话用户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万户。工业已初步形成以冶金、化工、建材、能源、医药为支柱的工业经济格局,鸭溪电厂、乌江渡电站扩机增容,遵义灌区、氧化铝厂和遵义铝厂技改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以及招商引资引进建成和在建项目为遵义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棕刚玉年生产能力6万多吨,电解铝年生产能力15万吨,铝型材年加工1.5万吨,水泥年产124.15万吨,粘土砖年产38728万块,多元复合肥年产4.67万吨(折标),贵州名酒鸭溪窖酒年产1984吨,药业园区主要产品有肝乐欣胶囊、解毒止泻胶囊、鑫肝乐、脑得生胶囊和针剂等。全县城镇化水平达31.75%,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7亿元,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7亿元,规模工业产值32.02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31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518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49亿元,贷款余额19.85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引进到位资金6.2亿元。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文章以2009~2015年贵州省旅游产业主要指标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近几年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得出了贵州省在近今年旅游业迅速发展的结论。进一步分析了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并且预测了未来贵州省旅游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贵州省;旅游产业;井喷式发展
一、引言
自2009年贵州省提出大力发展“多彩贵州”,贵州省旅游业的迎来了蓬勃发展。贵州旅游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旅游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业态加快创新,旅游综合功能进一步凸显,发展效益显著提升,发展成绩令人瞩目。走出了一条“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富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子,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山地旅游发展“贵州经验”。2015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3512.82亿元,排全国第15位,旅游接待总人次为3.76亿人次,排全国第17位,贵州旅游业发展进入全国第二方阵,为贵州省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总收入分析
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3512.82亿元,同比增长21.30%;全省旅游业实现增加值962.4亿元,占GDP比重为9.2%;旅游业生产税净额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为10.5%。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
(二)旅游人数
遵义能发展成大城市吗
很难说。目前贵州只是一个二线城市,也就是省会贵阳。虽然遵义的户籍人口比贵阳多,而且还有茅台,但是茅台的市值最近已经超过了3万亿,相当于几个贵阳和遵义的体量,甚至超过了贵州省2019年的GDP。甚至有人戏称茅台为“北上毛神”。遵义目前只是一个三线城市。作为贵州第二大城市,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经济体量来看,都是相当名副其实的。毕竟省会贵阳只是个二线城市。所谓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其实是一个比较的概念。..